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究

2023-05-16潘俊娇

中国商论 2023年9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技术制造业

摘 要: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5G和大数据等信息化平台的飞速发展,以数据信息为生产要素、数字技术为支撑、信息平台为载体,与传统行业相互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数字经济应运而生。制造业、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就业和民生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既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机遇把握,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战略的选择。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质量;制造业;创新;技术

本文索引:潘俊娇.<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09):-025.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5(a)--04

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革命时代已经到来,科技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数据价值不断提高,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不断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应运而生,人类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和数字生态。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及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概念引入,并阐述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遇到的困境,再提出以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改进了有关领域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研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数字经济的巨大优势,更好地赋能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和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和作用路径,为数字经济的巨大红利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指导。

1 数字经济的相关概念

1.1 数字经济的含义

每个时代都有其对应的核心资产要素。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土地、劳动力、农耕工具是核心生产要素;工业经济时代,蒸汽、电力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源、设备、资本成为核心要素。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数据资产也已经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并列成为生产要素。数据不是只有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公共数据都是可以挖掘的资产。数据资产的时代趋势是清晰但路径充满挑战的:搜集、确权、加工、分析、定价、使用、监管多个环节、多种困难,解决好这些难题是21世纪每个国家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时代机遇也恰恰存在于解决时代难题的过程中。毫无疑问,21世纪是互联网数字化的时代、数字经济的时代,核心生产要素是数据,基础设施是通信网络、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等新兴事物。新兴产业的发展及随之而来的数字经济反映了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转变。第三次工业革命有时也被称为数字革命,指的是20世纪后期发生的从模拟电子和机械设备向数字技术转变。数字经济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互动的方式、经济格局、获得一份好工作所需的技能,甚至政治决策。

1.2 高质量发展的含义

高质量发展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现有研究一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较多,而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较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数字化创新为核心驱动,重点关注新兴产业,从而实现经济增速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机统一。有关学者对其内涵的界定尚不明确,但制造业的发展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创新能力最强、价值链效益最高、最有活力的制造业,代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因此,发展应以质量、效率和动力为基本方向,坚持提质扩量、效率提高和创新驱动,深化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相互融合,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以生产要素高质量、供给体系高质量和需求体系高质量的全链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3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机理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可以直接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效率提高和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企业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产业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能力,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给予消费者更优质的产品服务,同时达到去产能、避免能源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更符合我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方面,通过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制造企业依靠自身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平台的优势和竞争力,依托数据信息的整合分析等数字技术应用,可以与消费者搭建沟通桥梁,解决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企业能够全面了解消费者的各项需求,进而生产的产品能够最大程度地匹配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优化制造生产的全产业链条,改变制造的研发和生产全过程,逐步形成智能化、数字化的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坏损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能改变传统粗犷式的发展模式,有效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从而引领生产的新方式,形成制造企业新业态。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链融合,极大提高了企业产能。效率提高旨在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益,在降低生产投入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增加,提高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率。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效率提高的机制在于:一是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下,企业创新生产投入更集中于数字化转型领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带动整个传统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生产所产生的扩散效应,使传统行业不断吸收新的数字技术,促使制造产业持续创新发展,从而达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的目的。二是数字经济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政府外部治理效率的提高。数字经济会提高企业内部交流互动效率,通过智能制造和智能仓库显著降低人员和产品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此外,通过云计算、互联網和物联网等数字平台,促进全产业链融合互通,可以提高政府监管企业的

效率。

高技术制造业不仅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还是数字经济的根本支柱。对研发的投入方面,近年来我国对高技术产业较为支持,对其相关的研发投入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除此之外,我国还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一带一路”,促进世界经济的参与度,不断引进国内外各种最新的、最优质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坚持发展原始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高技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具备创新性发展,提高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是高技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1)高技术制造业的高技术性:高技术制造业具有高技术特征,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投入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资源和资本资源,因此高技术制造业的高技术性质是其最显著特征。(2)经济高质量发展均衡性: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味地追求速度是不可行的,速度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更广泛相关领域的协调发展来说,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最终的均衡性发展。就经济活动方面的创新来说,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主要动力引擎作用,创新能够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的追求规模和速度,到如今高质量和高效率增长的不断转变,因而高质量发展在创新层面的高质量对经济的发展是重要体现。

2 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遇到的困境

2.1 体制机制不完善

各级大多未建立研究、谋划、落实高质量发展的专门机构或组织,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在强化研究、超前谋划、科学决策、系统设计、有序推进上做得不够。建立健全落实机制方面,存在统筹协调不够、密切配合不够及落实不够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建立高质量发展工作落实机制,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考核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诸如过去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考核指标和经济增长模式等,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简单粗放的国民经济总量衡量必须有所改变。因此,各方面需要持续发力,建立和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在不断激化的国际市场中,我国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如果再不引导各地提高发展质量,就会影响我国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总体来看,我国在创新、竞争力完善市场机制方面及建立灵活有序的经济体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2 发展方式不科学

