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奉节县两个土家族乡高山中药材种植业发展探讨

2023-05-09何先元钱乔芝易恪辉

南方农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山中药材药材

何先元,钱乔芝,易恪辉

(1.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中医药学院,重庆璧山 402760;3.重庆喀斯特农业有限公司,重庆奉节 404607;4.重庆市奉雨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重庆奉节 404628)

重庆市奉节县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具有典型的海拔落差大的库区地形地貌特点,境内相邻的云雾与太和土家族乡位于七曜山余脉,均属于高山地区,尤其适合高山中药材的生产,是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产区。为了探讨高山高效中药材对当地经济生活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高山中药材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1 基本情况

主要考察海拔1 200~1 900 m 的云雾土家族乡红椿村、太和土家族乡尖山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周边农户的中药材种植情况。高山中药材种植模式主要是“公司+科技+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散户种植”等。随着近年来绿色经济政策的落实和脱贫攻坚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奉节县从事高山中药材种植户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主要外显指标就是一般家庭有几处住房(老家、县城、邻近城市或者重庆主城)、汽车或者摩托等交通工具、年收入几万到几十万,低山农民到高山中药材种植大户打季节工帮助采收药材[1-2]。

2 政策优势的充分利用

我国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农民工进城务工,完全改变了下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也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主粮生产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具有治病保健康复功能的绿色药材有了广泛的市场,特别是近20多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无论产量高低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的区域,开始实行宜林、宜茶、宜菜、宜药等特色种植。

2013 年11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要求当地闯出“不栽盆景,不搭风景”“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3]。这对于农业大县的奉节来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通过对高山不宜居住的村民实行易地搬迁安置脱贫,部分宜林宜药高山区域通过引导发展林药生态产业脱贫,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2016 年9 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2017 年9 月,《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 年)》正式启动,加快了重庆三峡库区奉节等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杜仲、黄柏和厚朴等三木类药材的大力推广种植,既是建立人工林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政策,也是通过收获药材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4-5]。

2018 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云雾和太和土家族乡结合高山特点,进一步促进高山高效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巩固农村脱贫成果,通过特色中药材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稳定农民的小康生活,加强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3 高山适宜中药材品种选择优势

云雾和太和土家族乡高山区域选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高山适宜、有一定种植技术和产地加工技术的品种,这些品种在奉节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创新改进了部分药材的种植技术,结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田间管理,药材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药材种植基地农户获得很好的收益。合理规划了中药材基地种植制度,选择了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三木类药材品种,做到了长短效结合、土地及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奉节县云雾、太和土家族乡高山种植的主要中药材品种情况见表1。

表1 奉节县云雾、太和土家族乡高山种植的主要中药材品种

4 高山发展中药材的资源情况

4.1 林地资源

由于近几年长江绿色经济建设政策的实施,人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知度提高,高山林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意识增强。前些年人们外出务工及搬迁导致高山人口承载量有所减少,同时通过实施封山育林政策,海拔大于1 600 m 的高山自然林地恢复良好,再加上人工林面积的增加,高山林地资源目前十分丰富,水土流失现象极大减少。这样在不同林地之间,人们种植高山高效药材川党参、川牛膝和木香等。在海拔1 200~1 600 m 之间有人工针叶林、核桃树林和厚朴树林等,这个区域种植有药用大黄和湖北贝母等药材,以及黄精、竹节参等耐阴药用植物。

4.2 耕地资源

高山区域适宜种植大田作物的耕地资源相对比较少,由于随着前几年高山搬迁脱贫模式的实施,高山上不适宜人们住居地的村民搬迁到乡镇,空出部分闲置土地,被留在高山生活的居民承租,随着高山居民人口的减少,实际上高山现有村民人均可耕地量相对比较充足,由于中药材种植效益比较高,除了以前用来种植主粮的耕地用来种植中药材,其他大部分的平坝、坡度小于30°耕地或林地均可用于种植不同品种药材及其他经济作物。

4.3 人力资源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不少村民实现了搬迁脱贫,还住居在高山上的人口不多。除了子女在外地和乡镇上学外,基本都在家种植中药材或其他经济作物,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在药材集中采收的季节,劳动力明显不足,只能招聘周边山下农民上山帮工。中药材种植需要劳动力较多时间是播种栽培、药材采收阶段,同时高山冬季寒冷,基本上冬季无农活可做,出现季节性劳动力缺乏,所以,高山需要小型农用机械,或者协作购置适于山区耕作任务的不同农用机械,成立机械服务队,以解决人力资源缺乏问题。

4.4 交通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变化,随着“要致富先修路”政策及观念深入农村基层,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高山住民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在是村道通到家门口,成了名副其实的产业发展路和致富路。同时,考察的云雾和太和土家族乡近几年由于国家电力公司发展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及运输风叶的需要,高山道路加宽,条件变得更好了。富裕起来的农民买农用车、摩托车和汽车的更多了。高山林区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对靠山吃山的农民发展高效中药材有极大意义,而且对高山林区的森林防火也有巨大作用。

