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NLR、CEA、D二聚体水平在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023-05-10齐亚鹏刘学艳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水平二聚体根治术

王 芳 齐亚鹏 刘学艳 岳 颖

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近年来胃癌发病率存在升高倾向,且发病人群具有较为典型的年轻化趋势[1]。临床较为普及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然而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胃癌最为彻底的应对方案。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案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两种。前者整块切除原发肿瘤、转移淋巴结以及受累浸润组织,可实现胃癌的彻底治愈[2];后者主要用于原发灶无法切除的情况。然而,部分患者接受根治术后,预后情况较差,因此通过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观测指标实现对预后的评估,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复发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D-二聚体(D-Dimer)对于评估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6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胃癌的诊断标准[3],②经临床医师评估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③外周血NLR、CEA以及D-二聚体等相关检测资料齐全、无异议,④术后精神状态良好,具有正常的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合并胃癌之外其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病变,②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贫血等不适宜接受根治术,③精神状态异常者,④所留存的联系方式已失效、无法取得进一步联系。全部纳入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本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根据预后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预后良好组(n=42)以及预后不良组(n=24),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通过调取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本研究涉及的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手术预后情况以及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采用海力孚HF-32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NLR水平、采用Beckman Coulter全自动生化免疫一体机检测CEA,采用Thermofisher-赛默飞世尔凝血仪器检测D-二聚体。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时间截止2022年7月,无死亡病例。同时满足以下指标者可纳入预后良好组:①未出现胃部恶性肿瘤复发;②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在术后3个月内得到了有效纠正,且无后遗症产生;③术后6月、术后12月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评分均≥40分。未完全满足者纳入预后不良组。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回归分析

2组患者在肿瘤T3~T4期、NLR水平>4、CEA>6 U/mL、D-二聚体呈升高趋势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NLR、CEA、D-二聚体同预后相关性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NLR>4以及术后CEA>6 U/mL是胃癌根治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预后单因素分析(例,%)

3 讨论

胃癌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诊断方案以及治疗措施推陈出新,对胃癌患者的治疗策略提出了大量新的思路以及应对策略。虽然早期诊断策略以及外科手术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患者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的预后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且部分患者预后情况欠佳且伴随有一定复发率[4]。研究表明,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众多,除了同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存在一定关联外,同身体素质、免疫功能、内环境稳态以及基础疾病也存在关联。有分析认为[5],NLR对患者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且能够对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发挥一定评估价值;CEA水平同消化道癌症存在密切关联,且有相关研究支持,高水平的CEA或同癌转移存在密切的关联。D-二聚体能够反应机体的凝血以及纤溶功能,有医学家分析认为,D-二聚体水平能通过影响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从而对预后造成影响[6]。为了进一步评估上述指标对患者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的评估价值,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上述指标展开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组别的NLR、CEA以及D-二聚体患者预后情况均具有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淋巴细胞的减少提示机体的细胞杀伤力受到了抑制,因此癌变组织存在更显著的转移风险[7];另外,患者中性粒细胞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增加机体炎性介质的分泌,这种炎性介质的形成或有利于形成肿瘤细胞生长的微环境。由于淋巴细胞数量不足,大大削弱了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机能,因此肿瘤转移的风险随之增加。在进行根治术过程中容易造成切除不彻底,从而造成术后复发率的升高。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NLR患者的预后相比低NLR水平较差,该结论同葛国朝等学者的研究结论相符[8]。另外,研究表明,术后高水平CEA患者的预后情况相比阴性患者明显较差。CEA作为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常常作为消化道肿瘤以及其他癌症首选的辅助诊断指标。方宏娇等研究指出[9],高水平CEA是胃部恶性肿瘤出现进展的标志物,该指标对于提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D-二聚体是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胃癌的持续进展可能对肝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李保健等学者指出[10],在肝硬化过程中,干细胞以及组织受到破坏,纤溶酶抑制物降低,肝脏清除能力下降,因此D-二聚体水平出现上升。与此同时,胃癌患者的肿瘤细胞能够合成多种细胞,因此,这些细胞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对凝血功能发挥激活效应,从而导致机体呈现高凝状态[11]。因此,较高水平的D-二聚体组预后相对较差。

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NLR以及CEA是胃癌根治术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论并不支持D-二聚体水平同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存在显著关联。究其原因,可能同研究病例数量有限有关,因此统计学结论难以对相关因素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精准的评估。另外,D-二聚体水平主要通过同肝功能损伤间接影响患者预后情况,本研究进行病例选取过程中,因回顾性分析的限制,未能全面地考察患者基础疾病的发病情况。因此更加确切的结论还有待大样本数据以及更深入的研究结论证实。

综上所述,NLR、CEA以及D-二聚体水平同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情况均具有一定关联性,高水平NLR以及CEA水平可视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高水平二聚体根治术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