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源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对策

2023-05-13黄席权王占伟李丕炎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桃源县大户种粮

黄席权 王占伟 阳 红 翦 阳 姚 鹏 李丕炎

(桃源县农业农村局,湖南桃源 415700)

粮食生产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1]。湖南是农业大省,桃源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国家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地处湘西北,下辖28 个乡镇(街道),413 个村(居),县域总面积4 442.3 km2,耕地面积96 533.3 hm2,水田面积82 066.6 hm2[3]。近年来,桃源县不断完善稳粮措施,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双第一”,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 桃源县粮食生产概况

1.1 生产现状

2020年,桃源县积极应对疫情、灾情影响,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8 600 hm2,实现总产量74 万t,面积和产量实现全省“双第一”,获评“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2021年,桃源县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全县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19 200 hm2,实现总产76万t。水稻种植总面积106 766.6 hm2,其中早稻播种面积39 480 hm2,中稻播种面积27 026.6 hm2(再生稻1 800 hm2),晚稻播种面积40 006.6 hm2,旱杂粮12 686.6 hm2。

1.2 主要措施

1.2.1 领导重视,提高种粮推动力。一是三级书记牵头。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牵头抓粮食生产工作,由县级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包村组和大户、村(社区)包农户,将早稻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组、农户、丘块。先后召开1 次县委农村工作会和8次专题调度会,安排部署粮食生产工作。采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片督导、联乡镇(街道)县级领导重点督促、“两办”督查室专项督查的方式,推动各乡镇(街道)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任务。二是三类示范引领。实施“151”办点示范行动,即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副县长分别领办1 个万亩示范片,8 个双季稻主产乡镇(街道)联系县级领导分别领办1 个五千亩示范片,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领办1 个千亩示范片,实现三级示范创建全覆盖。目前,桃源县共创建双季稻示范片282个、面积11 000余hm2。三是三项考核推动。将粮食生产工作与绩效评估、经费项目、政绩台账挂钩考核。对粮食生产任务完成较好的乡镇(街道),优先安排工作经费和涉农项目,并记入领导干部政绩正面台账。对未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乡镇(街道)扣除绩效分,并记入领导干部政绩负面台账,排名末位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实行免职处理。持续开展治理抛荒三年行动,对连片抛荒0.13 hm2以上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连片抛荒0.2 hm2以上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给予党纪处分。

1.2.2 完善配套,筑牢种粮硬基础。一是打造高标准农田。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节水灌溉工程,推动建设项目向双季稻主产区、新型主体集中区倾斜。目前桃源县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 106.6 hm2,力争2022年再建8 133.3 hm2以上,集中优势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6 666.6 hm2,为全县413 个村(社区)各安排了1 万元农田养护资金,着力推动水利基础设施毁损修复。二是采购高品质农资。提前与农资公司对接,加强春耕物资采购储备,采购早稻种子50 万kg,储备化肥1.8 万t、育秧盘600万张、农膜2 900 t,确保生产物资满足春耕生产需求。积极开展农资联合打假执法专项行动,出动执法车辆50余台次、200 余人次,抽检农资样品22 批次,查处违法农资3 起,立案2 起,有效保障了农资市场安全。三是推动规模化生产。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种植。2021 年,桃源县新增2 hm2以上规模经营户483 家,流转耕地面积43 333.3 hm2,桃源县2 hm2以上的规模经营户达到6 450家。全面推广集中育秧,新建成钢架联体育秧大棚10 000 m2、智能化育秧工厂3 300 m2。

1.2.3 优化服务,保障种粮安全感。一是强化技术服务。推行农技服务人员包户联点工作制,桃源县296 名农技服务人员分别负责联系2~3 个村,围绕催芽育秧、机耕、机插、机种等开展“保姆式”跟踪服务。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机耕、机播、机插、机收、飞防植保、稻谷烘干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推动区域性综合农事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强化重金属污染治理服务。推广农艺调控技术(“VIP+n”模式)治理安全利用类耕地1 066.6 hm2,实现严格管控区213.3 hm2,涉及桃源县14 个乡镇,26 个村。三是强化保险服务。积极协调农业保险公司深入到乡镇、村(社区)、种粮大户,开展农业保险政策宣传,主动上门办理保险业务。各乡镇(街道)采取统一投保、奖励投保等方式全力支持粮农参保、投保。目前,桃源县早稻农业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种粮大户实现参保全覆盖。

