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浒传》中“则个” 一词的三个平面分析

2023-05-30王泽宇黄婉梅

今古文创 2023年7期
关键词:水浒传句法语义

王泽宇 黄婉梅

【摘要】 “则个”是宋代出现的语气词,在明清时期逐渐衰微,在今天的现代汉语中已经基本消失。《水浒传》中“则个”的运用较为普遍,不仅具有时代语言特色,还反映出使用者的心理活动特点。

【关键词】《水浒传》;“则个”;语气词;句法;语义;心理活动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7-01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7.038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课程思政重点项目《现代汉语》,项目编号:K2022007。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部鸿篇巨制,里面有丰富的人物对话。其中,由“则个”构成的句子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性,比如“义士提携则个”(十五回)、“愿闻良策则个”(十八回)、“望乞饶恕性命则个”(二十回)……这种语言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出现过了,但在《水浒传》中却较为常见。“则个”属于什么词,有什么样的意义,发挥什么样的价值……研究这些问题对于读者理解中国古典小说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则个”的研究,1988年,侯会发表《从“则个”一词的隐现看部分话本的创作年代》; 2010年,黄新强发表《论祈使语气词“则个”的产生与演变》等等。

近几年学界对“则个”一词的研究并没有那么多,本文意在对《水浒传》中的“则个”现象,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进行初步探讨,也为后来者进一步研究该书提供一点有价值的信息。

一、“则个”是语气词

侯会(1988)认为,近代汉语中,“则个”是个昙花一现的虚词。黄新强(2007),认为“则个”是宋代新兴的一个祈使语气词。例如:

(1)阎婆叫道:“上下替我捉一捉杀人贼则个!”

(2)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叫声:“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如何不看觑我则个?”

(3)西门庆便跪下道:“干娘休要撒科,你作成我则个!”

根据黄伯荣、廖旭东在《现代汉语》一书中对于语气词的定义:语气词的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也可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的后面有停顿的地方。结合学界关于语气词相关内容的研究,综合判断“则个”是一个语气词。

二、“则个”的句法特点

例如:

(4)武松道:“昨日方回到这里,有句话闲说则个,请挪尊步同往。”

(5)王婆对宋江说:“不想这里的人,不喜风流宴乐,因此不能过活,在这县后一个僻净巷内权住……只见押司打从这里过,以此老身与这阎婆赶来,望押司可怜见她则个,做成一具棺材。”

孙苹(2008)的《〈雷雨〉语气词研究》谈道:“复句的分句也算句中,不算句末。”这几个例句当中,“则个”并没有置于整个句子的末尾,而是位于复句的分句的末尾,从整个句子的角度看,可以说“则个”位于句中。接下来需要研究“则个”充当句中语气词时发挥了什么语法作用。

孙苹(2008)认为,句中语气词有三个作用:一是预示停顿;二是话题标记;三是表达口气。例(5)起到预示停顿和表达口气的作用,孙汝建(1999)在《语气与口气研究》中谈到“提示停顿”,意思是说句中语气词后必有停顿,不过句中语气词本身并不表示停顿。停顿可以有两种理解,在口语中表示有声语言的停顿,在书面语中要用相应的标点符号表示。例(4)中的语气词“则个”,预示停顿,后面跟有逗号,是停顿的标志。这几个人都知道武大郎是怎么死的,面对武松他们心生胆怯。武松说话时句中加入语气词,使语速放缓,口气缓和,让听话者不至于紧张。

例(5)中的“则个”起到话题标记的作用,“则个”出现在句中是想请求对方帮忙,引出之后的话题。句中王婆是想让宋江帮忙买一副棺材。

三、“则个”的语义特点

一般情况下,句子根据语气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在《水浒传》的93条“则个”语料中,表达祈使语气的“则个”句有71条,表达陈述语气的有18条,表达疑问语气的有4条,其中没有发现表达感叹语气的句子。

接下来通过列举其中的典型语句,对带有祈使语气、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的“则个”句进行语义分析,同时简单探讨表达感叹语气的“則个”句不曾出现的原因。

(一)祈使语气

1.表央求、请求,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或“啊”。

(6)和尚跪下道:“只是娘子可怜见小僧则个。”

(7)那边王庆见左右无人,托地跪下道:“哥哥救兄弟则个!”

