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创理念视角下美丽乡村设计赋能研究

2023-05-27陈晶宇

设计 2023年9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案例分析

陈晶宇

关键词:美丽乡村 共创思维 设计赋能 三层次 案例分析

引言

赋能(Empowerment)中power有权利的意义,其定义是获得能力和授予权利的过程,设计天然有着赋能的功能和属性[1]。设计是指人们通过合理的规划将构思或设想表现出来的过程,设计赋能建立在获得能力和授予权利概念的基础上,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设计赋能一方面指设计师运用设计手段为环境、系统等赋予能量,在此过程中,用户只是被动接受的角色;另一方面是指设计师搭建系统为用户赋能,使用户与设计师一起扮演主导者的角色[2]。

乡村设计赋能路径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提炼。近年来,国内设计院校开展了大量的设计振兴乡村活动,如2009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发起“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活动,通过文化与设计帮助该县脱贫致富[3];清华美院走进琉璃庙镇,广州美院开展艺术下乡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然而,在艺术设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艺术设计多集中于美化乡村外貌,并未涉及对乡村客体的更深层次设计;其次,艺术设计对乡村主体的赋能不够,导致乡村主体缺乏自主性、参与性与认同感。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依据乡村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提出乡村三层次赋能框架,初步构建包含政府、村民和设计师的共创路径以及美丽乡村设计赋能总框架。

一、乡村设计赋能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设计赋能理论的发展由浅入深,从单一视角到多种设计理论相结合。董占军提出艺术设计介入重塑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性。方晓风强调设计赋能于乡村自身特色,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自身价值发展;运用服务设计思维,梳理传统村落人文研究重点,构建传统村落人文体验设计策略,亦为传统村落价值的活化提供了新思路;此外,也有学者强调了协同设计在激发乡村居民能动性中的作用,实现乡村“内生性”发展。

文献研究发现,乡村设计赋能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艺术赋能环境,改善乡村外貌,如浙江省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民族风古镇的设计、陕西省渭南地区关中特色文化小镇的建立、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磨河村传统戏场的改造、固安县东李村历史感的重构、金华市蒲塘古村落江南诗意景观的设計等,运用环境设计改善乡村面貌之后,乡村旅游业随之蓬勃发展起来;第二阶段是设计赋能文化,开发文化衍生物,如将四川小凉山彝族的民族传统纹样与文创产品、服饰设计等结合,在活化当地传统工艺的同时,打造民族旅游专属品牌;第三个阶段是运用多种理论(参与式设计、协同设计等)解决乡村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助力乡村发展,如段胜峰分析了设计介入重庆酉阳乡村供销系统的实践案例,对初级的环境建设、旅游品牌的宣传、旅游衍生物的设计到农产品包装设计以及农产品销售的全流程进行梳理,并提出未来设计介入乡村的发展方向。

以美为媒,改善乡村面貌,服务美丽乡村,在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陕西青木川镇李家院和临夏市马家庄村旅游业的振兴,均是环境艺术设计助力乡村旅游业的实践案例。赵宇在对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进行设计改造时,注重保护当地养蜂特色,对传统养蜂房进行安全加固,并用规模化的蜜源植物形成田园花境的背景,成功打造“田园华境、康养蜜乡”的活力乡村;韦娜因地制宜运用环境艺术设计改造陕西青木川镇李家院的民居与环境,根据高低错落的山地特点,利用太阳能,结合设计形成独特的观赏景观,实现西部山地乡村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杨莉结合连云港市洪花堰村的地域特色,利用洪花堰村的生产性植物搭建了防护林,让生产性空间与生活性空间独立而又联系,将果林的灌溉渠与北侧池塘连接,形成完整的池塘廊道景观,构建了具有洪花堰村特色的生产性景观。已有研究表明,应用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趋于成熟,设计师形成了一套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合理利用当地的气候和地形,营造富有本地特色乡村风貌的艺术设计服务美丽乡村路径。

将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结合,打造富有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浙江省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民族乡,王勇团队将木门窗、小青瓦等浙南设计元素融入老街建造中,将畲族古老神秘的特点体现在牌坊的设计中,打造了具有民族风的乡村生态旅游区;山西磨河村具有戏曲文化突出的特点,冯任军利用当地的碎石和瓦片增加了戏场的历史厚重感,设计中融入了晋派建筑风格,增加了民宿的淳朴感,还利用戏曲元素对村庄街道进行装饰,为村庄营造了浓厚的戏曲氛围;设计师以陕西省咸阳兴平市马嵬镇的千年古驿站文化为核心,提炼景观要素,将其运用到景观开发设计中,打造了具有独特驿站文化的西部古镇。综上,设计师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乡村原有历史遗迹,结合当地文化要素进行设计提升,打造了具有地域特性的乡村面貌。

