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培双带双促”南宁模式
——乡村振兴的有效范例

2023-05-06黄俊凯

活力 2023年6期
关键词:东安江村百香果

黄俊凯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南宁 530031)

一、调研背景

2016 年,经过精准扶贫摸底排查,广西南宁市共有421个贫困村和40.6 万贫困人口,经过全市的艰苦奋战,付出了无数扶贫人的心血,结合“南宁理论”模式,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如今南宁市实现4 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共计39万多贫困人口脱贫,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人民幸福度满意度不断增加,南宁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

南宁市在脱贫攻坚路上,结合以往的经验,因地制宜打造了具有南宁特色的“扶贫品牌”,逐步探索形成了“双培双带双促”致富带头人培育的“南宁模式”理论。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使南宁市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贫困户逐步退出序列,不断脱贫。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下,不断有人脱贫致富,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基于“南宁模式”理论下的精准扶贫特色产业振兴是怎样的?其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如何?这就是本文所调研的背景。

二、调研目的

南宁在扶贫攻坚上不断摸索,打造出具有南宁特色的“扶贫品牌”,形成了“双培双带双促”致富带头人培养的“南宁模式”理论,在这一模式下,南宁的脱贫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南宁的特色产业扶贫带动着贫困户融入产业化的链条当中,开启“扶贫+产业”的模式,在这个扶贫和产业的碰撞下是否能够真正带动脱贫?通过调研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具有南宁特色的扶贫模式理论是否真的符合了贫困村产业发展,是否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贫困村的经济。而在这些因地制宜的发展上,形成了哪些具有特色的产业,这些产业又是否能够长期带动贫困村的发展,促进贫困村经济的长期增长,这便是本文调研的目的。

三、调研过程与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笔者亲自前往了南宁市的五个县区(江南区同江村、武鸣区天马村、宾阳县河田村、隆安县东安村、马山县立星村)进行实地考察交流,并结合网上的资料和相关的文献来推进本次调研。

在本次同江村的调研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

网络调研法:笔者通过访问广西扶贫网、广西日报等有关的网站、报刊,结合驻村第一书记发来的扶贫工作总结、脱贫前后的情况等了解扶贫情况。

采访调研法:笔者亲自前往江南区同江村、武鸣区天马村、宾阳县河田村、隆安县东安村、马山县立星村等5 个贫困村,采访了当地的村民,以及现有的贫困户和已经退出的贫困户,深入他们的家庭了解其生活情况,以了解当地特色扶贫产业企业,通过对话了解企业发展的优势。同时接受采访的还有同江村的第一书记和村委会成员、天马村两届驻村书记等驻村干部,通过查看扶贫台账和他们的工作总结记录,结合村民们的感受,使笔者得到的数据更为准确,更有针对性。

四、调研情况与分析

(一)各村基本概况

1.江南区同江村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同江村共有11 个自然坡,主要经济来源为香葱种植、河虾养殖和外出务工。同江村的种植以香葱、辣椒和四季豆为主,亩产年收入大约6000 元;养殖业主要为鱼虾养殖,产值来源为村内外包的鱼塘。

2.武鸣区天马村

2015 年底,通过对驻村第一书记的摸排,笔者了解到天马村贫困原因各异。天马村是罗波镇一个偏远的小村,距离镇中心较远,同江村的土地大多比较贫瘠,农作物得不到很好的生长,收成差,地少山多,全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产业形式单一,收入来源极其不固定。

3.宾阳县河田村

河田村属于山区贫困村,通过查阅河田村的数据得知,该村贫困人口较多,贫困发生率约为17%。因为地处山区,该村的产业发展不起来,产业形式单一,收入来源不稳定,无法提供稳定的就业和富足的收入,河田村的青壮劳力大部分外流,去往大城市赚钱谋生,只有老人、小孩留守,劳动力弱,受教育程度低,开展工作困难。

4.隆安县东安村

从第一书记口中,笔者得知东安村是南宁市于2015 年精准识别后确定的贫困村之一,东安村由于无就近的产业,无法为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年轻劳动力严重流失,许多年轻劳动力都选择去打工来补贴家用,到年底才回家。留在村里的大多为小孩和老人,劳动能力、知识储备低,开展扶贫工作困难,同时也因为人均耕地面积少、林地面积多,农户的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从村民口中笔者得知,东安村还可能因自然灾害而影响收成,同时因为农户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养殖业也不成规模。

