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门核电:一流创新打造一流“智慧电厂”

2023-05-16陈捷严学锋

董事会 2023年4期
关键词:核电科技

陈捷 严学锋

三门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缪亚民认为,发展无止境,对三门核电来说,继“四最一优”之后,还要在“四个一流”上下大力气,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并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为我们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国资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打造一批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作为我国能源行业变革的领导者、“国之重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秉承“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中国核电以此活动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创新优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助力建设核工业强国,为实现“双碳”目标,打造“核谐中国”而不懈奋斗。作为央企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主要核电基地之一的三门核电,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有为,全力落实中核集团“创新优化年”工作部署,脚踏实地地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

暮春四月,《董事会》杂志记者专程赶赴浙江台州,采访三门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缪亚民。作为中国大陆内地第一批操纵员,缪亚民历任三门核电总工程师、福清核电总经理、三门核电总经理等职务,此前还在秦山核电任职十八年,是资深的核电人。缪亚民说,从总经理到董事长,角色在转变,职责也在转变,对于领导力也有进一步的要求。对于如何持续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他认为,发展无止境,董事长的职责需要关注更多的事情。对三门核电来说,继“四最一优”之后,还要在“四个一流”上下大力气,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上篇

抓细做实“四最一优”,打造创新优化发展标杆

缪亚民认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于核电而言,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从体制机制上优化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深化科技评价机制改革,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董事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三门核电今年进行创新优化的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分别有哪些?

缪亚民:三门核电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创新优化年”的工作部署,紧前谋划、系统思考,在总结固化去年精细化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制定形成“创新优化年”专项工作方案。我们的总体原则和目标是,坚持党建引领和价值创造,坚持深化改革和提质增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按照抓细做实“四最一优”(最少的组织机构人数、最少的生产外委项目、最少的库存、最低的运行成本、最优的大修工期)1条主线,创新优化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经营发展4个领域,主动作为N项举措的“1+4+N”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创新优化专项工作,助力公司年度各项经营发展任务全面完成,安全管理和机组运行创造新业绩,高含金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显现,二期工程保持高水平建设,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努力成为中核集团和中国核电创新优化发展的标杆。

《董事会》: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三门核电有怎样的战略布局?

缪亚民:一是制定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通过数字化转型,在智慧电厂建设上取得成效。结合中国核电和地方政策,开展核能综合利用。二是健全创新体系。持续优化科研管理体系,简化科研管理流程,鼓励科技成果向产品和市场进行转化,促进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研发投入。加大企业自身科研投入,同时要拓宽科研经费渠道和来源,积极申报国家的、集团的科研项目,争取国家和集团资金支持。四是强化知识产权策划。围绕重点科研攻关领域,打造核心知识产权,引导技术人员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坚持创新与实践相结合,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五是开展科研平台共建。依托平台建设带动科技创新。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品牌效应,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促进公司减税增收。六是借助优势资源。依托核电运行研究院和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科研平台,开展联合研发,做好机组运维和在建工程科研项目的布局,在智慧核电等长周期、综合项目上取得突破。同时利用公司自身优势,依托其他科研院所开展个性项目攻关。加强与重要国际组织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提升公司的国际影响力。七是强化创新正向激励。完善配套的科技创新激励制度,将科研激励精准激励到项目组,提高员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宽容探索性失败和失误,为敢于创新者解除后顾之忧。八是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加大对优秀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重視,优化人才评价和管理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科技创新潜力和预期成果产出为重点的人才遴选标准机制。九是营造创新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创新,组织科技创新交流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类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董事会》:三门核电有哪些走在行业前列的创新成果,对于我国核电发展有何意义?

缪亚民:一是AP1000首堆调试关键技术。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AP1000首堆调试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AP1000机组冷试、热试和升功率期间的机组状态分析评价的输入数据,为机组设计改进提供依据。项目成果在国内属于首创,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基于大数据的核电站典型关键设备(SPV)健康管理系统。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标准的核电设备健康管理评价体系,实现设备关键参数的自动趋势分析与故障预警,实现设备性能的早期衰退预判,实现关键设备的在线实时自动监测和评估。这项成果对提升我国核电设备健康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远程辐射监测系统。首次在国内启动远程辐射监测系统(RMT)开发,此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辐射监督效率和应急响应效率,提升了辐射安全和运行效率。四是AP1000屏蔽主泵检修技术。我们研制的组合式主泵安装小车、C型环在线加工装置、主螺栓气动平衡式拆装工具、一体式屏蔽主吊具等技术装备,解决了屏蔽主泵检修关键技术难题,掌握了大型屏蔽主泵整体更换及解体检查的核心能力。该研究成果还适用于CAP1000系列机组屏蔽主泵的安装,可有效缩短安装工期,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三门核电已获得专利授权463件(发明83件,实用新型377件,外观设计3件);获得软件著作权29项等。相关的研发成果对增强核电科技创新整体实力有重要意义。

