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儒家中庸之道的超前普适性

2023-05-30蔡娜王云

今古文创 2023年8期
关键词:普适性儒学

蔡娜 王云

【摘要】 “中庸之道”的思想在整个中国的思想演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传统文化之“经学”和“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同时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中庸”在中国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法和价值哲学,它强调遵循天命,保持自然状态,始终在“道”的规范内,合情合理。中庸思想的超前性表现在“纵跨时空的永恒性”和“横跨空间的共通性”,其思维逻辑的普适性体现在“天人合一”“中和”“至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与时俱进”五方面。时至今日,中庸的超前性与普适性思想仍值得人们挖掘领悟。

【关键词】 中庸之道;儒学;超前性;普适性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8-007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22

孔子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他把“中庸”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中庸》的篇幅虽在《四书》中占比最少,但其思想极具深刻内涵,影响深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的久遠和其他文化的影响,不少现代人并未理解真正意义上的“中庸”之义。要破除部分读者对中庸所持有的误解,必须要以词义的角度为突破口,剖析其实质含义,并从历史的潮流中研究“中庸”的超前普适性价值,从价值观领域中深刻领悟其现实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庸之义

要理解中庸之义,首先必须将“中”字和“庸”字进行剖析。“中”即是“中和”“中正”,本义是“在内,在里面”。在古代,最早的“中”为测天时和风向的工具,后来演变成为最早的时空观念。另外,最早的“旗帜”源自“中”上测风向的飘带,故“中”亦是指“目标”和共同前进的“方向”。“庸”则兼有两义,首先庸,即用;其次则是庸,常也,恒也,即一息不可已也,故《中庸》首章有“不可须臾离也”之语。追溯到先秦,“庸”是一种称谓,是对地位较低的劳动者的称呼,因此“庸”有平庸、平常之义。在战国之际,“庸”所指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史料记载,“庸”指雇佣劳动者,这个意思后作“佣”,后来“庸”由“雇佣”引申为“用”,意为有成效,故又引申指功劳、功绩。中庸则是“中正、不偏不倚”与“用、平常”两意的结合。朱熹在《四书集注》中也解释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会超过或少于本来的度,只是按照平常的道理和规则行事而已。因此,中庸并不是毫无道德底线的和稀泥、拘泥于陈旧思想的顽固不化、更不是纯粹消极的单纯式犬儒主义,而是内外协调,恰到好处,适宜实用的中道哲学。

二、中庸之道

(一)儒家思想之核心

自古至今,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最高道德准则,也是在实践层次的具体指导原则和方法。在《中庸》中,曾着重谈到“天命:天地之化本于中和”“行明:既无过之,亦无不及”,下面则从这两个方面为例来剖析中庸本质和核心。

1.天命:天地之化本于中和

《中庸》第一章从“天命”“性”“道”“教”阐述天人合一的观念,人自出生之时,就必须遵从 “天命”,后紧接叙述人的情绪即喜怒哀乐与中、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中是适度适中,在某种意义上适度方可达到和谐,即是中和,而中和与喜怒哀乐之情的表现又有着紧密联系。在自然状态下,人的情绪未发,属于自然之性,即是中的状态,天地之化都在于中和,情是人一切自然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但是任何人都不能随意纵情,情的表达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之内,既顺应人情,又对人的情绪有恰当的规范,使之合情合理,达到和谐统一,这是中庸的核心。

2.行明:既无过之,亦无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688此段话是对“过犹不及”的生动阐述,过分和不及、极右和极左都不是中庸的表现,这些都不符合中庸的标准,中庸的要求是恰如其分,不会过度也不会缺少。“中庸”的实质不是平平无奇与碌碌无为,它追求的是不盈不亏,留有余地,不过不及,可退可进,凡事不可太过盈溢或短缺,这是人生的大智慧和为人处事中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在生活中,大家为人处世需不急不缓,不骄不躁,追求适度,得当为宜,过度和缺失是不合适的。

(二)思维处事的方法论

1.变通性

中庸之道的变通灵活性赋予了儒家思想强有力的稳定性,《易传·系辞》说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1342儒家思想提倡顺应时局变化,在动态之中把握平衡,善于变通,把握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在互动中达到和谐统一。和谐统一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运动中变化保持相对平衡,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对性的稳定。中庸思想也是儒家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彰显。《中庸》第二章说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3]60其中的“时中”是指顺应时势,灵活变通来实施中庸。儒家中庸思想亦曾讲男女授受不亲,但如若男女有别的人遇到危难,危机之时可变通营救,凡事都有轻重缓急,可以变通灵活,不可拘泥古板,呆板僵硬。

