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丈夫理念在《孟子》人格教学中的体现

2023-05-24曹蕊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丈夫孟子

曹蕊

内容摘要:“人格教学”是2011年课程改革后教育者们提出的一个不同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新概念。在我们悠久的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将人格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但孟子的语录集《孟子》被认为是人格教学的典范。本文拟以人格教学为出发点,探讨孟子“大丈夫”理念与人格教学的融通,并基于“大丈夫”人格教学理念,以《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为例,具体阐释如何运用独立思维、社会担当意识与养正气等策略优化统编语文教材中《论语》教学。

关键词:《孟子》 大丈夫 人格教学

2022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注明确的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新课改的理念与本文提出的人格理念不谋而合,作为亚圣的孟子在他的语录集《蒙族》中曾提及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被认为使人格教学的起源和典范。本文拟以人格教学为着力点,分析孟子所提出的“大丈夫”理念和人格教学的相通之处,并基于“大丈夫”人格教学理念,以《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为例,具体阐释统编语文教材中《孟子》教学优化策略。

一.“大丈夫”释义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孟子“大丈夫”理论的出处,其中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居天下之广居这几句话是说,大丈夫应居住在天下最宽大的住宅里面,站在天下最高大的位置上面,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路。孟子将仁义礼智信看作人生来就具有的道德品质,在这里孟子指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在孟子看来,若想成为大丈夫一般的人,首先需要具备儒家的仁义礼等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拥有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前提和可能。

第二,得志,与民由之这句话是指大丈夫得志时跟老百姓一起循着正当的大道前进;不得志时, 仍能持守其居仁、由义、守礼之道, 自得其乐,孟子认为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养成必须从立志开始。 从这里可以看出养成大丈夫理想人格需要自己具有道德意志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性与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密切相关。从孟子对“气”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所谓的浩然之气其实就是作为每一个独立个体的我们心中的一种道德力量,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像空气一般充斥于天地之中。

第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显然这是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外在显现,也即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富贵、贫贱、权势等改变自己的志向,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而这又恰好由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所决定,对应了前兩点。

以上三点不仅是“大丈夫”理论的出处,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层次体现了孟子理想中大丈夫所应具备的不同人格。

二.孟子“大丈夫”理念与人格教学理论融通

在新时代的教学中,人格教学越来越被受到重视,这表明我们需要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在心理学中经常运用“个性”这个词语表达人格的概念。“人格教学”也即教师同社会上的各种,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这其实就充分的印证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所提出的语文课程理念即要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变成了立德树人,由《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理念而生发出的人格教学也恰好契合了新课标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孟子》中所提出的“大丈夫”理念集中体现在《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这三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具有以下的标准:一是人格独立,二是具有社会担当,同时还要养正气。孟子一直都非常的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通过不断的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能够在师生平等自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由此可见,人格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孟子《孟子》中记载的相关人格理念不谋而合。

此外《孟子》全书虽是孟子的言论汇编,孟子未明确提出“人格教学”这一概念,但从孟子论辩过程中,仍可见到一定程度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格教学”如《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的孟子“大丈夫”的教育理念提示了语文人格教学的基本内涵应该是讲仁德、守礼法,所以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三篇进入文本创设的情境,初步认识孟子所倡导的人格;“社会担当”则是当孟子成为了一介布衣,无权无势,只因一腔热血,济世之心,便可几十年苦研学问,几十载往返于诸侯各国之间,至死不渝,孟子在《鱼我所欲也》等三篇文章中列举了六位历史著名人物,这几位历史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虽然出身贫贱,但是都在经历了挫折磨难之后成就了自己的丰功伟绩,这既可以说明时势造英雄,也都说明了人才大部分都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成就的,这一过程也正契合了学生人格培养的社会环境要求。“养正气”即学生人格的养成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还可以涵养他们思维独特性,从而有利于进行思辨性的阅读与交流,而思辨表达的前提是学生人格独立和具有社会担当,是人格教学升华阶段。

因此,从现代语文“人格教学”角度看,孟子的“大丈夫”理念揭示了语文人格教学的标准:人格独立--责任担当--养正气。这些标准很好的为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十分进步的教育教学价值。

三.运用“大丈夫”理念优化《孟子》教学策略

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不仅体现了古代儒学浩然正气的人格理念,同时也闪耀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格教学”的思想光辉。为了更好地理解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内涵,本文尝试运用“大丈夫”人格标准,来探讨《孟子》教学的优化策略。并以统编初中语文选编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三篇文章为例,更直观地解读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教学范式在现代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人格独立”——独立思维,内在基础

从“人格独立”作为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判断标准之一这个角度来看,在当下教育,“人格独立”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2022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得到体现。但是当前在《孟子》的教学中普遍出现了一些问题,时代的久远让教师无法深入教学以及学生的新时代观念与课本的时代存在这认识的偏差,所以教师在教学《孟子》的时候难免存在一些困难,应该逐层递进,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教学的知识有所创联,让学生初步感知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标准,让他们对大丈夫理想人格有一个提前的认知,而不是先入为主,直接以教师的阅读感受替代学生的经验。

