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树周年管理历(五)

2023-05-29王田利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和草原局743400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3年5期
关键词:枣果枣花枣树

王田利(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和草原局,743400)

6 6月管理要点

6月是枣树开花坐果期,枣花着生于枣吊的叶腋间,枣花小,花量大,每花序能开放的花多达12朵,枣树的花芽分化很独特,它是随着发育枝和结果枝的生长在当年分化,具有单花分化速度快、时间短、整体分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花芽分化的质量,以枣吊中部节位的花最好,坐果率高,所结果质量也好。基部1~2节和梢部节位的花因环境条件和营养状况不良,分化质量较差,坐果率低。枣树的花期很长,从始花期到终花期大约需要2个月,单花从蕾裂到柱头萎蔫需2~3天。

枣树花芽分化和开花,需要较高的温度,连日高温会加速开花进程,缩短花期,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大雨或连续阴雨天,气温下降,延缓花蕾开放,导致花量下降,影响坐果。枣花能忍耐较高的气温,但高温会降低空气相对湿度,使花粉发芽受到抑制,不利于坐果。适宜花粉发芽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100%,空气湿度低,花粉发芽不良,影响坐果。

6.1 提高坐果率

(1)追肥补养。枣树开花数量多,开花时间长,消耗树体营养多,营养不足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花期追施速效性肥料,可及时补充树体营养,减轻落花落果现象的发生。补肥应主要以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沼渣、沼液、高氮型水溶肥为主,最好将肥料溶解于塑料桶中,通过追肥枪施用,以满足枣树开花坐果的营养需求,沼渣、沼液以沟施为主。在土壤施肥的基础上,叶面喷施0.3%~0.5%尿素、0.3%~0.4%硼砂或硼酸、0.5%磷酸二氢钾、1%氨基酸、爱增美300倍液、稀施美1000倍液、优丰2000倍液、多阳纳米光合促长液600倍液、优多铁1500倍液、沼液5~10倍液、4毫克/千克枣丰灵、3~4毫克/千克靓枣调理营养液。

(2)喷施生长调节剂。喷10~20毫克/千克赤霉素、15~30毫克/千克泰宝或稀土液,提高坐果率。

(3)调节树体营养分配。①摘心。在生长季节,将各级骨干枝中下部萌生的徒长性新枝的顶端主芽摘除,以控制延长生长,增加枣股数量,扩大结果部位,有利于提高枝条养分积累,可减少落花落果,提高产量。枣头当年萌发生长速度快,消耗养分多,影响枣吊对养分的吸收,不利于坐果,实行摘心处理,可控制生长,增加枝条中光合产物积累,有利于提高坐果率。摘心可从6月枣花开放到坐果期进行,在当年新生枣头长到25~30厘米时,于枣头1/3处摘心,生长旺盛的枣头留3~4个二次枝摘心,弱者留2~3个二次枝摘心,摘心时二次枝留6~7节,这样可控制发育枝的生长,有利于提高坐果率。摘心时注意枣头和二次枝同时进行,否则效果不明显,主枝延长头一般不摘心。摘心作业对时间要求严格,过早或过晚,都会刺激营养生长,达不到控制生长、提高坐果的目的。摘心是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但连续多年摘心,易出现结果枝组光秃,有效枣股减少,萌芽期推迟,发芽期不整齐,开花期不一致,坐果期难确定,枣吊少、粗长,甚至多转化为木质化不脱落二次枝、干粗、冠幅小、后期营养生长增旺、冒条严重、树形紊乱、管理难度加大、坐果率降低等不良现象,生产中应注意克服,若出现上述现象时,应注意选留适当的枝芽不进行摘心处理,调整其生长方位和长度,第2年剪除出现问题的枝组,进行更新,以提高结实能力。②开甲。是枣树生产中调节树体营养分配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对树干开甲,可暂时切断树上养分下运的通道,促使光合产物用于开花和幼果发育的量相对增加,提高坐果率。盛花期对生长较旺的植株和枝条环切1~2刀,提高坐果率。开甲主要应用于大量结果后的盛果期树,在进行开甲作业时,应选择树龄在15年以上或树干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树进行,首次开甲应从树干距地面30厘米处开始,逐年上移,保持间隔3~5厘米。在一年中开甲时,应在全树有1/3花开放时进行,开甲前对操作工具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枣疯病传染,以利于伤口愈合。消毒时可用25%酒精棉球涂抹开甲刀。枣树外皮坚硬,开甲时宜选平整处,用刮刀刮除开甲部位的老皮,露出粉红皮层,然后用割刀划2条平行线,宽1~2厘米,强树宜宽,弱树宜窄,用割刀沿上线横切1圈,切断韧皮部,不要损伤木质部,再用同样的方法沿下线横切1圈,深达木质部,再竖切1刀,把两线之间的树皮剥掉,将甲口内的韧皮组织清理干净。2天后在甲口涂抹50~100倍甲氰菊酯或甲口保护液,以涂湿甲口为宜,7~10天后再涂1次,然后用塑料薄膜将甲口包扎起来。有时开甲后,甲口届时不愈合,要及时涂“甲口愈合剂”促进愈合,防止死树,在使用“甲口愈合剂”时,应将甲口部位割开新茬,把甲口愈合剂兑水10倍,用少许溶液涂抹甲口,然后用塑料薄膜包扎。

