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向协同 纵向贯通”机制在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督查的应用

2023-05-10江海凤毛申宇黄光梅覃琼芬甘定基张桀榛

现代医院 2023年4期
关键词:院感网格化督查

江海凤 毛申宇 黄光梅 韦 薇 覃琼芬 韩 毅 甘定基 张桀榛

贵港市人民医院 广西贵港 537100

应对新冠疫情,网格化管理的组织架构是预防疫情在医院内传播的高效精准管理模式[1-2],在此组织架构基础上,设立院感专项督查组,依据不同督查标准持续开展包含院感、疫情防控两方面的督查工作,在保持疫情防控严态的同时,既落实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消除院感隐患,同时动态了解医院临床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及时解决疫情防控与正常医疗秩序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恢复医院医疗秩序[3]。2022年11月,国家卫健委相继颁布“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改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到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国作出了系列的重大调整[4]。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公立医院作为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的新疫情防控形势下,强化党委引领、纪委监督、多部门多科室参与的网格化督查仍有参考意义[5-7]。作者通过介绍贵港市某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探讨基于“横向协同 纵向贯通”机制建立的网格化督查体系在医院感染的应用实践,为医疗机构在新形势下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督查模式提供参考。

1 建立院感防控网格化督查体系的实践

1.1 院感防控网格化督查体系的组织架构

2021年,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建立多部门协作管理制度,横向构建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质控科等多部门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纵向建立“院感管理委员会-院感管理小组-临床科室-感控督导员”组织架构,以此横、纵向划分院感督查小组,形成最小网格化单位督查体系。党委、纪检监察室对院感管理委员会进行全程监督,实现全院院感总动员、院感防控管理全覆盖(图1)。

图1 基于“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机制的院感防控网格化督查体系的组织架构

1.2 发挥院感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1996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立,2005年形成规范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组织架构为主管副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控医生、护士。随着医院管理要求变化,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不断进行调整。2021年国务院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医疗救治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机制的通知》中,明确应建立医疗机构感控工作“四项机制”,包括每月抽查检查机制、医疗机构一把手负责制和每月研究机制以及追责问责机制[8],依据《通知》要求,医院及时调整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院长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全面工作,落实一把手督导作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监测、预防、控制等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承担的预防和控制院感的责任。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年根据议题至少召开2次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医院层面每月召开一次感控专题会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级管理,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逐步规范相关制度、职责,形成《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制度汇编》等系统文字材料,使各项院感防控工作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据可查,有人监督。

1.3 强化党建引领、纪委监督作用

在多部门协作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和纪委的监督保障同样重要。党的领导是公立医院最大的制度优势,在引导医院坚决履行防控疫情和医疗服务两手抓的政治责任中充分发挥“掌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作用[9-10]。纪委紧跟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党委的工作部署,围绕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工作,在院感防控风险的主要环节,包括诚信风险、医疗安全风险和舆论风险,发挥医院纪检“早预警、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监督和落实作用[11-12]。贵港市某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党委、纪委通过党委会、医院办公会、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院感专题会议指导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并执行每周院感工作简报制进行监督。通过党委、纪委层面加强、促进多部门工作联动、问题联治,构建疫情防控、院感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管”的疫情防控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党的指挥棒作用与纪委的监督作用。

1.4 院感督查指标纳入新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奖惩激励

2021年,在推行DRG付费改革背景下,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医院积极探索新的绩效考核方案,部分院感督查指标作为保障医疗质量重点被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具体根据科室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针对科室、科主任、护长、员工分别制定侧重点不同的院感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其中科室院感考核指标囊括:全年发生院感重大事件情况、院感病例漏报情况、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以及及时率、细菌耐药监测情况、标准预防与手卫生、职业暴露情况。科主任与护长的院感指标考核则因管理岗位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科主任院感考核指标侧重于院感爆发、院感病例与法定传染病上报情况,护长院感考核指标更侧重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消毒、医废处理情况。个人岗位院感考核指标包括院感病例与法定传染病上报情况,多重耐药管理等。通过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引导科室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积极改善医疗质量,共同促进医院向内涵、质量、效率型转变。

1.5 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相关经费投入

研究显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所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其投入[13],在新型医保支付模式下,控制医院感染在显著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同时,还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14]。2020—2022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相关经费预算由5万不断递增至60万。增加的经费一部分用于奖金鼓励,通过设立“医院感染管理优秀科组”、“院感卫士”奖项,以奖励全年在“横纵结合”的网格化督查中表现较好科室及个人;同时首次举办“执行院感标准 助力疫情防控”主题竞技案例评选、“手卫生”作品征集、“手卫生”知识竞赛等创新活动,以奖金激励员工提高医院感染防控参与度、投入度,打造全员参与型组织。另一部分用于绩效发放,鼓励感控骨干进修学习以及职称晋升;第三部分是增加院感宣传经费投入,加大“院感宣传周”、“结核病日”、“艾滋病日”、“世界手卫生日”等院感相关主题日经费投入,提升员工、群众院感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度。第四部分是购买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医院感染风险因子,更及时地做出预警和干预,进一步避免院感的发生和漏报。

