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与实施探讨

2023-05-10陈红

教育界·A 2023年9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园教学作用

【摘要】故事教学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在故事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幼儿建立起对社会的正确认知,还需要促进幼儿情感价值观的形成。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教师要认识到故事教学的作用,采用多元化的措施优化故事教学策略,为幼儿开展高质量的故事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多种思维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园教学;作用;措施

作者简介:陈红(1985—),女,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金山水城幼儿园。

故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但从实际教学角度来看,部分幼儿园仍然存在故事教学模式单一、忽略幼儿情感价值观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作用,并从课程导入、认知冲突等多个维度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

一、故事教学概述及方法策略分析

(一)故事教学概述

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通过将生动有趣的故事与幼儿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情境。教师结合故事情节设计多元化的集体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应用故事教学法时,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动机,如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看待故事中各主人公的特征、是否能够与其他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出某个童话故事的意义等。

(二)故事教学过程设计及方法应用分析

为确保故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充分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实际学情,例如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期,教师需要与幼儿搭建有效的沟通桥梁,了解幼儿近期感兴趣的故事元素,以此选择故事资源。教师需要选择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可读性故事,以此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此外,教师还需要在故事教学期间渗透美育因素,充分发挥故事的育人价值,初步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教师采用故事教学法开展教学时,不应只局限于单纯的故事讲授,而要充分结合区域活动,进一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多种思维能力的形成。例如,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情景剧活动,增加故事教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还可以从宏观角度出发,设计包含体验、欣赏、绘画以及讲述四个环节的故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实际应用期间,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故事主题元素,随后通过鉴赏故事以及绘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以及主人公特征的感知,最后要求幼儿通过上台讲述的方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确保幼儿能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从多个维度感悟故事。

二、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一)满足幼儿多元的发展需求

幼儿故事种类丰富,涉及领域相对较广。从故事类型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情绪管理、生活习惯养成、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科学启蒙等几大方面。以情绪管理为例,《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讲述了主人公阿古力无法正确管控自己的情绪而大发脾气,最终造成了一系列可怕的后果的故事。部分幼儿通过阅读该故事能够从爱发脾气的主人公阿古力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了解到“发脾气不仅会导致自身心情低落,还会对周边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对发脾气等不良情绪产生正确认知,学会合理管控自己的情绪。以生活习惯养成为例,故事《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以新奇且具有现代感的角度向读者阐述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意义。幼儿通过阅读该故事能够发掘日常生活中各种食物的不凡之处,进而改掉挑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促进身体素养的提高。多种不同类型的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人际交往的正确方式,还能够提升幼儿对世间万物自然生长规律的认知,激发幼儿对各个学科领域的学习兴趣。

(二)满足不同幼儿的心理需求

相比于传统教材,幼儿绘本故事往往具有错综复杂的情节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题材新颖的故事能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满足幼儿天真好奇的心理需求。以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该故事中的小兔子用各种形容想表达出它对大兔子的爱,但它不知道,大兔子对它的爱远比它想象得更多。这个故事体现了大兔子深沉的母爱,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母爱意境。幼儿在阅读期间不仅能够感受到大兔子的母爱,也能感受到小兔子对大兔子的爱,进而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向自己的母亲表达爱意。绘本故事《蜘蛛与糖果店》中,蜘蛛能够准确地猜中前来的顾客要买什么糖,这极大地勾起了幼儿的好奇心。通过阅读绘本,幼儿知道了蜘蛛的秘诀—概率,即根据顾客之前的购买规律和习惯来推测顾客这次会购买什么糖果,由此可以为幼儿将来的概率学习做好铺垫。

(三)符合幼儿的阅读规律以及学习特点

从思维认知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虽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但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人物特征鲜明、情节曲折离奇的故事与幼儿的阅读规律以及学习特点相匹配,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无限可能。例如,在绘本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引导幼儿首先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对故事产生初步认知。随后,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个关于老虎的纪录片,要求幼儿根据视频中老虎的生活习性以及绘本故事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故事续写。幼儿既可以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對故事进行续编,又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对故事进行描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将该故事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出来,加强幼儿与故事题材之间的有效互动,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三、幼儿园故事教学法应用现存问题

(一)教学目标过于侧重幼儿认知发展

部分教师在开展故事教学工作时,过于注重幼儿对故事内涵的理解,而忽略了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向幼儿讲解《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时,某教师只向幼儿讲解了故事内容,以及中秋节的由来,却没有挖掘这个故事中隐含的思想感情,即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积极情感并未被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得到发挥,他们很难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二)故事内容与幼儿认知不匹配

