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分胁迫对朱砂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3-05-09俞伶俐魏升华白玲利文琴琴严福林

南方农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胚根发芽率叶绿素

俞伶俐,魏升华,白玲利,文琴琴,严福林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朱砂根(Ardisia crenataSims) 是紫金牛科(Myrsinaceae)紫金牛属(Ardisia)的一种常绿小灌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1]。由于其果期长,果实鲜艳,象征富贵吉祥,又名“富贵子”,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2]。朱砂根全株可入药,其干燥根部为常用中药,具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疾病[3-5]。现代研究表明,朱砂根主要有岩白菜素、皂苷类、黄酮类、苯醌类、香豆素等成分,具有抗炎、活血化瘀、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理作用[6-9]。朱砂根为贵州特色苗药“八爪金龙”的主要来源,也是贵州苗药大品种“开喉剑喷雾剂”“养阴口香合剂”和“咽喉清喉片”等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药、民族医药逐渐获得了广泛认可,市场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朱砂根的资源消耗也急剧加大,然而目前“八爪金龙”的开发利用严重依赖野生资源,且药用品质形成周期较长。随着朱砂根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野生资源的长期大量、不规范滥采乱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不能满足需求,这给苗药原料供应造成极大压力,也限制相关产业发展。因此,朱砂根药材的人工种植迫在眉睫。

繁殖材料的收集、保存、萌发并获得足够的种苗是农业规模化生产的物质基础,有性繁殖具有系数大、适应性好等优点。朱砂根种子为顽拗性种子,当水分下降到一定程度极易失活。因此,水分是朱砂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聚乙二醇(PEG)是一种亲水性很强的高分子聚合物,大量研究表明了PEG 用于人工模拟干旱的可行性[10]。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 对朱砂根种子进行模拟水分胁迫处理,探究朱砂根在干旱胁迫下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幼苗的生长情况,为朱砂根育苗移栽及种植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朱砂根果实于2021 年11—12 月采自黔东南州施秉县及雷山县,凭证标本经贵州中医药大学魏升华教授鉴定为紫金牛属朱砂根,保存于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药材种植(养殖)及加工研究所。试验时选取籽粒饱满、质地均匀、大小一致的果实,用自来水浸泡3 h,搓去外果皮及果肉,沥干后用70%乙醇浸泡1 min 进行消毒,再用灭菌的纯化水清洗5 次,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PEG-6000溶液配制及种子前处理

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CK),配置浓度为5%、10%、15%、20%的PEG-6000溶液。分别在培养皿中加入等100 mL PEG-6000 溶液,每个培养皿放入30 粒朱砂根种子,以滤纸为萌发基质,放置于光照培养箱,培养条件为16 h 光照、8 h 黑暗,25 ℃恒温培养,每个处理3 次重复,待种子萌发结束后统计并分析种子发芽情况。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的水势计算:

式中:ψs 渗透势(bar),1 bar=0.1 MPa;C 为PEG6000溶液浓度(g·kg-1);T为溶液温度(25 ℃)。

1.2.2 测定指标的计算方法

发芽率=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势=发芽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指数=∑(Gt/Dt);

活力指数=发芽指数×S;

式中,Gt与Dt分别表示第t天的发芽数和相应的发芽天数;S为幼苗长势,本试验为幼苗平均鲜重。

胚根参数测定: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粒种子,分别测其胚根长和胚根鲜重、干重、相对含水量。

幼苗参数测定:种子发芽结束30 d 后,随机选取10 株幼苗测定其根长、须根数量、叶片数量、叶长、叶宽、植株鲜重、干重及相对含水量,并测定幼苗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指标(参照《植物生理学实验》测定)。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0 和Graph Pad Prism 8.0.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绘图,采用SPSS V.26.0 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PEG-6000对朱砂根种子萌发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 溶液分别培养朱砂根种子,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显著高于CK 组(p<0.05),其中,PEG-6000 浓度为10%时,发芽率最高(83.34±4.7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CK 组发芽率明显较低(55±2.36)%,且在萌发过程中出现了显著的霉变腐烂现象。PEG-6000 浓度为5%时,发芽势最高,为(55.00±2.36)%,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为CK 组,分别为(30.74±0.76)%和(8.33±0.2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表1 不同浓度PEG-6000对朱砂根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PEG-6000对朱砂根胚根发育的影响

