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食节祭介子推

2023-05-10马荣良

中华瑰宝 2023年5期
关键词:灵石县绵山寒食节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传说广泛流传于晋地。久而久之,介子推遂成为民间的信仰之神,民众敬其高志,还为他建庙祭祀,古代寒食节亦源于此。

介子推庙与寒食节

中国历史上不少地方兴修过规模不等的介子推庙(祠),以表达对先贤介子推的缅怀与尊崇,求其庇佑。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曾跟随晋文公重耳逃亡。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晋国公子重耳遭骊姬之难,流亡国外十九年,介子推一直追随其左右。重耳返国即位后,赏赐从亡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但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与母亲一同至绵山隐居至死。晋文公到处寻介子推未果,就把绵山赏作封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民间关于介子推的传说中,还加入了割股奉君、赋诗言志和抱木燔死等故事情节。民间相传晋文公重耳求介子推不得,纵火焚林,欲逼出介子推,几日之后,却发现介子推与其母已一同抱树而亡。民间认为寒食节正是起源于介子推焚死的故事。据传,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烟火,只吃冷食,“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一系列传说故事使得介子推的形象越发鲜明高大。他既是追随重耳流亡、一心事主的忠臣,又是淡泊名利、不求封赏而主动归隐的高士,这种历史形象为后人所追慕与缅怀。特别是西汉中晚期,在重视名节、崇尚忠孝等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介子推的忠义形象和忠烈之名受到极大推崇,他由此成为汉代士民名节观念和道德操守的榜样。

在此背景下,并州太原郡(包括今山西太原、介休等地)的士庶民众开始兴修建造介子推庙(祠),并在祠庙中定期(通常在寒食节)开展集体性祭祀活动,逐渐形成了介子推信仰。

汉代以降,在介子推信仰的推动下,寒食节以太原郡为发源地,呈放射状不断向外扩散,由一个地方性节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节。与此同时,介子推焚死传说及其信仰也随之播布,逐渐形成了以太原郡为中心、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传说圈与信仰圈。

介子推庙始于晋地

山西地区特别是绵、介之间(绵山周边地区)民众素来视介子推为“乡神”,为其建庙立祠之风亦肇始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境内历代所建介子推庙(祠)有20余处,尤以绵山周边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为多。清人张程《重修洁惠侯庙碑记》记载:“绵山西距灵石,东接介休,而沁(沁源)居其中,故侯(指介子推)之祀三邑为夥。”

据明万历《灵石县志》卷二记载,明代灵石县有7座介子推庙,分别在神林、张嵩村(今灵石县马和乡下辖村)、鱼儿川、南门楼、水峪村(今灵石县翠峰镇下辖村)、交口村(今沁源县交口乡下辖村)、姚家山村(今灵石县翠峰镇下辖村)。又据该志卷一记载,介子推墓在县东张嵩村,地名神林。据此可知,神林与张嵩村的这两座介子推庙实为一处。

神林地名之由来也与介子推有关。据传介子推同母抱树而死,其树名黄芦,唯此山独有。晋文公焚山之后,长有黄芦树的山半枯半荣。后人即在其地立庙祭祀介子推,并命名该地为神林。

因文献不足,万历《灵石县志》载录的水峪村、交口村、姚家山村等处的介子推庙的历史皆难以确考,唯有神林介子推庙记载最为详尽。

神林介子推庙

神林介子推庙的历史颇为久远,据说在后赵石勒时期即已有之。至宋代,此庙犹存。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宋神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并颁布《汾州介子推庙可洁惠侯制》。介子推庙称洁惠侯庙即始于此。

宋代以降,神林介子推庙历代多有修葺。金泰和初年重修,后此庙颓毁,唯正殿及后室仍在,元太宗甲午年间稍加完葺,40余年后,时任县宰刘某督率民众又予以修葺。

元大德七年(1303年)八月六日夜,介休、平遥等地发生地震,神林介子推庙毁废,于延祐七年(1320年)再度重修。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予以修葺。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县令种奎增建神林介子推庙,增建两廊、二门并大门、过厅、外碑房,以及门外官亭共30余间,并于春秋两次祭祀。明代林魁曾游览神林介子推庙,并赋诗一首:“年年寒食动春愁,生不明心死便休。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山中松柏烧难尽,身后封疆草自秋。千古清风祠下水,东风停旆啖寒流。”(选自王融亮等选注《历代咏介诗选注》)由此可见,明代寒食节祭介子推之风在晋地依然盛行。

晚清时,神林介子推庙香火仍盛。光绪十七年(1891年),新疆巡抚陶模之子陶保廉西行塞外时途经神林介子推庙,其《辛卯侍行记》注曰:“庙多田产,邑人为之经理生息,每年所入甚巨,专为香火赀及春秋祭赛演戏之用,有余复买田,此外虽水旱賑费不能通融。”该介子推庙蓄有田产且所获不菲,每年春秋两季祭神表演的费用均从中支取。

民国初年,神林介子推庙犹存。辛亥革命后,曾任晋军团长的李培基游历绵山,并撰有《绵山游记》,其文曰:“今山之西十余里灵石县界有介庙,翠柏白松。茂林十里,遂又名神林。”

1942年,神林介子推庙被侵华日军焚毁。经此劫难后,仅存偏院一处,以及原庙基的石墩与五通石碑。庙周有白松翠柏,庙内植有牡丹。庙前有两株相抱古柏,象征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而死,称为“子母柏”。

如今,神林介子推庙已被修葺一新,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和文化名片。介子推形象和介子推信仰早已随着介子推庙的修建而深入人心。

马荣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灵石县绵山寒食节
寒食节,踏春去
灵石县马和村晋祠庙及其乐亭考
灵石县侧柏栽植技术初探
4月3日寒食节
绵山,绵山
灵石县核桃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浅析灵石县县域经济发展
绵山一日游
母子高丽参
绵山—情意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