(4)浇水或喷水,增加园内空气相对湿度。枣树花粉发芽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低于60%花粉发芽率明显降低,在枣树花期遇到干热风,导致空气相对湿度降低,柱头黏液被吹干,雄蕊提前萎缩,花萼、雌蕊呈褐色,枣花不能授粉受精,坐果率低,产量减少。有浇水条件的,在花期空气干燥时可进行浇水或喷水,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花粉萌发,提高坐果率。

(5)喷蜜或喷糖,诱蜂授粉。枣花为虫媒花,花蜜丰富,蜜蜂是主要传粉昆虫,在花期喷2%蜂蜜或白糖,可诱导蜜蜂采蜜,增加田间蜜蜂数量,提高授粉程度,促进坐果率的提高。

6.2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枣果实品质

(1)疏果。由于枣树坐果持续时间较长,所结果实大小参差不齐,商品性较差,特别是冬枣、梨枣、大王枣、大白铃等鲜食品种表现尤为突出,在生产中进行疏果,有利于提高枣果的整齐度,提高商品性。枣花在枣吊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坐果情况及所结果实差异较大,一般枣吊基部1~2节,由于生长期间气温低,树液流动性差,营养供应不足,导致叶片弱小,花芽分化不完全,不坐果或很少坐果。从第3、4节开始,随着内外条件的改善,花芽分化日趋完善,花朵质量提高,坐果能力较强,但各节位所结的果实品质不同,通常先开的花朵,先坐果,生育期长,生长充实,干物质积累多,果实大,品质好;晚开的花,所结果实因后期温度不足,生长期短,不能充分发育,成熟晚,甚至不能成熟,果实瘦小,糖分少,品质低劣。按照以上规律,枣树疏果应从第1次落果后开始,随时进行,一直到采前1个月,按枣吊强弱、果实大小留果。大果型品种,枣吊长势强时,每枣吊留1~2个果;小果型品种,枣吊长势强的,每枣吊可留3~4个果,枣吊长势弱的,一般不留果。通常长30厘米左右的枣吊留3个果、20厘米左右的枣吊留2个果、15厘米以下的枣吊最多留1个果,留果时尽量留头蓬果,以利于提高果实品质,疏除对象应为小果、畸形果、病虫果、双果、过密果。

(2)防果实萎蔫。枣果实萎蔫是枣树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影响较大,根据生产观察,引起枣果萎蔫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病虫害发生,导致叶片变色或脱落,光合能力降低,果实出现萎蔫;如枣粉蚧大量发生时,易导致被害叶片变为橘黄色,枣果出现萎蔫;枣叶虫大量发生时,可将全树嫩叶吃光,枣果萎蔫;枣实虫为害时幼虫吐丝缠住果柄,然后蛀食枣果,使枣果萎蔫;食芽象甲、大灰象甲严重发生时,能将叶片全部吃光,导致果实萎蔫;枣锈病严重发生时,会导致叶片早期脱落,果实萎蔫。一般土壤缺硼时,果实易发生缩果病,萎蔫现象发生严重。在果实生长后期,如降水多,施氮充足的情况下,新梢旺长,开甲不当,光合产物下运过多,果实膨大得不到足够的有机物都会导致果实萎蔫现象加重。枣树喜光,在果实成熟期,如出现连续阴雨大雾天气,枣果萎蔫现象发生较重。

生产中应根据具体发生原因,进行针对性防治,保证叶片完整,防止早期落叶现象的出现,提高树体制造光合产物的能力。果实生长后期喷0.3%~0.4%硼砂或硼酸;在果实生长发育期喷靓枣调理营养液1~2次,每100毫升兑水30千克,可有效防止枣果萎蔫现象的发生。在果实生长发育期,均衡供水,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防止枝梢徒长,开甲不当的,8月再在甲口上下环切2刀,减缓光合产物下运量,可减轻枣果萎蔫现象的发生。

6.3 保叶保果不容轻视

6月田间危害叶片和果实的病虫害种类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要加强防治,以有效减轻生产损失。此时期田间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叶斑病、缩果病、食心虫、棉铃虫、枣黏虫、红蜘蛛、枣龟蜡蚧等,可喷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此时期重点关注对象为缩果病、危害花器的枣实虫和蛀果的食心虫及棉铃虫。

(1)缩果病是枣树主要病害之一。发生缩果病的枣果果皮出现水渍状,后期收缩且无光泽。果肉病区由外向内出现褐色斑,土黄色,松软。病果吃起来味苦。果柄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整个病果瘦小,于成熟前脱落。

