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四季课程”探究实施学生劳育

2023-05-29张建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8期
关键词:社团劳动传统

张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承载着带领学生追根溯源的任务。劳动教育是帮助学生树德、育美、强体的一种综合教育,它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厚植中华传统文化,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长沙市雨花区泰禹第二小学(下称泰禹二小)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定了劳动教育清单,还以中华传統文化为参照,探索实施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更替为主题的劳育课程,同时开发了探索传统文化的劳动项目化特色社团以及劳动实践作业,构建了“三三制”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即围绕“以劳育人,打开儿童生命格局”的课程目标将主题课程、社团项目化课程以及学生实践作业有机融合,达到知行合一的劳动育人效果。

一、主题课程——以课程根植传统之魂

为了让学生们体验到丰富而立体的文化内涵,我们打破学科壁垒,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尝试以自然界四季更替为主题,将碎片化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进行科学系统的重组与整合,多学科围绕同一主题式任务有机展开教学探索。我们根据自然界的四时变换规律梳理出体现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厚植传统文化精神。

在语文组的“秋之实”主题课程中,语文教师们纷纷把对“秋分”的探索搬进了课堂,与学生共同探索秋分中蕴藏的节气知识,比如:种子到叶子的观察、果实的采摘与品尝、风筝的制作与玩法、耕牛的习俗等。低年级学生用秋天的柿子制作美食;中年级学生围绕秋分探索耕牛的习俗;高年级学生走进大自然收集多样种子,将其制成色彩斑斓的秋实图并配上诗歌。

为进一步促进学科课程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还开展了以“金秋丰收”为主题的劳动教育专题课程探索,如劳动课上的收纳与整理、数学课里“禹甜田”的丈量、语文课上写观察植物日记、美术课上的剪纸以及科学课上制作节能环保的浇灌工具等,诠释了主题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二、特色社团——以知行凝练人文素养

为了让学生去自主观察、体验实践,我们以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悟劳动价值、发展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劳动意识,实现劳动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劳动活动实践的结合统一。我们围绕劳动课程,为学生们开设了多个劳动教育特色社团,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项目化劳动校本特色课程,包括烘焙、非遗传承、科学探索等多个社团,在劳动实践的探索下不断丰富劳动教育课程阵地。

烘焙社团课上,学生们制作月饼以庆祝中秋节的到来。非遗传承社团课上有民间剪纸、扎染、皮影、捏面人等传统文化项目,学生们在动手制作和亲身体验中可以感受民间手工的独特魅力,不断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科学探索社团课上,学生们根据节气探索气候变化,绘制星空图,自制简单的地球仪,巧识茶的种类,了解泡茶的手势礼仪、技巧和流程等。

同时,学校还打造了“禹甜田”劳动教育打卡基地,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种植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劳动体验,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带领学生们在校园中、园子里,参观了解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教导学生浇水施肥,体会幼苗拔节的喜悦;让学生采摘经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的蔬菜果实,并进行爱心义卖,体会丰收的成就和喜悦。

三、实践作业——以儿童呈现万千之象

根植传统文化,铸就创新意识,激扬生命活力是本课程最终追求的育人目标。在实施中,我们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定了劳动教育清单,充分撬动家校社联动作用,根据学校实际探索了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我们依照新课改的教学观,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充分关注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情况。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结合主题课程目标,有梯度地实施周三实践作业日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回归到生活中,集劳动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美育、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于一体。

每周三的实践作业都根据整个课程目标体系按照梯度依次进行。我们会根据春的节气,布置学生们参与立蛋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参与蚕宝宝的饲养、观察豆芽的发芽与生长过程;我们也会将春的节气与古诗相融合,即兴吟诵关于春的诗歌;我们还组织父母和孩子一起在美好的春日里来一场折风筝、放风筝的踏春活动。

从学生们反馈的实践作业来看,我们看到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几项技能,更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不仅感知了春华秋实,更感受到了四季更替的奇妙,更多的是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万千之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实践智慧。

经过一年的实践,泰禹二小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为提升学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劳动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需要继续总结凝练课程经验,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铸就泰禹二小文化品牌,继续用“四季课程”打开学生的生命格局,通过源源不断地汇入新的课程活动内容,让我们的课程在下一个轮回中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系湖南省科学协会一般课题“基于学生学习探究力培育下“1+N”主题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X21B248)】

猜你喜欢

社团劳动传统
缤纷社团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热爱劳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