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话语的历史演进、转变逻辑及鲜明特征

2023-05-15朱权辉魏志奇

党政干部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

朱权辉 魏志奇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共同富裕话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开展了各具时代特色的反贫谋富工作,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共同富裕话语内容和话语表达。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话语的历史演进过程具有科学的逻辑进路和鲜明的话语特征:从对不同时期历史任务的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深刻洞察以及共同富裕理念发展阶段的深刻总结,理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话语的转变逻辑;从其关注人民需要、回应时代主题、扎根反贫实践、注重逻辑缜密等方面提炼出其彰显话语主体地位、契合话语时代语境、突出话语实践特征、强调话语体系完备的鲜明特征。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话语;历史演进;转变逻辑;鲜明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3)04-0057-10

党的二十大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位置,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22。共同富裕话语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经验总结,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转化为党的主张、政策、战略的集中体现和话语表达。厘清和把握其历史演进过程、内在转变逻辑与鲜明话语特征,对于中国后脱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理论意义,对于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推动作用,对梳理和总结中国共同富裕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实践价值,对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话语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带领中国人民解决温饱问题、迈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奋斗史。根据中国共产党人对不同时期历史任务的深刻把握以及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深刻洞察,把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话语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反贫内容、反贫形式和反贫话语。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式”共同富裕话语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围绕“推翻压在人民群众身上的‘三座大山”开展了一系列革命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式”反贫谋富事业的重要历史时期。

1.“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富裕话语。1921年,党的一大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消灭阶级,废除资本家所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2]1。这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反贫谋富话语表达,已经具备了“革命性”共同富裕话语的雏形和特征。党的二大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提出“打倒列强,打倒帝国主义”;五卅运动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收回外国租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的形式,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具有强烈的革命意味。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会运动,也是谋求共同富裕的表达,比如“改良工人状况”“劳动立法”“为工人的切身利益而奋斗”等。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是农民运动”[3]51-52。这一论述阐明革命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开展了包括南昌起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种形式的斗争与革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个特殊历史时期谋求共同富裕的革命性特征。

2.“打土豪,分田地”的共同富裕话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几千年来困扰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人心民意历史性地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这既是一场政治上的反封建革命,也是一场经济上的反贫困斗争。毛泽东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思考如何实现“耕者有其田”,彻底解决农民“吃不饱”的历史问题,认识到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将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是同土地革命分不开的。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掀起“打土豪,分田地”的分田浪潮;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决议中提出,“‘自耕农的田地不没收‘抽多补少的原则规定,……使60多万贫苦农民得到了土地”[4]49,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土地问题和温饱问题。1930年10月,毛泽东在《兴国调查》中指出,贫民在“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中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利益,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为取得革命的全面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系列土地法的颁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土地、反对贫困、勇夺革命胜利的历史先河,是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的共同富裕话语与中国革命事业相统一、相融合的历史写照。

3.“减租减息,扶助农工”的共同富裕话语。中国共产党逐渐意识到农民和工人所产生的巨大革命力量,并把“减租减息,扶助农工”作为开展革命的工作方法,不断救济贫困农工。毛泽东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5]4291923年起,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共同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创办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1937年,中共中央根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有关规定,提出“二五减息”“一分减息”“合理负担”等,并决定将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基本政策贯彻执行,大大调动了边区广大农民进行减租减息斗争的热情和积极性。1941年3月,边区政府第二次修正公布了《减租减息单行条例》,提出“保障土地所有权,保障土地使用权”,深入贯彻落实“减租减息”。1942年,中共中央相继发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两份文件,明确规定实施减租减息政策的目的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这一时期一系列土地政策和革命运动直指农民运动的核心问题,对减轻农民負担、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救济式”共同富裕话语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围绕“土地革命、一化三改、福利制度、社会救济”等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反对贫困、改善民生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救济式”反贫谋富事业的重要历史时期。

1.“耕者有其田”的共同富裕话语。经过多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整个国家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穷苦不堪、生活困难的状况普遍存在。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土地和粮食问题,于是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革命,喊出“耕者有其田”的反贫口号。195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拉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并成为各级政府开展土地革命的基本依据。到1952年土改工作基本完成时,全国约有3亿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并且免除了以往向地主豪绅上缴粮食的规定,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贫困的根源——土地问题。同时,“广大农民还分得大量的其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计有耕畜296万头,农具3944万件,房屋3795万间,粮食100多亿斤”[6]375。三年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土地革命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真正实现了广大农民几千年来的“土地梦”,做到了全国范围内的“耕者有其田”,拔掉了造成农民贫困问题的“土根子”。