《董事会》:作为三门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又是技术型专家,推动企业成功实现创新,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缪亚民: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三门核电主要是做到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创新。科技创新一直是公司秉承的發展思路和企业文化,由对标国际五大聚焦之一“科技创新”到追求卓越的六大领域之一“技术科创”;为了做好科技创新引领工作,成立科技创新处作为专责部门,多次深入该部门指导科技创新工作,推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稳步开展。二是支持创新。在践行公司“四最一优”管理理念的总体布局下,公司科研投入逐年增长,加大力度支持创新;每年度落实创新激励百万元,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大家敢于创新,积极创新。三是带头创新。关注重点科研项目进展,为科研项目实施指明方向并提供资源保障,推进项目成果的转化,比如促成了“基于大数据的核电站典型关键设备(SPV)健康管理系统”成果顺利转化,也是中国核电完成的第一个集团外成果转化项目。

《董事会》:创新成效明显的同时,又是如何有效控制其间的风险的?

缪亚民:创新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所以创新肯定会有风险,重要的是要辩证把握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以三门核电来说,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首先都要聚焦主责主业,从实际问题和需求出发,既放眼国际创新前沿又立足国内行业特点,要让创新成果“落地发芽”,更要“开花结果”。公司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科研项目审查制度,并充分发挥公司内技术委员会和各职能部门的技术和管理职责,适时发挥外部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防范控制创新风险。

比如,我们的1、2号机组商运后,关键敏感设备就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调研国内外有关发展趋势后,我们一步一步地对PHM(设备健康管理)系统进行迭代优化,到现在推进到四期,实现对电厂关键设备的智能在线监测和故障早期预警、诊断等,为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只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前期论证和阶段性评价,创新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

中篇

创新成果“落地发芽”,更要“开花结果”

《董事会》杂志:企业成功,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三门核电在人才管理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推动人才管理优化方面有什么思路?

缪亚民:我们建立健全了公司的人才发展体系,持续做优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工程。公司对于人才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引领,强化人才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建立五通道的职位体系,创新性设立专职安全从业人员发展通道,实行能上能下,畅通员工发展渠道;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发展规划,构建内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六级科技人才发展体系,逐步打造人才高地。二是创新举措,强化人才队伍自主培养。建立“揭榜挂帅”工作机制,大力实施生产领域通岗培养,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促进人员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全面完善技能工作室建设,推动工作室成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所、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三是完善保障,强化薪酬分配激励作用。设立人才专项激励,持续加大激励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师带徒等激励措施,落实菁英人才补贴等。

《董事会》:我们了解到,公司设置了“创新工作室”,这个特色安排具体是怎么落地运转的?

缪亚民:我们组建了专职化科技队伍,涵盖公司技术委员会、科技带头人、科技创新专职部门、主要技术部门、创新工作室、科研平台和其他各类支持资源。成立了7个创新工作室(包括:韩杰工作室、李敏华创新工作室、电气工作室、仪控工作室、维修规则工作室、维修安全工作室、人员绩效工作室),成为科技创新工作先锋队。我们的7个创新工作室,涵盖了公司运行、维修、设备、技术、安全、管理等多个领域。

公司高度重视职工首创精神,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提供专项资金和场地、开展培训调研、考核评比等多种方式,为职工创新工作室蓬勃发展创造条件。截至目前,三门核电创新工作室的成果转化职工创新经济效益超过两个亿,真正成为解决技术难题的攻坚队、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工匠精神的培育所。

《董事会》:只有推动形成创新共识和创新文化,创新才能赢得广大员工及股东的支持,真正开花结果。

缪亚民:近年来,三门核电加快创新,技术支撑实现质的跨越。公司的创新改革进程也得到广大员工和股东的大力支持。首先,公司股东方和干部职工群众都已深刻认识到夯实技术支撑、推进提质增效是守护核电安全生命线、提升核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其次,公司上下已经形成“改革永远都在进行时”的发展共识。此外,“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筑牢了三门核电人推进创新改革的文化基础,“我是中核人、我是中国核电人”的职业身份认同,进一步焕发了建设“四个一流”三门核电的强大动能。

下篇

围绕“四个一流”,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缪亚民说,公司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争创行业标杆为目标,聚焦核电运营成本结构中的人、物等可控环节,实现“四最一优”的管理目标,显著提升核电厂的发电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董事会》:我们注意到,三门核电“以精细化管理推进‘四最一优,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于2022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典型案例。那么,公司如何进一步推动管理创新与流程优化?

