APP下载

商周时期玉璜研究

2023-05-30韩鹏

今古文创 2023年8期

【摘要】 新石器时代以来,玉璜就已经出现,然而从目前玉璜的出土来看,各个时期玉璜的形制变化较大。商周时期是玉璜发展的鼎盛阶段,本文对商周时期玉璜的形制及纹饰进行了类型学分析,从而明晰玉璜在商周时期的演变情况。

【关键词】 商周时期;玉璜;类型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K8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8-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42

玉璜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礼器,包涵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而商周时期玉璜的纹饰和形制不仅有早期对新石器时代同类器特征的承袭,还有中晚期完全不同于以往玉璜特征的巨大变革创新,是我国玉璜发展演变中的一个承前启后、开拓发展的重要阶段。

一、商周玉璜的出土情况

玉璜在偃师商城[1]中有少量出土。商代早中期的遗址中,在北京市平谷县商代墓葬[2]、郑州市铭功路商代墓葬[3]、

郑州商城遗址[4]中均有玉璜出土。商代晚期是玉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在玉璜的出土上自然也有体现,其中以安阳殷墟妇好墓[5]发现的一批玉璜最具代表性,这一时期其他遗址也有玉璜的出土,如安阳殷墟小屯西地[6]、山西灵石旌介[7]、山东滕州前掌大[8]等。

西周早期出土玉璜的墓葬有竹园沟西周墓地[9]、平顶山滍阳西土岗西周遗址[10]、北京市琉璃河燕国墓地[11]等。西周中期玉璜出土墓葬有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地[12]、

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墓地[13]等。西周晚期在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14]、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15]、山西省曲沃北赵晋侯墓地[16]等均有玉璜出土。

春秋时期出土玉璜的遗址及墓葬有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季佗父墓[17]、山东济宁薛国故城遗址[18]、陕西宝鸡益门村[19]、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墓[20]、陕西凤翔南指挥村秦公墓[21]、山东沂水刘家店子墓[22]等。

战国时期出土玉璜的遗址及墓葬有安徽长丰杨国公战国墓[23]、山东淄博临淄区商王村战国墓[24]、河北平山七汲村中山王墓[25]、湖北随州曾侯乙墓[26]、湖南臨澧县九里茶厂战国墓[27]、河南辉县固围村祭祀坑[28]等。

二、商周玉璜的类型与演变

(一)商周玉璜的类型学分析

商周时期的玉璜可分为两大类,甲类为非动物形璜,乙类为动物纹或动物形璜。

甲类A型璜为扁平片状,根据其璜体占圆周的比例,可分为两亚型。

甲类Aa型:扁平片状,弯弧形,素面,两端和内外缘部平齐且光滑(两面皆抛光),两端皆有孔,整器不见凸棱。此类玉璜大约为圆周的二分之一,可以连缀合体为完整圆形。此类玉璜在商周时期最为普遍,典型器为山西灵石旌介晚商墓出土的玉璜。

甲类Ab型:扁平片状,弯弧形,素面,两端和内外缘部平齐且光滑(两面皆抛光),两端皆有孔或者一端有孔另一端无孔,也有孔在中部者。此类玉璜中的大部分整体占圆周的二分之一以下。两端皆有孔的玉璜数量较多,典型器为安阳殷墟刘家庄出土的玉璜。

甲类B型:片状,有领,弯弧形,大多为素面,两端皆有孔或者一端有孔另一端无孔。典型器见于安阳殷墟大司空玉璜。

甲类C型:体较厚,管状,弯弧形,该式玉璜体为管状,素面,两端有孔或一端有孔一端无孔。管状玉璜的典型器见于安阳殷墟西区出土玉璜。

甲类D型:扁平片状,大多体较宽,弯弧形,素面,两端或内外缘有扉棱装饰。该式玉璜两端或拱背被切割琢磨成形状各异,深浅不一扉棱形装饰,如陕西宝鸡茹家庄M1出土玉璜。

甲类E型:扁平片状,弯弧形,璜面饰云纹。该型玉璜出现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时期,可分三式。

甲类E型Ⅰ式:卷云纹玉璜。典型器为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晚期墓M1出土的玉璜。

甲类E型Ⅱ式:云纹玉璜。该式玉璜出现于战国时期,典型器为湖北随县曾侯乙墓M1出土玉璜。

甲类E型Ⅲ式:勾连云纹玉璜。该式玉璜出现于战国时期,典型器为湖北随县曾侯乙墓M1出土玉璜。

甲类中的玉璜可分为五型,甲类A、B、C、D型璜出现于商代早期,在商代中晚期及西周早中期较为流行,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素面玉璜的出土数量已经较少。E型云纹璜出现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时期。

