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交朋友圈的背后:展会功能不断拓展,溢出效应更强

2023-05-21陈盈珊贝贝詹丹晴黄驰波

南都周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广交会采购商进出口

陈盈珊 贝贝 詹丹晴 黄驰波

编者按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对外贸易展会,这次广交会为世界所广泛关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贸易增长乏力,国际航班往来仍不够便利。”4月19日,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认为,从第133届广交会第一期运行情况看,参展企业和境外客商对参展效果充分肯定,普遍认为好于预期。

广交会这个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连日来火爆出圈。中外客商们在这里开拓合作新机遇,是对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投上的信任票。“万商云集”的背后,是广交会不断壮大的“朋友圈”,以及中国进出口外贸经济结构变化的缩影。徐兵表示,随着市场需求呈现定制化、个性化趋势,展会的功能和成交模式也在不斷拓展,溢出效应更强。

广交世界

创办67年来朋友圈扩大10多倍

广交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从首届广交会迎来19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223名采购商,到如今广交会吸引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5万个参展商。创办67年来,广交会的“朋友圈”扩大了10多倍,已累计出口成交约1.5万亿美元,累计线下大会和线上观展境外采购商约1000万人次,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本届广交会扩大了招商范围。通过224家我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67家外国驻穗总领馆发出参会邀请,通过2300多家工作联系机构和160家广交会全球合作伙伴,邀请境外采购商参会,举办多场全球推介活动,扩大招商。本届广交会期间,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8家企业在12个专业展区参展。

本届广交会是我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全球工商界高度关注。有来自226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线上线下报名参会。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47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其中印度Tibro商旅机构、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团组人数超过200人。

美国沃尔玛、梅西、生牌、中央采购、史泰博、法国欧尚、家乐福、德国麦德龙、历德、日本似鸟、阿联酋LULU、澳大利亚伍尔沃斯等53家头部跨国企业参会。阿联酋 LULU、法国欧尚、墨西哥科佩尔等5个团组人数都超过100人,其中美国沃尔玛、日本似鸟团组人数超过200人。

互利共赢

采购商半数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广交会不断壮大的朋友圈梯队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组团力量,同样值得关注。今年,正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据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介绍,为沿线国家企业向中国推销产品和服务提供“快车道”,今年有来自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70家企业参与进口展,占进口展总企业数的73%。而广交会的采购商中,有一半都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作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促进平台,广交会积极推动非洲、西亚国家的企业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广交会180多个全球合作伙伴中,25家机构来自非洲、西亚,占总数的15%。本届预登记参会的非洲、西亚国家采购商占采购商总人数的19%。

广交会大会副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文仲亮认为,中国与非洲、西亚地区存在独特的经贸互补关系,在中国对非洲西亚贸易中,以苏美达、海尔、森大集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招商局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广交会参展企业和贸易服务机构在机械、家电、金融、基建等领域发挥领头羊作用,积极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当地产业链升级,在实现自身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成为帮助其他中国企业进入非洲西亚市场的桥头堡,为促进中国与非洲西亚贸易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非盟委员会经济发展、贸易、旅游、工业与矿业委员阿尔伯特·穆昌加看来,通过广交会,非洲和中国能够不断拓宽和深化贸易关系,为双方更为深入、更加密切的贸易往来奠定夯实了基础,“很多参加广交会的参展企业,非常期待这次广交会给双方带来的机遇。”非洲驻华使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认为,在过去几年包括今年,都看到有许多参展商、买家和卖家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来进行参与广交会,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化,以及对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是不可取代的。”

“过去十年来,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关系日臻紧密,硕果累累。中国持续稳居海合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石化产品出口国地位。”阿拉伯农工商联合会秘书长哈立德·哈纳菲先生认为,过去十年来,中阿经贸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南南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中国是阿拉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于中阿贸易的未来,哈立德·哈纳菲希望能够从简单的贸易进出口转向到战略合作,不仅仅要扩大市场,还希望能够进一步加深和中国的关系,比如说像海港,能够进行一些增值的活动,不仅仅服务于阿拉伯国家,也希望能够将这种影响力辐射到其他的阿拉伯国家。

摄影南都记者张志韬

新兴市场

与非洲和西亚合作良好成我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

广交会朋友圈结构的变化,同样也是中国经济外贸结构变化的缩影。在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进口4.24万亿元,同比增长0.2%。“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了较强韧性,开局稳中向好,为全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打下了基础。”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我国外贸整体的比重,从2013年的25%显著提升到2022年的32.9%。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较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其中,出口2.04万亿元,增长25.3%;进口1.39万亿元,增长6.3%。一季度我国对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6.1%、11.7%、14.1%,规模合计占比提升2.4个百分点,达到28.4%。

