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好生活视域下的教育创新

2023-05-15刘旭东王志鹏

中国德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生活发展教育

刘旭东 王志鹏

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并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擘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特开设专栏,就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阐释解读,为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其中关于教育特别是德育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

摘 要

教育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愿望的重要内容,满足每个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创新的内在价值,尊重个性化学习方式是教育创新的内容和路径。美好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满足并实现多样化的发展,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存在和发展于社会关系中,与生活具有内在联系。高质量的教育与生活本性同构,需要通过教育创新推动教育回归原点。遵循生活的探究本性、密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为此,通过创新激活教育的探究性,丰富沟通交往方式,科学地把握本能及其之于人的发展的价值,给潜能的生长以更多的有价值的影响,推动教育回归到本源,进而使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推进教育实践变革,转变育人方式,强化教育的自我变革性,凸显教育的探究性,重视深度学习。

关键词

美好生活;教育创新;本能;探究性

作者简介

刘旭东,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志鹏,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的指导下,教育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应该说,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满足并且实现多样化的发展。今天,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推动着教育从以往的窠臼中摆脱出来,使教育自身的功能回归其原点,实现主动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的目的,这就为教育创新提出了时代的要求。

一、教育创新的价值目标

创新是一项具有整体性、综合性、超越性的活动,它反映的是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之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2]这对社会各个领域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不同领域的创新,其价值旨趣、内涵、途径与方式等存在着差异。教育创新是通过构建更富有价值的教育发展体系,以更好地培养时代需要的新人、服务于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活动,担负着“创造新的社会价值”的重任,有独特的价值内涵。

(一)满足每个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创新的内在价值

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活动情境在整个生活的历程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唯一性。生活的变化不居性和延展性决定了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疑难情境时,必须要有一定的应对策略,这样才可能适应它并从中生成更好的发展机会。但以往受技术理性和外在化体制目标的影响,形成了适应和遵从外在目标的价值取向,教育成為以达成外在目标为目的、被动适应生活的手段,这不仅制约了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功能的充分展现,也扭曲了教育的社会职能,使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被人为地割裂。

过去一段时期内,教育以被动适应为指向,围绕实现外在目的的目标形成了各种与之相关的策略和方法,存在着不敢积极主动地去捕捉生活过程中有利于人发展的时机的困境,生活中被激发出来的可能性被漠视,导致诸多策略和方法只有工具价值而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3],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生活,而不是相反。可以说,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使每个人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并以挑战的心态去应对生活,进而获得某种可能性或者发展的机遇。变化性是生命的核心特征,适应变化性的方式是探究,只有体现探究性的生活才合乎生活本性。如果以积极主动的探究的方式去应对生活的挑战,人可以获得内在的精神力量,有能力去捕捉机会,甚至去创造机会,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教育与生活同构,它在本质上应是探究性的,正如怀特海所指出的那样:“教育是对于生活探险的训练,研究是智力的探险”[4]。以探究的方式去应对生活的变化性并以这样的方式去展开教育活动,是教育的本性使然。教育的生活本性规定了它只能是以探究的方式存在并借此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这也是教育活动的独特性之所在。如果看不到教育的探究性,它就可能成为按既定步骤亦步亦趋、毫无自身独特性可言的很容易被社会其他领域遮蔽或覆盖的活动。探究能够激活人的智慧,使人不经意间获得发展。探究的这个特性使其与人的发展具有同构性,激活教育的探究性,将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充满挑战的活动,回归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初衷。为此,教育必须以建构生成的方式应对情境的变化性,其目的不仅是要适应环境,更要主动捕捉时机,实现更好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所谓教育创新,就是要将教育从以往模式化、操作化的发展势态中摆脱出来,通过强化教育的探究性,引导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并超越当下的生活。