(8)宋江便跪一跪道:“贤弟若要押寨夫人时,日后宋江拣一个停当好的……放了他则个。”

表示央求、请求别人做某些事情时,一般都比较客气,在行动或语言上也会有所表示。例(6)、例(7)、例(8)这几个句子中,人物有“跪下”“跪一跪”这些动作,用以表示恳请,语气比较缓和,句末可以加叹号,也可以不加叹号。

2.表命令、敦促。

(9)那张都监指着玉兰道:“这里别无外人,只有我心腹之人武都头在此。你可唱个中秋对月时景的曲儿,教我们听则个。”

(10)时迁吩咐店小二道:“我今夜多敢是不归,照管房中则个。”

例(9)中张督监作为官员命令家里的歌姬给大家唱曲,其“指着”张玉兰这一动作带有命令性。例(10)中有明显的标志词“吩咐”,时迁是酒店的掌柜,头走前吩咐店小二好好看店,这里面带有命令、敦促的语气。

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一书中指出:“表示命令、禁止的祈使句一般带有强制性,语气强硬、坚决。语调急降而且短促,不大用语气词,句末一般用叹号,语气和缓的也可以用句号。”在上述例句中句末大多没用叹号,也证明说话人说话时的强制命令性不是很强,语气比较和缓。

另外结合黄伯荣、廖旭东的《现代汉语》描述的表命令督促的祈使语气特点,句末语气词“则个”也可以删去,如例(10)也可改为:时迁吩咐店小二道:“我今夜多敢是不归,照管房中。”

(二)陈述语气

1.表示新情况的出现,起成句煞尾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语气词“了”。

(11)燕青道:“昨日张清中他一冷箭,今日回礼则个!”

(12)武松便唱个喏道:“相烦则个。”

例(11)和例(12)都是表达陈述语气的句子,例(11)可以说成“昨日张清中他一冷箭,今日回礼了。”例(12)可以说成“相烦了。”都表示有新情况的出现。

2.表示不过如此而已,仅此而已,有把事情往小了说的意思。类似于语气词“罢了”。

(13)只听那阎婆道:“这执凭是个假的,只是相公做主则个!”

(14)卢俊义道:“先生,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道在下豪富,只求推算目下行藏则个。”

例(13)中阎婆想要知县下令搜查宋江家中,在这里想恭维知县,意思是“不管有没有执凭,只要知县作主这事就能办。”这里“则个”有把事情的困难性往小了说的意思。例(14)当中卢俊义是想表达他请人算卦不问福祸、不问豪富,只是想问问最近的行程路途而已。其实是有把算卦的目的往简单了说的意思。

3.表示事实不容置疑、略带夸张。相当于现代汉语语气词“呢”。

(15)戴宗道:“小弟也正忘了和兄长去看江景则个。”

(16)和尚道:“请娘子去小僧房里看佛牙。”那妇人便道:“我正要看佛牙则个。”

例(15)可以说成“小弟也正忘了和兄长去看江景呢。”例(16)可以说成“我正要看佛牙呢。”都表达说话者的打算不容置疑,语气轻快,语调缓升,说话中略带夸张。

4.表示肯定事实,奉告对方不要疑虑,类似于语气词“就是了(便是)”。

(17)西门庆道:“别无甚事,少刻他家也有些辛苦钱。只是如今殓武大的尸首,凡百事周全,一床锦被遮盖则个,别无多言。”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西门庆等人鸩杀武大郎后,担心团头何九叔检查尸首时发现问题后说将出来,于是准备使钱贿赂何九叔。面對何九叔的疑虑,西门庆说“一床锦被遮盖就是了,别无多言。”意思是要何九叔按照他说的去做,不必疑虑。

5.“则个”在这里表达一种意愿、打算,但不是祈使语气,暂且把它归入陈述语气。

(18)左右副将问道:“将军何故冷笑?”兀颜延寿道:“量他这个九宫八卦阵,谁不省得?他将此等阵势瞒人不过。俺却惊他则个!”

(19)武松拿着刀,提了两颗人头,再对四家邻舍道:“我还有一句话,对你们四位高邻说则个。”

例(18)、例(19)两句中,可以发现“俺却惊他则个”“对你们四位高邻说则个”,动作都是由说话者自己去实施的,表示说话者的自白以申达某种意旨,其实还是在陈述某种意思。

(三)疑问语气

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语气词“吗”。

(20)石秀道:“爷爷,可救一命则个。”

(21)两个讲礼已罢,李应禀宋江道:“小可两个已送将军到大寨了,既与众头领亦都相见了,在此趋侍不妨,只不知家中老小如何?可教小人下山则个。”

(22)李逵只不做声。太公听得这话,倒地便拜李逵,说道:“师父,可救弟子则个。”

这里需要指出,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说:“句末的疑问语气词是主要的疑问语气词,句中(有时在句首)的疑问语气词,白话最常用的是‘可’和‘难道’。”以“爷爷,可救一命则个”为例,“可”是句首疑问语气词,“则个”置于句末与“可”配合,加强疑问语气色彩。

