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治边稳藏
——以学科交叉研究为平台的共同富裕指向

2023-05-22孙昭亮朱明杰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孙 勇 孙昭亮 朱明杰

(①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00 ②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00 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0)

近些年来,中央领导反复强调的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胡清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和理论基础[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12):48-49.和“五个认同”②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DB/OL].http://www.gov.cn/xinwen/2020-08/29/content_5538394.htm.以及“治边稳藏”等理念,其内涵构成了新时代“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和体系”③姜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贡献:“五大问题”和“五大规律”[D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理论期刊〉〉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711/c143843-29396033.html.的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其重要性,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9.是包括边疆地区在内的全国各族各界团结一致、共同致富、走向未来的基本遵循,对于涉藏地区搞好治边稳藏等各项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对这个多视角的命题,笔者不揣谫陋,以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提出浅见,请学界同仁不吝赐教。

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的共同认知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兄弟民族几千年来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一种长时段的形态,此中所结成的彼此相连深度依存的关系,是历史造就的客观事实,是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产生认知的一个重要基础。

(一)国人的共同认知源于中华文明历史不间断的存续

多年来,学界已就人类文明未间断问题的探讨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在世界公认曾有过的几个古老文明国家中,源源不断一直存续着起始文化形态并保持了顽强文化张力的唯有中国——“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①王琼.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J].红旗文稿,2014(19):38;李雨夕、杨君笑.中国是世界历史中唯一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基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J].才智.2016年(6):280.。

中国不间断的文明史,意味着我们要看到民族延续的脉络有一条不断增强的主线——如费孝通先生早就指出的从整体性上看几千年各个民族的运动②费孝通.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2):2-6.——“需要一个宏观的、全面的、整体的观念,看中国民族大家庭里的各个成分在历史上是怎样运动的”,多元的发展最终结成一体,且这个“一体”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因“你来我往搞了几千年”③孙昭亮、孙勇.藏彝走廊底蕴与茶马古道功用及该区域中“一带一路”指向[J].民族学刊,2020(2):43-52,129.而不断加固的。费老在论述“藏彝走廊”的命题之中,曾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各个民族在长期相互的交往中如同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成了彼此互包的“多元一体”。有些学者认为,从先秦至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④孙守朋,耿靖雯.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的历史考察与新时代启示[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1,23(04)296-301.

(二)中华文明核心要素对国家统一与民族“三交”的影响

在广义概念上看中华文明,⑤广义的文明指的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既有物质第一性的内涵,也有精神起着重要作用的内涵。俯瞰东亚地理主体的大陆及其海滨,地理空间辽阔,地质地貌多彩,山川河流广布,气候相对温和,矿藏与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人们的努力奋斗加上大自然的馈赠,给予生存在这里的人群一个共有的疆域,这就是各兄弟民族共同的家园——中国。这些“共有”相辅相存,在三个方面叠合,有着历史的逻辑,是这块土地上为何产生国家和民族共同体认知的逻辑链。

中国人自古以来适应环境而导致趋于统一的因素大致有:

一是物质基础的共有生存空间形成长久历时性的交往、交流和交融,造就了一种时空叠合中的“三交”常态。自古以来,受到东亚地理主体环山环海的自然环境影响,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为生存和繁衍,所从事的游牧渔猎或农耕桑田以及冶炼商贾,乃至茶马互市等经济活动,都在共有的疆域之中,有着就近交往的便利,因而形成各族群的活动和分布,既集中又混杂,彼此为邻又相互嵌入是一种常态,相互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常有形态。