缩果病是由细菌感染后引起的病害。一般于枣果变白至着色时发病。大多从6月底开始发病,7月上旬发病逐渐增强,7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持续到8月底至9月上中旬还可对挂果较晚的红枣果实造成危害。发病与枣果外皮破损有直接关系。除自然磨损的枣果伤口可以传病外,主要由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壁虱、叶蝉和椿象等引起的伤口传病。发病也与枣果的发育时期有关。从气候条件上看,气温在26~28℃时,一旦遇到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天气,此病就容易暴发成灾。缩果病以点片发生较多,一片枣园往往有几株树发病严重,一株枣树又往往有几个枝条发病严重等。另外,缩果病往往与炭疽病同时发生在一个枣果上或同时在枣园内发生,有时比较难以区分。2种病果的主要区别在于枣果的果核是否发黑。只患有缩果病的枣果,果核一般不变色,而一旦感染上炭疽病后,果核则会变黑。

枣缩果病的发生与缺少硼元素有直接关系。同时该病的发生也与果园土壤质地、气候及品种等因素密切相关。土壤瘠薄的山地和河滩沙地,硼元素极易淋溶流失,会使树体表现缺硼症状;在盐碱性土壤中,硼元素呈不溶性状态,植株根系不易吸收,树体也会表现缺硼症状;钙质含量很高的土壤,硼也不易被吸收;虽然黏质土壤含硼量较多,但有机肥用量少、商品肥施用过量的果园,极易造成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同样会使缩果病发生。土壤干旱、品种之间对硼元素的敏感程度也有差异。

防治方法:加强虫害控制,防止造成果面伤害;有缩果现象的枣园,生产中应加强硼元素的补充,可多次叶面喷施0.2%硼酸或硼砂,以增加硼元素的供给;果实生长后期控水,用1支枣果防裂防烂剂兑水25~30千克全树喷洒,每7~10天喷1次,连用2~3次。防止出现裂果现象,减少果面伤口,阻止病菌侵入,降低发病率。

(2)枣实虫又叫枣花心虫,是枣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在枣花期吐丝缠花,钻在花序丛中食害花蕊和蜜盘,被害花只剩下花盘和花萼,不久枯萎凋落。危害严重时,常吃光整条结果枝的花蕊,以致不能结果。枣果生长期,幼虫吐丝缠住果柄,然后蛀食枣果,使枣果黄萎但不掉落。枣实虫1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干翘皮缝隙及树洞中越冬。越冬蛹5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化蛹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孵化,6月上中旬危害盛期,当幼虫开始危害时,可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安民乐3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适时喷药防治。

(3)桃小食心虫俗称“枣蛆”,为枣树生产中危害最严重、对生产威胁最大的害虫之一,以幼虫蛀食果实为害,桃小食心虫蛀果后,失去食用价值。桃小食心虫一般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壤中过冬。翌年6月中旬开始咬破茧壳陆续出土。幼虫出土后就在地面爬行,寻找树干、石块、土块、草根等缝隙处结茧化蛹。蛹经过15天左右羽化为成虫。一般6月中下旬陆续羽化,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至8月中旬结束。成虫多在夜间飞翔、不远飞,常停落在背阴处的果树枝叶及果园杂草上,羽化后2~3天产卵。卵多产于果实的萼洼、梗洼和果皮的粗糙部位,在叶片背面、果台、芽、果柄等处也有卵产下。卵经7~10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在果面爬行,寻找适当部位后,咬破果皮蛀入果内。幼虫在果内经过20天左右,咬一扁圆形的孔脱出果外,落地入土过冬。一般在树干周围0.6米范围内过冬的较多,但山地果园因地形复杂、杂草较多,过冬茧的分布不如平地集中。

(4)棉铃虫是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果实,也取食嫩叶。棉铃虫发生的代数因年份、地区而异。每年发生3~4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即在夜间交配产卵,卵散产,较分散。1头雌蛾一生可产卵500~1000粒,最高可达2700粒,成虫在6月中下旬出现第1代,幼虫孵化后有群集取食习性,二三头、三五头在叶片正面或背面,头向叶缘排列,自叶缘向内取食,结果叶片被吃光,只剩主脉和叶柄,或呈网状枯萎,造成干叶。1~2龄幼虫沿叶柄下行顶芽处自一侧蛀食或沿顶芽处下蛀入嫩枝,造成顶梢或顶部簇生叶死亡,危害十分严重。3龄前的幼虫食量较少,较集中,随着幼虫生长而逐渐分散,进入4龄食量大增,可食光叶片,只剩叶柄。

防治方法:在6月上旬越冬幼虫出土期,树冠下覆膜,阻止幼虫出土,覆膜前冠下土壤喷金鸣甲维盐500倍液、甲维毒、锋锐或30%桃小灵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以杀灭出土幼虫。成虫发生时,用性诱剂诱杀。在幼虫初孵期,树上喷施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1周后再喷1次,可有效降低虫果率。

猜你喜欢

枣果枣花枣树
小如枣花的爱情
不同时期施用不同肥料提高山地枣果维生素C 含量
枣树嫁接 掌握技术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16个枣树品种枣果营养成分分析
娘的枣花馍
枣花
枣花
门前的枣树
8种药剂防治枣果病害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