1.6 建立“横、纵结合”的医院感染管理反馈系统

基于“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机制建立的院感网格化督查体系中,各院感管理委员会委员划拨到相应的网格化管理小组,每个片区的督查实施量化考核,考核指标根据所属区域的部门(科室)进行个性化设置,统一分值100分,医院感染防控、疫情防控各占50%,便于管理部门进行横向对比及分析。各个检查小组每月的督查结果与分数交由院感科汇总并将具体院感问题清单下发至各科室,其中分数排名前五、后五名在院务会进行“红黑榜”公布。同时每月院感科与医务科轮流牵头各职能部门与各小组分别按“横、纵”线进行整改情况跟踪,执行“销账式管理”。实施“横、纵结合”的医院感染管理反馈系统,及时精准地进行反馈改进,实现医院感染防控精细化网格管理,院感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2 成效

2.1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显著提升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实施网格化督查前后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核心指标数据变化以及院感防控网格化督查管理的效果(表1)。

表1 贵港市某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实施网格化督查前后相关数据分析 n(%)

结果显示:实施网格化督查后医院感染发病人数、医院感染漏报人数、I类手术切口感染人数、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人数下降,手卫生依从时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送检人数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人数、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人数、职业暴露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原因可能是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本身发病率已经较低,而且影响感染因素较多,包括患者因素、置管时间等,有待进一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综合分析,基于“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机制建立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督查体系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风险、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医院整体的感染管理质量显著提高。

2.2 疫情防控与基础院感防控成效明显

在全链条精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时期,通过“横纵结合”设立专项督查组,开展全方位、全角落网格化督查,可实现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平战结合”[15]。在未有本土疫情时期,各网格化督查小组检出制度流程、个人防护、手卫生、无菌原则、医疗废物处理等各方面院感隐患185条,均已整改完成。在边邻地区疫情局部爆发以及出现本土疫情预警时,在党委指导下,督查小组能够快速反应,联动聚力,及时反馈最新疫情形势以及防控措施调整情况,同时纪委对政策执行、社会舆情进行全程监督,医院整体紧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2021—2022年6月,医院曾收治3轮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均未发生医护人员感染,也未出现疫情防控不力等违纪违法问题以及医院感染爆发等不良事件。充分体现了基于“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机制的网格化督查“党委引领、纪委监督、全员参与、重在预防”的突出优势。

2.3 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社会认可度提升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指标中,明确将患者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16]。督查小组在日常督查同时,深入临床一线了解群众的需求,协调解决群众就医、疫情防控相关问题100余条,纪检监察室每月定期组织院感管理委员会成员召开群众满意度专题研讨会,讨论反馈群众相关意见并提出改进措施,对屡教不改科室进行诫勉谈话及绩效扣罚。根据第三方机构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实施“横纵结合”的网格化督查前后,医院各部门患者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图2)。2022年,医院首次收到一名来自缓冲病房黄码患者的感谢锦旗,以及一封表扬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群众工单,社会对医院的评价在逐步提高,对医院的认可度、美誉度在提升,群众愈发认可医院的“公益性”社会定位。

图2 实施院感防控网格化督查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

3 讨论

实践证明,基于“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机制建立的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督查体系,可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职能,在医院党委引领,纪委监督下,协调多部门、多科室参与医院感染管理,采取绩效奖惩、“横、纵结合”的医院感染管理反馈系统等综合管理措施,能够在疫情防控中“防感染”阶段下最大限度地恢复医疗秩序,保障群众的就医需求。在新冠病毒感染回归“乙类乙管”后,医院感染管理回归“基础院感”,调整督查重点,继续集全院之力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仍然是减轻群众负担,提高群众满意度,以较小的成本创造更大经济、社会效益之举。

网格化督查体系横纵交叉,各科室特别是院感重点科室所涉及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均不相同,感控督查人员的差异性与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决定了督查的效果,这需要院感相关部门反复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多重耐药监测、工作流程、标准预防、无菌操作、环境清洁、医疗废物处理等全方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和同质化管理[17],以提高感控督查员核心业务能力,建立更规范的督查队伍。另外,部分督查小组在逐级落实力度方面有待加强,今后可考虑单独制定督查制度,并进行责任制考核,提高督查小组、督查员的执行力[18],形成“各科均有感控责任、人人均是感控督导员”的医院感染管理文化,助推医院感染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筑牢医院感染防控堡垒。

猜你喜欢

院感网格化督查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院感防控 警钟长鸣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