乙类动物型玉璜分为五型。

乙类A型:鱼纹或鱼形璜,鱼形玉璜在商代中晚期已较为流行,而西周时期的鱼形璜的形制基本是直接从商代同类器继承而来的,而且保留了商代注重写实而忽略造型对称与平衡性的传统特征。而到了春秋时期,鱼形璜已经消失不见。商代及西周时期有大量的鱼形玉璜出土,如山西灵石旌介晚商墓、滕州前掌大晚商墓、安阳殷墟妇好墓。该型玉璜具体可分三亚型。

乙类Aa型:璜体短且宽,扁平呈片状,微做弯弧形。山东滕州前掌大西周墓葬,出土鱼形璜,体短宽,头部与尾部各有一圆孔,头部的圆孔用来代替鱼眼。纹饰较为简约,鱼吻略外凸。

乙类Ab型:扁平片状,璜体窄且长,为等于或大于半圆周的弯弧形,此类鱼形玉璜特征是璜体内缘常有脚。典型噐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鱼形璜。

乙类Ac型:片状,有领,似是用有领环类器物改制。典型器见于安阳殷墟小屯。

乙类B型:鸟纹或鸟形璜。玄鸟(或神鸟)在商代应有商人信仰崇拜的特定神话内涵。虽然在玉璜上饰鸟纹并非始于商代,而是在史前时期就早已出现,但是将玉璜雕刻为鸟形则是从商代开始。而此类鸟形玉璜到春秋时期就已经消失不见。

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鸟形璜,体短且宽,扁平呈片状。两端各有一圆孔。璜的整体纹饰为凤首人身,上部为凤首形,鸟尖勾喙,“臣”字眼,高冠,冠上装饰凸棱状扉牙,鸟身饰方折纹图案。

乙类C型:人纹或人形璜。该型璜出现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出土的人纹璜数量较多,至春秋战国时期,此类璜消失不见。典型器物为殷墟妇好墓出土的这件人形璜,体扁平呈片状,弯弧形,边缘有形状各异的凸棱,器体双面以阴线雕人纹。

乙类D型:龙纹或龙形璜。该型玉璜商代晚期出现,流行与西周时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的龙形璜出现了多种形制的变化与创新。在河南安阳殷墟、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季佗父墓、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等遗址皆有出土。具体可分六个亚型。

乙类Da型为单首龙形璜,该型玉璜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强调写实而忽略对称平衡。璜体的宽较短,扁平呈片状,为小于半圆周的弯弧形,龙纹雕琢较为简约。典型噐见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龙形璜。

乙类Db型为双首龙形璜,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龙形玉璜的风格以对称平衡为主,写实性降为次要地位。典型器见于宝相寺黄季佗父墓出土的双首龙纹璜。

乙类Dc、Dd、De、Df型玉璜皆是出现于战国时期,且形制基本上为双首龙形。

乙类Dc型,出廓式双首龙形,该式玉璜是在传统玉璜的璜体之外以镂空透雕等技法加饰各种纹饰的“附属”造型而形成,是战国玉璜中最具特色的创新形制之一。典型器见于山东淄博临淄区商王村战国墓出土玉璜。

乙类Dd型,镂空式龙纹玉璜,典型器见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M1出土玉璜,璜的正面通体透雕出左右对称的两组龙纹,对称卷伏,龙身上又阳刻纹饰,背面光素无纹。

乙类De型,层叠式双首龙形璜,典型器见于湖南临澧九里楚墓M1出土玉璜。

乙类Df型,分节套合式双首龙形璜,典型器见于河南辉县固围村祭祀坑出土玉璜。

乙类E型:兽纹或兽形璜。可分为两亚型。

乙类Ea型:璜体较短,体扁平,呈片状,弯弧形。典型器为安阳殷墟出土的玉璜。

乙类Eb型:体为圆柱,呈管状。典型器物为安阳殷墟黑河路出土的玉璜。

(二)商周玉璜的演变

商代的动物形玉璜,除少数特例外,大部分为弯弧形,而忽视玉璜的平衡与对称。这可能与商代注重动物的写实性有关。商代玉璜形制多强调对动物纹饰细节的刻画,即注重动物形象的仿真写实,一件商代玉璜,就是简练且形象而生动的动物形制,并且很少添加其他复杂的装饰手段。到了商代晚期,玉璜动物形制强调象生的特征才逐渐淡化进而向着更为复杂的“图案化”方向发展。

西周早期的玉璜,其形制、纹饰、种类等大多从商代沿袭而来,凡是商代玉璜中有的形制,即甲乙两类的璜,在这个时期中都或多或少的有发现,所以两者之间有着较清晰的承袭与演变关系,。如玉璜多为弯弧形片状,流行使用龙、鱼、鸟等动物作为璜体的造型。动物的形制较为简约,仍然突出象生的特征,而不讲究璜体形制的平衡和对称,璜体的两端、内外缘部大多根据表现动物形制的需求而雕刻有扉棱形装饰。不过从西周时期开始,甲类C型玉璜(管状玉璜)基本不见,而乙类B型玉璜(鸟形璜)的出土数量则大为减少。

西周中期开始,玉璜相较于商代与西周早期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大多数的动物形璜,从商代强调写实而忽略对称平衡的风格转变到以对称平衡为主,写实性降为次要地位的风格。