(二)尊重个性化学习方式是教育创新的内容和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需求是第一位的,吃上饭是最主要的,所以说‘民以食为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是可有可无的,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5]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是自由而全面的生活,其主要特征是人的发展需要能够不断得到满足并不断获得发展的可能。在价值取向上,生活是求善向上的,是在希望中展开的。人们“绝不满足于仅仅吃饱,更要吃好;不仅要吃好,还要更多的生活乐趣;不仅要自己现在有生活乐趣,更盼望永远有生活乐趣”[6]。这说明生活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分层次的。依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的需要是由低向高不断上升的过程。当物质生活得到丰富和满足后,人的精神需要就会跨越式的提升,高阶的精神生活表现为每个人的独特性得到尊重,其个性需求有可能得到个别化的满足。因此,所谓更高形态的需要是能满足不同个体不断超越自我、改进生活品质、丰富生活内涵的精神需要,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多样化的特征。正如有学者所说:“好生活的实质性内容是指人们能够自由地全面地培养自己的各种属人的机能,包括物质技术、审美、哲学沉思等的能力。”[7]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视野下,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愿望的过程,也是不断趋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过程,它们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使得教育要不断创新自己的价值目标、体制、机制及育人方式。积极主动地改善学习方式,使之作为人的生存所必需的能力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

学习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有学者甚至指出:“可以把学习视为与生命本身并存的。一切具有高度组织形式的动物生活就是学习。”[8]它通常被诠释为是掌握文化知识、形成能力,使个体得以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发生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是生命的必需能力和得以存在的绝对条件。只有通过学习,个体才能从丰富的社会资源中摄取发展所必需的养料,激活蕴含在身体中的基因,在不知不觉中促进情感、价值观、精神、意义、灵魂等的生长,使人的身心发生深刻的变化,生命的内涵得到丰富。“学习是教育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它的目的。不仅教育,社会的各行各业一刻也离不开学习。”[9]学习之于人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要进一步审视学习方式的培养,将学习从以往标准化、模式化的状态转变为个性化、多元化的理想圖景,使每个人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愿望成为支持其实现发展的最重要的内部力量。

学习方式的形成与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有直接关系,在重塑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内隐学习。作为与任务、情境相关的学习策略,内隐学习是自动化、无意识的学习,它可以引发行为潜能发生变化,具有高体验性和陶冶功能,能更有效地发现任务变量间的不显著的协变关系,促进人内在的能力、思想和情感发生变化,是“比具体的行为更重要和更本质的学习”[10]。如果没有内隐学习,不仅完整的知识的构建和生成无从谈起,而且人的潜能也得不到充分发展。今天,在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显性知识的习得,更要激活学习者的内在体验和感受,使学习者通过深度学习构建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触及生命的本质,激活生命的力量。

可以说,美好生活视域下的教育创新就是要使学习摆脱由功利性导向的模式化、标准化的方式,回归到与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本源上,驱动主体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究性活动。在这种主动且有个性的学习中,主体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同生共长,体现出生命的完整性和和谐性。作为社会性的行为方式,学习方式的培养与教育方式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要从理念、目标、过程、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积极主动地进行体系化改进和教育创新,切实尊重个体独特的学习方式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学习真正成为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内驱力。

二、高质量的教育与生活本性同构,

需要通过教育创新推动教育回归原点

所谓生活,简言之,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教育要更好地发挥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功能,就要遵循生活的本性、尊重生命的规律。为此,厘清和深化两者的关系是推进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教育与生活具有内在联系