胚根的生长情况是评价种子萌发后能否正常成苗的关键指标,本研究对不同浓度PEG-6000 下朱砂根的胚根长度、胚根须根数、胚根鲜重、干重与相对含水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CK 组胚根最长,为(56.62±11.40)mm,显著高于所有PEG-6000 处理组(p<0.05),处理组中,胚根的长度随着PEG-6000 浓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EG 5%与PEG 20%胚根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CK 组与各试验组之间朱砂根的胚根数、干重、相对含水量参数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胚根鲜重随着PEG-6000 浓度的增加,略呈下降趋势,鲜重最大的是5%浓度处理,为0.28 g;其次为CK 组,为0.27 g;最低为20%浓度处理,为0.23 g,CK 组与PEG 20%浓度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不同浓度PEG-6000对朱砂根胚根发育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PEG-6000对朱砂根幼苗生长的影响

中药材种苗的质量关系到植株抗性、移栽成活率、田间管理以及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结果见表3。随着PEG-6000 浓度的增加,30 d 龄朱砂根幼苗相对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均显著低于CK 组(p<0.05);各组间幼苗鲜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PEG-6000 浓度的增加,干重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朱砂根幼苗须根数随PEG-6000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除PEG15%组外;根长随PEG-6000 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处理组均显著低于CK 组(p<0.05)。朱砂根幼苗叶片数随PEG 浓度的上升呈逐渐增多趋势,但叶片宽度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变小,叶片长度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不同浓度PEG-6000对朱砂根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

2.4 不同浓度PEG-6000 对朱砂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在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下,朱砂根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不同,详见表4。PEG-6000 浓度在0%~15%时,叶绿素含量大致呈上升趋势,浓度为5%时叶绿素含量最高,达到6.37 mg·L-1;PEG-6000 浓度在15%~20%时,幼苗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浓度为20%时叶绿素含量最低,为3.15 mg·L-1。PEG-6000 浓度为5%、10%、15%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CK 组(p<0.05),分别增加了20.42%、13.80%、20.60%;但PEG-6000 浓度为20%时,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CK 组(p<0.05),减少了40.45%。

表4 不同浓度PEG-6000对朱砂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5 不同浓度PEG-6000 对朱砂根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水分胁迫可能会引起幼苗活性氧代谢失控,细胞膜脂可能会发生脂质过氧化现象,导致较多的丙二醛(MDA)产生,因此可以将MDA 作为描述幼苗生长健康与否的指标[11]。由表4 可知,在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下,朱砂根幼苗MDA 含量不同。随着PEG-6000 浓度的升高,MDA 含量呈上升趋势,在浓度为20%时,MDA 含量最高,为7.42 nmol·g-1;CK 组MDA 含量最低,为5.47 nmol·g-1。PEG-6000 处理组幼苗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分别增加了14.44%、20.41%、19.44%、35.65%。

2.6 不同浓度PEG-6000 对朱砂根幼苗SOD 活性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在不同水分胁迫程度下,朱砂根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同。PEG-6000浓度在0%~5%之间,幼苗SOD 活性呈升高趋势,当PEG-6000浓度为5%时,SOD活性最高,为334.49 U·mg-1;PEG-6000 浓度在5%~20%之间,SOD 活性呈降低趋势,当PEG-6000 浓度为20%时,SOD 活性最低,为190.08 U·mg-1。PEG-6000 浓度为5%时,SOD 活性高于CK 组,增加了9.52%;PEG-6000 浓度为10%、15%、20%时,SOD 活性均低于CK 组,分别减少了13.90%、30.21%、37.76%,当PEG-6000 浓度为10%时,SOD 活性急剧降低,之后随着PEG-6000 浓度的增加,SOD活性降低较为平缓。

3 小结与讨论

朱砂根为阴生常绿灌木,其根为常用药材。本课题组前期调查发现,朱砂根野外群居个体数量较少,且植株个体之间间隔往往较远,未发现聚集群体,这可能与朱砂根种子在野外的萌发较为困难有关。种子的萌发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常常需要适宜温度及水分才能完成。前期研究发现,朱砂根种子的萌发温度在20~25 ℃时萌发率最高,初步掌握了朱砂根种子萌发适宜温度。