缪亚民:下一步,三门核电将结合公司“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坚持“解放思想、对标国际、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工作思路,围绕“四个一流”(培育国际一流的人才,锤炼国际一流的技术,打造国际一流的管理,创造国际一流的业绩)目标,在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工程项目高效建设、高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效率效益目标,通过对标世界一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思维创新、引导管理创新、实现流程创新,不断开创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董事会》:三门核电二期工程目前正在施工,不同于其他大型工程项目,这里实行的是业主负责制,效率高,效益好。大型复杂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三门核电有什么优势和特色做法?

缪亚民:我们在深刻总结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全面管理穿透”项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推动二期工程高质量建设为出发点,在二期工程建设实施以“六个一”即一个团队、一套指挥体系、一个目标、一份计划、一份报告、一张清单为核心理念的一体化项目管理,统筹协调资源,助力项目“六大控制七个零”卓越绩效目标实现,打造标准化、集约化、一体化、契约化项目典型,为中核集团标杆模式落地提供实践支撑和三门智慧。“六个一”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一”里,它是系统观念在项目管理上的体现,是“统一、协同、高效”。三门核电通过“六个一”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从顶层设计上对项目管理目标、管理体系、管理行为及项目资源进行整合与统筹,实现项目管理机构、体系、过程与绩效目标、思想意识和管理理念的高度统一。三门核电二期工程通过坚定推行“六个一”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实现了项目安全、质量可控,项目投资、进度目标受控,业主与总承包商、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逐渐摒弃了基于合同契约关系天然形成的严肃、紧张、对立的氛围,消除了人员沟通、信息共享的多重顾虑,各参建方团结协作、同甘共苦,促进了项目业主对项目的统一指挥协调,实现了业主最终负责制的落地,管理效率实现大幅提升,团队人才实现全面成长,项目管理经济效益成效显著等诸多直接或间接成效。

《董事会》:数智化是发展的未来方向,三门核电进展如何?

缪亚民:数智化是企业发展的有效助力,三门核电高度重视其对业务的支撑作用,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公司经营管理、工程建设、生产运行、党建文化、安全质量等各业务领域信息化、数字化全覆盖,通过信息工具助力公司“四最一优”管理目标精细化、高质量落地。

我们在三年前就绘制了“3+6+3”的“十四五”期间公司数智化建设蓝图,核心聚焦“人员绩效提升、设备可靠性提升、公司业绩提升”三个目标,重点围绕“智慧建设(智慧工地、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智慧运行(运行活动、化学管理、生产实时数据等)、智慧维修(工单管理、智慧巡检、防异物等)、智慧安全(设备可靠性、辐射防护、在役检查、核安全、工业安全等)、智慧经营(人财物、经营分析、数字员工等)、智慧厂区(数字安防、行政办公、移动应用等)”六个智慧主题,以三個层次的技术应用引领公司数智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快车道。

第一层是传统业务流程数字化,持续推进公司各领域、各部门工作场景的“上线上云”。在中国核电板块内第一个实现现场工单执行、运行活动开展的全移动化应用(飞令系统),将数字化应用落地在生产第一线,切实将提质增效落地在基层,将数智化转型基础钉牢在业务;第二层是打通数据壁垒,推进数据综合利用,以数据赋能助推公司三项制度改革落地,倡导“以数据立身、用业绩说话”,让数据发挥在经营管理和生产运行中的辅助决策支持作用,以数据的精细化辅助管理决策;第三层是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技术应用,挑选典型应用场景,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少人化,无人化”数智解决方案,中国核电首位“数字员工”正式上岗,在经营和财务领域开展深度应用,更多的数智化创新探索通过科研渠道也在积极推进应用建设。

着眼未来,三门核电将在现有数智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坚定支持中国核电信息领域集约化改革,站在数智化创新中心的肩膀上,大胆尝试,拥抱创新,积极将三门核电打造成“智慧电厂”的典范。

从“大国重器”到“核谐中国”,从“双碳经济”到“绿色能源”,从“四最一优”到“四个一流”,立足新时代肩负的使命任务,三门核电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猜你喜欢

核电科技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笔中“黑科技”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中国核电等待重启
科技助我来看云
走进核电全产业链
科技在线
核电链接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