2.“发展农业生产互助与合作”的共同富裕话语。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过渡时期,中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为进一步发展农业,使农民摆脱穷困状态,党和国家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1952年,中央组建中央农村工作处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开展互助合作,并逐步引导农民走向集体化道路。具体来说,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农业社会化,配合国家的工业化,把全国四亿七千万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过渡到集体农庄。“无论农民或手工业者都应该组织起来,逐步合作化,否则其中很多人将因分化而走向破产,也将影响国家的工业化。”[7]396中国共产党人以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农村生产互助与合作。1953年10月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互助合作、粮食征购”[8]173。同年12月16日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9]662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强调了实现农民农业合作化,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及其工作方法。1963年下发的《关于做好当前五保户、困难户供给、补助工作的通知》,公布了针对农村五保戶、困难户供给、补助等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农民互助与合作的体制机制,为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互助与合作”的共同富裕话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广泛开展社会救济”的共同富裕话语。经过多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广大城市和乡村地区到处充斥着大量的难民、灾民,加之农民家底薄弱及遭受自然灾害,致使大量农民仍处于贫困状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尽快让全国人民脱离贫困状态,中央人民政府确立了以“广泛开展社会救济”为主要内容的救助反贫事业。1950年4月,《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工商业的萧条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和贫困,并决定举行全国救济失业工人运动,筹措失业基金,救济本地失业工人。同年6月颁布《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决定实行以工代赈,同时采取生产自救、转业训练、帮助农民生产及发放救济金等办法,减轻失业工人生活负担,并帮助其逐渐实现就业转业。为了防止春节期间荒灾泛滥,影响人民生活,1951年中央颁布《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关于春节期间加强生产救灾工作的指示》,要求把生产自救与救济运动更稳健与普遍地展开,加强对灾区群众的救援工作,努力解决灾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制定的《农村灾荒救济粮款发放使用办法》,把无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定为一等救济户重点帮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开展社会救济工作的大胆尝试,也是践行“广泛开展社会救济”共同富裕话语的初步探索。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式”共同富裕话语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发展式”反贫谋富事业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紧紧围绕“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反对贫困、改善民生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西部大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共同富裕话语。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下的共同富裕话语。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党和国家领导人敏锐洞察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因势利导把中国的发展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并紧紧围绕这一论断开展经济建设任务和反贫事业工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驳斥了“贫穷才是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强调了要想建立和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就要“谋发展”“求经济”“稳民生”,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吹响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落后的时代号角。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大力改善了农村的贫困状况。为深入推进开展“以发展谋共富”工作,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开展扶贫工作,逐步确立贫困标准和重点扶持贫困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发展式”扶贫的转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的提出,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大量贫困人口开始抛开沉重的思想包袱,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2.“西部大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共同富裕话语。改革开放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问题得到了初步改善。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广大西部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区域性集中连片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在东西经济发展失衡的大背景下,国家发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号召,大力推进以解决区域协调发展和偏远地区人口贫困为主题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力号召下,国家对地区经济布局和区域经济改革作了调整,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鼓励跨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对口支援,鼓励发达地区通过经济辐射和人、财、物的支援,對口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邓小平非常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曾以“两个大局”形象地指出沿海、内陆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要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1986年,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时曾明确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10]1661990年,邓小平在谈及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关系时指出,“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现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注意内地的发展”[11]1312。1986年5月,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负责改变贫困地区经济面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建立省市县三级扶贫网,彻底“兜住贫困人口的饭碗”。2000年,国务院成立了专门负责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的领导小组——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开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强调要以东部剩余经济发展能力来提高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2006年颁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要求不断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以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指引下,各地重视“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问题,并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着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突出“以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工作方法。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共同富裕话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使用“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社会”来描述中国的现代化,并提出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历史时期。这一系列论述为之后一个时期中国反贫谋富事业指明了新的奋斗方向——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1979年12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初步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这个目标不会落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0]54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决议指出小康生活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2000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并提出了进入新世纪五年到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12]415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不断完善政治制度和科教文卫体系建设,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指标,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即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翻一番,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使经济更加发展,人民更加富裕,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在“三步走”战略进程中,继续推进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国家行动,也是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进程中开展扶贫事业的新的发展阶段。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旗帜下的共同富裕话语。扎实推进扶贫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么“贫穷更不应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贫穷也建设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入21世纪,为进一步推进开展扶贫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扶贫开发新政策新举措,并提出了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执政理念。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13]526国家对扶贫工作重点与瞄准对象作出重大调整,确定了近600个国家级扶贫县,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15万个贫困村作为扶贫对象,进一步细化扶贫标准,并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实施产业扶贫和生态移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给予农民补助补贴,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摆脱了穷苦的生活状况,过上了美好的生活。2011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标志着中国的反贫谋富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旗帜引领下,从以解决个人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准式”共同富裕话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精准式”反贫谋富事业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带领中国人民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志智结合”等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了“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语境下的共同富裕话语。

