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六大体系建设及探讨

2023-05-25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马属桐庐疫区

吴 兰

(桐庐县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管理中心,杭州桐庐 311500)

马术比赛,是亚运会项目中唯一一个人与动物同场竞技的项目。因为人马同赛的特殊性,能否保障亚运期间马匹安全、顺利完成比赛并安全返回,取决于区域内的生物安全水平是否达标,因而建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以下简称“无疫区”)是重要前提,即在科学划定的区域范围内,特定的期限内没有发生过19 种规定马属动物疫病,且在该区域内及其边界与外围都有严格的疫病防控、流通监管等规范措施,以保障“无疫区” 的规范建设与运行维护[1]。2010 年广州亚运会时,为了确保参赛马匹安全,以广州亚运马术场所在地从化市(县级市)行政区域为单位建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从化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个马属动物“无疫区”[2]。而桐庐于2019 年全面启动“无疫区” 建设,以桐庐县富春江为界,划分无疫区、保护区及生物安全通道[1]。

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按照“防控达到无疫、监测证明无疫、评估确认无疫、监管维持无疫、应急恢复无疫” 五大要求[3],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4]《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现场评审表》[5]要求,建立区域区划、疫病状况、基础体系、预防监测、检疫监管、应急管理六大体系。

1 区域区划

实施区域化管理、建立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是为控制规定马属动物疫病、保障区域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的有效措施[6]。科学划定区域区划,在适合的自然屏障体系基础上设置完整的人工屏障体系,利于无疫区进行动物及产品的流通监管与规定动物疫病的控制,维持区域内外的马属动物及易感动物在流行病学意义上的隔离,降低无疫区以外动物疫病传入无疫区的风险,有效推进无疫区建设。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按照农业部《无疫区管理技术规范》[4]要求,结合区域内外的地理环境,设立无疫区、保护区和马属动物运输生物安全通道(简称生物安全通道)[1]。桐庐县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区域区划详见图1。

图1 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区域区划图

无疫区:富春江以北桐庐县行政区域,总面积1300km2。

保护区:无疫区外围包括富阳区、临安区、淳安县、建德市等4 个县 (市、区)以及桐庐县富春江以南的区域,总面积12300km2。

生物安全通道: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到马术比赛场经过及进入无疫区的道路及两侧不少于1 千米范围为马匹运输生物安全通道。

1.1 区域类型

桐庐无疫区区域类型及控制病种详见表1。

表1 区域类型及控制病种表

1.2 天然屏障

桐庐无疫区地处杭州市西南部、桐庐县西北部,属于浙西中低山丘陵区,西部、北部、西南部群山耸峙,东南、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山地与平原间丘陵错落,呈“八山半、水分半田” 地形地貌,是为较好的天然防疫屏障[1]。

1.3 人工屏障

桐庐无疫区人工屏障设置详见表2、图2。

表2 人工屏障及范围表

图2 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人工屏障体系图

2 疫病状况

2.1 掌握规定马属动物疫病情况

掌握无疫区范围内与毗邻区域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历史情况与实时情况,开展动物疫病基线调查,摸清疫病基础,建立桐庐无疫区省、市、县三级疫情管理部门近10 年的规定马属动物疫情的台帐集,建立与毗邻地区(特别是相邻区域和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主要输入地)动物疫病防控联防联控交流机制,综合分析区域内动物饲养、流通、屠宰等信息,因地制宜,设立科学规划无疫区规定动物疫病控制计划,并在合适的工作节点采取相应的畜禽公共卫生保障和控制措施。桐庐动物疫情形势平稳,动物疫病流行风险较低,10年内未发现在桐庐行政区域内有19 种马病的病原感染,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或新发疫病疫情,适合建设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

2.2 监测证明无疫

《OIE 陆生动物卫生法典》 规定:通过采取有效的监测、免疫和疫情报告等措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规定动物疫病的无疫状况,即通过疫病调查、疫病监测、临床监视(日常巡查)、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等证明规定时间内没有发生疫病[7]。桐庐无疫区根据《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每年开展两次集中监测、日常巡查、饲养与疫病状况调查等,制定了详细的疫情报告制度,并对易感野生动物长期开展监测,有效防控规定动物疫病病原的感染和流行。

3 基础体系

3.1 兽医机构体系

建立健全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省、市、县三级政府兽医工作机构,根据职能要求开展动物流通监管及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及控制、疫情监测与报告处置等不同工作,提高兽医机构专业队伍业务能力与公正性保障能力,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打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坚实基础。

3.2 法规制度体系

出台多个地方性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如《杭州桐庐无疫区建设方案》 《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 《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应急预案》 等,明确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思路、建设内容、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规范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的建设管理,为无疫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7]。

制定一系列技术规范、标准和方案,如《输入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易感动物及其产品卫生标准》 《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输入动物检疫操作手册》、生物安全通道巡查、疫病强制免疫、净化、监测及应急处理方案等,规范实施马属动物疫病免疫、监测、流调、疫病控制、应急处置、净化、虫媒调查和野生动物调查防范工作,强化马属动物健康管理,实施易感动物流通全覆盖监管,规范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建设运行。

