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海农业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策略浅析

2023-05-27凌玉梅

花卉 2023年10期
关键词:落羽杉种植区公园

凌玉梅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 广州 510440]

0 引言

2016 年,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全国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从此,全国各地开始了建设农业公园的热潮[1]。广东省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更好地指导规范全省农业公园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组织编制印发了《广东农业公园总体规划(2019—2022 年)》及《广东农业公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并总结了广东农业公园在珠三角、粤北、粤东和粤西地区四大发展模式。农业公园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广东地区有针对农业公园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相关研究[2],以及乡村旅游中农业景观营造方面的研究[3],而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的景观设计策略方面的研究较少。由此,笔者以江海农业生态公园项目为例,主要基于项目从方案前期到项目落地完工再到后期项目运营后复盘考察的全过程经验,进一步探索农业公园的设计策略。

1 江海农业生态公园概况

江海农业生态公园位于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碧道,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基础,集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观光公园;是江门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探索现代农业产业新模式,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的生态发展样板区。公园占地面积约80hm2,主要划分为3 个功能区,分别为主入口服务区、生态湿地区和特色农业景观区,其中特色农业景观区设置有荷香园、果香园、菜香园和鱼香园4 个主题园。

2 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场地现状

江海农业生态公园北起礼东大桥新乐路,东临礼乐河,西南连接万亩农田。距离广佛江珠高速出入口约2.5km、江门中心城区约8km,交通便利。场地水系发达,东侧地块依傍礼乐河;西侧地块周边有内河涌与礼乐河相通,内部有多个水塘,为水产养殖场。场地河道沿线林木茂密,主要为落羽杉林和蒲葵林,现状农田主要种植果树以及农作物。现有建筑物主要集中在东侧北部地块,分别为餐厅、烧烤场以及水闸建筑。东侧南部地块为河堤防护绿地,西侧地块为农田用地,现状农田肌理完整,为农业公园营造良好的田园风光奠定了基础。

2.2 存在问题

(1)空间割裂,地块功能单一。地块之间缺少联系,地块主要为农庄、河堤防护绿地以及一般农田种植地,功能相对简单,农田与景观没有进行很好的结合,游客缺少农事体验以及休闲娱乐的场所。

(2)水系功能化,生态结构薄弱。现状水系丰富但仅为满足农业灌溉以及水产养殖需求;水岸生硬,经长年累月的水体侵蚀已受损严重;河底淤泥堆积,水体浑浊。植被主要为落羽杉林、蒲葵林以及农作物,品种单一,生态结构薄弱。

(3)基础设施缺乏。场地内道路简陋,连接桥数量少,附近无停车设施,缺少座椅、凉亭等休憩设施以及垃圾桶、卫生间等环卫设施。

(4)自然环境优越但未得到有效利用。场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环境基底较好,水资源丰富,但未有效开发利用。

3 设计策略

3.1 优化水系、修复生态

江海农业生态公园现状水资源丰富,但仅为满足灌溉需求,功能单一,岸线平直生硬,堤岸石块淤泥裸露,岸身受损严重,没有人的可活动空间,场地近水不亲水。设计首先考虑对现状水系进行优化,对场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在不影响河堤行洪要求、灌溉需求、河岸冲刷强度和功能区域的前提下,设计满足生态性、景观性与亲水性的驳岸。生态湿地区剖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湿地区剖面图

根据地块现状和功能分区,在入口服务区设置游船码头,对内灌溉河道进行清淤和适当的扩宽,形成水上游船航线。对河岸平缓地块采用自然草坡处理,形成舒适开阔的阳光草坪。利用蒲葵林与内河岸营造葵林亲水栈道,并沿葵林栈道向外延伸设置亲水平台(图2),向内拓宽设置休息平台,营造休闲小空间,满足休憩、露营和垂钓等活动。河岸空间的营造,破除了生硬平直的水岸线,赋予了水系河岸更多的功能,使人的活动空间向水体延伸,创造更多平易近人的亲水空间。

图2 葵林水岸栈道亲水平台

梳理河岸林下空间,通过清除中下层的杂木野草,栽植耐水湿的植物以及多年生草花,形成多层次的景观带,使水体驳岸兼具生态性和观赏性,更好的保护原有的自然生境。例如,利用现状防洪堤斜坡种植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 ′Rubrum′)、细叶笀(Miscantˉ hus sinensis)等观赏草,并在堤岸与礼乐河之间低洼水系过渡区种植耐水湿植物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eˉ rsicolor′)、水生美人蕉(Cannaglauca)、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等,形成自然野趣、生态环保的湿地景观,为野生鸟类如白鹭等创造良好的栖息地,为人们观赏野生鸟类提供平台,形成以观赏白鹭为主题的湿地科普教育区,生态湿地区如图3 所示。

图3 生态湿地区

3.2 保留区域特色,延续场地记忆

(1)保留场地空间格局和农田肌理。基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空间布局清晰,功能分区明确。设计在保持场地空间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加强地块之间的融合和联系,对场地内的交通体系进行优化和升级,并充分利用基地现状水资源,打造水陆结合的慢行系统,突出岭南水乡的意境特色。创造多种适宜人们活动的空间场所,让人们可以参与农业生产等活动,让学校可以开展农业相关的研学教育,使农耕文化传统得到延续和传承[4]。

