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政治革命到人的解放 : 论马克思革命思想的超越性

2023-05-30赵雨晴马毓壑

今古文创 2023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

赵雨晴 马毓壑

【摘要】 马克思革命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重要内容,马克思革命思想不是以政权更迭为特征的“政治革命”,而是指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即超越政治解放的“社会革命”。马克思关于“革命”概念的阐释既是在继承法国大革命之后出现的现代革命学说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同时体现对黑格尔在资产阶级意义上革命认识的超越。正是马克思革命思想带有的超越性,体现出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发展“高潮”时期对其历史局限性的揭示以及对现存社会根本性问题的重新反思与奠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革命思想为新时代革命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关键词】 马克思;革命思想;超越性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8-008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25

基金项目:2022年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列宁国家观的构建及其历史效应——基于《国家与革命》文本的解读 ”(YJSCX2022-137HLJU)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克思革命思想贯穿于他整个理论体系当中,马克思学说从本质上是革命的思想。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陆续涌现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中不乏有人习惯将马克思的革命视为一种以暴力争夺政权的政治革命形式,这是对革命思想的误读,使其革命思想的发展受到挑战。“革命”是马克思革命思想的核心范畴,是马克思试图超越资产阶级革命局限性对真正意义上“革命”的探索中而形成的。马克思立足于现存社会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一种政治实践的形式,也是一种能够超越资产阶级革命的未来性存在,它的最终指向是人的解放。马克思在重新思考和发现革命范畴的同时,试图求索出一条能够超越资产阶级革命且能实现人类社会变革的未来革命道路。

一、马克思关于“革命”范畴的思考

在西方“革命”(revolution)词根为re,表示返回的意思,它的来源词汇是西方天文学的常见专用词,指有规律的天体运动,使“革命”带有天文学的词根含义。因词义带有革命的隐喻,“革命”作为政治术语则是在1660年英国重新建立君主独裁制,逐渐纳入政治范畴当中,它被看作是政治体制的一种复归,也视作君主权力合法性与权威性的存在。如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美国独立革命的打响,体现着国家内部政权的更迭。在暴力流血的革命中,一切包含着旧有秩序的事物都逃脱不掉被审判被推翻之后的重新确立。两次革命被赋予了“革命”新的涵义,革命成为革命者推翻旧政权、建立新秩序的优先选择。尽管革命的界定备受关注,但诸多学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革命概念是从法国大革命起出现的,国外学者汉娜·阿伦特认为“正是法国大革命而不是美国革命,在整个世界点燃了燎原之火;因此也正是从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中……‘革命’一词现在的用法,谱就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涵义”[1]。可见法国大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之大。“直至十九世纪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出现,‘革命’开始具有进步的历史变化的含义,标志着现代‘革命’概念的确立。”[2]汉娜·阿伦特认为“法国大革命意义最为深远的后果,就是黑格尔现代历史概念的诞生。”[3]强调历史的过程性和规律性,这使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思想家们皆从历史出发思考革命,这为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奠定基础。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评价马克思“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4]正是由于马克思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上看待革命,直接影响马克思与其他思想家对革命的看法不同。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不受思想的束缚对革命全新创造,使其革命思想具有独特的超越性。从黑格尔的观点来看,法國大革命以暴力流血的方式追求自由,对国家秩序和社会传统都是一场灾难,要予以革命理性的枷锁。通过理性为自由立法避免不受控制的自由产生,以革命理性来实现自由。但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揭示了冠以理性的“革命”范畴背后所隐匿的历史唯心主义,他在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础上对黑格尔的革命概念批判继承。在他看来,完全的理性不是历史运动的真正动力,更不是革命的真正根源。

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与揭示资产阶级历史局限性的过程中对革命概念加以完善。他认为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和最高形式,当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时,革命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条件,“革命”阶级对立中显露,当对立矛盾难以调和时,就会引发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爆发不代表革命的终结,而是意味着新阶段革命的开始,唯有从政治革命走向社会革命,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变革。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革命因素是在矛盾运动中产生的。政治革命试图使政权更迭但不代表旧有社会矛盾的消失,而是以社会改造的形式进行下去,直至新矛盾的出现,革命会再次“登场”,政治革命被视作在矛盾最激烈时进行“调整”的方式。“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5],革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革命总是由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阶级向旧有的统治阶级为夺取统治地位和生产资料而进行的,由一个统治阶级换成另一个统治阶级,他们借助最广大群众的力量推翻旧有阶级,却没有真正满足民众的诉求,剥削依旧存在。而无产阶级革命可以视为全人类的革命,它始终代表最广大被剥削群众的利益去消灭差别,消灭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地实现人类解放,。

二、马克思革命思想的形成逻辑

马克思革命思想的形成,呈现出独特的理论特征并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在马克思关于革命问题的文本著作中,可以发现“现实的人”是构成马克思革命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而唯物历观的确立则使马克思革命思想愈加成熟。

马克思的革命思想从未脱离对人的关注,从青年时期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发表到其晚年的《资本论》,都体现对人的关注、人的异化现象的关注。对人的关注是马克思革命思想的重要维度,“现实的人”就是构成其革命思想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的重大问题。早在青年时期马克思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就体现出关于人的自我意识以及人的自由问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强调人的解放问题。他认为:“彻底的革命、全人类的解放,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6]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人的异化、人的劳动异化是马克思研究主线,“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社会性活动来探讨人的本质问题”[7],人通过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来实现自己本质;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马克思自觉地将“现实的人”作为其思想理论的起点,但仅是浅层强调人的本质具备的社会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则从人的实践和社会性两方面去探讨人的本质,将“现实的人”规定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他认为“现实的人”是为社会关系所规定的某种社会关系之中的人。