5.马山县立星村

白山镇立星村全村人口少,劳动力外流严重。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得知该村全村耕地面积约为2000 亩,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肥力不足,收成不足。同时,立星村处在大石山区,种植的作物单一,因当地村民无法适应机械化作业,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村民致富的脚步始终停滞不前。

(二)各村调研数据

为了使本次调研更具广泛性、真实性,笔者通过电子问卷调查,对村民脱贫满意度、村民“家门口”就业满意度、扶贫干部政策落实满意度等与本次调研息息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图1),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际成果展现“南宁模式”理论的先进性、可行性。

图1 调查问卷

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表3。

表1 脱贫满意度调查

表2 “家门口”就业满意度调查

表3 扶贫干部政策落实满意度调查

(三)调研分析

1.基于“南宁模式”理论下的特色产业发展

同江村现有扶贫重点产业两个,分别是以香葱为主的农产品产业和以三江坡特色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香葱产业同江村主打的特色产业,是基于“南宁模式”理论下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自2016 年起,同江村在驻村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带领下,把香葱种植作为本村的扶贫特色支柱产业,积极扩大香葱种植面积,香葱种植亩数由前几年的几十亩发展到今年的近千亩。“2017 年,仅同江村三江坡,村民们在香葱种植方面的经济收入就达到了416 万元,2018 年经济收入增长480 万元,带动周边村屯村民种植香葱高达1 万余亩。”上述数据是南宁模式下特色产业迅猛发展的直接体现,村民收入年年增加,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旅游产业是同江村近年来发展的扶贫特色产业,是南宁市首个以“共享农庄”为特色的泛度假产品。资料显示,同江村现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古建筑很多,有小鼓岭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同江村将利用现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中国葱乡”的扶贫品牌,以此来推动同江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作为重点产业,驻村第一书记李粤玲积极争取后备单位资金,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为同江村发展旅游扶贫夯实了基础,开启“党建+扶贫+旅游”消费扶贫新模式,每位参与户平均年增收达1000 元,村集体经济增加4000 元。

天马村前任驻村第一书记韦标再通过开展党员实践活动,大力动员党员靠前带头,带动贫困户,更新贫困户吃拿等靠的思想。同时,天马村通过开展系列思想提升培训会等方式增强了基层党建活动力度,为天马村的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

近几年来,村委干部带领群众念活了“发展经”。经过历任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们多方论证,结合“南宁模式”理论,因地制宜,打造扶贫产业,引导天马村的产业能人成立百香果种植基地,通过村委的积极宣传,带动许多贫困村民发展百香果产业,种植面积共达200 多亩。同时,扶贫工作队还创新产品,结合广西本地特色,开发了百香果的系列产品,把百香果“吃干榨尽”,形成百香果、百香果鸡、百香果酒及百香果乡村游等系列产品。扶贫工作队还通过一系列策划、营销,扩大了百香果的宣传面,把生态百香果系列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不仅如此,天马村还大力发展百香果系列生态产业游,并引导村民发展养猪等养殖业,村委干部组织企业到村里宣讲。

村委干部介绍,河田村脱贫攻坚的主抓手是坚持产业扶贫。村委积极实践、论证,改进原有落后的工作方法,使扶贫方式发生转变,不再让贫困户吃拿等靠,而是动员贫困户参加生产劳动,将“输血”变为“造血”。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河田村手工业特色扶贫产业项目,不断壮大河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了脱贫硕果,实现农民增收,脱贫成绩显著。

河田村同时结合“南宁模式”理论,发挥扶贫产业项目、本地致富带头人的辐射带动作用。其中,河田村村民黄元峰通过宾阳县的扶持,创办起自己的工艺厂——宾阳县远峰工艺厂。黄元锋介绍道:“通过这种形式,为村民提供便捷的就业岗位,使他们的钱包鼓了起来,我也很高兴。”该厂为河田村及宾阳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源动力。宾阳县历史悠久,传统手工业发达,在推进就业扶贫的过程中,河田村通过充分挖掘潜能,积极引导和扶持特色产业能人发展,通过利好的政策支持,将家庭作坊改造升级成为扶贫车间,不仅扩大了产业规模,还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不仅如此,河田村结合“南宁模式”理论,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样的村集体经济。笔者在走访中还了解到,河田村还利用宾阳县的专项扶贫资金与驻村企业合作,形成规模化产业。