5 发展模式

云雾和太和土家族乡有一个奉节最早跨乡成立的奉节金云中药材合作社。最早是几个有远见的农民开始种植中药材,然后在他们的带领下,发动中药材种植大户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选育优良的品种、统一培育并分发种苗,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高山适宜性中药材,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成功经验在于:1)把握并利用好了党和国家一系列有关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并在县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切实做好了中药材种植工作。2)合作社的带头示范作用。合作社有熟悉中药材种植技术且有发展中药材造福当地百姓情怀的农民土专家。土专家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土专家就在当地不走,农民随时可以请教种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3)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的技术支持。例如:重庆医科大学在2004年就在对口扶贫时派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中药材种植,还有重庆及全国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与当地土专家保持密切联系,远程协助解决中药材种植问题。4)后期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与全国各地药商和药品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药材销售渠道。高山中药材品质优良稳定,基地和产地农民诚实守信,得到了国内中药制药企业如国药集团等单位的青睐。所生产的药材质优量大,被某大型制药企业评为“优秀供应商”。因此,高山中药材销售基本不成问题。这种模式为我国中药材GAP 基地建设开拓新路奠定了基础,即中药材种植基地专业做好中药材源头种植问题,药品生产企业通过药材订单式收购或者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的模式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6-7]。

6 发展建议

6.1 加快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1)开展并积极申报中药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中药材基地建设,加强对当地适宜性强高山中药材川牛膝、川党参、药用大黄、木香、湖北贝母和竹节参的优良品种选育培优。2)加强对影响道地药材品质诸多因子的深入研究,实现高山适宜性药材品质优良稳定。3)加强对特色中药材品牌打造,充分加速把当地政府、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树立扩大当地中药材品牌影响为打造百年优质药材和造福子孙后代的意识,完善高山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做好当前中药材基地建设。4)强化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从种质资源、规范化生产标准、加工标准、仓储流通标准、质量控制及人力资源管理标准等环节自觉以新版中药材GAP 规范要求指导中药材基地建设,把标准化中药材基地建设作为高山产业振兴的抓手,促进乡村振兴[8-9]。

6.2 延长中药材产业链,促进产业振兴

从种子种苗高标准规范化集约化开始,到中药材种植的田间管理、中药材采收,特别是中药材产地称鲜加工。加快中药材产地加工机械化进程,提高加工厂房标准化建设。针对药用大黄、川党参、川牛膝和木香等部分药材,积极探索部分加工产品的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建设,实现药材等级分级在基地,部分饮片生产在基地加工厂完成。延长中药材链,增加高山中药材生产附加值,提升高山中药材基地建设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充分利用源头种植企业的优势,借鉴其他农产品生产技术,开展溯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中药材产品知名度,促进高山高效中药材产业振兴。

6.3 多渠道吸引人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特别是在县乡等基层,要发展要创新,急需引进人才。企业是主体,企业要招聘相关中药材人才。县乡政府要通过对立足基层进行研究工作的人才,实施科研经费住房等政策倾斜,实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把人才留下来踏实做事。基地企业也可以派技术人员到相关科研机构去学习,培养一大批新型中药材职业农民。鼓励当地年轻人投身中药材产业发展,吸引已经搬迁高山的青壮年劳力季节性参与高山中药材种植过程,提高中药材生产种植全过程科技含量。可以引进大中专相关专业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学习掌握现代科学仪器设备使用的人员回乡创业,实时购买现在适宜智慧化生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通过事业吸引愿意为当地经济发展出力的专家学者到基层贡献科技力量,不求专家学者永久居住在高山从事研究,但求广泛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并邀请从事相关中药材研究的专家学者到基地考察指导,通过培养特色产业从业人员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6.4 乡村振兴背景下避暑康养融合高山中药材产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将高山特色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要充分利用好区域优势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山中药材种植基地生态环境本来就好,夏天气温低,交通条件也有改善。注重三产融合,拓展中药材生产服务,完全可以考虑从高山避暑、生态旅游、识别药材、增长中医药文化知识、饲养蜜蜂、收获天然药物蜂蜜等方面,将中药材生产、加工和农业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将药食两用且具有保健作用的药材开发成伴手礼,作为旅游产品扩大品牌的影响。借助奉节白帝城和天坑地缝等丰富的旅游资源[10],发挥中药材天然与健康产业密切联系的特点,实现旅游避暑康养与中药材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通过生态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7 结语

中药农业是中药产业链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中药材是中医药发展源头,是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由于野生药材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中医药发展的需求,所以最具中国特色的中药农业就应运而生。生态环境优良的高山十分适合中药材种植。如何在中药生产过程中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首先要保证中药材质量优良,其次秉承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方法,再次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及仪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高山高效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最后要建设中药材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做到高山药材优质优价。

猜你喜欢

高山中药材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高山从何而来?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