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并发心理障碍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效果的观察

2023-05-25杨柳杨梅

贵州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协作脑梗死

杨柳 杨梅

(1.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西安 710018;2.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病六科,陕西 西安 710032)

脑梗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1],继而对其所控制支配的躯体功能产生障碍,从而并发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心理障碍等[2],严重影响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及活动能力,造成患者及其家庭甚至国家医疗的严重负担[3]。随着临床对心理情绪对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心理情绪状态对疾病康复所具有的重要性[4]。本文旨在探讨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MDT)对脑梗死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并发心理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5.84±8.17)岁;脑梗死病程(2.72±0.53)月。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5.78±8.22)岁;脑梗死病程(2.69±0.61)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路径护理,根据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运动康复锻炼,做好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等。观察组行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护理,(1)组建多学科协作护理小组,制定多学科协作护理会诊、查房安排表,对每一位纳入多学科协作护理的患者进行统一会诊,所有组员从自身学科角度出发,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重点,由患者责任护士进行整理总结并制定护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内容涵盖用药指导、病情监测、康复锻炼、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等。(2)多学科协作定期会诊:组长每周组织一次会诊,对患者病情进行讲解,相关医师提出治疗方案调整,护理重点等,责任护士讲解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异常情况,涉及到的相关医师评估变化,并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并提出护理对策,监测测重点等。(3)多学科协作查房:每三天组织一次多学科协作查房,现场对患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现场解答患者提出疾病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加强心理护理:多学科小组中的心理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指导责任护士日常护理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情绪、行为情况,指导护士对患者出现的异常心理情绪状况进行干预方法,护士尽可能在患者接受的情况下与其多交流沟通,使患者敞开心扉,保持开放的心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治疗康复训练,提高康复质量及效率。两组患者均护理观察3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的情绪心境状态量表(POMS)[5]、活动能力(Fugl-Meyer)、Barthel指数。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2 结 果

2.1两组POM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组时POMS量表各维度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及总评分均较入组时下降,且观察组上述维度均低于对照组;精力、与自我有关的情绪评分均较入组时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6.021、4.843、5.541、6.217、5.417、7.872、4.871、6.21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OMS评分比较分,n=50]

2.2两组活动能力、生活指数比较 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4.028、4.94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活动能力、生活指数比较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24例、一般满意21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为90.00%;观察组患者十分满意31例、一般满意18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3.197,P<0.05)。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受损中枢神经对应的躯体功能发生不同程度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脑梗死患者因为自身病情产生绝望、无奈情绪,对未来产生恐惧、焦虑,继而出现抑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机体激素分泌进行调节,脑梗死患者中枢神经受损对上述激素调节产生不良影响,使得机体的激素分泌改变,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平衡关系破坏,激活交感神经,导致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的产生[6]。因此,脑梗死患者并发心理障碍几率高,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要长时间的功能锻炼康复,若并发心理障碍则影响患者遵医遵护康复治疗及锻炼,影响康复疗效,因此重视脑梗死患者心理障碍的改善,是此类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

多学科协作互利新模式是目前顶尖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共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其核心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特定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综合治疗护理方案”[7]。目前国内部分大中型医院对部分多源性、危重疾病诊疗护理中开展了MDT服务。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的多源性危重疾病,目前临床对其实施MDT的医院还较少[8]。

本方案对脑梗死合并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型模式护理,结果显示,较常规护理的患者而言,患者在护理后POM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说明对脑梗死合并心理障碍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护理,较常规护理在患者情绪心境改善、活动能力、生活能力提升方面优势更为明显,且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是更适合脑梗死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一种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协作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团结协作成功易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协作
协作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