1.2.4 强化激励,调动种粮积极性。一是广泛宣传发动。采取召开屋场会、编排民俗艺术节目、张贴横幅标语、电视网络发布等形式,宣传“十个讲清楚”、禁止“非农化”和“非粮化”、治理耕地抛荒等粮食生产政策。目前,桃源县已组织召开屋场会4 000余场次,出动宣传车400余辆次,张贴横幅2 200余条次,发放入户明白纸近30万份,基本实现全县农户全覆盖。二是加大政策激励。县财政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3 478 万元,2 228 万元用于早稻扩面、机具补贴、乡镇奖补等。其中,对专业化商品化集中育秧,秧田补贴22 500 元/hm2;对生产主体新购高速插秧机或有序抛秧机,每台补贴6万元;对双季稻扩面新型主体,分区域、分规模给予1 000~3 000元奖励;评选种粮大户50 户,分别给予1 万元奖励。三是保障生产效益。按照方便、安全的收储原则,增设收储网点,完善储存设施,保障粮食效益。目前桃源县有效仓容达到30 万t。积极争取新一轮“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国家级示范县建设项目,力争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 家。继续组织举办好“硒博会”,宣传推介桃源优质农产品,做大做强“桃源富硒香米”区域公用品牌,增强桃源稻米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让粮农不仅种得好,更能卖得好。

2 桃源县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因素

2.1.1 土地抛荒,“非农化”“非粮化”现象较为突出。桃源县耕地抛荒面积1 200 hm2,特别是丘陵和山区由于交通不便、水利设施、机耕路不完善等因素,严重影响粮食产业发展。近年来由于粮食价格不稳定,种植成本高,土地流转中出现了“非粮化”现象,一些本来种植粮食的土地流转后改变了用途,改为发展养殖业、苗圃花卉业、观光休闲农业等,有的甚至转变为建设用地。近年来由于粮食价格不稳定,种植成本高,经济结构调整,导致“非粮化”现象较为严重,据调查,桃源县“非粮化”面积达到11 133.3 hm2。

2.1.2 土地流转不顺。据统计,目前桃源县3.33 hm2以上种粮大户流转土地20 266.6 hm2,涉及1 500 多户,流转价格平均在3 000~3 750 元/hm2。在土地流转中,存在恶性竞争的问题,部分大户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流转土地,存在较大风险。此外,部分农户既不愿自己耕种,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大户耕种。

2.2 环境因素

2.2.1 部分农田重金属含量超标。根据湖南省耕地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加密调查数据,桃源县共调查3 778个点位,其中Ⅰ类耕地所属点位1 793个,占比47.46%;调查Ⅱ类耕地所属点位1 950 个,占比51.61%;Ⅲ类耕地所属点位35个,占比0.93%;受污染耕地面积约6 200 hm2,其中安全利用区约6 000 hm2;严格管控区约213.3 hm2,涉及桃源县14个乡镇,26个村。

2.2.2 气象灾害频发。近年来,桃源县季风气候特征显著,气候要素变率大,旱、涝、低温等气象灾害频繁,使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以2020 年9 月份的寒露风灾害为例,9 月6 日寒露风的到来,较往年提前1 个月,而且持续时间9 d,严重影响了晚稻的抽穗授粉,造成晚稻减产46.2%。2021年的4—5月,桃源县晴好天气不足20 d,早稻大田移栽时间延迟,严重影响秧龄,影响有效分蘖。

2.3 设施因素

2.3.1 耕地质量有待提升。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绿肥种植持续萎缩,耕地质量提升困难,中低产田的比重仍然达到30%左右,耕地生产能力不足。

2.3.2 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水利工程保障水平不高,干渠、支渠年久失修,“垮、漏、废、堵”现象突出,有效灌溉面积不足65%。机耕路网建设严重滞后,近50%耕地机耕路网不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2.4 农资因素

