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命诱惑!

2023-05-11筱颖

环球人文地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海蛇豹纹水母

筱颖

自然界中,五彩斑斓的生物往往是在告诉人们“我有毒,不要靠近。”蓝环章鱼,就是这样的生物,它全身布满泛着幽幽蓝光的圆圈,让人不寒而栗。

茫茫大海,如蓝环章鱼一般令人胆寒的剧毒海洋生物不计其数,它们蛰伏在海里,伺机而动。

吃火锅的时候,将新鲜章鱼倒入热锅中,再捞出放入嘴里,鲜香的口感让人心情愉悦。可是,如果在这美味佳肴中,混入一只蓝环章鱼,后果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蓝环章鱼并不是一个单独物种,而是隶属于章鱼科,豹纹蛸属下物种的俗称,目前已知的种类有4种,分别是:条纹豹纹蛸、新月豹纹蛸、斑点豹纹蛸和尼氏豹纹蛸。其中,条纹豹纹蛸和新月豹纹蛸在我国的热带、亚热带海域有所分布。它们的体格很小,整个舒展开来也不过15厘米。若是蜷缩在一块,也只有高尔夫球大小,体表呈黄褐色,很容易藏身在周边环境。因其全身密布着蓝色环状或条状图案,人们就给它们取了“蓝环章鱼”这一俗名。遇到危险时,它们身上和爪上的深色圆环会发出耀眼蓝光,警告对方“我有毒,别靠近”——蓝环章鱼体内的主要毒素为河鲀毒素,这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质天然毒素之一,毒力是氰化钠的100~1000倍。它通过共生在自己体内的几种细菌产生毒素,这种毒素主要分布在唾液中,外套膜和墨汁中也含有部分。毒素是蓝环章鱼在捕猎和自卫时的重要工具,它们攻击猎物之后,会将毒素注入对方体内,让猎物迅速失去知觉,然后大快朵颐。

近年来,澳大利亚沿海地区,出现了多起蓝环章鱼伤人事件,一只蓝环章鱼的毒素据说可以杀死26个成年人,并且起效十分迅速。被伤到的人,有的只是轻微咬伤,没有出血,逃过一劫;但有的人,显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通常会肌肉瘫痪、瞳孔散大、呼吸减弱,甚至会出现心跳停止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毒素阻断了神经细胞之间的钠离子通道。也就是说,这种毒素会阻断大脑、脊髓和其他神经之间的联系,使整个身体“失去控制”。

我们知道,有些毒素可以通过高温分解,那么,蓝环章鱼的毒素可以通过高温分解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普通的烹饪是无法让其毒素分解,因此食用蓝环章鱼也会中毒。2014年,在中国台湾,有人误食蓝环章鱼后,短时间内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无力、麻木等症状,好在及时送至医院,经过抢救才勉强保住性命。

蓝环章鱼性格温顺,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对人类的攻击大多发生在自身被冒犯的时候。所以,若是在海边浅滩碰见这个家伙,千万不要试图用手去捕捉,三十六计,走才是上策。

如果在海滩上,看见一种状如塑料袋,色彩艳丽的软体动物,千万不要伸手触碰。这些“塑料袋”是僧帽水母,毒性极强,甚是可怕。

僧帽水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常年浮在海面上的浮囊体,透明且色彩多变,既是漂浮气囊,也起着船帆的作用;中间茂密的触须主要是营养体,用于消化食物;那些飘荡在海中,平均长度为10米的触须,则是“生存工具”,触须之上生长着成千上万个刺细胞,用来感应和抓捕猎物。

露在海面上的浮囊体,前尖后钝,下面平,一眼看去,和僧侣戴着的僧帽极其相似,因而得名“僧帽水母”。除此之外,若是将僧帽水母透明的浮囊倒过来,就会发现其外形酷似16世紀的葡萄牙战舰,因此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葡萄牙战舰水母。

僧帽水母分布在大西洋的热带海域,有时也会因为海风的作用,出现在地中海。通常不会以个体形式出现,而是成百上千地漂浮在海面,它们的运动也是被动的,由风和水流驱动。虽然不能游泳,但它们可以通过气囊来漂浮,气囊并不对称,分成“右翼”和“左翼”。当它们迎风游动,“右翼”向左,“左翼”向右,这有利于僧帽水母在世界温暖海域上更均匀地分布。

僧帽水母长得好看,但在自然界,越美丽的生物,反而越危险。僧帽水母的触须中密布着微小的刺细胞,这些刺细胞能分泌致命的毒素。单个刺细胞所分泌的毒素微不足道,成千上万个刺细胞所分泌的毒素积累起来时,毒性之强不亚于眼镜蛇。