正是在中国兄弟民族的聚居、杂居镶嵌在一起,相互影响,相守相望,在共同地域里的经济生活“谁也离不开谁”,相濡以沫,血浓于水,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交融持续不断[1-3],兄弟民族如同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⑥在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形容中华各民族关系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很多的文化要素也在“三交”中相互渗透,互为表里,美美与共。例如,以龙、凤表意符号⑦郭墨兰.中华龙凤文化缘起东方考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2(7):46-51.的大量考古和考察材料,⑧陶治强,张后武.读解凌家滩、红山文化玉龙的社会文化内涵——兼谈史前文明因素特点[J].巢湖学院学报,2007(1):63-68.证实了中华各兄弟民族共有的文化因素,时间长、地域广,深入持久地被广袤疆域上的人们所认同。据考有8000年历史的“龙”文化不独在东北,在华东、华南与西北⑨徐佩瑛.漫谈中华龙文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11):40-41.等民族走廊中很普遍,在包括藏族聚居地和多民族杂居西南地区即藏羌彝走廊地带也十分普遍。①林继富.藏族“龙”的文化内涵[J].西藏艺术研究,1994(3);杨正权.论西南民族龙文化[J].云南学术探索,1997(4):59-63.需要提到的是,在对藏汉关系研究中,著名藏族学者多识教授②多识·洛桑图丹琼排,简称多识,笔名多识·东舟宁洛。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1992 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获得第二届"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奖"。多识教授是著名藏学家、藏传佛教学者,兼任甘肃省藏人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西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等多种社会职务。认为,要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和了解藏汉民族的历史亲缘关系和‘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话的真正含义。”③马东平.从历史文化探究汉藏族的渊源关系[J].中国藏学,2012(3):28-34.

二是发展基础在共有时空之中的政治伦理上取向趋同,④孙勇,杨明洪.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中政治伦理形态与蕴含探析——兼议边疆学视域下的中国陆地边疆治理底蕴[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全文转载.这导致必然要形成大一统的国家与民族融汇叠合在一起。中国几千年来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和体系,影响深远,延绵不断,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各个地方政权,自春秋时期起各个政权下的民族的政治融合就相当的普遍[4],历经秦汉到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尤其秦朝奠定了“华夷互化”的国家框架后,大唐盛世“在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⑤马雪芹.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隋唐盛世的形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24-128.,追求“社稷如一”⑥王尧.唐蕃会盟碑疏释[J].历史研究,1980(4):93-108.成为各政权官员政治活动的内容[5],(在拉萨大昭寺广场矗立的那座“唐蕃会盟碑”就是一个例证。)⑦范亚平.唐蕃会盟碑—汉藏人民友好的历史丰碑[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各个王朝以中国的礼制和吏治形式,将共有疆域中的族群“组合”起来,一步步地促进了中国大地上民族的融合[6-7]。

各民族在发展中的文化互补性很强,在经过血与火的冲突之后摒弃战争意向时,产生了共有的“和合”善念,必然要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思想体系;共有的兼容并蓄文化思想体系,需要寻求共有的祖先根系即人文共祖,⑧闵锋.人文始祖轩辕黄帝[J].中州今古.2003(3);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20(9).以传统文化的共有价值如礼仪、诚信、公正、谦让、和睦等注入教育之中,以教化民众;同时,又在抵御外来入侵时众志成城,服从中央政权的领导,这必然要形成国家统一和民族求同趋同共富的理念,祖国的概念在各族人民的意识里得到认同。

三是在历史进程共有政治基础上的共同认知,逐步产生了共同追求目标的叠合,即全国人民一道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现代,面对列强入侵,在中国整体的“救亡图存”之中,致使各民族认识到生死与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和命运与共。在历史政治变革大潮中,如有学者所言,“五族共和”政治思想理念的提出和广泛的传播,使得中华民族的理念及其历史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共识⑨刘杰.清末民初“五族共和”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9-131.“形成在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相当丰富和曲折的历史演进脉络,体现了中国民族思想的新陈代谢,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越来越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共和体制在近代的出现,客观上使得中国各民族进一步“共存”于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中华民族”因历史形成的“共同体”愈加得以夯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国家政体和制度体现了毛泽东指出的“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三个基本保证⑩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1957年2月27日)[M]//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63.“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49年之后,中华民族所有成员对国体的共同认知,催生了国人前所未有的家国情怀,在70年中历次应对外国势力的各种威胁、反对境内外分裂主义活动、对外捍卫国家尊严以及展示中国力量活动等方面,都激发出各族各界的爱国主义热潮,认同自己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进入新时代,以两个百年为预期的宏伟目标,又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共同的愿景而奋斗,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中国古来就有的民族概念及其对国家形成的作用