2.实践性

中庸之道讲求积极实践。子曰:“道其不行矣夫。”[3]156孔子之所以说中庸之道难在天下实行了,是因为人们过分的自私和过分的贪婪。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更是一种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庸之道的“执用两中”,也是实践性的具体彰显。凡事均有两面性:或动或静,或大或小,或进或退,或多或少……都需要实事求是,明白主次,轻重缓急,根据具体的实践做出实践决定。中庸之道发端于浅显的知识,探究于事物的深奥之处,昭然于天地万物之间,实践中庸,必须建立在掌握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的基础之上,在何时何地都遵循中庸之道,不可懈怠,真正去实践中庸之道,体会道不可须臾离的感悟。

3.精神性

子曰:“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3]298中庸指出精神力量的强是最为重要的,“强”作为一种精神境界和实力,是每个人,每个集体,每个国家都努力追寻的目标。“强”是相对于“弱”而言的,其内涵十分丰富,和而不同则是从个人修养上下手,是发现强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意味着与人为善,但并不是和稀泥,放弃原则性无尺度无下限,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和,而是流。和而不流是一种智慧、精神、价值取向,它不追求轰动、浮夸与耀眼,只追求质朴本真与人格的尊严。君子是“和”与“不流”的有机统一,“和”是前提,是基础,“不流”才是强的核心和关键。因此,中庸的精神性体现于“强”,而“强”在于“和而不同”。

三、中庸的超前价值与普适意义的细探

(一)中庸之道时间和空间的超前性

1.纵跨时间的永恒性

《中庸》思想的产生有着极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是由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及其门下弟子所创造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思想理论。朱熹在《中庸章句》指出中庸所蕴藏的思想无穷,都是实学,善于学习中庸思想者终有所获,必将终生受益。毛主席在谈及中庸思想时,认为它是孔子的一大发现,是一大功绩,更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学习。而在近现代,中庸之道陷入困境,受到过度竞争等思想的影響,主张用“效率”“盈利”“目的”的现代性观念取代传统“中庸”节制、中和的观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现代性的恶果与颓废”。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考,人类逐渐认识到中庸之道的魅力,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需要中庸之道的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重点,如何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寄依托于利益至上、效率至上的核心观念是不切实际的,唯有中庸之道才是问题的突破口。中庸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哲学,历久弥新,现代社会仍需要中庸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体现了中庸思想在时间发展上的超越性,在人类的价值坐标具有超前性价值。

2.横跨空间的共通性

中庸思想不仅在东方彰显锋芒及其价值,同时在西方古希腊时期也彰显其思想的魅力。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到当人过度时,最合适的东西也变成了最不合适的东西。他阐述了中庸的核心就是适度,世界万物保持发展态势的根源在于“和谐”,即“守中道”。柏拉图曾说到需要“中”的原则来论证真理,他对和谐十分推崇,理想国中的正义即是公平和平的中庸状态,农民、武士、统治者各有美并且需要中庸与正义来维持其三者之间的稳定性。亚里士多德曾说,中庸是在过度和不及之间的状态,如果在两种恶事之间,德行则寻求和选取中间,不会过度而选择极端,因此,矛盾的复杂且白热化,归根结底是道德、伦理和理性的荡然无存,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和,调和矛盾并修养德性,克制贪欲,中庸是至善和至高的德性。

因此,中庸精神具有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共性,是东方和西方共有的哲学理论,具有人类精神的内在互通性,也彰显了跨越空间的普遍性。

(二)中庸之道思维和逻辑的普适性

1.天人合一的天命观

《中庸》开宗明义,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3]15提出“性”“道”“教”三项,用以解释“道”的渊源。人本身就是一个“仁”,以人类所具有的知识为特征,在《中庸》里,天命是存在于内心,内在于人的,它不是以外在人的姿态为人树立原则与规矩,而是直接进入人心形成“性”,人性是秉承天命而来。天命是给予人天性人性,道是天道人道,遵循天性而发的便是人生大道,也是自然大道,率性之谓道,其实则是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天人合一,则就要求道不可离,要明辨是非,行善避恶,君子必须要慎独。世界是由道、理、义来规范制约,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归根结底,则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中庸所追求的慎独完善自身,抵制私欲,适当做减法的天命思维,在当代社会依旧适用。