作为教育的历史源头和发展的价值方向,对教育本质的把握始终与对它和生活的关系的理解联系在一起。要厘清和准确把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就要基于生活立场把握教育本性、认识教育本质,这是剔除教育遮蔽、回归教育初心的重要条件。历史上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了广泛的讨论,形成了两种基本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教育要远离生活,摆脱生活的制约去追求理想中的状态。这种观点在教育发展史中有显著表现。柏拉图的“理念论”就勾勒了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好生活,提出教育要摆脱尘世的束缚而指向这个美好生活。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教育以脱离和超越现世生活为旨趣,在人的生活之外构建了一个所谓的美好世界作为目标所在,而其仅是社会实现这一目标的子系统,以达到某种预设目标为发展方向,各种具有客观主义色彩以提高教育效能为目的的理念、方法、手段等被大量引入教育。但近代以后,教育的社会职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育与生活的断层引发了很多问题,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解读和阐释教育,重新思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主张教育要与人当下的真实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这是近代以来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教育观。基于人本主义的立场,卢梭、裴斯泰洛齐、杜威等有影响力的教育家,都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他们的认识中,教育与生活具有内在的联系,生活既是教育的背景,更是教育的现实,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生活。

这种观点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生活而存在的社会活动,要把生活的复杂性转化为教育的思想方法,成为教育的资源。教育适应生活并不是要简单地把生活的模样照搬到教育中,而是要充分认识到生活是由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纵横交错,其丰富性和复杂性非其他任何除社会关系之外的关系所能比拟,教育适应生活在本质上就是要适应生活的复杂性,把生活的复杂性转换成教育思想和行动,以更好地适应情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教育是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的重要内容,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指引下,我们不断推进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丰富教育的结构、内容、形式,使教育的内在功能不断彰显,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盼望。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和生活的联系不断密切,其之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内涵的功能不断彰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1]。改革开放以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驱动力,我们持续不断地推进教育变革,使教育的规模、形态、实践方式等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成为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推动教育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二)人存在和发展于社会关系中

能够以生活的思想方法来应对教育情境中的各种现象和活动是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本质内涵。在讨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时,不能仅仅从实体的层面去理解生活,更要从把复杂的社会关系转换为教育的思想方法的视角去看待它。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生活中蕴含着最为复杂且最为丰富的社会关系,它们交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存在样态,这种关系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人获得发展的核心资源和重要力量。对此,杜威明确指出:“社会生活不仅和沟通完全相同,而且一切沟通(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性。”[13]强调社会生活与沟通交往是等价概念,具有丰富而强大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力量。因此,所谓密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在本质意义上就是要把社会关系中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因素充分转化为教育的资源和条件,而丰富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就是实现这种转化的核心途径与方式。

教育意义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价值取向。在特定情境中展现自己的言行并据此影响周围的人是教育意义中沟通和交往的唯一内涵,它因此是最不具有功利性的社会活动方式,但其价值和作用却非同小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中,各种宏大的思想和理论归隐,而具有草根性、原创性的解决策略和方法显露出来,其中蕴含着实践者的智慧和情感,是他们个人知识的充分展现,也投射出了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对此,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指出,所谓行动,是以言行影响他人,即“聚集在一起分享言行”[14],这是“唯一不以物或事为中介的,直接在人们之间进行的活动”[15],是一切政治生活特有的必要且充分条件,为历史创造了条件。在阿伦特看来,“行动的人能够揭示他们的自我,或者更具体地说,实际上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揭示自我,是与他人一起、为了他人而进行活动和交谈(行动)”[16];“通过言说和行动,人使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而不仅仅显得与众不同。”[17]同时,行动也是创新的途径:“去行动,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意味着去创新,去开始发动某件事。”[18]作为以沟通和交往为起始且以之为目的和方式的教育,它的意图和功能也都是通过沟通、交往实现的。“除了言说传达或交流的信息外,在恰当的时候找到恰当的言辞本身就是行动。”[19]因此,行动既是教育的开端、教育的过程与目的所在,也反映和体现着教育的本性与价值,推动教育回归原点。教育创新就是要使教育摆脱沟通、交往的各种前见的牵绊,使丰富的社会关系转化为教育的资源和条件,助推教育更充分地发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功能。

