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戒烟为什么这么难?

2023-05-24刘博宁

北京纪事 2023年5期
关键词:尼古丁吸烟者戒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人尽皆知,但是烟草依然在全球拥有庞大的市场,而烟民成功戒烟的比例极低。回溯历史,烟草早在500多年前就被开发、经营,成为最赚钱的商品之一。19世纪末,自动卷烟机出现,现代卷烟逐步流行。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证明了吸烟有害健康,但在21世纪初才确认其中的致瘾物质——尼古丁。自此,人们开始意识到控烟的必要性。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加深人们保护儿童远离烟草危害的观念,将世界无烟日定至5月31日,即国际儿童节的前一天。

在我国当下,吸烟人口已超过3亿(占全球1/3),每年有10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令人触目惊心。其中男性占绝大多数,每2位成年男性中就有1位吸烟,而每100位女性中只有3位。近年来,尽管我国总体吸烟率在缓慢下降,但烟民年龄却趋于年轻化。而且,在最清楚吸烟危害的医生群体中,男医生的吸烟率也在40%左右,可见戒烟之难。

当人们吸烟时,烟叶经过不完全燃烧,会形成多达3000种有害物质,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尼古丁、烟焦油和一氧化碳等。长年的烟雾侵蚀,将逐渐熏黑吸烟者的肺部,严重破坏其呼吸功能。除了肺癌,吸烟者还容易患上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胃癌、高血压、心脏病、慢阻肺等一系列严重的疾病。此外,比起一手烟,二手烟中许多有害物质的浓度更高,只要暴露其中就有危害,没有所谓的安全水平。在躲避二手烟的同时,大家还容易忽略“三手烟”,也就是那些在皮肤、衣物、家具、墙壁、地板表面的烟草残留物。这些三手烟可以在房间、汽车内残存几个月甚至一年多,引发过敏、哮喘,影响幼儿发育。由此可见室内禁烟的必要性。

虽然烟草的危害已经是老生常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根本不想戒烟,或者屡戒屡败呢?只是他们的意志不够坚定吗?也并不尽然。根据研究,在成瘾物质中,尼古丁的致瘾性排名第三,仅次于海洛因和可卡因。想摆脱尼古丁对身体和精神的控制,需要正确认识它的成瘾机制,采取科学的手段,否则只凭一时兴起,很难成功。

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一种无色液态生物碱。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与尼古丁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激活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使吸烟者产生愉悦感。没有烟瘾的人,第一次接触尼古丁只能耐受0.3毫克,约是一根烟的1/3,过量就会头晕甚至呕吐。但是,随着抽烟次数的增加,人体会增加尼古丁受体,致使吸烟者只有更频繁地抽烟,才能获得满足。由于尼古丁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只有两小时,如果消耗后没有及时补充,便会引发戒断症状,比如头晕、胃部不适、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失眠等。当人体对尼古丁上瘾后,大脑的奖赏系统失去平衡,吸烟不再是为了获得愉悦,而是为了缓解戒断症状。也就是说,尼古丁先破坏了人体的平衡,让吸烟者总是处于戒断症状的不适中,再通过吸烟临时找回平衡,获得一时的镇静。所以,吸烟看起来让人快乐,但这个快乐其实是很短暂的,是以长时间的不适为代价的。

那么少抽烟能否避开上瘾风险呢?恐怕也很难。有科研团队对6700名吸烟者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在轻度吸烟者中,有高达85%的人存在尼古丁上瘾。即使每周只吸一次烟,也有25%的人出现成瘾。想要判断自己是否出现烟草依赖,可以对照以下几项: (1)强烈渴望吸烟;(2)难以控制吸烟行为;(3)减少或停止吸烟后,出现戒断症状;(4)加大吸烟量才能获得舒适,即出现烟草耐受;(5)为了吸烟甘愿牺牲其他活动和爱好;(6)明知吸烟危害也要坚持吸烟。如果吸烟者在过去一年内体验过其中的3项或以上,便可认为已经出现成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不少吸烟者都提过戒烟,但很少有人成功。有统计显示,戒烟的成功率只有不到10%,且需要人均戒烟30次作为前奏。对于很多人来说,戒烟的反复失败不仅危害健康,还打击自信,于是逐渐生出抵抗情绪。在每年的无烟日,铺天盖地的“恐吓”信息让烟民的压力陡增,反而更想通过吸烟“压压惊”,变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想要有效戒烟,除了在身体上摆脱对尼古丁的渴望,更需要破除心理依赖。遵循科学的戒烟方法,能够在减轻身心不适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成功率。建议如下:

1.树立正确的认知,下定决心

根据数据,吸烟者的平均寿命会减少十年。不及时戒烟,烟瘾只会越来越大。他人的劝诫几乎没有效果,只有本人自己的决心才会奏效。无论烟龄多少,早戒永远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戒烟后,身体上的戒断症状通常一个月内就会消失,之后需要克服的其实是心理依赖。

2.可寻求专业帮助

我国很多三甲医院设有戒烟门诊,治疗时主要采用药物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戒烟药物分为:尼古丁替代劑——如尼古丁贴片等,属于非处方药;非尼古丁替代剂——有安非他酮和伐尼克兰,属于处方药。戒烟药物可帮助缓解戒断症状,使吸烟者逐步摆脱尼古丁依赖。

认知行为疗法方面,可阅读《这书能让你戒烟》作为参照。如果吸烟者能够预知戒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了解相应的解决办法,可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大量案例表明,单纯依靠药物,戒烟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破除心理依赖,更重要。

3.选定适合的时间

尽量选择压力较小的时间段戒烟,比如假期,可以更好地避免因压力诱发的复吸行为。

4.避开复吸环境

处理吸烟相关物品,告别随身带烟的习惯。请家人、朋友、同事帮助创造无烟环境。

5.理性面对戒断症状

出现戒断症状时,可用冥想、谈心、做家务、做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避免使用酒精、甜食作为替代品,不仅对健康不利,还容易加强对烟草的心理渴望。

6.拒绝电子烟

电子烟作为一种雾化装置,会将尼古丁、多种重金属和一系列致癌物一并送入人体。通过电子烟戒掉传统烟草的人,复吸率更高。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不推荐使用电子烟作为戒烟辅助手段。我国已有部分城市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

当然,比起成瘾后努力戒烟,不如从一开始就拒绝吸烟。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某些基因与抽烟、喝酒等习惯存在关联。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更容易对烟草上瘾,也更难戒烟。在未来,医生们有望通过基因评估,提前将这些敏感的人筛选出来,帮助他们规避上瘾风险,防患于未然。

编辑 张子乐

刘博宁,南开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毕业,就职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仰望宇宙的无垠,慨叹生命的绚烂,在智慧之诗中品味科学的浪漫。

猜你喜欢

尼古丁吸烟者戒烟
认清尼古丁的真面目
戒烟文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每天1根烟,心脏病风险增3倍
Good Ange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