我国高质量发展及数字经济发展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梯队来看,广东、北京、浙江、江苏无论是数字经济还是高技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均存在阶梯性差异,要发挥第一阶梯综合引领型省份的龙头作用,带动促进其他地区的发展。第二梯队省份占29个省份的70%左右,为特色开拓型省份,要想提升我国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发展的水平,就需要带动中间省份的发展。第三梯队省份要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如山西省等资源型城市要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在发展方式方面表现出诸多问题。比如,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全社会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等等。不平衡与不充分是相互关联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协调、不匹配的关系。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必须向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复杂、分工更合理、产品更精细、供给更有效方面发展,加上全球经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所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来解决。从此角度来讲,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过程中的开放性与创新性,又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充实了新的时代内涵。

2.3 数字经济给地区带来的发展不平衡

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数字经济发展(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且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特征比较突出,地区之间“数字鸿沟”的基本面是存在的。发达地区凭借其较高的经济产出水平,数字化基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相对完善成熟,数字化发展处于优势地位。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因素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事实上中国区域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明显,其中隨着成渝地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政策的实施,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使四川和重庆成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发展的势头得以延续。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和贵州五个省份始终处于数字经济发展的低水平阶段。

另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未能充分享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知识红利”,反而向经济发达地区输送了大量高学历、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强化了“马太效应”。落后地区的传统产业受到平台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巨大冲击,很多产业和零售业实体被“掏空”,这些地区的创业创新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大量高技能人才的流失或不愿意迁入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在把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放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同时,又要将数字经济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省际和四大区域内不仅呈现相应的非均衡特征,还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因此,研究不同区域之间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既有利于国家更好地实施区域政策,释放不同区域的优势,又能形成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而缩小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的差距。

3 以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3.1 促进数字产业水平的升级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效率提高和转型升级全方位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为实现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在整体上要重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系统,有效促进公开数据共享共用,建立数字技术使用标准,同时强化数字监管力度,推动数字经济良性发展。其次,需要提高原始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如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和关键设备,这些核心领域的前沿和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构建人才创新网络平台,尤其是注重数字基础理论和基础核心技术人才培育,加强国内外制造业领域顶端人才引进,完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潜力和活力,不断优化人才培育体系,发挥人力资本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大对数字技术的创新投入资金,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活力,支持并引导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和风险,不断扩大产业数字化规模,从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2 推进数字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品创新水平

数字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制造业创新效率,数字经济融合传统制造业能够使技术创新广泛推进到制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中,数字经济可以提高制造业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优化产业链等分工体系、提升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国产化水平,极大地促进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与服务的提高。首先,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融合,深化数字技术与场景融合,进一步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和价值,发挥数字经济的强大动能。其次,完善新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云平台的发展,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和5G等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最后,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促使校企合作的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不断引领新技术向制造业快速渗透,为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进而推动产品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促使产品质量和服务提高,进一步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并开辟新市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3 扭转数字经济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共同发展

数字经济对邻省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抑制作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拥有更多资源优势和数字技术的垄断,限制了各种要素资源在地区间的流动,阻碍了数字经济水平欠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发展。首先,要削弱“数字鸿沟”,强化各地区对资源和技术的共享機制,建立资源和数字技术共享平台,加快数字化资源整合,有效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要素和技术壁垒。其次,不仅要打破各省的行政地理界限,还要打破各地方优先发展的思想,不仅要有效推进“强强对话”,还要开展“强弱交流”,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最后,要加快各地区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不断深化各地区数字领域的合作交流,共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形成区域间规模化的数字优势,不断扩大数字经济共享红利,共同推进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3.4 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和数字基础设施之间存在差异,四大板块的数字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为了实现经济均衡绿色发展,我国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特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向重点区域做重点倾斜和扶持,差异化的政策能够为有效缩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差距和绿色发展不平衡提供战略支撑。同时,东部地区应凭借数字与人财物优势,进一步鼓励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确保市场能为发明家和投资者提供合理的激励,以促进新低碳技术的发现和重大绿色技术的原始创新,运用数字技术深度挖掘各类生产管理数据,找出隐藏的规律与模式,提高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率,通过工艺及管理创新改造传统产业,降低传统产业的污染和碳排放,实现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西部和东北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但经济发展活力差、创新能力弱、人力资本流失严重,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强化西部和东北区域人才强省、人才强市等战略,整合优势资源、集成政策效应,通过强化人才发展地区规划、加大年轻干部交流等渠道提升当地的人力资源水平,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另外,要充分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四大板块的联动性和全局性,实施更因地制宜的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坚持江河联动、陆海统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土地管理、区域间互助共济、区域生态补偿等制度,逐步缩小南与北、东与西的发展差距,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通过构建区域间协同发展和优势互补机制,形成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格局,更加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4 结语

推动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本质上是为了解决近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土地资本的问题,过去二三十年以来,各地为了经济增速增量,过度开发土地资源,使国民经济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给我国经济的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力的增强最主要的是依靠经济实力的提高,因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刻不容缓,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经济长久稳定健康地发展,数字经济毫无疑问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杨望,魏志恒,徐慧琳.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基于产业数字化的路径分析[J].西南金融,2022(10):5-6.

刘小娟.以经济结构性转型促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性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分析[J].西南金融,2022(7):22-2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R].2021:36-38.

邝思宇,李橙,国世平.国家金融布局、创新模式转化与高质量发展[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2,37(5):69-71.

郑耀群,葛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空间非均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0,36(24):84-88.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技术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