(三)科学地把握本能及其之于人的发展的价值

以往,在社会理性的视角下,由于本能行为存在不需经过学习、练习、适应、模拟或经验而表现出某种协调一致的复杂固定性的特征,其中的某些内容与社会的一般规则和要求之间具有不相适应性,它往往被视为非褒义的一个词。这说明本能中有需要依照社会理性加以规约、遏制的一面;但同时也要看到,本能有生长变化性,其中蕴含着个体未来发展的巨大潜能,之于生命生长有特别重要的发展价值,是需要教育予以特别关注的方面,甚至应该是教育的关键内容。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否认本能中存在的能动性力量以及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严重偏差,这也是导致对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产生误读以及教育实践发生偏差的重要原因。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身体能力,但其中隐含着人类应对环境挑战的天然能力,而且它具有变化的可能性,是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必须充分顾及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观点对我们有重要启示。

柏格森认为,本能指向生命,它能够以“有机的方式对待一切”并“把我们引向生命的最深处”。[20]柏格森强调本能的生命本源的地位。在应对环境挑战的过程中,作为一种使用甚至是制造有机器官的能力,“本能找到了最合适的便利工具,这种工具可以自我制造、自我修复,和大自然所有的工作一样,既呈现出细节的无限复杂性,又呈现出奇迹般的功能简洁性”[21]。柏格森还指出本能具有自我再生、自我完善的功能。这就意味着本能并非一成不变,一定的外部条件的改变,诸如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教育以及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强大等,都可以影响它的生长。可以说,本能是有变化性的,在后天的条件下是可以干预的,这为教育留下了巨大的能动的空间。此外,本能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给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在人的发展中,如果能够对本能进行积极的影响和干预,它就有可能发生期待中的变化,本能的变化在本质上是人的能力的巨大飞跃,这就给教育创新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命题。如果教育能够“善意地干预”人的本能的生长并有意识地予其以影响,它所产生的效果将让人惊叹。

后天环境和教育对本能生长的影响通过两个方面实现:一方面,通过社会规范、教育引导、制度要求等多种途径对本能进行规范、约束和引导,使之能够被社会理性和社会规范所接受;另一方面,对于本能中之于个体发展有价值的部分,要充分把握其张力,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以更加适合的方式促进其发展。不过要看到,不同于其他影响方式,教育对人的本能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这种影响要通过高水平的教与有质量的学的相互协调,使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为此,从教的方面看,教育能不能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进行有价值的影響与干预,使之能够适合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是其能否触及生命本体的一个重大课题。从学的方面看,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能否得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支持与帮助是关键。在这种情形下,教育是否反映了本源性的功能,是否能够激活学习,并引导它触及人的本性,是关涉教育功能能否充分展现的关键。这就意味着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式,使教育摆脱功利性束缚。

教育与生活具有同构性,通过密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能够把生活的复杂多样性特征带入教育思维,转换为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应该依照生命生长的规律展开,通过生活的丰富多彩性对人的生命生长产生直接影响,进而提高生命的价值,这是教育创新的价值方向。怀特海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22]自我发展就是不断地探究,在探究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和心智的健全,它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23]。好的教育要激活学习者的探究欲,使教育活动在学习者的主动探究中展开。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后天对本能生长的干预是有条件的,而且它的发展不同于记忆、推理等心理能力,它的变化极为缓慢,润物无声。因此,尽管教育能够对生命生长和发展产生影响和干预,但必须要尊重生命生长和发展的规律,依照生活的法则展开教育活动,使生命在生活的过程中和谐生长与发展,且符合一定的伦理规范。

基于以上理解,密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审视,但从其本质上看,则在于触及人的生命生长,提高生命的力量和价值,助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的发展以更为有力的支持,这是教育创新的价值取向。

三、推进教育实践变革,转变育人方式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蓝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24]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为指向,力求克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推动国家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发展,其中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的体制机制;二是创新育人方式,以实现“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在根本上都要落实在人的培养上。为此,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大部署,推动教育回归原点,强化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更加充分地发挥教育更好地满足每一个人发展的需要的功能。

