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二萜内酯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23-05-11章城晨黄薇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9期
关键词:二萜内酯银杏

赵 艺 顾 言 章城晨 黄薇榕 万 莹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226001

腔隙性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占脑梗死的20%~30%,以血管壁病变导致管腔闭塞而诱发的微梗死或软性化病变为主,多见于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若未及时治疗,可引发大面积梗死,严重者可致死[1]。目前,腔隙性脑梗死尚无特效疗法,以对症及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己酮可可碱为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可有效改善脑血循环障碍,但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故如何提高疗效的临床意义重大[2]。而银杏二萜内酯为有活血通络功效的中成药,已逐渐被用于脑血管病治疗中,有利于提高疗效,但关于其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报道较少[3]。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4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4]中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年龄>60岁、无精神病病史,(3)无银杏二萜内酯、己酮可可碱等过敏史或禁忌证,(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脑出血、脑膜炎等其他脑病,(2)有心、肝、肾等功能不全,(3)意识不清晰、认知障碍者,(4)有药物滥用史、酒精依赖史;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随机分为可可碱组和中西医组,各42例。可可碱组:男26例、女16例,高血压12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92±5.11)岁,病程0.5~7d、平均病程(3.21±0.59)d;中西医组:男23例、女19例,高血压14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65±5.36)岁,病程0.5~6d、平均病程(3.08±0.55)d;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P>0.05)。

1.2 方法 可可碱组给予己酮可可碱+常规治疗(调脂、降颅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抗凝等)。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0.1g/2ml×1支,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189)0.1g+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共14d。中西医组在可可碱组基础上给予银杏二萜内酯(5ml/支,Z20120024,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ml+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共14d。

1.3 观察指标 (1)脑血流动力学: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部平均流速(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2)神经功能:治疗前后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估,其中NIHSS总分0~42分,评分越高则神经功能越差[5];CSS总分0~45分,评分越高则神经功能越差[6]。(3)疗效:计算治疗前后NIHSS下降值并评估病残程度,下降值>45%且病残0级为显效,下降值在18%~45%、病残1~3级为有效,其余为无效[5]。 (4)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晕、腹泻、失眠等。

2 结果

2.1 两组V、PI、RI比较 治疗前两组V、PI、RI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两组V高于治疗前,PI、RI低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组V、PI、RI优于可可碱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V、PI、RI比较

2.2 两组CSS、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CSS、NIHSS评分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两组CSS、NIHSS评分均降低,且中西医组CSS、NIHSS评分低于可可碱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CSS、NIHS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疗效比较 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可可碱组的78.57%(χ2=5.126,P=0.024<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率发生率基本相同(χ2=0.553,P=0.457>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血管、血液的异常状态有关,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增厚而引起局灶性血流量下降,引起多发性、小范围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腔隙),其多为0.2~15mm的囊性病灶[7-8]。在腔隙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对症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而己酮可可碱为甲基黄嘌呤衍生物,通过调节红细胞可塑性,抑制纤维蛋白原生成,而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小血液黏稠度,并可降低外周阻力,促进脑血管扩张,而促进脑部血液微循环,对抗氧化应激损伤,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疗效已逐渐被认可[9-10]。

中医学认为,腔隙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为瘀血阻络所致,常见于老年人,多因机体机能衰退并受火、风、瘀、痰犯晴空而使脑脉气血逆乱所致,脑脉痹阻、血脉不通则血溢于脑、运行不畅、筋脉失养,属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阴虚阳亢证,故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治之[11-12]。而有研究显示,银杏二萜内酯为银杏提取物,主治经络痰瘀阻络之证,有抗炎、保护神经、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常用于脑中风治疗中,有利于提高疗效[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中西医组V高于可可碱组,而PI、RI及CSS、NIHSS评分低于可可碱组,表明该疗法可改善老年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现代医学显示,银杏二萜内酯中银杏内酯B有较强的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作用,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大量聚集而防治血栓形成,并可促进血液循环而调节血管张力[14]。有研究显示,银杏二萜内酯中银杏内酯A、K等成分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及脑神经保护作用,可有效减轻脑局部炎症反应,有利于促进脑组织的功能修复[15]。此外,V、PI、RI为临床常用血流动力学指标,当脑血液循环障碍时,脑血管梗死会导致V下降及PI、RI上升,故三者可反映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液循环状态。因此,本研究在联合银杏二萜内酯中,其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可能有效抑制了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于病变区域的脑血管,有利于控制梗死进一步加重,并可促进血液循环而改善脑局部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治疗后V上升及PI、RI下降,有利于恢复脑组织的正常供血供氧;同时,银杏二萜内酯还能有效清除患者梗死区域中的自由基,减轻了炎症反应,有利于减轻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从而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表现为治疗后CSS、NIHSS评分下降,有利于提高疗效。同时,本研究发现中西医组总有效率高于可可碱组,进一步说明了银杏二萜内酯联合己酮可可碱可提高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此与马莉[16]的研究显示在脑梗死患者西医治疗中联合银杏二萜内酯可提高疗效的结论基本一致;可能是由于银杏二萜内酯与己酮可可碱联用可能产生了协同作用,进一步有效地改善了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有利于提高疗效。

此外,本研究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银杏二萜内酯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好,可能由于本研究遵从银杏二萜内酯的用法用量,也可能与用药时间短有关,故未显著增加患者恶心、头晕、腹泻、失眠等发生。

综上所述,银杏二萜内酯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可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但本研究也有局限性,如本次研究样本量小,且银杏二萜内酯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具体机制尚未清楚,今后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二萜内酯银杏
活化石——银杏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银杏
结构改造制备抗菌和抗肿瘤的姜科二萜衍生物
穿心莲内酯滴丸
论银杏的栽植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光敏氧化制备抗癌及保肝的二萜衍生物
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