打造文化传承、旅游开发、文创设计和产品销售的链式结构,助力乡村发展。广州美术学院在环艺设计中使用了荔枝木、古磨盘等传统元素,在文创设计中体现了客家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展现了当地自然风光,借助传统物件、文化元素、自然风光等设计要素助力南平村的建设;中央美术学院关注云南剑川扎染工艺的传承,依据当代审美设计立体化扎染形态,将其运用到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促进剑川传统工艺的传承;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依据山西地方特色,设计当地农产品的包装,突出当地民俗文化;南京艺术学院重视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问题,针对农村老人这一特殊群体,对原有辅助性医疗产品进行了情感化设计改造,探索建立了满足留守老人情感需求的医疗产品服务体系;湖南大学通过新通道项目提炼侗族非物质文化元素,并将其运用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的创作中,通过协同设计整合当地的自然、文化、行为等资源,将文化价值转化为产业价值,促进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新通道的实践过程中,设计师以文化持有者的身份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社区的地域再生方法,促进文化和产业平衡发展。各大院校根据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特色资源,运用多门类设计整合乡村资源,体现了设计在改善乡村生活、生产等方面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乡村发展更加多元化。

设计赋能美丽乡村环境建设的成效显著,但美丽乡村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设计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村民的作用,即村民缺乏自主性、能动性与参与性,艺术设计对乡村主体的赋能不足。其次,前期的设计赋能主要集中在乡村环境、文化等单一方面,资源联动性弱。从可持续的角度看,艺术设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深度不够,各门类设计之间独立运作,缺乏联系。总体上,设计赋能美丽乡村的方法论有待完善,针对上述不足,本研究旨在提出美丽乡村设计赋能框架,运用共创理念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美丽乡村各方面均衡发展。

二、共创设计理念下的乡村设计赋能要素

提高村民的幸福感是美丽乡村设计赋能的重要目标,乡村设计赋能不是单一主体工作的结果,需要政府、村民与设计师在共同价值目标的指导下,投入资源、精力完成的系统性工作。共创思维的运用有助于降低村民参与设计的门槛、提升其主动性,由设计师引导村民参与设计,提高村民的参与感,增强村民的主体性赋能,从而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

(一)“共创”理念

依据美国学者Banathy的分类,人类活动系统设计范式分为4个阶段 :规定性设计、权威性设计、参与性设计和使用者设计[4]。参与性设计指的是以用户的参与来满足用户需求和提升用户体验的设计范式,如协同设计、参与式设计、社会创新设计和服务设计等。“共创”是参与性设计阶段的设计理念。2016 年,曼奇尼在“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的演讲中阐述了“大众设计”的概念,指出“通过专家引导和大众参与、最终实现联合决策”的共创原则[5]。 随着社会创新设计的兴起,以“共创思维”代替“独创思维”的生态战略已在多领域达成共识[5],共创理念强调用户更深的融入设计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设计成果,用户主动参与设计过程甚至决定设计方案是否进行,与设计师协同设计。共创理念还可以延伸为价值共创,指用户与设计师一同创造用户的体验价值和系统的商业价值,用户的参与可以帮助参与收集更真实的用户需求,降低设计的不确定性并提升设计的吸引力。共创理念强调各使用者在设计过程中被赋权,让使用者真正加入空间环境的规划中,以此提高设计活动的可用性[6]。

美丽乡村赋能设计需要政府、村民与设计师共同参与,政府制定目标,设计师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村民是赋能对象,对乡村的物、文化等理解深刻,村民的加入可以提高赋能的准确性与满意度。

(二)乡村设计赋能要素分析

设计的核心在于塑造一种与美好生活关联的社会价值,探求如何转换创新动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乡村资源众多但利用率低,借助设计可以进行资源整合[15]。然而,乡村资源所属主体各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主体需要使用不同的设计手段。因此,共创设计赋能首先需要明晰系统中的设计赋能要素。乡村设计赋能要素包含三个方面:设计赋能主体、赋能对象和设计赋能工具。

设计赋能主体是政府与具备专业设计知识的设计团队,他们是乡村共创设计赋能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政府在乡村建设中起领导作用,根据国家需要对乡村发展政策进行宏观调整,统筹规划乡村建设。设计团队要引导村民参与乡村设计赋能,并且在共创设计阶段结束之后,继续主导后续的设计活动。

