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区渠道防渗改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要点

2023-05-29邓日荣

新疆有色金属 2023年3期
关键词:塑膜土料施工工艺

邓日荣

(韶关市曲江区水利工程建设与防御服务中心,广东韶关 512000)

0 引言

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工程,绝大多数都是在上世纪70 年代左右兴建的。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再加上管理方面的滞后,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灌区渠道存在严重渗漏水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输送水的效应发挥,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本文以灌区渠道防渗改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要点为研究课题探讨如下。

1 灌区渠道防渗改建的现实意义

灌区渠道防渗改建的实践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提高了灌区渠道的综合利用率。灌区的渠道比较长,如果渠道渗水量比较大,不仅不能保证灌区的供水量,而且还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第二,有利于土壤植物种植环境的改善。灌区渠道防渗改建之后,可以有效阻断地下水位的提高,提升土壤种植环境的改善。第三,确保了农田用水的总量,提高了农田用水的时效性。第四,提高了灌区渠道的安全性和输送水的有效性[1]。

2 灌区渠道防渗改建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

在灌区渠道防渗改建项目工程中,具体适用哪些防水技术,要根据改建渠道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1 土料防渗施工技术

灌区渠道土料防渗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施工做法。其优点是土料可就地取材,成本投入少;缺点是当渠道经过冬天的冻融之后,土质容易出现松散,牢固性和防水性能就会受到影响。现在新的土料防渗具体做法有三:一是将土料碾平以增强其密实性;二是掺入添加剂均匀拌和后加水搅拌;三是渠道的施工顺序是先坡后底,如果防渗层太厚,可分层进行施工[2]。

2.2 塑膜与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塑膜与混凝土联合设防的防渗施工技术,具有防渗性能好、安全系数高的优点,不足就是花费成本较高。其施工程序是:

第一,铺设塑膜。首先,清除渠道杂物、杂草,对渠道土方进行平整;然后,铺设塑膜,需注意一定要将塑膜平贴在渠床上,以抵御抗冲击力,塑膜的搭接宽度要保证有10cm;最后,就是要确保塑膜的质量。第二,铺设保护层。在塑膜上面铺5—10cm 的泥土,并压实碾平。第三,浇筑混凝土。首先进行模板安装,然后进行浇筑,浇筑顺序是,先浇筑渠底再浇筑渠坡。在混凝土浇筑前,一定要级配好混凝土配合比,要添加抗渗剂,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2.3 砌石防渗施工技术

砌石防渗在灌区渠道防渗施工中也是常用的一种防渗施工工艺,但其对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要求比较严格。施工材料方面,要求该石料具有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比如玄武岩、石灰岩、花岗岩等,粘接材料要用具有防水性能的水泥混合砂浆;在施工工艺方面,石块与石块的接缝要用防水砂浆填实,以防渗漏水。

2.4 沥青防渗技术

沥青防渗技术用于灌区渠道改建工程,有两种施工工艺做法:一是沥青薄膜防渗工艺法。先将渠道土层压实,再除渣、除草、洒水,然后将经过热处理的沥青喷洒在土层的表面,形成一种沥青薄膜,最后再在沥青薄膜之上覆盖土料一层,作为沥青薄膜的保护层。二是自制沥青卷材防渗法。先将麻布、芦苇席平铺,喷洒沥青自制成防水卷材;然后再铺设在渠道上面,在铺设沥青卷材时要注意卷材的接缝,不能留有缝隙以防渗漏。

2.5 梯形渠道防渗改建施工技术

梯形渠道的防渗技术,主要用于对灌区原干、支渠道的改造施工项目上,其施工工艺主要是运用混凝土衬砌技术,来对渠道的边坡进行改造和优化,如图1。具体的施工工艺为:第一,清理原渠道表基层;第二,增加豁土并进行分层夯实;第三,用塑膜对渠道进行全方位铺设;第四,铺设抗渗混凝土;第五,对渠坡顶部用混凝土压顶。

图1 梯形渠道防渗示意图

2.6 U形渠道防渗改建施工技术

在灌区渠道的末端,渠道内通常会堆积一些杂草、杂物之类的渣滓,很容易使渠道产生渗漏水。在对渠道进行防渗改造的过程中,可将渠道改建成U形槽,它既可以起到防渗的作用,也可以使渠道的流水变得流畅。U形槽主要是用混凝土先进行预制,然后安装,安装时需要注意对接头处的缝隙要用防水砂浆填实处理好,以免渗水。为了防止渠道在冬天发生冻胀,在渠道的管理运行中要采取防冻胀措施。

3 灌区渠道防渗管理要点

除对灌区渠道防渗漏问题进行改造外,还要对灌区渠道防渗漏进行有效的管理。

3.1 建章立制,实行渠长负责制

在一些地方领导思想中,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比较严重,认为建设可以出政绩,管理短期内很难见成效,但是对于防渗工作的实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措施,地方县级政府的水利局是灌区渠道的行政业务管理部门,对每个灌区渠道的具体管理,县水利局要指定专人担任渠长,并给予相应的责、权、利,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每年年终进行一次考核,根据管理效果给予奖励、提拔、处罚等。

3.2 加强灌区渠道的维护、保养与管理,加强自动化管理

防渗渠道在运行过程做好相关的维护工作,可以延长渠道的寿命。可以运用现代信息网络科学技术,对灌区渠道实施有效的远程监控,观测渠道内的水位是否正常,各段水流是否平衡、稳定。在停水的时候,维护人员要对渠道进行全面的检查,观察是否存在障碍物,是否有漏水或裂缝情况,漏水的程度和面积等。此外,还要检查渠道内混凝土是否出现气蚀、磨损和剥离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3.3 加强灌区渠道输送水的档案管理工作

做好灌区渠道用水的档案管理,可为渠道后续的研究和维修等提供参考资料。其主要包括:(1)设计资料。即渠道长度、结构形式、设计断面和设计流量等。(2)基本情况。比如耕作措施、田间作物、水源情况和渠道土质等。(3)施工资料。即渠基土密实度、主要材料用量、混凝土标号、混凝土水灰比和施工季节时间等。(4)维修和用水管理记录。维修资料主要包括维修的效果、维修材料等,用水管理记录如灌水次数、过水流量和行水时间等。

4 结语

综上,本文对灌区渠道防渗改建的现实意义、防渗改建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防渗管理要点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灌区渠道防渗改建工程和灌区渠道的运行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塑膜土料施工工艺
某特高土石坝防渗砾石土料含水率特性及现场改良试验研究
发泡胶个性化头枕+头颈肩热塑膜在固定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中的应用
奶羊养殖塑膜大棚的建造方法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宁县黄甘桃塑膜套袋成功的关键条件
山西省任庄水库筑坝土料分散性试验研究
浅析粘性均质土坝土料质量控制措施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风积土料制备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