东安村“两委”班子基于“南宁模式”理论,寻找适合东安村的发展致富路,村民表示,村委和区里的相关部门合作,引进了企业,与东安村形成帮扶,因地制宜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特色农业扶贫模式,带动东安村贫困户规模养鸡,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在东安村的宣传材料中笔者看到这样的成效:村委的宣传和思想动员积极带动了好几个“养鸡能人”回村就业。其中,东安村本土人才余运欢、脱贫户余桂花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一系列养鸡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养鸡,有了自己的养鸡场,一举成为村里养鸡致富的带头人,引导很多贫困户一起参与养鸡,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同时,东安村还继续因地制宜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特色养殖产业模式,通过思想动员,让许多村民看到了养鸡带来的红利,纷纷加入养鸡队伍。为此,村委开始想法子、找出路。经过实践,村委和引进企业决定打造东安村自己的特色品牌“那乡鸡”。有村民表示:“很多人都参加了养殖,收入确实很好,现在每年可以有好几万元的收入,我自己就养了几百只鸡。”在“南宁模式”理论的指导下,东安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钱袋子也越来越鼓,贫困户走上了小康道路。

立星村通过“南宁模式”理论的一体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扶贫特色产业。返乡创业的潘瑞欢是致富能人,在村委的帮助下,他流转了外托屯的土地,用于打造自己的沃柑种植基地。潘瑞欢建立的沃柑示范种植基地,通过与帮扶公司的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创新扶贫经营模式,不仅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种植沃柑,还实现了贫困户的增收。在探访的路上,笔者看到许多党员突击队员和服务队员,村支书表示通过成立这些队伍,形成立星村有力的脱贫攻坚力量,党员起表率,带动贫困户发展。通过这一系列操作,立星村结合理论与实际,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扶贫产业。

2.基于“南宁模式”理论下的数据分析

通过图2 可以看出2015 年调研地贫困人口依然较多,人口贫困率依然较高,村民收入来源单一。同时也可以看出各地贫困因素不同,有的村子是产业单一,有的则是青壮劳动力外流,还有的是因为地域限制等。各地政府、驻村第一书记、各帮扶单位都竭尽全力集思广益发展产业。

图2 各村贫困人口一览表(2015 年数据,单位:人)

江南区同江村在此之前只有简单的种植业,后盾单位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通过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产业,村集体收入增加了4 万元。武鸣区天马村通过打造强有力的基层党建堡垒,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实现百香果产业的全方面利用,提供就业岗位百余个。河田村通过打造致富创业带头人的方式,打造产业扶贫车间,改变贫困户吃拿等靠的思想,使其主动参与劳作,实现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改变,实现致富。不仅如此,各地政府都给予了支持。宾阳县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扶贫车间建设。马山县通过激励模式,对取得成效的特色产业给予奖励。江南区则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支持,对贫困户给予帮扶。立星村通过“南宁模式”理论的一体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扶贫特色产业,通过实际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扶贫产业。

在南宁市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汲取前人经验,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南宁模式”理论应运而生。各地都继承“南宁模式”或是发扬了“南宁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知,“南宁模式”理论下的脱贫工作得到了受访村民的认可,说明该理论是可行的、有成效的。

结 语

通过本次的调研笔者了解到,在南宁特色扶贫模式理论下:同江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因地制宜发展同江村以香葱为主的农产品和以三江坡特色旅游为主的旅游特色产业,大大提升了同江村的经济收入水平,为贫困户提供经济来源,降低了贫困率;天马村通过“党建带头”引领发展的形式,积极带动党员冲锋带头,打造了特色百香果产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还壮大了本村村集体的经济,实现产业、收入的增收,同时通过因地制宜地发展扶贫产业项目,不断壮大本村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农民增收;东安村通过引导产业致富带头人创业,成立了东安村自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带动东安村村民发展特色养鸡产业,打造东安村特色产业品牌,在“南宁模式”理论的指导下,东安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钱袋子也越来越鼓,贫困户走上了小康道路。

由此可见,基于“南宁模式”理论下的精准扶贫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成功的、有效的,是具有长久性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村村有产业,村村有发展,人民收入逐年增加。贫困人数不断减少,贫困的发生率逐步降低,人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加,全面小康更加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说道:“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些都离不开无数驻村第一书记、共产党员的努力,而“南宁模式”理论则为他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南宁模式”理论是南宁市有力的脱贫攻坚武器。通过了解,南宁市还将在巩固和扩大原有的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南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通过研究,从扶贫“南宁模式”的理论出发,南宁市通过实地发展,因地制宜,实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全面小康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东安江村百香果
魅力南江村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落叶在跳舞
霞浦东安村建成跨海大桥
莫兰迪的夏天
五月的一抹新绿
西热江村
蒋湘兰:百香果 香百家
江村《吴镇 秋岭归云》
东安屯有我辽阔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