马克思革命思想的形成与唯物史观的确立具有内在一致性,“革命”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罗伯特·查尔斯·塔克认为:“对马克思来说革命是历史范畴,马克思整个革命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框架之内的,在历史中的社会革命。”[8]唯物史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革命思想走向成熟,我们要从唯物史观的维度来看待马克思革命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始终保持着未完成的状态,它根据历史实践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革命的必要性。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中,马克思提出的诸多范畴皆被赋予历史和现实意义。首先,马克思强调“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9]来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本人对唯物史观构建的自觉性,使他将个人和社会视作具有历史性范畴展开探讨,将社会革命作为具有历史性的活动过程。思考革命问题不能遗忘社会历史观。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观是指将社会生活理解为现实的生产过程,現实人的实践活动决定人自身的思想观念。其次,随着唯物史观的成熟,马克思革命思想探寻到构成社会变迁的动力模式。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认为当处在矛盾中的生产关系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0]最后,马克思革命思想中提到一个理想性社会形态即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实性的活动过程。“共产主义社会的可能性和科学性都需要唯物史观进行确认”[11],唯物史观是构成的马克思革命思想的首要前提。

三、马克思革命思想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革命思想本质是实践,实践即人作为主体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客观世界包括对人类社会的改造包括对社会生产以及社会关系活动的调整,当社会关系在政治领域大范围调整时,可谓之革命,马克思革命思想以“改变世界”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为核心,体现出马克思学说的实践与革命一体化的特征。实践不单是作为人的本质性规定的存在,还是人的活动方式和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结构,它以自由的创造性的存在方式为人的活动提供了框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社会生产活动的分工为依据,对人的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固定化、意识形态的独立化以及人类社会结构进行揭示。他认为社会分工的发展是社会关系与结构发展的历史,也是异化的历史,这使他对现存世界秉持彻底性革命的批判态度。革命的彻底性显现它的实践本性,“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是对异化的扬弃。马克思承认“暴力革命”的意义,但从未将其视为唯一的革命形式,“政治革命”非完整性的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他认为的“革命是包含对政治经济结构和人的生产方式的双重变革的整体性历史进程”[12],不是单层面革命能完成的。政治革命指向的政治解放有局限性,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是实践本身的不断发展,革命不会被单一且具体的革命形式所中断,而是会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革命”。革命的最终诉求是要彻底改变人受制于个人活动和自己的社会关系的异化状态,实现人的自由。此外,革命的发生不论是爆发的动因还是采取的形式都受当时生产活动状况的制约,不是源自头脑设想,而是来自实践。马克思认为,事物内部皆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13]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社会形态发生变化,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自我否定到自我上升的过程,而社会形态的更替就是在革命中完成的。马克思形象的将革命称为“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在马克思革命思想中,革命源于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它所谓的革命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革命。

四、马克思革命思想的价值旨归

无产阶级革命作为未来新型的革命形式,是致力于构建未来的理想社会,目的是要去摆脱必然性领域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革命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立场,并认为将无产阶级革命作为旨归的未来王国是在必然领域之外的存在,当把社会和经济问题作为标志特征的必然王国之后才会是自由王国的真正开始。马克思革命思想的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实现人类解放不是理想化的诉求,而是场具有现实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的革命运动。

马克思将辩证法作为能够实现人类解放的革命武器,通过辩证法对现存的一切异化进行彻底性的批判,使人的本质得到真正的复归。一方面,马克思的辩证法作为实现人类解放的革命武器,不是观念上的辩证法,而是具备实践性的辩证法。另一方面,它包含着双重逻辑,是对现存主流意识形态持有的否定和批判,也是对旧有社会秩序的打破,重新建立以实现人的解放为目标的新社会的追求。马克思认为革命的思想理论是能否真正实现解放的关键,以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为例,它是思想领域层面上的一场理论性革命。只有真正揭露社会存在的内在矛盾以及问题根源,才能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马克思的辩证法作为革命的武器,它对一切事物的批判“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批判,更重要的是一种具有现实性的实践批判”[14]。马克思以辩证法对剖析人类社会,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透过本质探寻到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使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更加明确。无产阶级只有将辩证法作为革命的武器,才能真正实现真正的人类解放。而这种实现人类解放的过程就是使被异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回归到人本身的过程,这种复归则是以社会革命的方式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过程。

五、马克思革命思想在当代中国

马克思革命思想丰富而又深刻,“革命”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黯然失色,而是更加彰显它的时代价值,马克思的革命思想虽未对中国如何进行社会革命做出具体的阐述,但蕴含着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走过辉煌历程提供了理论指导,推进了党的自我革命,并在此基础上延续性地提出“两个伟大革命论”,这对当前我国继续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具有深远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主张将“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两手一同抓,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是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伟大社会革命能否进行好,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要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就会偏离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方向。因此,无产阶级政党作为社会革命的革命主体,必须敢于自我革命,发挥在社会革命中的作用。回望新中国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鍵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党的自我革命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制胜法宝,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内生动力。党的自我革命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的自觉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伟大的社会革命”和“伟大的自我革命”。“两个伟大革命论”的出现消除了对真正意义上革命的模糊性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汉娜·阿伦特.论革命[M].陈周旺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7.

[2][12]李平.社会革命合法性之辩[D].黑龙江大学, 2014.

[3]汉娜·阿伦特.论革命[M].陈周旺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7][11]贺撒文.马克思革命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8]罗伯特·查尔斯·塔克.马克思主义革命观[M].高岸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14]王庆丰.如何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J].江西社会科学,2013,(10):9-16.

作者简介:

赵雨晴,女,汉族,黑龙江宝清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毓壑,女,汉族,黑龙江宝清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猜你喜欢

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哲学的“形式指引”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广元有条马克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