3.3 动物防疫监督体系

升级改造无疫区兽医实验室,添置新设备,扩充实验室开展的检测项目(重点在规定马属动物疫病的检测),提高实验室开展动物疫病抗体、病原检测与分析能力,高质量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的考核验收,使其成为符合无疫区建设与运维要求、能够承担县域内重大动物疫病和马属动物疫病监测任务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监督分所(动物检疫申报点)和乡镇街道所辖的畜牧兽医管理站防疫检疫条件,建成防疫工作站,完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提升人员专技水平;加强辖区内在册的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师、乡村兽医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相对应的开展能力培训(包括免疫、诊断、监督等),提升兽医队伍专业水平;建设无疫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多终端联网运行,实时收集并分析处理无疫区动物饲养管理、疫病监测、马匹与动物标识追溯、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监管与区域边界控制数据,便于马属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统一监控和综合管理。

4 预防监测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方法为利用免疫学原理对畜禽进行有规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为不易感动物。同时,为及时掌握分析无疫区规定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情况和病原学分布情况,客观评估免疫效果和科学评估动物疫情风险,“无疫区”、保护区及生物安全通道涉及的区域全面开展监测[8]。

4.1 监测

根据《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动物疫病控制规划和实施计划》 《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疫病净化方案》 和年度《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监测方案》 等,持续对区域内马属动物(马、驴、骡)、易感动物(猪、牛、羊)和虫媒、易感野生动物进行监测监控。

4.1.1 监测病种

优先采用《OIE 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9]、国标推荐方法进行检测,详见表3。

表3 19 种规定马属动物疫病检测方法表

4.1.2 监测范围

对辖区内所有存栏马属动物需头头抽样,实行100%监测。

根据猪、牛、羊等易感动物规定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特点、历史状况和日常监测情况,按照无疫区猪、牛、羊等易感动物群体总量和保护区、生物安全通道易感动物群体总量,按0.5%预期疫病流行率、95%可信度、80%试剂敏感度确定采样数量。抽样时,采用双随机原则确定抽样单元、在养殖场(户)内抽取个体样本进行疫病监测,每个流行病学单元抽样原则上不少于30 份,不足30 份的全部采集。其中种猪场、屠宰场抽样全覆盖,往年监测抗体阳性场点全覆盖,保护区与无疫区相邻的乡镇全覆盖。

4.1.3 监测内容

易感动物饲养和疫病情况调查:每年开展2次易感动物饲养情况调查和规定动物疫病状况普查,完成马属动物普查、易感动物饲养情况普查和马属动物疫情,做好年度归类统计,作为动物疫病控制的基础数据。

日常巡查:对辖区内马属动物、易感动物养殖场(户)开展季度巡查,记录并统计养殖场饲养量及存栏情况、饲养环境、动物是否出现异常临床症状(如发热、呕吐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及疫情监测与报告等情况,做好巡查记录留痕。

马属动物及易感动物监测:以主动检测为主,被动监测为辅,对无疫区、保护区和生物安全通道所在区每年开展2 次的马属动物疫病的集中监测,对外引的马属动物及易感动物按照规定的频次抽样监测;持续开展被动监测,当马属动物或猪、牛、羊、犬等易感动物被怀疑患有19种马属动物疫病,或接到疑似规定动物疫病报告、疫情举报或检测发现可疑或阳性样品后,开展现场核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虫媒与野生动物监测:虫媒调查和疫病监测集中在每年4—10 月份虫媒活动高峰期和繁殖高峰期进行;易感野生动物疫病调查监测分春、夏、秋、冬四季进行。

4.1.4 监测处理

根据监测结果并结合规定马属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人畜共患危害性、《19 种马属动物疫病应急处置方案》 对阳性结果规范处理,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追溯疫病传入源,清除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稳固无疫状态。

综合分析监测数据,能及时发现无疫区动物防控体系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免疫环节不到位、监测采样不科学等,并入疫病风险评估,科学规划动物疫病控制对策,能够有效遏制重大动物疫情的早期发展,确保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与运行维护过程中马属动物及易感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4.2 强制免疫

根据《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方案》[1]要求,自2019 年9 月起,杭州市对全市马属动物开展马流感、日本脑炎的强制免疫;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自2021 年3 月起,对无疫区生猪及保护区、生物安全通道所在区种猪开展猪日本脑炎强制免疫。

免疫期满21d 后定点开展监测。根据免疫抗体合格率结果反馈,无疫区及保护区内马流感、日本脑炎接种效果优秀。对部分免疫抗体合格率不达标的及时进行补免。

5 检疫监管

规范管理输入无疫区及过境动物的流通环节,建立检疫监管制度,出台《输入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易感动物及其产品卫生标准》 《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输入动物检疫操作程序》,依法办理准引手续,规范检疫监管行为;设立公路卫生监督检查站、隔离场,公布输入无疫区指定通道,在所有进入无疫区和经过生物安全通道的道路上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引导标识与监控点,对输入或过境无疫区的易感动物及其产品开展监督检查、防疫消毒、查证验物和检疫出证等工作。