1.“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承诺下的共同富裕话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14]66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脱贫理念,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的底数,做实做细,实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和针对性“清零”。为了践行“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提出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细化了“精准扶贫”工作方法,为实现全面脱贫与全民脱贫打下坚实基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精准扶贫的“五个一批”,要求做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使贫困户可以通过诸如发展特色产业、易地搬迁、接受教育帮扶等方式实现脱贫,使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更加多元化和具体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脱贫攻坚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15]156。为了彻底实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建立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方略,比如,在中西部偏远山区实行对口支援和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方式,让每个地区、每位贫困群众都能得到关照,都能实现脱贫目标;建立一系列精准施策、细致科学、兜底保底的扶贫脱贫体制机制,形成覆盖各地区、全方位、多层次的脱贫致富网,坚决做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模式下的共同富裕话语。随着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大范围、普遍性的贫困状况已经得到大幅改善,剩下的都是“难啃难攻的硬骨头”。在这种脱贫攻坚形势下,党中央意识到了扶志和扶智的重要性,想方设法激发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了以教育为核心的脱贫共富方式,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帮助贫困群众强底气,改造贫困群众的“等、靠、要”僵化思想,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为此,党中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施教育扶贫,统筹中央、地方财力向教育脫贫任务较重的地区和定点村倾斜,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为了激发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采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实施专项招生计划、发展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要求高校承担部分教育扶贫任务等多种“志智结合”帮扶方式,确保每个贫困孩子在各个教育阶段“有学上”“上得起学”,确保职业教育培训向贫困家庭子女全面免费敞开,让他们“只要一技在手,全家脱贫有望”。

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标准下的共同富裕话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16]658,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迈向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多次前往最贫困、难脱贫的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看望老乡,考察了包括湖南省沙洲瑶族村、宁夏回族自治区弘德村、云南省三家村、重庆市华溪村、甘肃省东岳村在内的20多个贫困村,关注老乡脱贫工作,实地了解老乡脱贫问题。并强调要始终把老乡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老乡满意不满意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始终把老乡的主体地位和权益保障放在心坎上。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全面的“小康生活”不仅要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把“蛋糕做大”,还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把“蛋糕分好”;不仅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减小城乡收入差距,还要得到老乡们的认可和肯定,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阐明了小康生活不应是停留在数字指标上的功绩考核,而应该是老乡们主观感受的幸福生活,要把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价值追求和衡量标准。

二、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话语的转变逻辑

党百余年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事业的过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话语表达,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话语的转变逻辑和智慧凝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共同富裕话语历经从“革命式”“救济式”到“发展式”再到“精准式”的历史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变化、历史任务变迁以及共同富裕理念发展阶段的深刻把握和提炼总结。

(一)基于对不同时期历史任务的深刻把握

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不同时期历史任务的变迁,在不同阶段采取灵活多变的反贫谋富举措,形成了不同的共同富裕话语表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内忧”与“外患”,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当前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17]136。因此,这一时期的反贫谋富事业也以保护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命权、生存权的“革命”形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任务发生变化,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18]12,展现了党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任务的清醒认识和历史自觉。因此,为了解决因长期战乱和灾荒造成的贫困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有序生活,党开展了一系列的“互助合作”与“社会救济”工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19]15,这一时期谋求共同富裕的事业是以发展经济的形式逐步展开的,“发展式”共同富裕话语的呈现正是对这一时期历史任务深刻把握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14]147,必须实现全面消除贫困、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这一时期采取了更为全面和彻底的“精准扶贫”模式和共同富裕话语指向。

