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种植中药材玉竹对油茶的影响初探

2023-05-09覃豪箫

南方农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玉竹行距油茶

覃豪箫

(上林县自然资源局,广西上林 530500)

油 茶(Camellia oleifera)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Elaeis guineensis)、油橄榄(Olea europaea)、椰子(Cocos nucifera)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1]。发展油茶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油茶籽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是高级烹调食用油[2]。油茶籽油中对人体有益的单不饱和酸含量在80%以上,远高于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在所有植物油中含量最高,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降低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调节人体机能有明显功效[3]。油茶籽油不仅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还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也因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油茶种植,如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支持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改造提升低产林”[4];《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中指出,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600万hm2以上、茶油产能达到200 万t[5]。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453.3 万hm2,年产值约1 160 亿元,且油茶种植面积还将持续增加[6-9]。

目前,油茶种植与其他经济林类似,栽植前期无收入,一般到第3 年开始开花,第5~6 年才能进入丰产。在种植初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率对于拓宽茶农增收渠道、提高茶农生产积极性有重要现实意义。有研究者进行了油茶林下种植多花黄精、白芷、半夏等中药材[10-12],但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油茶新造林地林下种植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等中药材的文献较少。本研究探索了适宜上林县油茶林下种植玉竹的技术模式,以提高油茶林的前期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南宁市上林县苍贤镇苏仁村4林班5 小班,海拔155~205 m,丘陵地,坡度在8°~18°,地势平缓,土壤为红壤,较为肥沃。当地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9 ℃,极端最高气温40.4 ℃,极端最低气温-2.1 ℃,年平均无霜期为337 d,雨量充沛,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稳定在80%以上。此次试验地为杉木采伐迹地。

1.2 试验材料

岑溪软枝油茶3 号,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为2 年生无纺布苗;玉竹根茎,购于广西资源县,种苗选取一年生健康根茎,大小一致。

1.3 试验设计

油茶种植试验采用对比排列法试验设计,玉竹种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1.3.1 油茶林下种植玉竹试验

造林前,利用机械开梯地的同时进行全面挖地。油茶种植穴的规格为60 cm×60 cm×40 cm,每穴施鸡粪肥10 kg。梯地宽约为2 m,带间及水沟宽约为2 m,株行距为2.5 m×3.0 m。每行沿等高线方向种植25 m,共计10 株,每个小区共种植油茶3 行,共造林30 株,每个处理重复3 次,其中种植玉竹的小区3 个,以不种植玉竹作为对照,共6 个小区。油茶种植时间为2019年1月。

油茶种植完成后,在玉竹种植试验小区林下种植玉竹。2019年2月底,在距油茶种植中心点50~60 cm处种植玉竹,玉竹株行距为25 cm×40 cm。种植玉竹的小区结合整地深翻土壤25~30 cm,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1 500~2 000 kg。

1.3.2 玉竹种植密度试验

按2.5 m×3.0 m 的株行距种植好油茶后,玉竹设置4 个种植株行距,分别为20 cm×30 cm、25 cm×40 cm、30 cm×40 cm、40 cm×50 cm。每个小区约为225 m2,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12个小区。

结合整地深翻土壤25~30 cm,每667 m2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 500~2 000 kg。玉竹种植时间为2019年2 月底。各小区种植玉竹时在油茶幼树间先挖穴,穴直径15 cm 左右,穴深8 cm 左右,穴底平整。种植完成后及时除草,从第2 年开始,在每年的3 月按15 kg/667 m2的标准撒施1~2次复合肥[m(N)∶m(P2O5)∶m(K2O)=15∶15∶15]。

1.4 数据测定

1.4.1 林下种植玉竹对油茶生长的影响

2022 年10 月13 日,测定各小区油茶幼树的地径、树高、冠幅、单株结果量。地径、树高用钢尺直接测定,冠幅测定东-西、南-北方向数据后取平均值;摘取每株所有的油茶果,用电子秤称量得单株结果质量。每小区实测20株,共测120株。

1.4.2 种植密度对玉竹形态指标的影响

2021 年9 月底,玉竹生长基本停止,达到采挖的培育时间。9 月25—26 日,测定油茶林下不同种植密度小区玉竹的苗高、地径、成活率;挖出玉竹后用电子秤称量玉竹地下茎的鲜质量。苗高、地径各小区用钢尺实测20 株;调查各小区保存株数与种植株数,成活率=保存株数/种植株数×100%;各小区随机挖取5 株(丛)玉竹,用电子秤称量单株质量,并计算667 m2折合产量。

1.5 统计处理

林下种植玉竹对油茶的影响试验林测定各小区数据后,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竹的影响试验用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13]。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下种植玉竹对油茶生长的影响

由表1 可知,林下种植玉竹对油茶地径、树高、冠幅均无显著性影响,而显著提升了油茶单株结果量。这是因为林下种植土壤作业频繁,土壤含水量增加,微生物活动增强;在林下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措施增加了土壤的养分来源,促进了油茶的生长发育,这与刘晓玲等关于林下种植白芷、半夏促进油茶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一致[11,14]。

表1 林下种植玉竹对油茶生长的影响

2.2 林下种植密度对玉竹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知,种植密度对玉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对苗木高、苗木地径、地下茎单株鲜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株行距20 cm×30 cm 的试验组苗木高、苗木地径、地下茎单株鲜质量均最小,但折合产量较高,在各试验组中排名第2;25 cm×40 cm 试验组苗木最高,产量最高;40 cm×50 cm 的试验组苗木地径和地下茎单株鲜质量指标最大,但产量最低。苗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始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又变小,与张健夫等研究结果相似[15]。

表2 不同栽培密度对玉竹生长的影响

3 小结

油茶定植后的前3 年是树体的营养生长期,传统种植模式下只有投入而没有收入。同时,在这段时期内油茶冠幅小,林内郁闭度小,如果不对这些林地加以利用,不仅会杂草丛生,使得林内卫生状况差,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降低土地利用率。若在此期间开展抚育管理,会耗费较多的资金和人力,而在幼林地进行林下种植,节省了除草抚育管理,增加了种植者的经济收入,且不影响油茶的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因此,油茶林下种植值得推广应用。

笔者在油茶幼林中开展了玉竹林下种植试验,发现林下种植玉竹对油茶生长状态无显著不利影响,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油茶单株结果量。在进一步的玉竹种植密度试验中,发现种植太密虽单位产量较高,但单株玉竹地下茎较小,经济效益低;种植太稀,地下茎大,但由于种植株数少,单位面积产量低,林地利用率低。本次试验中,玉竹的种植株行距以25 cm×40 cm为最佳。

猜你喜欢

玉竹行距油茶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养阴润燥话玉竹
编竹篓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甘薯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玉竹的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