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科技人才三面共举 高质量建设学习型大国

2023-05-06贾建锋耿婧聪

党员干部之友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习型大国山东省

□ 贾建锋 耿婧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一项具体任务。在党的领导下,从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的长期实践,到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初步探索,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正在悄然显现。从“纸墨文明发源地”到“学习型大国”,中国正以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新形象自信地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构建学习型大国的基础条件是形成规模化的学习型社会,这是一种在知识、科技和创新快速更迭的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与之适配的新社会形态,能够满足劳动者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而激增的持续学习和快速更新知识的需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作为国家意志的表达足以证明这项任务在当前形势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设学习型大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国家的整体综合部署和系统把控,又需要地方持续厘清关系和沟通配合。在国家擘画的“学习型大国”蓝图下,山东省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通过强化制度供给,推动建设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为全省各类人才学习、成长和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环境,目前山东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人才引领地方创新效能成效十分显著。

以教育为框架,奠定学习型大国基本格局

教育系统作为实施国民教育的主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方方面面的人才,也必然成为建设学习型大国的基础框架。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知识改变命运”已经成为国民共识。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我国顺利步入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基石,铺就了一条通往学习型大国的“高速路”。山东乃孔孟之乡,作为传统教育大省,在全面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上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多年来,山东省坚定不移地进行教育创新改革,持续优化教育系统在资源、结构和质量方面的布局,不断完善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为基础板块的教育覆盖体系,以机制创新和政策强化为抓手,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为实现学习型社会“人人皆学”的目标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例如,山东以打造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省份为契机,不断推出各类创新举措,目前共建技工院校182所,25 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5 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40 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全省技工院校招生超过16 万人,在校生规模超过40 万人,位居全国第二位。山东省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先行先试,为全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同时也有效支撑了省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使职业教育在山东省蔚然成风,成为山东的一张“新名片”。但是在其他方面,山东目前仍留有一些短板,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仍然存在教育资源差距,这与学习型社会“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山东省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山东省依托教育系统框架,逐步推动各个教育板块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在全国率先打开学习型社会新局面,支撑“学习型大国”建设的一步“先手棋”。

以科技为手段,推动学习型大国快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综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共通共建共享。学习型社会的出现并非是主观、人为的设计,而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和科技的快速更迭导致劳动者面临的劳动市场、劳动环境和能力素质要求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中。一方面,我们看到已经有大量的传统工作正在被算法替代,失去岗位的劳动者需要重新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以获得新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在各领域的交叉应用,催生了大量的新业态和新职业,这些新生的工作场景同样需要劳动者具备更多的新知识和新能力。可以说,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脚步,想要适应这一客观变化,同样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在国家推动实施教育数字化的战略背景下,山东省再次率先布局,通过先行制定标准规范,建立统筹机制,进一步强化全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导向。先后出台了《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高校创建标准》《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通过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校)”,打造示范标杆,以点带面,将成功的经验模式复制推广,高标准创建示范区28 个,示范高校45 所,一大批数字应用场景已经在教学、教研和管理等环节投入使用,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显著提升了教育的效率效果,有效破除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以科技之答回科技之问,这不仅是实现我国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大国的正确路径,同时也彰显了党和政府日臻完善的治国思路,真正做到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问题。

以人才为核心,形成学习型大国循环发展机制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的人口结构问题日益凸显: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加之生育率逐年下降,使中国劳动人口供给成为未来发展的风险因素。因此,如何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成为一项关键议题。人才是第一资源,党和国家一直强调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这些理念的提出,一方面,说明国家已从“粗放式”用人观向“精细化”用人观转变,通过对国民进行深度教育和终身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素质,让劳动人口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这些理念也彰显出国家建设高质量学习型大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型大国的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育人条件和用人环境,达到“人人可成才,才才尽其用”的目标。同时,人才在培养和使用的过程中,又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反向助推学习型大国建设持续进行适应性变革和自我完善,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的双向发展机制。近年来,山东人才工作取得突破式进展,人才引育卓有成效,人才载体平台建设走向一流,人才引领创新效能充分发挥,人才生态加速优化。目前,山东省人才资源总量达1500 万人,位居全国第三;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近两年国家级领军人才增长超过50%;产业人才持续增加,继续领跑全国工业大省;青年人才活力汇聚,“双一流”毕业生来鲁就业数量在2019 年-2021年期间增幅超过227%;技能型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竞相涌现。如此“群贤毕至”的蓬勃局面,离不开人才政策的有效推动。近年来,山东省围绕人才的“引、育、用、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构建全类别、全方位、全周期的具有山东特色的高效政策体系,兼顾政策的普惠性和个性化,全方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省内各市结合自身情况,在发展型政策、奖励型政策和保障型政策方面探索最佳结构组合,统筹性兼顾灵活性,使得人才相关的创新举措在山东大地上遍地开花,充分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全方位提升人才的满意度。未来,山东将继续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在促进“四链”融合、加深国内国际双向交流合作、推动人才中心区域建设和优化人才生态等方面加大力度,为山东省各类人才提供最优质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为国家建设学习型大国提供山东经验,贡献山东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从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来看,高质量建设学习型大国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中国现实发展情境、符合我们党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要之举。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这三个方面为抓手,全面开启高质量学习型大国的建设进程,是党和国家对未来的精准预判和提前布局。未来的世界竞争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一场公民知识能力的综合竞赛,而公民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创新创造的能力,积极推动建设学习型大国,可以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学习型大国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山东省即墨市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