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724、miR-183、lncRNA ZFAS1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3-05-10李瑞宏董玉芳张刘璐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逆转录结肠癌分化

李瑞宏 董玉芳 张刘璐

结肠癌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1]。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是延长结肠癌患者生存期限的有效方法,可通过病灶切除控制癌细胞转移,阻止病情发展[2-3]。然而结肠癌早期多无典型症状,当出现腹痛、消瘦、便血等症状时,病情多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手术治疗最佳时机,治疗难度更大,死亡风险高[4-5]。临床需寻找有效的诊断方法,尽早发现结肠癌,指导临床施以个体化的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随着临床对于分子学研究的深入,肿瘤分子标志物得以在结肠癌的早期诊断中广泛运用[6]。基于此,本研究以103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糖蛋白抗原724(CA724)、微小RNA-183(miR183)、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锌指蛋白反义链1(ZFAS1)在血清内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信息示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103例结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于本院体检的9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结肠癌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病情;对照组均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所有研究对象依从性均较高,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全身性感染者;存有其他恶性肿瘤者;存在精神疾病者;难以进行正常语言交流者;合并严重的脏器受损者;存在酒精、药物依赖史者;存有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对照组男性57例,女性38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0.84±6.59)岁;体重指数(BMI)18.5~27.5 kg/m2,平均BMI(23.39±1.71)kg/m2。观察组男性60例,女性4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91±6.68)岁;BMI 18.4~27.7 kg/m2,平均BMI(23.47±1.68)kg/m2。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标本采集:于研究对象入选后第2天清晨,采集5 ml外周静脉血,留存待检。检测方法:CA724: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内的CA724。miR183、lncRNA ZFAS1: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首先运用血浆R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全部血清样本的总RNA,并以逆转录试剂盒进行逆转录反应;之后取逆转录产物扩增,扩增条件为95 ℃预变性5 min,95 ℃ 30 s,60 ℃ 20 s,72 ℃ 20 s,共进行40次循环;以U6、β-actin当成内参,以2-ΔΔCt法计算miR183、lncRNA ZFAS1相对表达量。所有检测操作均严格依据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行规范操作,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1.3 观察指标

(1)2组CA724、miR183、lncRNA ZFAS1表达对比。(2)收集患者的年龄(≥60岁、<60岁)、性别(男、女)、BMI(≥24 kg/m2、<24 kg/m2)、肿瘤大小(>5 cm、≤5 cm)、临床分期(Ⅰ~Ⅱ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有、无)、分化程度(低分化、中高分化)资料,分析CA724、miR183、lncRNA ZFAS1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CA724、miR183、lncRNA ZFAS1对比

观察组血清CA724、miR183相对表达量、lncRNA ZFAS1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CA724、miR183、lncRNA ZFAS1对比

2.2 CA724、miR183、lncRNA ZFAS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CA724、miR183、lncRNA ZFAS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肿瘤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724、miR183、lncRNA ZFAS1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结肠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环境、饮食、遗传、精神、不良生活习惯等相关,多种因素持续作用,可刺激结肠黏膜组织,促使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失控,出现癌性变化,最终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7-8]。因结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确诊时病情多已进展到中晚期,此时治疗难度较大,探寻可早期判断结肠癌患者病情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9-10]。

癌细胞于形成代谢过程中可出现少量不同于正常细胞表面蛋白,此类抗原蛋白不仅能够作为肿瘤标志物,还可应用于肿瘤辅助诊断与预后评估中[11]。CA724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属高分子量黏蛋白类抗原之一,在健康人群血清内表达水平较低,其表达升高主要见于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胰腺癌等[12]。miR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等。miR具有组织特异性,主要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翻译区结合,使得靶基因降解或抑制靶基因表达,进而发挥调控作用[13]。miR183为该家族内的重要成员之一,在人类多种肿瘤内异常表达。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自主转录的非编码RNA,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与转录后基因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异常表达可能对细胞增殖、肿瘤进展等产生影响[14]。而ZFAS1是一种与肿瘤有关的lncRNA,在不同恶性肿瘤内发挥不同作用机制。肿瘤生长与增殖过程中需新生血管的形成,lncRNA ZFAS1可与miR-150-5p竞争性的结合,促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升高,继而促使结肠癌进展。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CA724[(26.79±3.36)U/ml]、miR183相对表达量[(2.57±0.46)]、lncRNA ZFAS1相对表达量[(3.75±0.84)]均高于对照组[(5.20±1.05)U/ml、(1.05±0.21)、(1.23±0.39)],表明CA724、miR183、lncRNA ZFAS1在结肠癌患者的血清内表达水平异常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CA724、miR183、lncRNA ZFAS1与结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肿瘤大小无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有关,由此提示CA724、miR183、lncRNA ZFAS1可能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侵袭等过程,三项指标可作为结肠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表2 CA724、miR183、lncRNA ZFAS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结肠癌患者血清内CA724、miR183、lncRNA ZFAS1呈高表达,三项指标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为结肠癌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逆转录结肠癌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脑灰质体积的影响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病毒如何与人类共进化——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秘密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高中生物教材中几个疑难点的解读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