(2)强化公园植物特色。江海地区主灌河沿岸遍种落羽杉,秋冬季落羽杉叶色变红,形成一条条红色林带,非常壮观,因此被评为江海八景之一,名曰“羽林春秋”。场地现状河岸也以落羽杉林和蒲葵林为主,但因当地建桥修路等生产建设活动,不少落羽杉遭到砍伐,造成林带稀疏、不连续。设计通过补植增种,形成公园堤岸两侧连续、成片的落羽杉林和蒲葵林,秋冬季呈现出红绿交织的植物景观。再通过多种观花乔灌木的植入,使场地的植物景观更丰富多彩。植物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农业公园的植物群落,也可以满足不同季节到来的游客的审美需求,对公园的生态平衡也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3)将农田景观化。农业公园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广袤农田里的农作物是公园的主角。大片的农作物有规律的生长为农业公园带来无限活力,农作物有地域性、季节性、生长性等特征,视觉效果丰富多元,随着形态花期不同可形成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5]。设计根据现状农田资源分布情况,将农业景观区划分为荷香园、果香园、菜香园和鱼香园。春天菜香园里成片的油菜花绽放、满眼金黄,夏天荷叶莲莲、荷花亭亭玉立,秋季瓜果飘香,冬季鱼儿瞟肥。

3.3 完善交通游览体系和配套设施

3.3.1 完善交通游览体系

(1)停车场建设。公园面向的人群主要为江门各城区以及珠三角城市居民,停车场以小车停车位为主,配备30%左右的充电桩供新能源汽车使用。考虑到学校组织学生来公园开展研学活动的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大巴车停车位。停车场位置选择交通便利,离公园主入口较近的礼东大桥桥底。停车位采用嵌草砖铺装,场地外围种植乔木形成树阵,从而减少噪音和对环境的污染,以契合农业公园的生态建设主题。

(2)园路提升改造、分级设置、完善补充。公园的游览线路要做到层级分明、曲折迂回、和疏密有致,能引导游客按照线路进行游览,又要丰富有趣以供游客根据自身需求与爱好自由选择[6]。设计通过对现状5m 河堤路进行升起改造,形成贯通公园南北的主园路,运用彩色沥青将其划分为骑行道、跑步道和漫步道,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新建6 座景观桥,加强各地块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增加亲水栈道、水上游船航线、游步道、汀步等园路以及休息平台,形成层级分明、丰富多样的交通游览体系。

3.3.2 完善配套设施

公园的配套设施包括游客中心、餐饮、卫生间、小卖部、休憩、环卫以及标识系统等设施。在公园主入口服务区拆除现状棚架烧烤场,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兼农产品展销点,将现状浅水湾庄园改造成绿色餐厅,满足游客采购及饮食需求。公园内新增四个服务驿站,包含厕所、休憩和售卖,为游客提供补给及休息点。鱼香园附近建设一座共享厨房,游客可以在里面进行简单的炊事活动,自采农产品或鱼类等食材,通过共享厨房享受现采现吃、新鲜美味的食物。此外,公园内还设计了具有分类功能的垃圾桶以及具有农业公园特色的标识系统。

3.4 复合场地功能,提高公众参与性

参与性强是农业景观的重要特点,游客是参与者的主体[6]。通过丰富场地构成,构建多层次、有吸引力的使用空间,提高人们的参与性江海农业生态公园主要功能项目分类如表1 所示。

表1 江海农业生态公园主要功能项目分类

主入口服务区以接待、展示销售、餐饮等服务功能为主,作为迎宾首站,人流较为密集,需要更多开放、宽阔的空间以满足游客疏散、休憩需求。本区除了游客服务中心和绿色餐厅等配套设施之外,还设计了树阵林荫广场、景观码头广场等补充和完善空间功能。

生态湿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最为优越,利用现状河堤路建设生态碧道,沿线设置服务驿站以及自行车停靠点;现状落羽杉防护林通过优化和修复营造成生态湿地区;利用现状蒲葵林营造葵林栈道和亲水平台;可满足运动健身、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活动需求。

特色农业景观区荷香园以观赏为主,主要以夏季荷花为主题。果香园以采摘体验为主,主要分为高产种植区和新奇水果种植区。高产种植区种植当地特色水果礼乐葡萄、沙糖桔、番石榴等,新奇水果种植区包括白草莓、黑老虎、软枣猕猴桃、黄金百香果、刺角瓜及蛋黄果等。菜香园以耕种体验为主,划分为叶菜绿色种植区、果菜绿色种植区、根茎类蔬菜绿色种植区、特色新奇瓜菜种植区以及学农体验五个种植区。鱼香园以生态养殖、休闲娱乐为主,划分为生态鱼塘养殖区及休闲垂钓区。休闲垂钓区沿池塘边设置生态汀步、垂钓平台以及遮荫设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垂钓空间,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4 结语

江海农业生态公园建设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广东农业公园的发展趋势,以及江海区农业发展背景和项目情况建设的农业公园项目。项目从生态环境、地方特色、交通、基础设施、场地功能、体验参与等方面提出了一套设计策略。以期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传承当地农耕文化,并可以带动当地农业新模式发展的农业公园。此外,也希望通过农业公园建设,为城市和周边居民提供环境优美、舒适怡人的新式活动空间。

猜你喜欢

落羽杉种植区公园
水杉池杉落羽杉,如何分辨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C市主要草莓种植区土壤重金属镉、铅现状调查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在公园里玩
草莓种植区土壤中典型有机氮化合物的分布及来源
奇特的落羽杉
河北昌黎县葡萄种植区农业地球化学特征
一见如故
4个落羽杉属树种引种造林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