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育人 润物无声

2023-05-24吴慧君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红领巾少先队规则

吴慧君

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自1993年建校至今,始终秉承“爱育灵感,共创美好未来”的核心理念,坚持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以少先队工作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凸显德育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以基础建设为抓手,筑牢德育根基

我校通过完善少先队基础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构建德育工作新样态。一是做好组织发展和管理工作。学校每年都召开少代会,规范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建设,打造政治鲜明、思想先进的少先队集体。二是建设标准的团队室,加强少先队礼仪建设,规范使用队旗、红领巾、队歌、队礼、呼号、誓词,利用少先队队室这个阵地,向队员进行组织教育。学校还对新生进行队前教育,吸收达到入队年龄、提出申请的学生入队,适时举行入队仪式。三是开展少先队辅导员专业课培训,打造过硬队伍。学校会在每年暑假开展少先队辅导员专业课培训,全校所有辅导员参加培训,切实提升业务能力。

同时,我校开展红领巾大寻访、红领巾大讨论、童心向党诗朗诵、红领巾争章等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队会课、“筑梦前行,未来可期”红色宣讲、喜迎二十大红歌传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红色研学、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以儿童立场为本,培养爱的能力

爱是最好的德育,把“爱”作为“德”之核心,用爱来育爱。我校倡导“一米看教育”,就是基于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身高、视角出发考虑学校的教育工作。

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大门口呈现“净化儿童生存环境全民行动书”,倡导成人站在儿童立场,给予儿童爱与支持。打造五彩秋千、树屋、攀岩墙、搏击沙袋、吉祥兔屋、和平鸽苑等生态化、生活化的校园环境,让儿童感受到成人及环境对他们的爱与友好。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儿童生活为主题,开设语文主题学科融合、数学实体化等课程,把知识游戏化、活动化,让孩子在生活中學习,在学习中成长。

开学季,为了欢迎刚入校的新生,学校开展“在爱的深处与你相遇”开学活动,涵盖入班仪式、开学典礼、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主题讨论、参观校园,并带领学生进行如厕及规则实体化体验,做好幼小衔接,引导学生“迈好小学第一步”,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归属感、秩序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毕业季,学校举办“生命的历程”冷餐会,为每个班级精心准备食材,学生身着礼服,庆祝一学年的收获和成长;举行“生命至尊、爱至尊、我至尊”毕业典礼,对毕业生进行生命教育,为6年的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学校站在儿童立场,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使每一名学生都感受爱、习得爱,从而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家乡、爱国家。

三、以规则教育奠定学生品德之基

我校着力打造规则课程,构建规则体系。一是建立“请归位、请等待、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的校园规则,同时开展校园规则大讨论,让每一位师生明晰规则。

二是在教师层面开展“如何为6-12岁的儿童建立规则”的专题培训,从规则的意义、如何建立规则、规则情景实操演示几个方面进行学习研讨,让每一位教师深入了解规则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并将规则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是在班级规则制定层面,所有师生参与其中,共同约定、共同遵守。为了把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校设立红领巾爱心公益岗,包括器材归位管理员、楼道行为提醒管理员等26个公益岗位,学生可依据爱心公益岗位自主竞聘,履职上岗。每天由大队委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对公益岗位履职情况进行反馈,每周利用升旗仪式对评选出的爱心公益岗标兵、规则之星、归位之星,进行宣传表彰,以此形成良好的风气。

四、以思政讨论课推动德育纵深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在班会、队会的基础上开设以关注人格和心灵建设的思政讨论课。每月课程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理启示语、具体问题为主,同时我们基于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需要,确定了贴近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主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这些主题讨论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提升了学生的认知高度。

学校每月开展专题研讨,从导入素材、设置问题、经典观点等进行一对一审定,最终确定每个班级的讨论课内容,提升讨论课的深度,拓宽其广度。同时,我校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围绕“男生女生不一样”“生命从哪里来”“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这些主题开展讨论和分享,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五、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德育内涵

我校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把德育活动和学校的常规工作、素质教育相结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学、社团活动,用传统文化和红色教育浸润学生心灵。

我们带领学生先后到应天门、明堂、洛阳博物馆、三彩小镇,体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怀;利用假期到洛八办、中共党组诞生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举办远足活动,锻炼学生体能,增强其身体素质,锤炼其坚强意志。我们还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开展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点课程,让学生在多彩的节日活动中感受不同文化,增强学生了解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六、以评价为导向优化育人途径

学校全面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

一是建立以品德行为、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审美获得、劳动实践等五大方面20多个门类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日常品德行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关注评价过程,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主体多样化。在校园活动过程中,校长、教师、辅导员、门卫都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激励,并依据评价监测点进行综合评价卡的发放,借助评价数据,帮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生长树,借此查看一学期的收获和成长。二是星级徽章的评定。学校依据快乐综评、润泽德育、魅力课堂、多元作业、精彩活动、学科素养六大方面生成学生星级徽章报告,并据此颁发星级徽章。三是为每一个学生颁发生命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体验到生命的价值感。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不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育人效果明显。新时代、新使命、新德育、新征程,我们期待通过德育工作的扎实、深入、创新开展,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推动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红领巾少先队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红领巾要戴好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红领巾》的“童年照”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红领巾”是谁
让规则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