在中国大陆学界对“民族”概念的探讨之中,不少的文献从国外关于民族的“nation”“nationality”“ethnic group”等概念含义进行阐释。这在词义发生的解说角度看也是对的,可在实际运用中也许会有“从而重构了民族学”①叶江.希腊文“θνο”(ethnos)在西方古代后期文献中的内涵探析——从十九大报告英文版“少数民族”及相关概念的官方翻译谈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4):1-8.等问题。近些年,这方面的讨论时常出现的西方“民族”的词语,均在对应着西方古代相关民族的概念到近代延迁中的内涵变化,在学术上反映的是西方国家特定民族政治的诉求[8]。这也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学界重审民族学和重开人类学教研以来,在民族志阐释方法上的一个映射。不可否认,这有着汲取国外民族研究基础概念的积极意义。

但从习近平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建设②田心铭.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J].政治学研究,2021(6).的要求看,学术要有中国自己的话语和体系建设,而要建设好这个体系,必须着眼于中国特点的话语发生以及对应的研究方法,例如借助汉字文字学③周克庸.汉字文字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01.——文字学,汉语词语,是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及其形、音、义关系、正字法以及个别文字的演变情况等的学科,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的方法,对中国文字进行探源,研究特定字(词)的形、音、义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以此相应地看“民族”一词,一方面对来自于国外的“nation”等概念要有词源探究,一方面也绝不能忽略中国古人从造字时就有了一些相关概念:

循着词义发生机理,作进一步梳理和解析,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能看到“民”与“族”两个字连用的,如:“令国民族葬。”(《周礼》);“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南齐·《夷夏论》);“愚人得之,以倾宗社、灭民族。”(唐·李荃《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等,可以看出古人用“民族”一词,在表述上有倾向于对氏族(家族),以及部族还有宗族的意思,但毫无疑问都包含了“人群”的意思。从“民”与“族”的连用形成的“民族”一词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历史而形成国家进程之中的高层人士,逐步意识到在所控制的疆域之中,有超阶级的人群存在,人群可有分层,但须在共有的疆域之中连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

从对以上资料的粗略解析中可以看出,一整套的“民”“族”概念话语体系,导致了中国王朝时代“以类族聚物”的认知,于是有了所谓“五方之民(东夷、西戎、北狄、南蛮与华夏)”的“华夷之辨”[9]。“和合”的理念与实践,解决了这个问题的缠绕,使得东亚地域的部落、部族乃至民族融为一体。

历史上的“和合”观念是中华文明不间断的精神体现,中华文明之所以从未间断,固然因其地理三面崇山峻岭包裹住了东亚陆地板块,具有一定的阻隔性,以及气候水利条件比较稳定,有利于人群的生存等客观因素,但绝不能忽视的是中华文明较之于其他文明的“殊胜处”,就是它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从不间断的传承,有着巨大的“包容性、凝聚力”。

《周易·系辞》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中华文明在人文包容性上,以和合思想强调善行伦理、社会有序,宣扬和睦相邻、和谐相处以求共富。故是以能够恩施四方,宽严适当。中国历史上各兄弟民族的“三交”持续不断,中华文明赖此充满活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由此形成并发展壮大。

“和合”,是中华文明中很早就产生的特有词汇,有哲理的意蕴并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说文解字》:“和,相应也”;“合”在甲骨文写作《,说文解字》:“合,合口也”,意指合拢。最早连用“和合”的是《国语·郑语》,直言“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①石书臣,张金福.中华“和合”文化的当代阐发与实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4):46-54.和合,意即和谐、祥和、合作、融合。

中国道家讲“和合”,在《老子》一书中就体现出“和”与“合”的圆融观念,既有相辅相成又有相反相成,道法自然在于和合。儒圣孔子主张以“和”治国,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即人格道德的修养,要求国家的外施王者之政必须要有内在的理想人格。孟子把孔子的思想引申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修身”的根本是“中和为道”,这种和合的政治理念与处世原则,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翻开中国的历史,因为有了和合的思想理念,既能够包容本土的地域文化,同时,还能包容各种从域外过来的文化,体现出一种整体和合趋势。自秦汉以来,中国人以道和术的修炼看待事物形成的过程,“和”无论是还是都以谷物构造,此为“生计”之必须,是富裕的基础;“合”蕴含的是合拢之意,可以为接纳和收纳,以此为理念,中华文明当然就能包容大量的异域文化,其中既接受物质致富的文化,如车马改进、作物种植、酿造工艺等变为适应中国的技术,又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逐渐中国化。魏晋时期,儒、道、释圆融相合的思潮,将“和合”内在的包容性推向一个时段的巅峰。和合思想,长流续存,使中国人易包容、吸纳外来文化,使其丰富并且不断发展本民族文化,这是中华民族产生凝聚力观念的一个根系。

