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贵神速”抢在敌人有备之前

2023-05-16谭力国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5期
关键词:李存勖明军梁军

谭力国

“兵贵神速”的观点,先后被多位中国古代军事家强调。

“兵贵神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如此强调速度?又有哪些经典战例?

 三垂冈之战场景图

兵法解析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围绕“以速取胜”的观点进行了多次论述,例如《孙子兵法·作战篇》中强调,“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故兵贵胜,不贵久”。意思分别为:即便方法笨拙也要速战速决,没有见过求巧而长久作战的;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孙子兵法·九地篇》又强调,“兵之情主速”。意思是:用兵之理,贵在神速。

不仅《孙子兵法》,经典兵书《六韬·龙韬·军势》也专门强调快速用兵就要“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这样就能“当之者破,近之者亡”,无人能够抵御。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曹操的谋士郭嘉专门提出“兵贵神速”一词,成为后世的重要成语。

历代兵家之所以如此重视以速度取胜,一方面是为了控制战争成本。因为战争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制约,拖得太长,必然造成这些因素的大量消耗,由此而产生的内部矛盾将日益尖锐,所以作战应当追求速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抢在对手有准备之前,通过快速用兵达成战术突然性。神速出击往往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令敌人防不胜防,从而大获全胜。

中国古代的多位名将,正是运用“兵贵神速”的作战原则,达到了奇袭敌人的目的。

 李靖画像

唐:李靖破东突厥之战

隋末,北方的突厥部落强大起来,成为北方、西方乃至东北各地区的霸主。唐朝平定中原及南方群雄后,突厥又屡屡寇边,成了唐朝最强大的敌人。

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登基,东突厥首领颉(jié)利可汗便率10余万大军南下,抵达渭水北岸,迫使唐朝向突厥进贡,这就是李世民视为奇耻大辱的“渭水之耻”。此后,他励精图治、训练精兵,准备灭突厥、除边患,一雪前耻。

629年,北方连降大雪,牛羊冻死无数。11月,李世民下诏兵分六路进攻东突厥,让在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的颉利可汗羽翼全失。李世民给前线统帅李靖和李勣(jì)下令:“卿等宜乘胜追击……天下自此长安!”

630年1月,李靖率3000多轻骑,自马邑(今山西朔州朔城区)出发向北,绕过突厥军主力,趁夜突袭颉利可汗的王庭——定襄。颉利可汗完全没想到唐军骑兵行动如此神速,更没想到唐军竟孤军深入。由此,他“一日数惊”,一路北逃。此后,李靖又离间招降突厥部众,其中还包括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

绝望之下,颉利可汗继续率部北撤,但途中又连续遭唐军的截击,损失惨重。无奈,走投无路的颉利可汗使出缓兵之计,派使节向李世民求和,试图撤往漠北再图后计。630年2月,李靖引兵至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与李勣会合,商量下一步的作战方针。

随着颉利可汗的一路北撤,唐朝大军的补给与后勤辎重问题愈加凸显。如果还要继续追击,只能以部分轻骑冒险先行。李勣建言称,“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放任他逃往漠北,得到当地部落的庇护,“道阻且远,追之难及”。现在朝廷向东突厥派去使臣,颉利可汗必然因此放松警惕。若选精骑一万,携20日粮草快速突袭,“不战可擒”。李靖深以为然,决定由李勣率大军继后,自己率精骑万名,备20天粮草,连夜出发疾进。

李靖率軍冒雪至阴山,遇突厥营帐千余,尽数俘虏随军。当颉利可汗见唐使前来抚慰,以为天下无事时,李靖为加快追击速度,组建了更为快速的机动轻骑,在浓雾掩护下衔枚(枚:形如箸,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衔枚:古代行军时,常令士兵把枚衔在口中,以防出声暴露行迹)疾进,至颉利可汗牙帐7里(3.5千米)才被发现。轻骑攻下牙帐后,颉利可汗乘千里马西逃。李靖率大军跟进,猝不及防的突厥军全面溃散。

颉利可汗率万余残部准备北逃碛(qì)口(今内蒙古二连浩特附近),但李勣的军队已抢先占据了该地,切断了他的北逃之路,附近乱成一团的突厥军纷纷降唐。在唐军轻骑几次快速打击后,颉利可汗身边只剩下数十骑兵,最终被唐军俘虏,东突厥就此灭亡。

此战之后,唐朝周边各部族长上表,称李世民为“天可汗”,表示对大唐的臣服。

五代:李存勖三垂冈之战

唐宋之间,有5个政权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907年,刚刚建立后梁王朝的朱温,派大军攻打河东军(唐代河东道藩镇)的重镇潞州(今山西长治)。潞州位于梁都汴州(今河南开封)与河东首府晋阳(今山西太原)之间,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对于后梁和河东军来说,谁占据了潞州,谁就把剑锋抵在了对手的咽喉上。

经过一年的激战,后梁和河东军在潞州城外缠斗不休、相持不下:梁军攻城不下,却坚持围城不退;河东军守将李嗣源死守潞州,城外援军周德威救援失败,却又在潞州城附近下寨,频频袭扰梁军。即便梁帝朱温亲征督师,也打破不了战场僵局,眼看着双方要打一场持久战。