“随着2021年,RCEP区域全面经济合作协定的推进、签署,我们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节点的亚太经贸圈,以德国为中心节点的欧盟区,以及以美国为中心节点的北美自贸区,这样三足鼎立的态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认为,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地区被忽略或者没有被广泛关注,那就是亚非拉地区的经贸,这就是为什么在十年之前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因,换言之“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大力推进中国和亚非拉国家的经贸合作。

余淼杰表示,中国跟西亚、跟非洲的經贸合作已经取得很好的结果,比如中国跟非洲经贸总额,去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2800亿美元,中国和中东达到了5000多亿美元,跟阿拉伯国家超过了3300亿美元,今年有望超过4000亿美元。“如果把这三个数加在一起,超过1.2万亿美元,会占中国外贸的20%左右。”余淼杰表示,这将超过我们现在最大的经贸伙伴。现在跟东盟合作的经贸规模是15%,跟欧盟是14%、跟美国是13%,所以如果把非洲西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将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已经连续13年成为非洲大陆的最大的贸易国,在2021年、2022年,大概这个量达到了2500亿和2800亿美元。”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磊介绍,作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核心成员企业,在去年公司营业收入超过了1400亿,那么进出口总额也超过了127亿,其中对于非洲的贸易总额连续两年是超过10亿美元,“对中国的广大企业来讲,非洲这片热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超过预期

参展企业和境外客商对广交会参展效果充分肯定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为中外客商提供“卖全球买全球”的重要平台。从这里,中外客商在广交会物色优质商品,并与各地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建立良好互动,开拓全球市场。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普遍认为,尽管境外采购商到会还在恢复中,但参会采购商成交意愿较强,下单更快。不少采购商千里迢迢、克服航班等不便来到广交会,目的就是为了签订单,看望老朋友、结识新客户。有采购商称,广交会综合性的特点满足了“一站式”采购需求。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提供的数据显示,有些参展企业首日已收获300万美元意向订单,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有参展企业订单达1000万美元。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贸易增长乏力,国际航班往来仍不够便利,但从第133届广交会第一期运行情况看,参展企业和境外客商对参展效果充分肯定,普遍认为好于预期。”徐兵表示,本届广交会是我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全球工商界高度关注。截至4月19日,累计进馆人流量超过126万人次。“万商云集的盛况,向世界展现了广交会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万商云集的盛况,也是中外参展商对中国经济发展投下的信任票。在全球经济挑战加剧,尤以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明显的新情况下,中国经济预计逆势跑出5.2%的增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较此前调低0.1个百分点至2.8%,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预计明年将腰斩到1.3%。

最新一期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物流指数连续两个月回暖上升,表明当前我国出口有推动力、进口有牵引力,贸易规模仍将保持高位运行。“这将为世界经济带来可喜的拉动作用”,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3月底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说道。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意味着其将在2023年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约三分之一,而这样的市场无疑吸引着世界目光。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有所下降,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显著提升了我国产业的配套能力、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进而锻造新的外贸优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说。中国进出口商品体量大、制造业优势带来品类多元,整体外贸结构更健康稳定,相应在外部环境冲击下,恢复速度也会更快。

具体至区域,广东依然在全国外贸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世界外贸看中国,全国外贸看广东,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1.84万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1.14万亿元,同比增长2.2%。2022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达8.31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在高基数上迎难而上、稳定增长,3月进出口增速更是大幅提升至25.7%。

“随着市场需求呈现定制化、个性化趋势,展会的功能和成交模式也在不断拓展,溢出效应更强,现场看样、实地看厂、调整产品设计方案后再下单的成交模式逐渐增多。本届广交会上,很多企业表示已有大量客户预约实地看厂。”徐兵说,第133届广交会第二期于4月23日开展,将继续加大采购商邀请力度,优化配套服务,为全球展客商提供更好的洽谈成交环境。热烈欢迎全球工商界人士参加广交会,共享中国机遇,共谋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广交会采购商进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广交会首次线上线下融合举办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流通供应链管理绩效:来自对供应商和采购商的研究
第123届广交会的新品推介AR和减压玩具热销
供应链管理中采购商与供应商的关系
第121届广交会二期开幕 “玩具+互联网”大行其道
基于Credit期权的集群式供应链采购模型及算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