和合思想,给予中华民族长久不衰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可以说,和合思想的文明性,不仅在历史上璀璨夺目,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初始形态一步步走向高级阶段,而且为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提供了永不衰竭的思想支撑力。

二、大一统国家形态和“两个大局”决定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多次强调学习历史,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②文松辉.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习近平谈历史“金句”[DB/OL].人民网〉〉时政〉〉高层动态.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122/c1024-30585673.html.意识上的“铸牢”源于历史,历史对于中华文明的存续与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夯实,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深入到头脑之中的观念,将形成大众处理现实问题的一种指向,使之产生对目标的预期。因此在面向未来的两个大局之中,相关意识必须要有铸牢的要求。

(一)华夷互化意识催生了大一统国家政权的确立

中国历史上从“华夷之辨”到“华夷互化”现象,表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渐变,与古代中国人的“华夷共祖”认知有着很大的关系。王文光教授等认为,一部《史记》不仅是对中国形成的历史记载,在其中也体现了“华夷共祖”的认知。司马迁在这部恢弘的巨著中既强调了华夏共祖,又指出了华夷共祖——秦人、颛顼、勾践、匈奴等皆为黄帝后裔……司马迁很早就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了“诸夷”都是炎黄后代,因而将国家的大一统思想体现出来。①王文光,翟国强.“五帝”世系与秦汉时期“华夷共祖”思想[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3):1-8,146.

由于儒家施行“有教无类”的教化,既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安抚考量,还有“既来之,则安之”的绥靖策略,因而就有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华夷互化”。如华夏人接受夷人为至亲,孔子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证明了春秋时期华夏族已有以文化看待族类的取向,而不唯凭血缘远近论关系。中国各民族长期的共处,使得“华夷互化”成为从感情到文化趋于同一的历史现象,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初始形态,这个形态符合建构“共同体”最基本的条件②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önnies,1855-1936)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Grundbegriffe der reinen Soziologie)》中提出,“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其将共同体分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

王文光教授还指出“这种华夷共祖的思想,一方面是秦汉政治大一统理论和实践的反映,同时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先秦到秦汉华夷融合的基本史实。”对此,王教授在该文中认为是“中国大地上多民族交往之中逐渐华夏化的过程。”从史料看,秦王朝一统天下之时,所划郡县已大体无“华与诸夷”之分,而汉承秦制继续设郡县,对治下各个地方实行集权管理,这对于华夷互化、实现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形成具有奠基性的历史意义。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开设的管理层级,辅之以法律、度量衡的统一以及交通条件、文字文书和大规模水利设施的改进,构成了中国两千年来国家管理结构的基本样式,在地理多样性又是多民族国家的治理中不分华夷,有着很强的人文适应性,为中国之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换言之,秦朝的郡县制除了具备消除内部纷争,便于集中治理等要素外,初步实现了国家体制中的“华夷互化”,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国家形态勾画出最早的框架轮廓,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因此,可以说中国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历史现象,是人在这个过程之中,将不同类型的要素组合为政治磨砺、经济相通、军事征伐、文化交流、民族交融的一个空间结构之中,“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秦·李斯《谏逐客令书》)体现出了中国形成的动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大一统动力机制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10]。