僧帽水母的毒素属于神经毒素的范畴,若是人们被僧帽水母蜇到后,被触手接触过的地方会出现红色“鞭痕”并伴随触电般的疼痛。这种“鞭痕”会持续2~3日才消散,毒素则会渗入淋巴结,引发过敏反应,造成发热、呼吸困難、休克,甚至干扰心肺功能,使其出现异常,严重时还会致命。2018年春季,我国驻泰国宋卡总领事馆向前往东南亚等国旅游的民众发出紧急提醒:泰国宋卡府萨米拉海滩突然出现大量僧帽水母,已导致23人受伤,其中一人胸口红肿、手臂失去知觉,呼吸困难。受害人中除了不熟悉环境的游客外,也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当地人,所以建议中国游客先远离海滩,等僧帽水母消退后再做打算。这条紧急提醒,可见僧帽水母威名远扬,不容小觑。早在2000年,就有数据表明,僧帽水母攻击过的人,死亡率高达68%,生还者大多致残,只有少数幸运儿可以全身而退。这番战绩,可谓“成绩斐然”。

毒性如此强的僧帽水母,天敌同样不少。红海龟就是它当之无愧的天敌,红海龟外皮很厚,很难被僧帽水母的刺细胞穿透,更别说注入毒素了。一旦发现僧帽水母的身影,它就会迫不及待地游过去,用坚硬的嘴将它们扯碎吞下,就连有毒的触须也不会浪费。

人类的皮肤薄而娇嫩,并不如红海龟一般皮糙肉厚,若是真的与僧帽水母狭路相逢,千万不要试图用手去拾取、触碰,以免受伤。

对于蛇的印象,人们似乎认为它们只存在于陆地上。其实在蛇类演化的早期阶段,地球上曾出现过巨大海蛇,只不过很快就灭绝了,仅留下为数不多的化石,作为存在过的见证。

但是海蛇并未完全消失踪迹。海洋中,依旧能找到活着的海蛇。

海蛇喜欢栖息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水深超过100米的开阔海域很少有其踪影。由于蛇是冷血动物,无法调节体温,海蛇无法在寒冷水域生存,它们通常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域中。我国海域中的海蛇达19种,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这些海蛇有的喜欢待在被海沙、海泥弄混的混水中,有的则喜欢在珊瑚礁周围的清水里活动。海蛇潜水的深度也各不相同,有的深些,有的浅些。浅水海蛇的潜水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在水面上停留的时间也很短,每次只是露出头来,吸上一口气就又潜入水中;深水海蛇在水面逗留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傍晚和夜间更是不舍得离开水面,深水海蛇潜水的时间远超浅水海蛇,一般长达2~3个小时。

根据习性,海蛇可以分为两栖和水栖两大类,两栖海蛇在繁殖期需要上岸,在岸边的沙滩上产卵,产卵之后就会自行离开,让后代自生自灭。菲律宾的加托岛就是它们常去的海岛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这些岛上进行商业性的捕蛇活动。水栖海蛇一生都生活在海中,它们并不像两栖海蛇那样产卵,而是直接在海中产下3~4条小海蛇。在繁殖期,海蛇会聚集到一起,变成绵延几十千米的长蛇阵,在海面上“群蛇乱舞”。

需要提醒的是,在海蛇繁殖期间,千万不要随便招惹它们,否则可能因此被追着“咬”。1994年~1995年期间,澳洲爬虫动物学家林奇·蒂姆为了完成他的博士学位,选择研究澳大利亚东北海域的橄榄海蛇。根据林奇自己的数据显示,他研究橄榄海蛇期间,雄蛇对他有着浓厚的兴趣,67.2%的雄蛇看到他会靠近接触。雄蛇和他互动的时间也明显更长,每30分钟观察期里,雄蛇会接触林奇至少两次,每次平均时间在80秒左右。显然,这些雄蛇是把林奇当做了可以交配的对象,一直对他纠缠不休。其实,被海蛇纠缠不算大事,若是在纠缠过程中被咬伤,才是得不偿失。

要知道,海蛇的毒性属于最强的动物毒,几乎是眼镜蛇毒液毒性的2倍,氰化钠毒性的80倍,被海蛇咬了之后,几乎感受不到痛感。虽然被海蛇咬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无明显中毒症状,但却极有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茫茫大海,大千世界,生活着无数生物,蓝环章鱼、僧帽水母和海蛇,不过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生物,不为人所知,一直在暗处潜伏着,等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编辑 陈致颖)

猜你喜欢

海蛇豹纹水母
海蛇有毒吗
海蛇有毒吗
基于核基因RAG1海蛇分子系统学初步研究
豹纹活力
珊瑚和水母
水母奇观
海蛇VS海鳗,谁会赢
穿豹纹的超级英雄
“永生”的水母
水母观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