研究发现,随着PEG-6000 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PEG-6000 浓度为10%时,发芽率最高,且试验组朱砂根种子的发芽率均大于CK 组,这与冷蒿种子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差异[12]。可能预示不同物种的种子对干旱的响应不同,适当的干旱处理不但有利于促进朱砂根种子的萌发,还可以防止水分较多而出现发霉、腐烂的现象。中药材种苗的质量关系到植株抗性、移栽成活率、田间管理及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本研究对不同浓度PEG-6000 下朱砂根根长、须根数、鲜重、干重与相对含水量等参数进行分析发现,水分胁迫促使朱砂根叶片数、须根数、鲜重和干重总体均呈增加趋势,但根长、叶宽与PEG-6000 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水势降低,主根变长无法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只有增加须根数,才能更多地从土壤中获取足够的水分。在水分胁迫环境下,朱砂根叶片变小、变窄,可能是为了对抗水分胁迫,减少水分散失。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改变是植物适应不良环境的重要特征,也是植物受害程度的重要体现。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活性物质,叶绿素含量的高低是反映植物光合作用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13],生长发育旺盛的植株会合成较多的叶绿素,表现较强的抗性,反之则少[14]。

随PEG-6000 浓度的升高,朱砂根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PEG-6000 浓度为5%达到最高,除浓度为20%时比CK 组低,其余均高于CK 组。说明在一定的干旱条件下,朱砂根光合作用增强,但后期干旱过度,叶绿素低于CK 组,在浓度为20%时,影响了正常的光合作用反应而导致。当植物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ROS 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植物受到环境胁迫后,这种平衡被打破,ROS含量上升,然后导致MDA 积累,使膜脂质过氧化[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PEG-6000 浓度的升高,朱砂根幼苗的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薛静怡等[17]对千金子种子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PEG-6000 浓度的升高,水势较低,水分胁迫下朱砂根幼苗膜结构遭到破坏引起代谢絮乱,导致了MDA含量升高。水分胁迫使植物细胞内产生活性氧,干扰正常的生命代谢活动[18]。但植物对逆境的响应会产生自我保护的抗氧化酶,维持活性氧的动态平衡,如SOD、POD 等,SOD 是生物体内清除活性氧的主要保护酶之一[19]。

通过测定朱砂根幼苗SOD 的活性,分析不同水势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不同干旱处理组幼苗的SOD 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EG-6000 浓度为0%~5%时,SOD 活性呈上升趋势;在浓度为5%时,SOD 活性达到最高,且高于CK 组。这与刘亚西等[20]研究水分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和生理调控的影响结果相似。说明朱砂根幼苗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加速分解种子内部产生的超氧自由基。PEG-6000浓度为5%~20%,SOD 活性呈下降趋势,且都低于CK 组。与李莉等[21]研究中发现野燕麦在水分胁迫下,SOD 表现为先应激性上升后下降的动态变化一致。这可能是因为胁迫程度的加剧一定程度干扰SOD 活性及植物体内其他酶彼此之间的互作过程,导致SOD 活性降低且低于CK组。

综上所述,朱砂根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需要一定量的水分,但是水分也不宜过多,朱砂根种子萌发所需的水分比幼苗生长过程所需水分要高,朱砂根种子萌发在PEG-6000浓度为5%下萌发为最佳选择。此外,朱砂根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当PEG-6000 浓度为20%时,超过了植物自身的可抵抗的程度,会出现持续性萎蔫、甚至死亡的现象。朱砂根作为一种阴生植物,其生长过程中,也并非水分越多越好,这可能和野外资源调查发现朱砂根容易发生根腐病有一定关系,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朱砂根规范化育苗、移栽及种植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胚根发芽率叶绿素
胚根处理对格氏栲种子出苗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不同引发剂对番茄、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提取叶绿素
玉米自交系与杂交种苗期根和叶的相关关系分析
桃树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叶绿素家族概述
夏玉米种子发芽率对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松针制取三种叶绿素钠盐及其稳定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