故事教学在重塑幼儿的认知与理解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但从实际教学角度来看,部分教师在应用故事教学法时,选择的故事内容与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不匹配,甚至严重脱离幼儿的认知经验。例如,某教师为大班学生讲述《小熊洗脸》的绘本故事,意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却没有考虑到大班幼儿早已接受过卫生知识教育,因此重复的内容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部分教师为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向幼儿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虽然幼儿被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但因为其年龄较小,大多数幼儿很难理解革命历史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题材的重要教育价值难以得到有效发挥[1]。

(三)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往往采用单一讲述或者阅读的方式完成故事教学[2]。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期没有做好课程导入,仅仅依靠讲解开展故事教学,未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无法有效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一些教师虽然能够引导幼儿通过小组探讨以及自主学习的方式互相交流自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但他们没有重视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没有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互动活动,无法有效帮助幼儿感知故事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四、幼儿园故事教学法实施策略

(一)依托精彩开头实现课程导入

精彩的开头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后续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从实际教学角度來看,课程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角色扮演、实物导入法、媒体导入法以及问题悬念导入法等[3]。

以角色扮演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故事主题内容,将装饰性的道具放在自己的身上,扮演成故事中的一个角色,绘声绘色地为幼儿讲解故事;以实物导入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故事内容中所提到的物品,以便加深幼儿对相关事物的理解[4];以媒体导入法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幼儿提供音频视频等生动有趣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以问题悬念导入法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向学生提问,以问题引发学生的猜想[5]。

(二)识字教育融合故事教学

文字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幼儿年龄相对较低,若教师单纯开展文字教学活动,很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幼儿学科素养的形成。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将识字教育融入故事教学当中[6]。

例如在教学《狐狸与乌鸦》这个故事时,教师可首先引出故事的主题,引导幼儿多读几遍,在此期间幼儿只需要简单读完故事即可。随后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说出这个故事中那些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再带领幼儿共同探究这些生字词的构字特点及内涵,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文字的敏感。认知完生字词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篇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有哪些?”要求幼儿用手指出故事中的字词的方式来回答。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亲自制作头饰,要求制作出的头饰不仅需要体现狐狸与乌鸦的特征,还需要将正确的字词体现在其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实现识字教学与故事教学的有机融合,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提高幼儿的识字能力[7]。

(三)认知冲突引发幼儿积极探讨

认知冲突可以引发幼儿的积极讨论,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故事中的某一情节提出问题,让幼儿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进行探讨,使幼儿能够学会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例如,在教学《狐狸与乌鸦》这个绘本故事时,教师可以这样说:“狐狸依靠自己的小聪明,骗过了乌鸦,吃到了不劳而获的肉。如果老师是狐狸,我就每天躺在床上舒服地睡觉,饿了就出去骗别人的食物吃。你们觉得这样的想法正确吗?”幼儿展开了热烈讨论,大部分幼儿认为不劳而获和懒惰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教师应让幼儿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幼儿主动结合故事内容展开论述,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念[8]。

(四)角色扮演发挥主观能动性

角色扮演是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中常见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述《太阳与云朵》这个故事时,教师可随机挑选三名幼儿分别扮演太阳、云朵以及路人,要求幼儿根据故事情节中三者发生的有趣经历展开角色扮演,由此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多个感官,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使幼儿能够深入理解每个角色行为动机背后的内涵。

(五)故事编创促进多种思维形成

故事编创能够促进幼儿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以《龟兔赛跑》这个故事的教学为例,文章中只是简单交代了兔子因为偷懒睡觉而输给了乌龟的情节。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如兔子没有睡觉或乌龟突然获得了一块滑板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故事续写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以及想象力。教师也可根据幼儿的故事续写内容,分析每个幼儿的思维认知方式以及行为动机,以便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理念不断变革的今天,幼儿园要重视故事教学法在促进幼儿综合素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需要及时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故事教学活动,在提高幼儿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多种思维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俊,赵鑫.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故事讲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8(04):60-63.

[2]徐慧琳,窦佳红.“绘本故事”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尚舞,2022(15):147-149.

[3]张晶.运用学习故事评价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四月槐香”教学活动为例[J].读写算,2022(03):52-54.

[4]张德佳,曹海宇,索长清.故事教学法在大班幼儿英语教学中运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观察,2021,10(36):51-53.

[5]蔡方婷. 分析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2021(10):67-68.

[6]李亚梅. “绘本故事”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运用[J]. 戏剧之家,2020(10):158,160.

[7]严娟. 让幼儿在故事中成长:幼儿故事教学策略初探[J]. 贵州教育,2019(18):19-21.

[8]李文. 让幼儿语言教学在故事中徜徉:浅析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J]. 新课程(综合版),2018(04):166.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幼儿园教学作用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弹和唱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模仿故事角色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