西周晚期的玉璜仍然继承了早期玉璜多雕琢成動物造型的特征,但此时玉璜的动物造型不再刻意强调仿生写实,转为以对称平衡为主。此时玉璜纹饰图案多不强调与璜体形构的一致性,图案的设计可游离于璜体形构之外独立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认为是玉璜发展鼎盛时期。此时期璜的形制、纹饰既有早期对商周同类器特征的承袭,又有中晚期完全不同于传统玉璜特征的巨大变革创新。这一时期,甲类E型玉璜(云纹璜)出现并盛行,乙类A型玉璜(鱼形璜)、B型玉璜(鸟形璜)、C型玉璜(人形璜)基本消失不见,仅保留乙类D型玉璜(龙形璜)与乙类E型玉璜(兽形璜),且乙类D型玉璜在这一时期发展至顶峰,衍生出许多新的形制,如乙类Dc、Dd、De、Df型玉璜。从此时开始,玉璜的形制打破了商周乙类同类器讲究动物写实性的特征,将玉璜上的动物形象肢解成局部形构后进行了抽象化、符号化、浮雕立体化,形成纹饰繁缛精细的新风格。

战国玉璜的形制与风格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乙类D型玉璜(龙形璜)上,这一型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制繁杂,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即乙类Dc、Dd、De、Df型(出廓式、镂空式、层叠式、分节套合式)等精美绝伦的新形制玉璜。此时期出现了玉璜主体之外的辅助装饰。如有的玉璜在璜体的龙形之外,加饰虎、螭、凤和蛇纹,有的则加饰表面看似鳞纹,实与吉祥寓意有关的云纹、勾连云纹、蚕纹、谷纹、蒲纹、和夔纹等,从而进一步造成玉璜形制的千变万化。

三、结语

商周时期的玉璜,根据其形制的演变和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代早中期,这一阶段是玉璜初步兴起阶段,此时玉璜出土数量较少,一般为素面,形制也较为单一。第二阶段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这是玉璜发展的兴盛阶段,玉璜的形制相较于第一阶段大大增加,出现了鱼、鸟、人、龙、兽等形制的玉璜。第三阶段是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这是玉璜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的玉璜不断追求着形制、纹饰以及制作工艺上的进步。商周时期是玉璜的盛行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思想及文化较为繁荣活跃(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将玉璜制作、装饰的工艺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使玉璜的发展趋于形制多变、纹饰繁复、功能多样。

参考文献:

[1]王学荣,杜金鹏,岳洪彬.河南偃师商城小城发掘简报[J].考古,1999,(2):1-11.

[2]袁进京,张先得.北京市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J].文物,1977,(11):1-8.

[3]于晓兴,陈立信.郑州市铭功路西侧的两座商代墓[J].考古,1965,(10):500-506.

[4]安金槐.郑州南关外商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73,(1):65-92.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殷墟小屯西地商代大墓发掘简报[J].考古,2009,(9):54-69.

[7]陶正刚,刘永生,海金乐.山西灵石旌介村商墓[J].文物,1986,(11):3-20+99-104.

[8]胡秉华.滕州前掌大商代墓葬[J].考古学报,1992, (3):365-392.

[9]宝鸡市博物馆.宝鸡竹园沟西周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3,(2):1-11.

[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局.平顶山应国墓地十号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2007,(4):2+6-21+88+115.

[11]王鑫,柴晓明,雷兴山.琉璃河遗址1996年度发掘简报[J].文物,1997,(6):4-13.

[12]宝鸡茹家庄发掘队.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6,(4):34-56.

[13]张素琳.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墓葬[J].文物,1987, (2):1-16.

[14]赵永福.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5,(9):447-450.

[15]姜涛.三门峡虢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6]徐天进,孟跃虎,李夏廷等.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J].文物,1995,(7):4-39.

[17]欧潭生.河南光山春秋黄季佗父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9,(1):26-32.

[18]宫衍兴,解华英,胡新立.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1,(4):449-495.

[19]田仁孝,雷興山.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3,(10):1-14.

[2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始侯古堆一号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21]权公让,侯玉林,马斌等.让“秦公一号大墓”重见天日——陕西省凤翔县南指挥村民兵发掘、保护大墓纪实[J].中国民兵,2002,(4):42-44.

[22]罗勋章.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9):1-10.

[23]杨鸠霞.安徽长丰战国晚期楚墓[J].考古,1994, (2):119-126.

[24]徐龙国,贾振国,王滨.山东临淄商王村一号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7,(6):14-26.

[25]张守中,郑名桢,刘来成.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79,(1):1-31.

[26]湖北省博物馆.随县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7]熊传薪.湖南临澧九里一号大型楚墓发掘简报[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2,(1).

[28]张国硕,潘付生,魏继印等.河南辉县孙村遗址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2008,(1):6-20.

作者简介:

韩鹏,赤峰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考古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