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视域下苏轼作品的审美特征分析

2023-05-24王璞玉许琼

新阅读 2023年4期
关键词:入世道家中学语文

王璞玉 许琼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就已经出现。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释道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称之以儒家、释家和道家。受儒家、释家、道家三者影响,苏轼崇尚自然、乐观超脱、不拘于外物,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经历“乌台诗案”及一系列打击后,苏轼思想得到了升华,也因此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目前,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定风波》等高达8篇作品被选编其中。苏轼的作品或直接或含蓄地抒发了他的个人情感,很多诗词在抒发情感的同时寄寓着深刻的生命哲理,有着独具特色的审美特征。苏轼作品的语言艺术、意境结构、思想情感都有着传统文化留下的印记。[1]笔者将从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苏轼作品着手,分析传统文化基因在作品审美特征形成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理解苏轼表达的情感和哲理,进而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传承的意义。

身与物化的自然美

苏轼畅游山水,全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因此,他的作品表现出身与物化、物我合一的特点。道家认为“道”生万物,人和万物与“道”为一,人应该遵从“道”,顺应自然。道家讲的山水是自然山水,强调人的本心本性。蘇轼追求自然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还有自然本身的崇高美。

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道家追求的自由是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从宇宙自然中获得精神的慰藉与解脱。道家思想强调自然与人本就为一体,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和不解之缘。历代途穷、失意的士人多在山水间优游卒岁,疗治精神的创伤。自晚唐后,以宋代的苏轼为代表,对天然之美的追求形成了一股历史潮流。苏轼追求“自然美”,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赤壁赋》《石钟山记》都是山水作品。不同的是,他在大自然里,不是无可奈何地打发时日,而是处处表现出主动的倾向。在他的作品中,山水已不是一般仅供赏玩的对象,而是与人合而为一的天地,人在自然中神思飞越、驰骋想象,个性得以张扬、人格精神得以展示,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美的自然。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在夜游中看到月色而吟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这个写景句,无一字写月,却巧妙地运用比喻、烘托手法表现出月色的空明澄澈。在这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妙月色中,蕴含着苏轼赏月的欣喜之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句话描绘出了月夜的宁静、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对人生的感慨,种种复杂的心境,俱包含其中,此为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意境之美。苏轼于1076年作的《水调歌头》历来评价很高。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上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3]苏轼描绘了一个清冷的月宫之境。政治失意、亲人异地,他要寻一个“归处”——月宫那样的没有烦扰的地方,可是想到其高寒、清苦,于是就地乘月起舞,乐以忘忧,潇潇洒洒,显现出自由自在,其神思已飘逸至月宫、融入广袤无边的宇宙了,自由之至,人完全与宇宙合一、主宰自身了。《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月光照彻下,“白露”连“水光”,天连地,水连山,整个合为一片,蔚为大观。可以想见,人此时也融入这“一片”之中,与自然联结为一体了。这不是庄子极力追求的“大美”景象吗?苏轼在此把人置于天地之间,置于广袤无垠的宇宙,进入一种壮美的境界,他摆脱了人世的种种羁縻,获得了无限的自由,领略了人生最大的精神享受。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创造的“身与物化”的境界似于庄子而不同于庄子。《庄子·大宗师》中说:“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4]这正是主体深入对象后出现的“身与物化”的审美佳境。与之不同的是,苏轼在主体向客体切入和融合时,始终返回了自身和现实,表现出明显的能动性和选择性;而庄子的“齐物”,则是消极的混同为一,因此苏轼更富有智慧、更可贵。

自然本身的崇高美。苏轼喜爱展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美,以及融入大自然的壮美景象,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道家美学思想。苏轼在《石钟山记》描绘自然美时,主观感情的切入较少,着重再现自然本身的壮美、色彩美、音律美和崇高美。“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5]山势奇险,怪石林立,又加上山鸟怪叫,夜行此境,让人毛骨悚然。可正因为奇险恐怖,才出英雄本色。在探索者看来,越是艰险越有价值、越是享受。在自然面前,人似乎很孤单、很渺小,但正是在与自然的对峙中,人才显出其伟大。因为他必战胜自然、主宰自然来确认自身,使自然成为确认的对象、美的对象,这种伴随痛感和压抑而产生的是崇高之美。

