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杭州空港及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的建议

2023-05-25课题组

杭州 2023年5期
关键词:空港临空枢纽

国际空港枢纽是城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浙江省推进杭州空港及临空经济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但目前,杭州空港及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发展能级还不够高,与国际航空枢纽和临空产业高地的目标尚存在较大差距。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加快杭州空港及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是个关乎全局的战略问题,需要引起进一步重视。

要像重视海港一样重视空港

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看,由主要依托海港向海港、空港并重转变已成为显著趋势。与海港相比,浙江省空港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较低,对空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现代化的新时期,空港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面对新一轮创新驱动的产业经济发展,空港正逐渐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新的动力源。据统计,虽然全球货运量中航空货运仅占1%,但货值占比却高达35%,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品运输的重要方式。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人才等战略性要素和战略性产业的集聚均离不开国际空港。从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临空区块,以及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来看,空港及其临空区域已经成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杭州空港及周边地区产业已经具备跃升发展的基础条件。杭州萧山机场货邮吞吐量五年来年均增幅超过13%,货物国际化率达19%,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业务总量列全国第三,第五航权等政策红利落地,是华东地区仅次于浦东机场的航空货运枢纽。一是机场设施有基础。机场拥有二条独立跑道,高峰期时刻容量达到每小时54架次,随着四跑道、远期1亿旅客吞吐量的新一轮机场总规批复以及杭州机场三期等工程的建设,杭州空港硬件承载能力将不断提升。二是集疏运条件有突破。地铁机场快线已经建成通车,高铁、地铁、轨道快线有望实现无缝换乘。三是未来发展有潜力。杭州是全国电子商务发展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周边还有世界最大的义乌小商品城,阿里巴巴和源自浙江的“三通一达”物流巨头对航空物流形成强力支撑。空港周边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叠加优势明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一批临空型高端制造业加速崛起。

当前是加快杭州空港及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一是亚运效应将是扩大杭州空港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时机,有助于杭州萧山机场借力拓展西亚、南亚、中亚等国际航线网络。通过会展新城等平台建设,借势发展会展、总部经济等临空商务服务产业链。二是基于物流安全考虑的企业多点战略布局,有利于杭州空港抢抓机遇。调研中,不少外资外贸企业都表示,希望除上海外有航空物流备选通道。杭州空港作为华东第二大航空货运枢纽,有条件成为企业航空物流多点布局的备选。三是外部激烈竞争倒逼杭州空港务必抢占跑道。今年正式投入运营的湖北鄂州机场使顺丰航线从“点对点”转为轴心辐射模式,对杭州顺丰第二大国内快件中心的地位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此外,南通机场定位为“上海第三机场”,从规划来看将与周边的上海、苏州、无锡等形成60分钟机场“交通圈”,投入运营后将成为长三角区域范围内杭州空港的有力竞争者。如何抓住当前契机,加快做大做强杭州空港已迫在眉睫。

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

做好统筹规划

杭州机场不仅是杭州的空港,同时也是浙江乃至长三角重要的枢纽机场,需要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去统筹规划,为辐射带动全省乃至更大范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客货并举,把杭州空港打造成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中客货兼备、功能综合的国际性航空枢纽。杭州空港应当统筹兼顾客运和货运,加快补齐国际货站(目前仅3.2万㎡,浦东有56万㎡)、大型全货机机位(目前仅6个)等设施短板,加大对基地航空公司、货代物流公司等的引培力度,努力打造以年客运1亿人次、货运300万吨吞吐量为目标的国际性航空枢纽。

坚持邮快跨特色,按照“近期主攻亚洲、中期拓展非洲、逐步加密歐美澳、最终辐射全球”的思路丰富航线网络。杭州空港应当进一步突出“邮快跨”特色优势,加快菜鸟eHub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航空快件中心。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和洲际航线为重点,针对流失货源主要航线需求,不断加大对国际航线开发力度,加快形成辐射全球的航线网络。

坚持区港协同,完善临空经济示范区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机场及周边靖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机场高速两侧等区块应当重点布局航空物流、飞机维修、航空公司总部等紧密型临空产业。机场西北侧南阳区块可以以会展新城为依托,以地铁1号线为轴线,加快布局会展商贸、数字贸易等临空服务业,打造现代化的空港新城。机场东南侧瓜沥等区块重点推动产业腾笼换鸟,引育临空制造业。

坚持跨区联动,在更大范围强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和快速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统筹推进示范区与杭州、绍兴、嘉兴等周边区域重大产业平台之间的联动。积极推动设立以航空货运为纽带的跨区域航空物流产业联盟,谋划建立高效智慧的航空物流公共平台。加快打通机场向东、向北的快速交通通道。

政策上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杭州空港对全省高质量发展极端重要,应进一步体系化、叠加化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并积极争取将其纳入国家航空物流枢纽战略布局之中。

强化省市两级财政金融支持。一是优化国际航线培育专项资金补贴扶持政策。从单纯对航空公司的补贴奖励拓展到航空货代、货源企业等,巩固和增强政策效应。二是建议依托临空建投集团,加快组建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临空产业发展基金。

强化要素保障支撑。一是做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和当前“三区三线”划定工作,通过永农调整、全域土地整治等手段拓展空间。二是将重大临空产业项目优先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给予用地指标安排支持。优化土地亩均效益特色化评价政策。

支持主体培育招引。一是加大对基地航空公司的培育力度。支持浙江长龙航空做大做强,引入国内头部航空公司进驻成立联合公司,收购现有中小航空公司,做强浙江主基地航空公司。二是加大对航空物流相关市场主体的扶持力度。统筹制定特色化的配套支持政策,引聚有实力的货运代理企业、物流平台商等关联主体。三是加大对临空指向型大企业大项目的招引力度。建立省、市、区三级协同,机场集团、基地航空公司、电商快递及临空制造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招引机制。

促进政策优势叠加。一是深化自贸试验区杭州临空片区开放政策创新。创新探索开展航空货运分单通关等通关机制和监管模式创新,培育发展飞机融资租赁等业务。二是加快创建杭州空港综合保税区。推动现有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机场国际东货站整合创建为杭州空港综合保税区。三是支持做强空港口岸功能。抓紧研究设立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积极拓展进口水果等进口指定口岸功能。积极申请CEIV认证,拓宽药品冷链等机场承运业务。

本文系浙江省政府咨询委、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联合课题组成果摘要,课题组成员:黄勇、潘毅刚、施纪平、马欣雅、曹峥

猜你喜欢

空港临空枢纽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乘世界空港东风,聚湾区枢纽动能!未来空港新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广州空港经济,乘“机”起飞
袁奇峰 空铁上的广州都市圈,花都临空经济红利空间巨大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
探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