(二)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深刻洞察

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不同历史时期推进共同富裕的策略,形成了不同的共同富裕话语表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是共同富裕话语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表达,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深刻洞察,这一时期的反贫谋富方式转变为对农民和工人的扶持与救济。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时的反贫困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与发展”展开,共同富裕话语带有浓重的“发展”色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阶段的反贫困重点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开展“精准式”脱贫工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三)基于对共同富裕理念发展阶段的深刻总结

共同富裕理念的发展演进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工作主线,也是其话语实现历史转变的内在逻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拯救民族危亡、推翻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对共同富裕理念有了初步设想。李大钊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使人尽富或皆贫,是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20]246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则以革命为前提,提出发展多样式的合作社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这一时期的特殊历史环境决定了反贫谋富必须直指“革命”和“斗争”,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政治前提,是“革命式”共同富裕话语在特殊历史时代的适时呈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工作,并提出“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9]662。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共同富裕”一词写进了党的重要文献,共同富裕的话语指向也由之前的“革命式”转变成“救济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国内外巨大的形势变化,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造性地提出“先富带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的新理念、新思路,这一时期的“发展式”共同富裕话语是对共同富裕理念发展阶段的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1],并指出我们追求的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统一的富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将新时代的共同富裕理论发展推向高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方法。

三、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话语的鲜明特征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共同富裕话语是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党带领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多维度特征。从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话语关注人民需要,彰显话语主体地位;从现实关照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话语回应时代主题,契合话语时代语境;从理论品格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话语扎根反贫实践,突出话语实践特征;从逻辑体系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话语注重逻辑缜密,强调话语体系完备。

(一)关注人民需要,彰显话语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既创造了物质财富,又创造了精神财富,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主体,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共同富裕话语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即关注人民需要,彰显话语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顺应历史潮流推翻压在人民群众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解决人民温饱、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在风云巨变的世界发展潮流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施政理念,不断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人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更加突出的显著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46人民至上是贯穿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展主线,人民立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立场,人民利益是“精准扶贫”方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共同富裕事业及其话语的人民性特征。

(二)回应时代主题,契合话语时代语境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断回应时代主题,提炼各个历史时期追求共同富裕目标的政策方针,推动共同富裕话语表达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关于共同富裕话语的形象表达和生动阐释,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依据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仅解决了不同阶段的反贫谋富历史任务,而且很好地契合了时代语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把追求共同富裕目标寓于时代发展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共同富裕话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精准把握时代之需,为了解决因长期战乱和灾荒造成的贫困问题,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有序生活,开展了一系列的互助合作与社会救济工作,形成了“救济式”共同富裕话语。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對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科学判断,认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要果断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深度解放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发展谋共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了如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精准式”共同富裕话语。

(三)扎根反贫实践,突出话语实践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百余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形成的共同富裕话语都扎根于反贫实践,突出话语实践特征。共同富裕话语的实践性特征发轫于党成立初期开展政治革命的浴血奋战,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绽放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新时代,是追求共同富裕目标与反贫困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鲜明历史特征。党把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融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开展一系列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实践;寓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救济工作,通过开展“土地改革”“一化三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紧急救助计划”等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统筹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实际,持续不断推进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经济以达到让人民“富起来”的发展目的;一直到新时代转变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准扶贫”工作,无不体现着扎根反贫实践,突出话语的实践性特征。

(四)注重逻辑缜密,强调话语体系完备

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同富裕话语,是在厘清中国共同富裕思想主要内容和各阶段追求共同富裕目标形式的基础之上,经过提炼和归纳,具有缜密逻辑和完备体系的话语表达,富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学理性特征。从历史跨度看,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话语覆盖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百年,跨越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四个历史时期,具有历史纵深性、时代连续性和未来前瞻性。从场域宽度看,共同富裕话语是对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开展共同富裕工作的指导文件、政策措施、发展规划、宣传报道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工作部署安排等相关内容的表达,具有内容的多层次性和丰富性。从实践厚度看,其中许多内容源于对不同历史时期党带领人民追求共同富裕实践的表达,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一直到“精准扶贫”的脱贫实践,体现了深刻的历史穿透力。从理论深度看,其话语表达从“革命式”“救济式”到“发展式”再到“精准式”的历史转换,尽显话语表达的深浅层次和缜密逻辑,体现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内容的丰富性、体系的系统性、实践的指导性,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共同富裕事业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话语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陈文斌,武国友.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大事纵览:从一大到十八大(第一卷)(1921—1949)[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4]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5]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7]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9]中共中央關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0]李大钊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责任编辑  宫秀芬

猜你喜欢

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欧美国家媒体自律制度的发展和革新
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