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藁城区小麦晚播提质增效技术模式的探索

2023-05-10李建波任红晓宗丽娟姚振刚王贺

河北农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藁城叶面肥水溶

□文/李建波 任红晓 宗丽娟 姚振刚 王贺

藁城地处冀中南平原,省会石家庄东部,总面积769 平方公里,总耕地79.2 万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位于河北省前列,11次荣获全国粮食先进示范县。冬小麦是藁城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50万亩[1],亩播量10~12.5千克,播期10 月8~13 日,亩产500 千克以上。藁城常年有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种植药材或者蔬菜等经济作物,腾茬较晚,播期在11月以后,多数处于一根针或者土里捂,本试验旨在通过后期技术措施,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让农户少减产或者不减产,提升农户种植效益。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藁城区强筋麦试验基地。该试验占地20亩,土壤为轻壤质潮褐土,土壤肥力中高水平,前茬作物为大葱。试验前取耕层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表1)。

表1 试验田土壤养分状况表

(二)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藁优2018、师栾02-1、石新828,2021年11月18日播种,2022年6月14日收获。

(三)试验设计

套餐方案1:常规管理基础上,扬花后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4-30-20+腐殖酸及海藻提取物)每亩用量80~90 克。套餐方案2:常规管理基础上,扬花初期使用19%丙环唑嘧菌酯30 毫升、22%高氯噻虫嗪30 毫升、(0-500-500+TE)高磷高钾水溶肥50 克、左旋氨基酸≥100 克/升含氨基酸水溶肥50 毫升、飞防助剂10 毫升;灌浆期使用40%戊唑醇咪鲜胺40 毫升、(0-500-500+TE)高磷高钾水溶肥80 克、左旋氨基酸≥100 克/升含氨基酸水溶肥25 毫升。方案3:常规管理。3 个品种,每个品种设3 个处理,不设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长100 米、宽6 米,小区面积0.9 亩。处理1 为方案1、处理2为方案2、处理3为常规(表2)。

表2 试验各处理情况

(四)田间管理

耕作方式:深松1 次,旋耕2 遍;播种方式:机播。播后镇压。种植形式为20厘米等行距。肥水情况:底施含量为18-22-5 的复合肥40 千克/亩。4 月7 日春一水并追施尿素20 千克/亩,5 月9 日春二水并追施尿素20 千克/亩。病虫草害防治:3月10日除草,喷施80%二甲四氯异辛酯30 毫升/亩,50 克/升双氟磺草胺20 毫升/亩,聚乙氧基化脂肪醇15 毫升/亩;4 月29 日开展一喷综防,喷施10%噻虫·高氯氟50 毫升/亩,0.01%芸苔素内酯10 毫升/亩,25%己唑醇15 毫升/亩,大量元素水溶肥100克/亩,飞防助剂5毫升/亩;5月15日开展一喷三防,喷施22%噻虫·高氯氟40 克/亩,45%戊唑·咪鲜胺40克/亩,磷酸二氢钾50克/亩。

二、结果与分析

(一)气象条件分析

2021 年11 月18 日播种,从播种到收获有效积温2101.7摄氏度;播种至越冬期降雨量为1.2毫米,越冬期至返青期降雨量为7.8 毫米,返青期至拔节期降雨量为2.5 毫米,拔节期至抽穗期降雨量为2.6 毫米和抽穗期至成熟期降雨量为100.5 毫米。小麦生育期总降雨量114.6毫米,有效降雨量98.2 毫米。小麦生育期间未出现极端天气,未发生冻害死苗。

(二)不同品种各处理调查数据

由于该地块播种过晚,有效积温不足,播种的地块为“土里捂”麦田。2 月27 日出苗,3 月2 日调查基本苗,3月28日调查最高蘖,4月3日调查拔节蘖。

由表3、表4 可以看出各品种基本是主茎成穗;各品种平均亩产石新828>藁优2018>师栾02-1 与大田基本一致,品质和产量呈反比关系;品种内各处理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均表现为处理2>处理1>常规,说明后期喷施叶面肥和调理剂可以增加植株抗逆性和补充营养,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

表3 田间调查表

表4 产量调查表

(三)不同品种产量三因素分析

由表5 可以看出,各品种平均亩穗数师栾02-1>藁优2018>石新828,达到显著水平;平均穗粒数石新828>师栾02-1>藁优2018,达到显著水平;平均千粒重藁优2018>石新828>师栾02-1,达到显著水平;实收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5 各品种方差分析表

(四)不同处理产量三因素分析

由表6 可以看出,各处理亩穗数差异不显著,后期喷施叶面肥和调理剂对于小麦亩穗数影响不大;平均穗粒数处理2>处理1>常规,后期喷施叶面肥和调理剂对于小麦穗粒数达到显著提升水平;平均千粒重处理2、处理1 相差不大,均与常规达到显著水平,后期喷施有效提升千粒重;实收产量处理2、处理1 相差不大,均与常规达到显著水平,后期喷施有效提升产量。

表6 各处理方差分析表

(五)不同处理产量品质分析

由表7、表8 可以看出,跟很多喷施叶面肥和调理剂研究一致,喷施叶面肥或调节剂可以增加冬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数据显示各处理间品质指标均存在差异,蛋白质数据显示处理1>处理2>处理3,但没达到显著水平;湿面筋数据显示处理1>处理2>处理3,都达到显著水平;师栾02-1 和藁优2018 属于强筋小麦,石新828 属于中筋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表7 不同处理品质数据

表8 不同处理品质分析

(六)不同处理效益分析

通过表9 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其他成本的条件下,喷施叶面肥或者调理剂会增加部分成本,但增产增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处理1 较常规增收143.76 元,处理2 较常规增收154.33元,处理1和处理2相差不大。

表9 效益分析表

三、结论与讨论

小麦产量高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1]。播期是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2-4],播期通过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期内光照、温度等生态条件,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过程及群体建成,从而影响小麦籽粒产量[5]。适期播种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基因型小麦各生育阶段对温度等条件的要求,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培育壮苗,保证安全越冬,是夺取冬小麦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6]。许多研究表明,虽然喷施的叶面肥或调理剂类型、时间等都对小麦增产和提质有影响,但是都起到增产和提质的作用。产量三因素都可以调节,最容易调节,也是增产效果最显著的就是增加千粒重,喷施叶面肥或者调节剂是一项简单有效的增产方式。

喷施叶面肥或者调节剂可以增强植株抗逆性和补充植株营养,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收获日期较常规晚2~3 天。喷施叶面肥或者调节剂可以提升小麦穗粒数,不同处理均表现为穗粒数提升。喷施叶面肥或者调节剂可以提升小麦千粒重,不同处理均表现为千粒重提升这与于凯等[7]、周晓虎等[8]研究的晚播条件下粒重升高的结论相一致。

由于气象影响或作物差异,各地均有腾茬较晚的地块,农户担心播种小麦后没有收获或收获较小,而让土地搁置。本试验表明晚播小麦通过技术措施可以少减产或者不减产,为晚播小麦田间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藁城叶面肥水溶
石家庄市藁城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乡镇人大主席会议
石家庄市藁城区人大常委会 开展“对标先进找差距、推进人大规范化”活动月
践行“枫桥经验”助力复工复产——石家庄市藁城区贾市庄司法所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人大力量——记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人大主席团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水溶肥标准修订即将启动
水溶肥磷酸二氢钾 你真的了解吗?
腐植酸水溶肥是水溶肥王冠上的明珠
几种常见棉花叶面肥保蕾铃效用试验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