(一)强化教育的自我变革性

行动是教育的核心特性,它能够使个体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使个体找到自我。而行动的前提是自我反思、主动变革,只有自身发生了变化,才能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影响。行动的品格与教育的探究性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要借此密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强化教育的自我变革能力,彰显教育的行动性。

首先,教育要以自身的变革作为实践改进的切入点。行动是抛弃前见、以自身的变化作为先决条件去影响其他人并使其言行发生变化的活动。教育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己任,要摆脱在技术理性制约下的“接着说”的思想方法,就要具有强烈的实践批判能力,能够及时对自身的合理性进行清晰的反思并及时做出修正。为此,对任何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和把握都要回归特定的情境中,以合乎情境的方式灵活应对疑难问题,使自身的努力与情境发生变化的逻辑相向而行。

其次,行动以沟通交流合作为动力。要积极创造使主体间得以实现相互理解和平等对话的机会和条件,能够使情境中的各种异质性因素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趋于同一性的方面,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公约数,实现有机整合,推动情境的变化。

再次,重视个别化知识的作用。每个人都是在特定知识的支配下行事的,而行动无需过多的言辞,“做”本身就能够使内隐于个人心中的想法、意愿等获得外显的机会与可能。为此,要丰富教育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使更多的个别化知识在实践中显露。

(二)凸显教育的探究性

人的存在与发展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实现的,其任何行为也都是由某种特定的情境诱发、生成的,只有回归情境,人的发展才是真实的,教育也才能获得内在动力。但情境并不会自发生成,它的生成以人在其中且有明确趨利避害的意图和活动表现为直接动因。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言行与特定情境相适应,个体必须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积极应对,要让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有“自发动作的愿望”,如果离开特定的情境,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因此,要重视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积极创设情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充分发挥教育能够整合社会各个领域资源的功能。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领域,不能以传统原子论的观点来看待教育的社会存在。在凸显教育的探究性过程中,基于问题解决的需要,发挥其所具有的能够把社会各领域的育人职能整合起来的功能,聚焦所探究的对象,对各种社会部门中有育人价值的因素进行专业化的整理和加工,使之系统性地成为具有育人价值的资源。为此,要在美好生活理念的指导下,以人的身心发展为原点,构建能够把社会各领域中有育人价值的要素转化为教育的条件和资源的体制机制,使教育能够通过它们来开展和实施。

此外,劳动教育是密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重要切入点,要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教育价值。生活价值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劳动实践,没有人的劳动活动,就无所谓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就谈不上人的享受需要了。作为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是人类凭借工具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合自己需要,同时改造其自身的有目的的活动。因此,劳动是丰富人的生活的重要途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关注劳动教育之于转变教育价值观、教育方式都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深度学习

学习存在着水平差异,有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之分,真正能够对人的发展产生根本性价值意义的是深度学习,它不同于实体性知识技能的学习。深度学习在本质上就是社会关系的学习。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活过程中构建起来的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的纽带,它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蕴含着人类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能够内化为人的能力和精神内涵,成为人的潜质的组成部分,历久弥香,是人在未来的生活实践中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教育创新在本质上就是要将丰富的社会关系转换为促进人身心发展的资源和条件,使育人方式从以往的实体性知识的“授受”状态中解脱出来,转换为对人成长的关注。因此,要特别关注社会实践的教育价值,通过构建有效的社会实践体制机制,促进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11][2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6,27,34.

[2]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1).

[3]习近平.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N].人民日报,2018-09-04(2).

[4][22][2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28,序言,1.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5.

[6]胡纪泽.中国人的焦虑:一次文化突围的尝试[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59.

[7]詹世友,王涵林.论正义与好生活观念的关联方式——兼谈马克思的正义观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5-15.

[8]J.M.索里,C.W.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M].高觉敷,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99.

[9]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32-33.

[10]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

[1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56.

[1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

[14][16]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M].刘北成,刘小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62,60.

[15][17][18][19]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1,138,139,16.

[20][21]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高修娟,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162,141.

责任编辑︱刘 洁

猜你喜欢

生活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