(二)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须强化铸牢的意识

历经几千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中华民族的共同体由自发到自觉,以大一统为平台,由初始形态逐渐发展为成熟稳定的形态。到了近代,作为一个统一的族称,终于水到渠成——面对列强的觊觎和入侵,在举国“救亡图存”的活动氛围中,经由梁启超等思想家提出“中华民族”的名词概念,唤起国人的觉醒,[11]得到各族各界的共同认可;再在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领导国人奋发图强,推翻封建制度、驱逐帝国主义势力、重塑中国的历程中得到鲜明的展示[12],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认知;而这种共同认知,在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未来的征程之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如何去铸牢,打下了一个共识性的基础。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③程瑶.习近平的2019·十一月:统筹两个大局[D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9-12/04/c_1125305601.htm;彭国华.人民日报思想纵横:胸怀两个大局 迈上新的征程[DB/OL].人民网〉〉观点,2020 年1 月8 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0/0108/c1003-31538606.html.。面对这“两个大局”,在新时代促进我国各族在共同富裕背景④高永久,杨龙文.各民族共同富裕与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时代背景、逻辑关联及治理机制[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03).之下形成“三交”新格局,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对“两个大局”的指向性,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智慧,蕴涵了领导核心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多维思考。习近平在对事关全局工作的部署中,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务院公报〉2019年第29号,2019年9月27 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强调“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务院公报〉2019年第29号,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总书记对这一问题的宽广的视野和深刻的阐述,点明了“五个认同”③在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都强调了各族群众要加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要旨。以这个主线展开工作,把命运共同体概念投射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上,是我们理解把这个名词概念写入党章[13],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一个深层原因,就是直接承应了“两个大局”所强调的焦点,也呼应了“五个认同”所阐述的内容,对于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实现伟大宏伟目标,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有着内在逻辑关系。见图1。

图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结构和框架

由这些逻辑关系,可以看到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把握“两个大局”,坚持“五个认同”,须在“顶层”加以规定,以党章的规定,通过党的领导,中国各族各界须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中华民族以“中国式现代化”④刘守英.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6).为载体实现共同富裕,走向未来,再铸辉煌,具有锻造性的作用。

三、“治国治边”“治边稳藏”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共同繁荣发展,国家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发展[14]尽力扶持,成绩斐然。70 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边疆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治国治边思想成为几代领导尤其是新时代领导核心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

(一)“治国必治边”与“治边先稳藏”的内涵交集

习近平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指明了新时代党的治国治边方略的核心内容。中国现代与当代史,证明了这个战略思想是正确的,在事关全党全国的大局工作中具有引领性的作用。其内涵的逻辑阶梯为:治国,是在统辖层面上对组成国家五大要素⑤王磊,王玉侠.主权·统一·国族·集权·民主——论民族国家建构的五大构成要素[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的全面治理;治边,是在一国管辖的疆域对边缘即边疆地区的专门治理;治边先稳藏,是基于对中国边疆安全和稳定首要之抓手的政治阐释。

国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有着领土、主权、人民、政府治权等要素的统一⑥从法学角度的国家构成要素说,一般有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所谓三要素说,是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构成国家;所谓四要素说,是在人民、领土、主权之外再加上一个政府治权组成国家。,这在边疆地区不能须臾分开。国家边疆安全与稳定的问题产生并存在于边疆,但其所产生的影响却不限于边疆,往往波及整个国家。仅仅从中国陆疆的情况来看,边疆地区是否稳定不仅影响国家的稳定,甚至有可能影响国家的盛衰;不仅影响国家的现在,也会影响国家的将来。

西藏以及涉藏省区的稳定问题,是中国边疆治理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公开的报媒资料可以看到,近十多年来藏、青、甘、川、滇所发生不利于稳定的活动其影响是不小的。不少专家指出,有的问题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其情况错综复杂,需要动用多部门、多省区的力量,做进一步的深度研究与综合施策,这也是我国边疆治理长久之策的需要[15]。

(二)从多学科角度看涉藏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从人文地理学、民族学、宗教学和战略学的角度看,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地广人稀,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地形地质复杂,多高山,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我国有着独特的地缘特点、周边环境,在民族、宗教等工作上显现出边疆地区的普遍共性。由于西藏所具有的地缘战略价值与地位,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大战略屏障[16],而其他的涉藏州县与西藏自治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主要问题同质同构的状况,在国家战略层面上的谋划与统筹,体现为党的“新时代治藏方略”①新华社评论员.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EB/OL].光明理论,https://share.gmw.cn/theory/2020-09/10/content_34174864.htm.。