建立输入无疫区生猪定点调运企业名录,开展月度检查站官方抽样监测,定期排查动物防疫设施齐全、生产经营规范的大型规模养殖场易感动物及产品的疫病风险。如发现阳性(检测不合格)生猪,对调出单位采取停调措施。

6 应急管理

制定并发布《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应急预案》,为及时控制、扑灭无疫区突发疫情提供规范程序,减少疫情影响,及时恢复无疫状态;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强化马匹饲养、运输、比赛、隔离过程中的应急管理能力,增强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基础;细化动物疫情管理部门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和名录,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向全县公开疫情报告和举报电话,在各乡镇重点场所如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养殖场(户)明显处和周边张贴电话宣传报,并组建防疫巡查队伍和应急管理队伍,及时核查疫情信息,实时反应,并以最快速度处理,将疫情范围控制到最小的影响面。

7 探讨

7.1 区域化管理

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倡导的、许多国家地区探索及实施运行的动物疫病控制模式,是指划定某一特定区域,如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采取建设手段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基础设施与队伍建设,建立完整的屏障体系(包括自然屏障、人工屏障等),实施动物疫病集中监测、预防免疫、动物及产品的流通监管、动物移动控制等措施,按计划控制和扑灭规定动物疫病,强化畜禽公共卫生水平,促进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流通,以保障重大赛事运行及畜牧业贸易进行[10]。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正是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优秀模板,区别于广州从化无疫区,有许多亮点:一是控制病种范围扩大,从14 种增为19 种,既防范地方性流行病风险,又切断外疫传入;二是硬件升级,完善的屏障体系配置无疫区综合信息平台,引入数字化区域化监控警示系统,全面监控抓拍、实时预警,监控输入无疫区的道路卡口,有效实现动物移动控制与监管。通过合理运用区域化管理模式,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夯实马术赛场“安全面”、构建无疫区防控长效机制。

7.2 监测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现场评审表》[5]包括96项评审要素,其中10 项关键项中与监测相关的占4 项,足以说明科学开展监测是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与运行维护的重要措施。“无疫区” 按规开展动物疫病检测工作,综合年度检测数据与监测信息形成结果汇总与分析,为疫病免疫效果评价与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8]。

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多数疫病检测试剂盒没有注明试剂盒敏感性、特异值,现只能采用通用的置信区间、预期疫病流行率与试剂盒敏感度来确定采样数量,虽能基本达到全覆盖,但个体差异较大,还是会存在漏检风险[11]。且目前国内马病试剂盒品牌单一,不同批次之间的试剂盒差异性较大,马病商品化试剂盒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标国际加快马病检测试剂盒研发也是促进有效监测的合理措施。

重视监测在无疫区建设中的意义,制定科学的监测方案,需重点考虑监测病种的流行病学特点、监测要求、监测时间与范围的覆盖程度及时效性等多方面因素。加强对被动监测的关注度,被动监测在监测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补充作用,而多数无疫区建设因缺乏有效的被动监测数据使得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受到质疑[12]。

7.3 促进马产业发展

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不仅建立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疫情监测、检疫监管、屏障体系等多重机制,有效遏制动物疫情发展,还升级改善了多重硬件设施,如马术场馆(国外马匹隔离场)、兽医实验室、公路卫生检查站、养殖场的提升改造。这些都是无疫区建设过程积累下的宝贵基础。充分发挥优势,响应农业农村部 《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 (2020—2025)》号召,推动桐庐当地马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在杭州亚运桐庐马术中心(包括国内马匹隔离场)设立马匹培育与性能测定机构,培育高性能高健康马匹,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促进马术运动相关产业与马文化旅游发展,为其他无疫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8 小结

2022 年1 月6 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评估公告,桐庐无疫区成为中国内地继从化后第二个获得国家认可的“无疫区”。2023 年2 月新发布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无疫区” 自我声明,延长了杭州桐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期限,加强了无疫区的国际认可度,对于2023 年顺利召开亚运会马术项目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也代表了国际组织对中国动物防疫与动物安全无疫建设的高度认可。

桐庐无疫区科学划定区域区划,严格控制规定动物疫病风险传播,是广州从化无疫区的优化升级版,也是我国农业农村部门主导建设无疫区的一个成功模板,其成功建成与运行维护经验,有区别于其他无疫区区域化管理的许多措施与亮点,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马属桐庐疫区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美丽乡村(浙江桐庐)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属动物破伤风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浅谈隆阳区牛、羊及马属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白鸡引种继续断档 上半年美法复关无望
马属动物痉挛疝的病因分析
桐庐县:科技编织“桐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