《鱼我所欲也》一文,孟子通篇采用了类比、道理、举例等论证方法说明“本心”的内涵,所谓本心用通俗的话将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节奏并且能够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也即所谓的“人格独立”,孟子创造的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说理情景。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通过播放名家诵读,师生通过语速缓慢、语调悠长的诵读,自然而然的对书中展现的场景和人物之间的对话细节起到初步感知,发现真正的本心即为“人格独立”。假若学生以孟子说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别诵读,想象鱼和熊掌到底要如何选择,从而递进到面对一担食、一豆羹、优厚的俸禄与宫室之美、妻妾之美又该如何选择,这样九江将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审美情境之中,使课文的内容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除去以诵读的方式创设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合理借助多媒体,实现情境的创设。如初步学习《鱼我所欲也》之时,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出示符合人物形象和文本的情境的图片创设情境。学的兴趣被激发,自然而然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创造的情境中,直观的感受图片展示的情节,感受节奏和音乐带来的听感,在感官感受的驱动之下,学生对文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话将看到的画面清晰的表达出来,并且通过对比和整合逐渐清晰文本重要内容,最后在主旨内容的引导下更好的理解感受当自己将来面临着生与义的选择的时候,该作何选择,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和理解的目的。

(二)“社会担当”——富有责任心,外在表现

“社会担当”是指对个人、家庭以及国家民族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发展为“细读文本”、“知人论世”的教学方式。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在教师教学传统文化景点作品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将作品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中去考察对,还要用客观和严肃的态度去分析和解读文本作品。在进行《孟子》教学时,教师难免会介入自己的看法,但一切解读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托,尽量还原经典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本,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抛弃成见,以文本为基础,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扩大阅读视野,以对《孟子》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

1、细读文本——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尽管《孟子》一书语言较为浅显,并大量运用比喻等形象说理方式,但毕竟是先秦时候的作品,不仅在字词、语序上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字词句解释上也有一定的误差,这些都影响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程度。词的理解不同,句子的理解也就各有千秋。所以,理解《孟子》的第一步就是要尽量弄清每一句话的分章、句读、释义等问题。

《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中的形象说理,历来颇多争议,增加了授课的难度。天津九十五中学的徐江老师借助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激起学生针对《鱼我所欲也》思辨要点进行研读,并引用黑格尔的哲学主张,即思想发展“辩证三段式”徐老师并未局限于《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展开了思辨性能力的训练:

首先将学生的思绪引导到“一箪食,一豆羹…”这句话上,让他们思考行道之人和乞人如果都“弗受”分别在维护着什么和失去了什么,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回答他们维护积极的尊严,失去的是自己宝贵的生命。教师反问“如果他们接受了呢,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不同的是失去的和获得的是相反的,他们失去个人的面子和自尊,但是获得了生存的机会”,那么同学们觉得尊严和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哪个更加“甚于”呢,同学们自然回答出“生命”,那同理用孟子的话来讲,尊严和生命分别对应着鱼和熊掌,这么明显的道理孟子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为什么他并没有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呢,同学抢答“因为他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应该怎么去处理‘生和‘义的关系呢?毕竟在当今社会我们都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不能为了自己认为的所谓义气而盲目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就应该对‘义进行思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核心所在。

2、知人论世——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如果要正确解读文本,避免主观臆断,除了研讀文本的字词句之外还要了解作者。了解作者就是要了解其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创作背景等,即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孟子》主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之间的言论,至于具体对话的背景,文中很少涉及。在学习《孟子》时,若不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作品就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也就不理解作品真正的含义,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补充相关背景,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

例如在“大丈夫”和“天下”的定义上,有人对张仪和公孙衍到底是不是大丈夫有争议,此时教师将二人的主要事迹呈现在PPT上,引导学生结合孟子的知人论世法去思考并且表明自己的观点,有部分学生从孟子的观点出发认为二者不是大丈夫,因为孟子认为天下使百姓的,而张仪二者则是代表诸侯的利益。

毛然馨老师在进行《富贵不能淫》时引导学生思考公孙衍和张仪到底算不算大丈夫,在此基础上采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公孙衍和张仪生平经历与思想,再来理解此句话代表的孟子立场,学生则会形成自己的感悟。最后,教师出示名家关于此句话的解读,将学生的阅读发现引向深处。这是学生通过知人论世嘉庆对文本理解的结果。

由此可知,学生学习古代经典,是一个学习先哲的过程。我们对《孟子》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表层含义,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精思文本,并结合孟子的说话意图及其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其内在的涵义。通过引导学生与细观文本、细观作者,挖掘先哲具有的社会担当,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本、理解孟子的思想。

(三)“养正气”——浩然气概,内在精神修养

“养正气”即为通过不断的人格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孟子在进行“养正气”的论述过程中几乎是采用了比喻、类比等形象说理方法,形象生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实践。因此,由“养正气”维度来看,在进行《孟子》教学时可以进一步将其理解为以小组讨论实践学习的模式展开教学,从而调动群体情绪,沟通思想,强化学生对“养正气”的理解并更好的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批判意识和独立思维品质。

以上述案例中学生对于舍生取义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抉择为例,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相互讨论,并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实践为主。

这一过程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在争论中、在对话中已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并互相分享意义。这样的讨论真正体现了对话的意义,在两种思想的交流中产生结果的不是单纯的“一加一等于二”的数量增加,而是新的意义的创造,是看待世界眼光的质变,是学生心灵境界的提升,思维火花的碰撞。

文化是具有时代性的,而时代却总是在前进。经典作品虽然比一般的作品有着更强的生命力,却也不是万能药。尽管孟子有许多言论至今有鲜活的生命力,但《孟子》的内容是基于孟子所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的,并不能因此断定孟子的思想在当下社会需要中不存在局限。因此,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感受圣贤智慧的同时,也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时代出发,思考圣贤言论的局限。据此,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关注当下需要,思考圣贤局限”来延伸人格教学。

总之,“大丈夫”的人格教学的理念,被视作是中国古代理想人格教学理念的渊源,人格教学同“大丈夫”理念有较好的融通性,教学中通过思辨思维,社会责任担当与养正气达可以较好地实现《孟子》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大丈夫孟子
王者颂
我们爱猜谜
磨刀不误砍柴工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大丈夫
手抓饭,真的大丈夫?
何为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