从政治地理学、资源经济学以及路学的角度看,中国西藏地区周边主要的国家和地区为: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印控克什米尔等。治边稳藏的战略意义,在于既影响与西藏和相邻省区以及整个中国,也影响南亚、中亚地区国家,决不是只影响一个区域的局部的社会稳定的问题。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平台,就是要有完整的国家领土,要有包括丰饶水资源、矿藏等在内的诸多宝贵资源的战略储备基地,要有保证能够起到中国能源接续建设的后备区域——西藏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走向强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战略高地,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价值愈加凸显出来。

从地缘政治学、边疆学和国家安全学的角度看,西藏在国家安全和国防战略方面具有特殊地位,西藏在国家整体中的战略地位重要性,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助分裂主义的势力,试图以西藏地缘优势来为他们各自国家的国际战略利益服务,这是当代西藏地方政治地位能够凸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央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高度重视西藏以及邻省涉藏州县稳定的一大原因。“治边先稳藏”,强调的是首先确保国家在西南方向上的战略屏障牢而又牢。

从人口学、社会学以及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看,我国藏族人口今天的分布,除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外,还包括居住在青海省、甘肃省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云南省和四川省西部的横断山区等藏(羌)族自治地方。五个藏族集中居住区的藏族人口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98.86%;而在五个藏族居住区中,西藏、青海和四川三地藏族人口又占五省区的藏族总人口的89.32%②《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发布的数据)。;与此相对应的是这片区域还生活着汉、回、彝、羌、满、纳西、布依、门巴、珞巴等几十个民族。在国土面积约为四分之一地带聚居和杂居着的几十个民族,在治国治边、治边稳藏以及共同富裕等命题上意义重大。

从专门史研究、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以及邻省涉藏州县民众在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艰苦奋斗,努力进取,取得了经济社会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重大成就,特别是西藏以及邻省涉藏州县全部纳入了国家第一、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实施的地区后,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藏族人民的生活大为改观。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全面脱贫攻坚工作的达标,2020 年藏族与兄弟民族一道实现了小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③赵志朋.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构理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1-26(008).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现实的基础。

在大历史观的视域里,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成立自治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等阶段的进程,70年来藏民族同各个兄弟民族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建立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政权,藏族人民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走在康庄大道上。西藏与四省涉藏州县脱贫致富、繁荣发展的事实,证明了祖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今日中国文明进步的必然取向,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条件。

对以上多学科陈述的抽象以及更大范围的意义,就是数千年来在中国这一民族交替称雄的多民族国度中,统一是规律,是人心所向的体现。各民族之间早已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牢固关系。历史所造就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彩纷呈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而为世界上多民族国家如何长期以来保持国家主权与领土的完整统一、并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共同繁荣发展,形成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个典范——“中国模式、中国方案”构建共同体的实际案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案例支撑意义。

(三)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个关键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要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不懈奋斗。“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至今已走完四分之三的路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即,同时也面临繁重的任务。西藏以及相邻的四省涉藏州县,能否稳定和长治久安,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涉藏工作在思想意识上夯实观念的基础,是兄弟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保障,是面向未来中华民族命运所系的根本。其中的逻辑见图2。

图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线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治边、治边稳藏和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十年来全体中国人的追求,凝结着千百万仁人志士的鲜血,体现了为理想和信仰而奋斗的群体信念,进而言之,若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便没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似应从五大方面着眼着手: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的原则,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核心不动摇。习近平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①王子晖.“多元一体”——习近平的民族观[DB/OL].新华网,高层〉正文.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9-09/29/c_1125054038.htm.这是在百十年的历史中得到的认识,完全符合中国的现实,也是各族各界的共识。新时代中国所面临错综复杂的世情与国情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海,中国这艘巨轮要安稳远行,必须要由经过历史反复考验的执政党来掌舵——经过“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D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706/c40531-28527498.html.,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主心骨和勇往直前的领导力量。各民族要在精神领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按照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③靳燕凌.百年以来维护党中央权威及对新时代“治藏方略”的启示[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是第一原则,如此才能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治边稳藏的命题,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就守住了政治核心意识,就能够把握住相关研究的路线。

二是必须坚持“五个认同”这个深层的认识,进一步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指向不动摇。由“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经过数年的时间,引起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有学者认为习近平对“五个认同”的阐述,“为维护民族和谐统一、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新认识、新思想、新方法”①王月会.论“五个认同”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定位[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19-22.,这对引导各族各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确立党的领导信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仅具有思想认识上的站位,也在“五个认同”的渐进之中,将大历史观的逻辑普及到各族各界——对祖国的认同,包含了对祖国历史的认同,也必然要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由此再进一步认清中国历史到今天再走向明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了前三者顺延下来必然要认同后两者,因为这就是历史的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铸牢的内在逻辑。