(四)感叹语气

在本书中,带有感叹语气的“则个”句并不明显甚至没有。李茜茜(2019)在《〈水浒传〉感叹句研究》一文的第三部分,专门对《水浒传》中感叹词和叹词标记的感叹句进行归纳和分析,其中也并没有提到“则个”一词。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一书中谈到“以表达情感为主要任务的语气叫感叹语气。”黄伯荣、廖旭东在《现代汉语》一书中也说道:“带有浓厚感情具有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它表示快乐、惊讶、悲哀、愤怒、厌恶、恐惧等浓厚的感情,句末都用叹号。”再纵观《水浒传》中所有的“则个”句,可以说《水浒传》中的“则个”句主要表达祈使语气,次之是陈述语气和疑问语气,而以表达感情为主的感叹语气并不存在,即使有也并不是句子的主要功能。例如:

(23)宋江听得声音厮熟,便舱里叫道:“船上好汉是谁?救宋江则个!”

例(23)句末加叹号,但主要表达宋江祈祷有人相救的意愿,整个句子属于祈使语气,只是这句话在说出来时带有一种恐惧担忧的感情色彩,不过将其归入感叹语气仍旧不合适。

四、“则个”对人物心理的反映

1.宋江的语言

(24)宋江等人马久闲,某等情愿部领兵马,前去征剿,尽忠报国。望恩相保奏则个。

(25)宋江道:“感谢贤弟指教,万望维持则个。”

(26)宋江道:“望烦贤弟救宋江一命则个。”

试与《水浒传》中其他几例进行对比:

(27)王进答道:“……依例拜纳房金,万望周全方便。”

(28)赵员外起身道:“……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

例(27)和例(28)这两句中也都带有“望”字,表示向对方发出请求但并不含“则个”。而在例(24)、例(25)和例(26)这几例中,“则个”频频出现,说明“则个”可以删掉但在宋江的语言中保留了下来。《水浒传》中的宋江具有礼贤下士、忍辱负重、忠义的性格特点,这一性格特点影响到他的说话风格,使说话时谦让恭顺的色彩更加浓厚,而“则个”的使用可以达到这一效果。

2.杨志的语言

在整个《水浒传》中,杨志语言中含有“则个”的句子只有一条,即十八回杨志和鲁智深准备攻打双龙山苦于无计可施时,曹正献计,杨志道:“愿闻良策则个。”下面对比书中仅有的另外两句话:

(29)宋江道:“小可有一计,不知中得诸位心否?”当下众好汉都道:“愿闻良策。”

(30)孙立听罢,大笑道:“我等众人来投大寨入伙,正没半分功劳,献此一条计策打破祝家庄,为进身之报如何?”石勇大喜道:“愿闻良策。”

同样可以看出在“愿闻良策则个”这句话中,“则个”是可以删去的,但是书中并没有删去。分析说这话时的语境可知,杨志此时深陷窘境,只有打下二龙山,他才有安身之处,但此时他与鲁智深都没有良策,曹正能为他们献计,对于杨志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他自然恭敬听取,语言中也带有更多自谦有礼的成分,“则个”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效果。

而在例(29)和例(30)中,众好汉只是在互相献计献策,发表意见,还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方,语气中带有一种干脆和豪气,不需要“则个”这样一个带有自谦恭顺的语气词来发挥作用。

五、结语

总的来說,“则个”作为语气词,今天已经基本不用,但是透过对它的句法和语义分析,其表示的用法和语气类型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可见。同时,《水浒传》是一本口语化比较强的文学作品,在使用“则个”一词的问题上具有很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从这一词的使用中可以看到人物心理活动状态。本文只是就几个方面得出一些粗浅的结论,其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仍有待探讨,希望能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些启发,今后在《水浒传》“则个”问题的探讨上能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侯会.从“则个”一词的隐现看部分话本小说的创作年代[J].语文研究,1988,(04):13-16.

[2]王飞华.《西洋记》中的语气词“着、个、则个、些”[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9(4):35-39.

[3]周晓燕.唐五代至宋代的祈使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4]黄新强.论祈使语气词“则个”的产生及其演变[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4):3.

[5]吕文科.《金瓶梅词话》语气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7]施耐庵.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梅氏藏本《水浒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孙苹. 《雷雨》语气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9]李茜茜.《水浒传》感叹句研究[D].温州大学,2019.

[10]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11.

作者简介:

王泽宇,女,河北石家庄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黄婉梅,女,安徽蚌埠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猜你喜欢

水浒传句法语义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语言与语义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