2.以“中和”为核心的永恒意识

“中庸”的核心归根结底是“中和”。子思说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16因此“致中和”就是中庸所力求追逐的核心。人们要达到和谐适度的理想境界,就必须秉持“中和”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致中和”就是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保持人所固有的悲悯慈悲善的本性。人与人之间需要中和,人是社会性的群居生物,任何的社会关系都需要中和调节,来达到平衡,否则失衡未中和的状态则会形成混乱局势。“中”是天下万物的轴心,是本原,“和”是世间万物的普遍规律,唯有处于“中和”的状态,万物才会朗朗乾坤、欣欣向荣,天地各司其职,万物才能蓬勃发展。

3.至诚之道的天地境界

《中庸》说道:“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3]788“诚”是万物之道,是万物之端,是天地境界的至高。诚化出万物而不能预测,在某种程度上永远不被把握。至诚之道作为天地核心,是没有二心的,是赤子之心,不会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它是一心一意的。自然之美,在于和谐,而和谐之道,在于万物各持本性,各不相欺,其实宇宙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不仅仅是只有人类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但是无论天地如何高大广远,如何神奇多变,唯有至诚之道是维系其永恒性的真正所在。人类的生命是天地生命中的一个部分,和存在于天地间的其他万物一样,二者都是平等的,没有阶级的不平等性,中庸至诚的天地境界也是当下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寓意深远。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策略

《中庸》认为:“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3]765《中庸》认为以真诚的内心完成自己的身心修养这就是仁,使万物得到完成就是智。“仁”与“智”之间是一个跨越性的阶段。中庸不仅注重自我诚的修养,端身正心,而且更加强调诚者需成天下,成大事,个体需要具有超越性,胸怀大志,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儒家思想最为宝贵之处就在于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圆满,这种小我不是最终追求,真正的目的在于兼济天下、天下大同。本性大德的体现就是主客体的内外之道,是心身内外统一的崇高境界,这种积极出仕的精神是儒家思想最宝贵的财富,由小我到大我的思想再到天下大同的追求,值得后世的人们积极实践。

5.与时俱进的超越性思想

在《中庸》中,孔子是强调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中庸》说道:“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3]871孔子认为愚蠢之人固执而刚愎自用,卑微者喜欢独断专行,如果生在现代却希冀倒行逆施恢复古制,这样的话灾祸会随后出现。孔子认为应与时俱进,而非一味地尊古,拘泥刻板。孔子说道:“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今用之,吾从周。”[3]864孔子认为周礼是当时正在盛行实施的礼制,而夏礼和殷礼都文献理论不足或者少数残存,周礼在那个时代是最适合的,并且能满足那个时代的需要,不是一味的复古。因此要全面地看待中庸和孔子思想,不能有失偏颇。同时,与时俱进和创新思想也在孔子身上有明确的彰显,认为孔子是抱残守缺的复古者是不够全面的。孔子思想是继承总结前人的有关观念尤其是尧舜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效法文王、武王,上遵循天时,下和水土协调,孔子把不同先贤的思想精髓吸收消化,取长补短,融入自己的“大道”,用以教化,可谓也是与时俱进,用心良苦。

四、结语

《中庸》的超越性价值和普适性理念至今都有着广大的挖掘空间,其思想对社会政治治理和伦理道德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个人方面,中庸思想帮助人们慎独遏欲,保持平和心态,积极向上。在社会政治方面,帮助国家之间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维持稳定和谐的国际发展大环境,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在了解中庸思想时,应该具有全面的文化解读视角,不可偏居一隅,减少历史的谬误所带来的文化的偏移,尤其要避免功利主义的泥潭,充分理解其内涵,领悟其中的价值与意义。中庸思想强调不偏不倚,不可恶性竞争过度开发,它强调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向前,建设良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中庸思想在新世纪仍有挖掘和发展的合理性,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孔丘著,陈典译.论语·先进[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688.

[2]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342.

[3]子思著,于長保译.中庸全鉴:典藏诵读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5-871.

作者简介:

蔡娜,女,土家族,湖南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王云,女,汉族,安徽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普适性儒学
一种普适性的加权热带气旋风场重构方法
分层均匀结构地电阻率影响系数一个重要特性普适性的证明
一种普适性LED屏智能参数配置系统设计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儒学交流在路上
音乐教学中的普适性审美特征阐释
有效备考之经典考点的深挖——以儒学为例
小人物笔记与普适性关怀——评匡瓢的中短篇小说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