三是在新时代继续促进各民族“三交”,进一步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历史已经证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社会基础,民族团结有了“三交”才有向前发展的取向。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夯实社会基础方面,有学者对近些年的建设小康、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等活动做多点的考察,认为藏羌彝民族地区基层已经形成多民族和谐共居机制[17],产生了好的趋势。我们认为,继续实行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为前提,营造各兄弟民族一家亲氛围,有利于中华民族一体的健康发展——按照中央的部署,持久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以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在具体工作中,还要加强和改进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口服务工作,推动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发育②王志章,丛丹丹.多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名城,2016(8):4-12.,打造互嵌又和睦的社区环境③张会龙.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基本概念、国际经验与建设构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44-48.,以及提供方便少数民族成员在全国各地来往通行、居住、就业等条件,以促进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共同致富、和谐发展。

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藏的方略,进一步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基础不动摇。依法治国和依法治藏,是具有顺承关系的治国理政基本方略,依法治藏是依法治国在涉藏地区的体现。依法治国以及依法治藏,就是要坚持法治摒弃人治,依法保障各民族成员的合法权益,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打击分裂国家和破坏团结等违法犯罪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边疆地区通过周期性的多次普法活动,各族人民学法、懂法、按法律办事的自觉性大有提高,涉藏地区的法治建设也是如此。继续扎实提高边疆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法治能力,既是新时代治国治边的要求,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法治藏是最高决策层提出的要求,也是建设法治边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18]完善边疆法治,能够“促进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健康稳定发展”④才让.在民族地区如何更好地开展普法工作[J].区域治理,2020(2):130-132.,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五是坚持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能力水平不动摇。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党几代领导人始终强调的大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多年来,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四个现代化”取得了步步往前的成就⑤1964年12月20日至1965年1月4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周恩来在报告中号召全国人民“在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那个时候开始,“实现四化”成了中华民族追求的目标。,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又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习近平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2/17/content_2612860.htm.,这样,标志着国家现代化“硬件与软件”的契合,将物质建设的能力和国家治理的水平紧密关联起来。习近平强调指出:“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习近平: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0-06/09/content_5518164.htm.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扶持政策,以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涉藏地区的各个方面,既有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又有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各界的思想灵魂,引领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富裕”,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结语

在亚洲东部大地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原有的很多部落与部落联盟在辽阔地域上“你来我往”,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间的血肉联系,在同呼吸共命运的取向之中,锻造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其最直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历代王朝无论是哪个民族执政,都将“中国”作为统治疆域的代称,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追求大一统,维护大一统。从祖国历史中形成民族共同体的命题,有一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国家共同体的延续是以民族共同体为依托的,其中作为物质与精神趋同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共同体的特性。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特有的基质,就在于每一个民族都为缔造和维护统一的国家尽到了责任,做出了贡献②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M]//《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二版,1991:621—656.。

到近代,中国命运多舛,在列强的暴力入侵下,丧权辱国的中国苦难深重,所有的民族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需要在“救亡图存”这个历史大命题下,高举一个国族的旗帜凝聚中国各族民众③刘永刚.国族、国族建设与中华现代国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6):97-103.刘永刚认为: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及其建设既是中华现代国家建立的政治基石,也是中国疆域治理的基础性政治保障。,以共赴国难,团结奋斗,重塑中国,因此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终于脱颖而出,认同一个国家。经过比较与鉴别,在如何救国与建立新国家的道路上,中国各族各界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认同社会主义的道路,奔向共同富裕,这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必然。面向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必然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流砥柱。

从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乃至文字学的跨通研究上,我们较为清晰地看到了中华民族各个成员逐步结成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认同一个祖国,认同祖国的历史,认同在几千年的过程中,各个兄弟民族一同走过的道路和塑造的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种不能分离的关系,而能够把这样的关系凝结在一起的,就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西部省区的涉藏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思想主线,也是迈向未来之必须!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