2.4.1 生产投入成本持续增长。近年来,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连年上涨,每年涨幅超10%,增加成本1 050 元/hm2以上,同时,农村劳动力用工成本居高不下,请工难、请工贵的问题突出,花“一担粮”请不到一个工,但由于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不明显,国家公布的粮食保护收购价才涨0.02 元/kg,种粮大户纯收入最多不超过3 000 元/hm2,管理不到位的接近或达到亏损边缘,大户弃田经商、农户弃粮撂荒的现象正逐步显现。

2.4.2 种子市场供应良莠不齐。桃源县种子经营门店276 家,经营的农作物品种182 个,种子市场品种存在“多、乱、杂”的现象。

2.5 培管因素

2.5.1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目前由于乡镇农业推广部门中心事务较多,人员平均每个乡镇不到3人,真正农业类专业比例太少,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个别乡镇没有真正从事种植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2.5.2 大户田间管理粗放。桃源县2 hm2以上的规模经营户达到6 450 家,流转耕地面积43 333.3 hm2以上。由于流转耕地面积大,劳动力成本高,为减少成本,部分大户在田间管理上较为粗放,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导致产量下降。

2.6 保障因素

2.6.1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特别是对粮食生产起到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在技改扩张、收储加工等环节的资金需求量大,但贷款渠道不多,融资成本较高。据调查,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融资利息一般在月息1 分左右,高的达到月息3 分左右,粮食产业成为资金流的“贫血区”。

2.6.2 农业保险覆盖面窄。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委托湖南天鉴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对桃源县2020 年度农业保险工作进行现场绩效评价的结果来看,主要存在投保数量不真实、投保信息有漏洞、村委会垫付保费、理赔情况有虚假等问题。从走访调研来看,保险公司不接受散户参保、未据实理赔也是导致农户参保率不高的原因。

2.7 销售因素

2.7.1 仓储烘干能力不足。截至2021年,桃源县15 t以上稻谷烘干设备286台套,烘干能力可达到30 万t以上,只能基本满足种粮大户稻谷烘干要求。

2.7.2 粮食收购价格偏低。从2017 年稻谷国家保护价下调后,农民种粮效益降低,影响种粮大户积极性,2021 年国家保护价上涨0.01 元/kg,由于桃源县托市收购启动迟,大多数粮农没能享受到国家保护价收购,“卖粮难”问题存在。

3 促进桃源县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

3.1 扶持种植大户

通过加强种粮大户技术培训,提高种植大户种植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种粮效益。加大种粮大户种植双季稻资金支持力度,统筹安排耕地地力保护结余资金,对种粮大户种植双季稻和抛荒治理进行补贴[4]。

3.2 整合项目资金

整合财政、农业农村、国土、水利、农机等项目资金,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田土壤改良、耕地地力保护、绿色高质高效综合利用、实用农业技术应用推广等,充分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益。同时,加大种粮大户扶持力度。

3.3 引进专业人才

一是通过技术转让、基地共建、技术人才引进和共享、技术承包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桃源县农业科研人才引进。二是充分发挥桃源县现有的如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农业标准化基地、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农业项目以及挖掘本地农业地域优势,创建农业科技平台,促农业科研人才引进。三是注重基层农业技术青年人才的引进,使农业生产技术管理后继有人。

3.4 加强污染治理

建议上级部门建立对严控区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的长效补贴机制,研究配套政策,为严格管控区落实种植结构调整退出水稻生产工作提供长效可持续保障。

3.5 完善保障体系

建议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为原则,按照“稳住大宗、支持特色”和“优先规模户、兼顾小农户”的基本思路,逐步“扩面、增品、提标”,持续“做实、做精、做细”,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的农业保险体系,坚持做到“应保尽保、应赔尽赔”,推动农业保险逐渐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稳定农民种粮收入,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桃源县大户种粮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画画就如种粮
桃源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与策略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
浅谈桃源县水利信息化建设
湖南桃源县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肺结核检出率分析
桃源县测土配方施肥的现状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