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模拟教学融合客观结构化考核在护理教学培训中的应用观察

2023-05-25薛花蕊高一凡王艺璇刘玉霞任瑞

贵州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结构化护士考核

薛花蕊 高一凡 王艺璇 刘玉霞 任瑞

(1.榆林市第二医院科教科,陕西 西安 719000;2.西安医学院临床系,陕西 西安 710021;3.榆林市第二医院护理部,陕西 西安 719000;4.榆林市第二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陕西 西安 719000)

情境模拟教学是近年十分流行的教学模式,它通过以案例为基础,运用现场模拟的方法,化抽象为形象,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为护士的技能培训带来真实感,既能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又能使护士通过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1]。客观结构化考核又称临床多站式考试,是以客观且动态的方式考察护士临床技能的一种新型考核模式,它的方法是设置一些模拟临床情境的站点与标准化患者,让护士依次接受各个站点的考察,由考官当场对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可综合反映出护士的知识、技能与态度[2]。情境模拟教学与客观结构化考核具有共通性,二者均模拟了某种情境或景象,因此将二者融合来制定教学方案,按照客观结构化考核的框架来展开情境模拟教学,使护士“愉悦参与,动态考核”,大大提高了临床教学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各层级临床护士28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0名。实验组平均年龄(33.82±0.91)岁,入科摸底考试成绩为(83.82±4.92)分;对照组平均年龄(33.39±0.77)岁,入科摸底考试成绩为(84.17±5.58)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士接受传统教学,即预习、教师讲解演示、练习和复习的模式,共48个课时。实验组护士接受情境模拟教学融合客观结构化考核的模式,方法为:(1)准备阶段:各科室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分别创建12个的情境模拟案例,案例应具备典型性和复杂性;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标准化病人应由具备专业背景的学生、护士或医生扮演,以最大程度还原临床实际情况;每个案例4课时,共48个课时;将护士分为10个小组,每组14名,选1名为组长;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向护士介绍情境模拟教学与客观结构化考核的含义、目的与执行方法,以让护士更好地配合教学的开展。(2)课程实施:成员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相应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介绍典型临床病例,并布置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由每组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根据理论知识与典型病例编写情境剧本,并按客观结构化考核先自行设计考核站点(站点的个数与内容自定),最后在教师的初步指导下形成比较完善的情境剧本。(3)情境演练:在实训中心模拟病房场景,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标准化病人、家属等角色,并设置观察员,根据情境剧本再现临床护理问题。演绎前,组长先向教师介绍典型病例的设置及客观结构化考核的站点个数与内容,讲授过程中不事先公布考核中障碍点的设置;由教师充当考官根据标准化病人动态病情演变随时提出障碍点,对各个站点护士的完成度进行打分;情境模拟之后由成员就自己在情境模拟中的感受及存在问题进行反馈、剖析,特别是标准化病人、观察员在活动中的反馈;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情境是否符合临床,“标准化病人”是否较好地把握典型症状,“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是否满意,护理处置是否恰当,考核站点的设计是否完善等;最后教师针对其中的要点与难点进行演示及答疑,使护士能够积极反思、更深层吸收知识点。(4)反馈评价:每个案例的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引导护士进行讨论与反思,客观分析自身临床能力的欠缺之处;同时教师召开座谈会,使教师与护士之间进行双向的交流与评价,了解护士对课程设置与安排的适应情况,必要时进行适当调整。

1.3观察指标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考察,两组护士均采用同一种考核方案,总分100分,包括3个部分:理论知识占总成绩的20%;临床实践能力包括护理评估(占15%)、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占15%)、基础护理操作(占20%)、急救技术(占20%),每个站点的考核时间控制在15~20 min,由三位教师当场打分,取平均分;平时表现占10%。实训前后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包括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7个维度[3]。实训结束后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调查两组护士对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带教老师、考核方式的满意度。

2 结 果

2.1两组护士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护士理论知识成绩无差异(t=0.254,P>0.05),实验组临床实践能力中的护理评估、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基础护理操作、急救技术成绩,平时表现成绩及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2.088、5.058、4.323、5.289、3.425、7.17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考核成绩比较分,n=140]

2.2两组护士实训前后核心能力比较 实验组护士实训后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及总分均明显提高(t=4.714、2.115、3.037、5.480、3.104、4.419、2.894、4.512,P<0.05)。对照组护士实训后临床护理能力有一定提高(t=2.886,P<0.05),而评判性思维、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及总分无明显提高(t=0.048、0.591、0.422、0.164、0.924、0.012、0.71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实训前后核心能力比较分]

2.3两组护士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 实验组护士对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对带教老师、考核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n(%),n=140]

3 讨 论

情境模拟教学融合客观结构化考核可有效提高护士的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不占优势,但临床实践能力成绩和平时表现成绩明显提高。原因分析如下:与传统教学不同,情境模拟教学为护士创设了更具真实感的操作环境,让护士身临其境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护士为学习的主人”,发掘护士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操作性、重视实效性、讲究趣味性[4],对于提高护士实践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客观结构化考核是一种客观有序的考核框架,将其引入到情境模拟教学中,护士按照考核框架进行情境剧本的演绎,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达到各知识之间的整合,避免知识碎片化,帮助护士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将情境模拟教学与客观结构化考核相融合,护士边学习、边考核,不同站点能够培养护士不同的临床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强,且更适应临床需要,护士学习的热情高,极大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力。

情境模拟教学融合客观结构化考核可有效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护士核心能力指的是在护理工作中对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等属性有机结合,运用多科学知识,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与信息,对疾病进行分析、综合、类比、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5]。两组护士实验前的核心能力无明显差异,经过实训后,实验组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境式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护士,由护士独立自主完成大部分的临床情境剧本的设计,护士需要思考哪些为需要考核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这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回顾与反思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锻炼护士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评判等能力。

情境模拟教学融合客观结构化考核获得护士的认可。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士对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新颖,生动形象而又充满趣味,颠覆了传统教学刻板、无趣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直接提升考核成绩;能够培养护士多方面的临床能力,提高职业核心竞争力;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增多,满足情感上的需求。

猜你喜欢

结构化护士考核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