村民是乡村设计赋能的对象[5]。村民通过自身的劳动,创造出独特的乡村人文景观,他们作为乡村生活文化的诠释人和继承人,在美丽乡村赋能设计中属于核心人群。村民的参与是共创设计赋能最大的亮点,他们虽然不是专业的设计人员,但是对设计内容(乡村)最熟悉,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乡村空间分为乡村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民日常生活、交往的公共场所,公共空间的设计改造以设计师为主导,在体现乡村特色的基础上,设计规划公共场所[14];乡村的私人空间指村民的住宅和私人庭院,在设计赋能乡村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需要配合乡村面貌进行设计改造。美丽乡村赋能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设计系统,村民的参与也需要设计师的专业引导。

设计赋能的工具是依靠“共创”思维指导的设计方法,如参与式设计、协同设计和服务设计等,设计师通过“共创”降低设计参与的门槛,搭建村民参与的桥梁,让村民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利用村民对乡村的熟悉度完善创新想法。除此以外,在后期商业设计阶段,设计师还需村民的协助来共同解决设计系统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乡村设计赋能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三、乡村设计赋能三层次赋能框架与案例研究

(第三节的逻辑重新梳理)

(一)乡村设计赋能三层次框架的提出

乡村设计赋能由表及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形式层、附加层和核心层。形式层是指乡村客观的生态环境,“生态宜居”是鄉村振兴的基础,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能提升乡村吸引力,是产业才能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民收获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基本条件[10]。附加层指乡村人文资源,包括乡村的各类技艺、文化生活和传统习俗等。乡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很多社会文化现象和传统工艺,这些构成了乡村特有的衍生价值[11]。这些衍生价值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应在传承中创新[10]。核心层是乡村赋能的价值层面,指村民的幸福与满足感。乡村的主体是村民,村民的幸福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动力和指路标,美丽乡村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12]。设计赋能由形式层切入,通过附加层实现价值提升,最终在核心层转化为村民的幸福与获得感。

(二)乡村设计赋能的案例研究与验证

本研究选择了3个国内外设计赋能乡村的优秀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并验证本研究提出的设计赋能乡村的层次与目标框架。

(一)案例研究

1.形式层:小布施町乡村面貌改善赋能案例

形式层赋能是设计赋能乡村的基础模式,适用于大部分村庄。小布施町是日本长野县北部的一个传统小镇。1960年代末,町行政决定对町内重点地区进行设计改造,以北斋馆为核心向周边扩散,改善小镇环境。町内的环境改造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挖掘町内固有的街区特色,将其运用到北斋馆内的宗理庵、伞风社的景观开发设计中,打造具有淳朴气息的游客休息所;第二阶段:运用环境设计修缮集镇民居景观群(如图1),保留传统文化景观;第三阶段:规划街区空间,强化北斋馆、高井纪念馆等文化景区之间的联系(如图2),突出小镇的文化特色[7]。

设计赋能小布施町过程中,设计师强调地区特色,注重乡村生活与旅游一体化设计思路,环境赋能中注重保持淳朴气息。设计师抓住了北斋馆的观光效应,以此为核心对形式层进行设计赋能,将其打造为具有本土特色的观光小镇。

2.形式层与附加层:德夯苗寨文化赋能案例

附加层赋能需要借助乡村的人文背景,深挖乡村的文化价值、手工艺价值等。德夯苗寨位于湖南西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苗族文化。村寨四面环山,具有独特的岩溶地貌,吸引了广大旅游爱好者。然而,秀美的风光并未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期间,设计赋能附加层为德夯村经济发展助力。

德夯苗寨文化特色鲜明,居民讲苗语,穿苗服,且建筑也具备苗寨特征。在设计赋能中,发挥当地文化特色至关重要。此外,当地建筑民族气息浓厚,通过规划可以发展为景区亮点。首先,“矮寨奇观”设计团队将花色彩旗、牛角等苗族元素融入设计,凸显苗族文化特征,营造特色文化氛围;其次,以寨内银饰、祭祀鼓等为原型,设计苗风旅游纪念品(如图3),增加景区收入;最后,借助舞台对民族文化再创造,舞台商业演出民间技艺(如图4),让游客体验苗族风情的同时,实现村民增收[8]。

这个案例中,设计赋能要解决风景优美却无法为村民增收的问题。在“青山绿水”向“金山银山”转变的过程中,设计需要更深层的赋能。与案例一不同,德夯苗寨原始风光秀美,设计赋能的目标从环境演变为人文,因此,本案例中设计赋能包含形式层与附加层,即环境与文化。