然而,908年2月,河东军主帅李克用过世,救援潞州的周德威撤军返回晋阳,只剩下李嗣源在潞州苦苦坚持。眼看着十几万梁军精锐对潞州城长围久困,梁武帝朱温认为,河东军内部,必然因为李克用之死爆发内乱;失去援军的潞州已成囊中之物,自己不必在潞州城外空耗。于是,他便放心撤军回汴州了。围困潞州的梁将康怀英等,也满心欢喜地等待胜利时刻的到来。前线梁军自恃己方兵多,放松警惕,甚至“不复设防”。

朱温没有想到的是,新晋位的河东军主帅李存勖(xù)是一位军事奇才。在得知围困潞州的后梁军队战备松懈后,李存勖告诉部下:“梁军本来就占据优势,又听说我父亲刚去世,欺我年少,必定骄傲大意,防备懈怠。如果挑选精兵,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我方愤激之众,击梁军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更易破敌,解围潞州,在此一战。”这一年,李存勖年仅23岁。

安顿好内部之后,李存勖挑选数万精兵,于4月24日从晋阳出发,一路人衔枚、马勒口,只用6天,就快速潜行至潞州城外的一处小山冈——三垂冈。30日夜,天降大雾,梁军懈怠,既没有派出放哨侦察的巡逻兵,也没有做好防守的准备。李存勖的军队借着大雾冲到梁军营寨时,10万梁军尚在梦中,被李存勖和潞州守军里应外合、打得大败。之后,梁军南向而奔,投戈弃甲,填塞道路,逃亡和被杀死者数以万计,丢弃的粮食和军备器械堆积如山。

三垂岗一役,梁军10万精锐灰飞烟灭,河东军大获全胜,成功解围潞州,确保了南线的战略安全。李存勖在形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敏锐捕捉战机,利用骑兵突袭奔袭战术,快速扭转战局,由此一战成名。据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载,这一仗后,朱温驚叹:“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的别名)!”

明:明军攻元曲靖之战

1372年正月,已将元顺帝赶到漠北的明太祖朱元璋,派出使臣招降盘踞云南的元梁王。孰料,元梁王自恃拥兵数十万、云南位置偏远且易守难攻,竟公然杀死明朝来使,以示效忠元朝。此事激怒了朱元璋,武力统一云南提上议事日程。

1381年9月,朱元璋决定平定云南,他令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步骑30万征讨元梁王。

9月26日,傅友德率军抵达湖广,分遣部将胡海、郭英、陈垣率兵5万南下前往乌撒(今贵州威宁)。傅友德与蓝玉、沐英率大军,攻取普定(今贵州安顺)、普安(今贵州盘县),然后直扑曲靖(今云南曲靖)。

行军途中,大将沐英对傅友德建议:“梁王以为我军劳师远征、疲兵深入,眼下不会有太多防备。如果我们倍道兼程、加速行军,出其不意,必破敌军。”傅友德采纳了这条建议,下令大军疾速行军。

在距离曲靖只有数里之遥时,天降大雾,明军乘雾潜行。大雾散去时,明军已经抵达白石江(在今云南曲靖北)。元将达里麻万万没有想到,明军眨眼间便杀到眼前,大惊之下,急忙整军扼水抗拒。傅友德本想强行渡水进攻,沐英建议智取。于是傅友德一边整队摆出要渡河的架势,一边派出一支小部队作为奇兵从下游潜渡,绕到元军阵后,在山谷间遍张旗帜,并大吹号角。

元军本来就被明军的突然到来吓破了胆,听到背后号角声大作,又见漫山遍野隐隐约约皆是明军的旗帜,以为明军已断其退路,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不胜惊恐。沐英见元军阵脚大乱,选善于泅水者持长刀先行渡河,直冲敌阵。于是元兵纷纷溃退,明军主力乘机渡河。

达里麻率军后退数里,才知背后的旗帜只是明军少数疑兵所竖,过河冲杀的也不过是极少数明军,便打起精神,列好军阵同明军决战。傅友德率大军赶来,双方即展开鏖战。沐英率铁骑猛攻敌阵中心,这一中央突破的战术立刻奏效,元军阵脚大乱,全面溃败,明军一路追击,擒获元将达里麻。

随后,明军轻攻取曲靖,进攻昆明,同时派兵接应进攻乌撒之军。

元梁王得知其主力在曲靖一役中灰飞烟灭,只能逃出昆明,在逃亡途中绝望自杀。明军逼降昆明后,云南重回明朝版图。

“兵贵神速”,抢在敌人有备之前作战。这3场战例,出其不意,奇袭敌人,速战速决,赢得胜利,为后世赞叹!你还想了解哪些谋略?请扫描二维码,与知力交流吧。

 曲靖之战场景图

(责任编辑 / 陈琛  美术编辑 /周游)

猜你喜欢

李存勖明军梁军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为何被乱箭射死
一代战神失天下
梁军: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
明中后期对后金之情报活探析
壬辰倭乱时期移居明朝的朝鲜流民考
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
被抹黑的明朝中日惨战
后唐伶人和他们的玩偶李存勖
切好的牌还能变回去,猫腻何在?
切好的牌还能变回去,猫腻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