苏轼善于借助自然之景描绘出自然的秀丽、壮美,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自然之中,苏轼又寄托了自己忧乐圆融的情感。

忧乐圆融的情感美

庞朴将中国的文人精神概括为“忧乐圆融”,即忧、乐合二为一,构成中国文人的至高境界。[6]庞朴的观点最能概括苏轼的心境,政治上的失意之“忧”和逍遥自得之“乐”,在苏轼的生活和作品中慢慢交织圆融,呈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心境的变化也体现在作品中,如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赤壁赋》《水调歌头》流露出儒道、佛老的思想,儒家的“出世”、佛家的“无我”、道家的“羽化登仙”三教合一圆融在苏轼的词作中。

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传统文化是儒、释、道思想融会贯通的。纵观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儒家思想处于主流地位。儒家思想是关于社会组织与处理人伦事务、日常生活的哲学。其思想核心无疑是最积极“入世”的,它重点关注现世生活。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苏轼部分作品就体现了儒家刚健有为、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内核。

苏轼豪放词的开山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獵》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情感。[7]这首词的上阕借多种意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气势恢宏的出猎情境,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自信乐观、想要为国效力的“少年狂”的豪情壮志,一豪“鬓微霜,又何妨”;二豪“持节云中”;三豪“会挽雕弓”;四豪“西北望,射天狼”,结构层次分明,文笔豪迈奔放,情感真实流露,展现了苏轼积极入世、政治失意的一面。《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大江”写出赤壁空间之广阔,“千古”写出时间之悠久,仿佛让读者看到了汹涌奔腾的长江水和浩瀚历史长河中的众多风流人物。苏轼上阕描绘出了雄奇壮阔的意境,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烘托出了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周瑜,突出了人物的风姿,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年老无为的境遇。“多情”之后的几句虽表达了仕途失意忧心伤感之情,但这其实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表现,是一种渴望报效国家的内心情感。

祈求出世、乐观旷达。道家认为“道”生万物,人和万物与“道”为一,人应遵从“道”之无为并顺其自然。还有禅宗超脱轮回的追求,同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一起催生了华夏民族保持“入世”与“出世”平衡的生活状态,在投入世俗生活时保持一种超脱、恬淡的生活态度,以审美态度审视人生,追求愉悦、自由的生活。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苏轼作品中的《定风波》和《赤壁赋》在追求入世之中还有一份形而上的追求,追求尘世之外的一份超脱与乐观。[8]

《定风波》为苏轼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苏轼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9]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苏轼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超脱旷达的生活态度,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苏轼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勇于出世的超然情怀。《赤壁赋》写于“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政治失意,心情苦闷,他试图与朋友出游,离开凡尘,祈求出世,借山水来消除心中苦闷。文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一句,苏轼想到自己功业未成,又流露出浓厚的悲凉,慨叹着“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0]这种时候,道家的寻仙访道思想又涌上了心头,想出世求解。一如在《水调歌头》中咏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既想化仙归去,又留恋俗世,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困扰着苏轼的内心,然而苏轼在悲与欢的交织中超脱而出,以忧乐圆融的态度面对俗世的悲喜,以豁达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之忧。

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和佛道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在苏轼身上却得到统一。[11]当苏轼心中的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他总能峰回路转,在佛道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从苏轼作品的忧乐圆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突围中可以看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不是矛盾对立的,我们应该学习苏轼,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用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来过好自己的一生,正确看待得失、认清自我,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不是追求名利欲望,深陷其中。

儒释道交融的哲理美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早熟”的文化。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生的关注,其中人生哲学最重要、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12]我们的先人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基本完成对人生的思考,具有非凡的人生智慧。后世关于人生的各种著述大部分是对先哲作品的阐释与补充。儒释道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精髓。苏轼深受儒释道的影响,对宇宙、人生有着独到的理解。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苏轼作品里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有一种儒释道交融的哲理美。