3.形式层+附加层+核心层:村民共创设计案例

核心层赋能是为了提高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台湾省宝藏岩社区是居民沿山坡自力营造的违章建筑群落,面临建筑年久失修、溪水污染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台北市多次尝试拆迁,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共创式设计赋能为“城中村”问题解决提供了新路径。

共创设计赋能通过邀请居民参与社区规划,重塑社区空间。宝藏岩社区的设计改造分两阶段:前期调研和设计工作坊。调研中,设计团队通过田野调查和实地访谈了解社区现状,总结需解决问题和设计优势。拟解决问题包括:弱势居民担心失去居住场所;公共设施老旧,空间错乱等。设计优势包括:社区内木制建筑居多,具有丰富二手建材资源(如图5);山坡上藏有文物古迹,这些赋予了该社区空间再利用的巨大潜力[9]。与居民的沟通,让设计团队意识到居民有很多接地气的设计概念,因此开展了参与式工作坊。首先,邀请居民参与讨论居住场所问题,确立了应用二手建材资源,改造居住空间的构思;其次,针对公共设施老旧,确定了艺术化处理的低成本改良思路;再次,针对社区空间杂乱问题,将居民在社区公共空间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最适宜环境可视化为“空间剧本”,应用专业知识细化空间模式,使之合理、美观;最终,展示可调整的设计模型(如图6),引导居民讨论修改方案,达成设计共识。

该案例是村民共创设计赋能的成功案例,相比原著居民,设计师缺乏在地生活记忆,不了解社区行为模式,容易破坏其社会空间形态。设计师构建的参与式工作坊可以为核心层赋能,并吸纳居民对场地的时间记忆,构建居住空间原型,赋能乡村形式层,并挖掘附加层资源,合理使用二手木材资源,最终成功营造社区。与案例一、案例二相比,本案例中不仅包含了对环境和人文的设计,更突出了居民的共创特性,为解决城中村的更新改造提供了方法范式。

4.案例总结(图7)

(三)乡村设计赋能三层次框架的提升

设计赋能乡村需要依据乡村各层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以达成各层次的赋能目标。根据文献和案例研究的结果,本研究提出了鄉村设计赋能三层次框架,如图8所示。乡村的原始环境是乡村发展的基础,设计在乡村环境美化方面起关键作用,通过发掘村落特色,改造乡村的原始环境,优化村民居住环境,助力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其中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是形式层赋能的主要方法。附加层中,乡村人文环境的发展,得益于设计对乡村生活的提炼,文创设计将乡村的植物、建筑、农具和村民生活的点滴通过实体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现出乡村生活艺术化的一面,拉近了艺术与民众的距离,为乡村的人文环境增添了艺术色彩[13]。设计是乡村文化体系与现代工艺衔接的桥梁,利用多门类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将乡村的传统文化融合在现代产品中,实现乡村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将乡村的文化技艺与现代家居、服装等结合,用现代形式展现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文化的价值,助力乡村产业的发展。在核心层,通过参与式、协同设计等理念,发挥村民的作用,让他们在设计赋能中感受到自身价值,提升获得感,实现设计赋能的核心目标。

乡村设计赋能的三层次间存在相互关系。首先形式层是附加层与核心层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各项产业发展的前提。附加层在形式层的基础上发展,为避免乡村面貌重塑的过程中出现同质化现象,在环境设计中利用文化的地域性凸显差异。附加层的文化资源是乡村的原生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设计赋能乡村文化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核心层传达的是美丽乡村设计赋能建设的理念与最终目标,即提高乡村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是乡村赋能设计的无形部分,属于价值赋能。只有在形式层和附加层稳步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核心层目标才能实现。核心层目标实现之后,乡村的整体效益显著提升,附加层和形式层也会获得反方向的发展机会。

结语

设计赋能为乡村振兴带来机遇与活力。在乡村建设前期,艺术设计为乡村面貌改善和乡村文化传播提供助益。但艺术设计只是介入乡村面貌和乡村文化层面,未涉及乡村价值层面,乡村资源未得到全面利用,村民的参与度低。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提出乡村设计赋能三层次模型。形式层为乡村的视觉层面,是设计赋能乡村的基础,通过环境设计等改善乡村环境,构建美丽的乡村面貌;附加层包括乡村文化和技艺层面的赋能,借助多门类设计传承乡村原生文化,激活乡土传统技艺;核心层指乡村的精神层面,以村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的提高为目标,进行价值层面的赋能。为实现核心层目标,本研究从乡村与村民两方面进行共创设计研究,运用共创思维降低设计门槛,让村民参与设计过程,协助设计师共同规划乡村发展,从而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案例分析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