至人无己、万法唯心。道家追求“至人无己”的人格境界,认为万物均由“道”而生,万物平等。庄子强调超越物我之别,强调不为情困,不被物役,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超越物欲、名利与现实琐碎事务,用豁达的心胸达到一种自由与逍遥的境界,这是审美需要的主观条件。所以,道家偏重审美人格的培养。道家的思想影响了苏轼的审美人格,也让他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定风波》就能够看出苏轼的人格境界。《定风波》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描绘的画面有趣而又充满哲理:一方面苏轼因料峭春风感到丝丝的冷意;一方面是山头斜照,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又表达了人生的哲理。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打击之后,实现了灵魂上的升华。这里体现了一种儒家的境界,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而后,苏轼进一步彻底通观人生。词的最后三句体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有一种勇于出世的超脱。佛教认为,“万法唯心所现”,万事万物都是心所幻化而出的。佛教强调“无执”,劝导人对万事万物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苏轼在《定风波》中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都微不足道。苏轼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13]

物各有主、万物共适。佛家主张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体现的就是佛家面对人生得失的态度。[14]《赤壁赋》中,苏轼悟出了物我无尽的审美超越,他以江水和明月作喻,意指“风”“月”长存,江山无尽。他阐述了对变与不变的看法,认为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也不必哀叹人生的短暂,目的在于劝慰“客”因慨叹生命短暂而生出的悲愤,实际上是在劝慰另一个自我。由生到死,就像长江水滚滚东流、明月的盈亏变化,生命本身并无变化,这是用一种绝对的永恒超越了相对的生命短暂。《赤壁赋》显示了“物各有主、万物共适”的审美超越。苏轼用“物各有主、万物共适”的审美心理看世界,不因尘世的功名、得失而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可以通过解读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作品的审美特征看到苏轼把世界审美化了,悟出了人生哲理,突破了现实的“名”与“利”的禁锢。苏轼作品中蕴含着吟咏不尽的传统文化内涵。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苏轼作品体现了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很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这是苏轼的魅力,是苏轼作品的魅力,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语

苏轼深受儒家、释家、道家的影响,他将大自然美好的客观物象、寄寓自然物象的情感与理性思辨相交融,从中悟出生命哲理,实现审美超越。在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的苏轼作品中,体现出传统文化基因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构与解决人如何面对困境的问题前发挥的关键作用。传统文化基因历久弥新,永远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14]当我们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前,处于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任务迫在眉睫时,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苏轼作品无疑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迪,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掘这些作品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有效传承这一问题,值得新时代广大语文教师去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单弗为.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统编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初探[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2.

[2]袁海锋.苏轼的精神困顿与生命突围——析《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藻荐与竹柏[J].语文建设,2019(13):58-60.

[3]王欣怡.贵在虚静——对苏轼《水调歌头》创作的赏析[J].名作欣赏,2022(20):92-94.

[4]萧望卿,李玲玲.闻一多讲《庄子》[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1(01):633-645.

[5]陈爱娟.情趣与理趣:《石钟山记》的记游及说理[J].语文教学通讯,2022(Z1):155-157.

[6]庞朴.说“仁”[J].文史哲,2011(03):16-18.

[7]楚爱华,廖国华.反常合道:也谈《江城子·密州出猎》之“狂”[J].中學语文教学,2022(07):50-53.

[8]王立强.苏轼文学作品中的儒道释思想解读[J].语文建设,2018(29):38-40.

[9]陈海娴.苏轼的思想及文学作品浅论[J].品位·经典,2021(23):14-16+116.

[10]毛军梅.论苏轼文化人格的旷达放逸、乐观超脱——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作品的教育意义[J].新课程学习(上).2014(02):162.

[11]陆雪卉.苏轼佛教思想研究——从苏轼三教作品看宋代士大夫的思想特色[J].宗教学研究,2017(02):124-128.

[12]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3]林语堂.苏东坡传[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

[14]王亚伟.从《前赤壁赋》看道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J].语文知识,2014(05):56-58.

猜你喜欢

入世道家中学语文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持守——《诗词五首》整合教学设计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漫画道家思想
中国入世“日落条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释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