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研究热点分析

2023-05-05张程

中国商论 2023年8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新型城镇化

摘 要:本文通过知识图谱方法将2002—2021年间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投融资问题研究可视化处理,并进行聚类分析,将有关研究分为中央政策、地方政府、银行贷款、投融资平台、债券融资、土地融资及其他研究热点聚类,根据不同聚类的研究结论进行一定总结。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体系构建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投融资主体的政府融资占比过高、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方式传统及投融资过程中相关法律保障不全等不足。文章根据有关研究的不同聚类结果归纳总结,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投融资;知识图谱;共现分析;研究热点

本文索引:张程.<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08):-134.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4(b)--04

本文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近20年(2002—2021年)发表收录的有关新型城镇化投融资相关问题的研究,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进行梳理与归纳总结,期望对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投融资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1 研究方法及样本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关于新型城镇化投融资相关的热点研究可视化分析主要包含两个研究方法,分别为数据可视化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数据可视化研究法可用于处理数据量较大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整合聚类形成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对研究对象的热点、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科学客观的方法。本文使用基于Java的Citespace数据可视化软件绘制数据可视化知识图谱,该软件由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文献研究法则通过收集有关新型城镇化投融资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了解相应问题的有关理论背景,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概括参考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参考其重要概念的界定,再通过数据可视化软件对整理好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1.2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本文的数据库选择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高级检索中选定关键词为“城镇化”“投融资”等,时间选择为2002年1月—2021年12月的20年检索获得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将获取的信息进一步筛选整理,通过对有关文献发文量基础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和有关研究热点演变等运用Citespace对城镇化投融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与阐述。通过检索共搜索到1899條结果,本文仅选择分析有关学术期刊论文的1271条结果。

2 样本基本计量情况

本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集整理的近20年有关城镇化和投融资的1271篇相关文献进行逐年发文量统计。我国城镇化与投融资相关的研究在早期(2002—2008年)研究较少且常年无明显增加,2002—2008年发文量各年均未超过20篇。由于我国早期投融资体系较不健全等城镇化政策较为传统,因此国内与城镇化投融资相关的研究较少。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综合实力大大提高,2008—2012年国内学者关于城镇化建设与投融资体系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相应的城镇化建设与投融资体系的研究也逐渐增加。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蒋彬、王胡林(2018)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放弃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的新型发展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热度不断增加,我国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投融资相关的研究迎来了井喷式增长,并于2014年达到221篇,达到发文量高潮期。直到2018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等形成了新的热点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有关研究热度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新型城镇化与投融资的有关研究经历了2002—2008年的缓慢发展阶段、2009—2012年的稳定增长阶段、2013—2017年的急速增长阶段及2018—2022年的平稳降低阶段。根据近20年CNKI上有关研究的整体发文量预计,未来也会呈现一定水平的研究热度。

3 研究过程及发现

笔者登录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选择收集相应所需以“城镇化”与“投融资”为主题的近20年发文数据,并将相应数据预处理后使用Citespace 6.0.R1进行分析,在Citespace中选取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再进行阈值调整等调节,使其得到更加直观方便分析的知识图谱,调整处理后得到最终结果。

在关键词共现聚类知识图谱中,各节点的大小表明关键词在其所在文献中出现频率的大小水平,节点越大表明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即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节点的中心度通过背景阴影表现,阴影越明显则中心度越高,中心度越高表明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献的情况越多。根据聚类图可以观察到各个小聚类组成的大聚类,以城镇化、城市化为中心向外形成辐射。我国学者对城镇化与投融资有关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研究的特点,每个大的聚类之下又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研究中心。本文在此关键词贡献聚类知识图谱的基础上,根据投融资方式的不同类型大体概括形成了“中央政策”“地方政府”“银行贷款与投融资平台”“土地融资”“债券融资”及“其他”6个以“城镇化”与“投融资”为关键词进行聚类的多中心研究格局。

3.1 中央政策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2017)认为,要协同推进“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正在重塑优化,要充分发挥“三大战略”与“四大板块”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质量。孔德继(2019)在研究我国成立以来70年的总体国家发展战略对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影响中发现,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特色,城镇化进程受到中央财政政策的显著影响。他认为,受到党的十九大传递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为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要求,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藉由中央财政的调控引导,呈现出以人为本、城乡全面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黄国平(2013)从金融支持体系的改革完善以更好地支持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视角出发,得出城乡二元经济的特征导致当前我国很多农村乡镇发展较为缓慢,逐渐落后,当务之急是中央金融部门需完善农村区域和小城镇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池密燕(2016)认为,中央财政拨款金额通常可弥补民间资本等融资方式融资金额少、投融资项目有选择性的缺点,并且中央财政拨款通常有严格的预算,是对资金的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某些项目社会资本融资过度及融资款项滥用的情况。

中央政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向导,为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大框架。研究中央政策与党的精神,深刻把握核心思想,将中央政策与精神贯彻落实到新型城镇化的有关研究中,才能更好地深入開展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

3.2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最常见的融资手段是税收,王静(2016)提出,政府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税收。税收作为国家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求的一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制性、无偿性及固定性,非常适用对公益性的城镇化基础建设过程所需资金的融资。地方政府积极建设特色小镇,本质上是解决小城镇的县域经济问题,进一步解决城乡二元关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姚尚建(2017)提出,地方政府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投融资安排需要符合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响应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与战略方针,否则很容易进入林雪(2018)提出的特色小镇误区,要么是简单地变成旅游小镇,要么是简单地变为房地产小镇。

地方政府与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体系的建设关系十分密切。作为实际实施城镇化建设的直接部门,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资金的运用监管,完善融资过程、资金运用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政策。同时,积极构建新型城镇化多元融资体系,并提出一系列诸如特色小镇等产城结合的创新产业生态圈城镇化建设构想。

3.3 银行贷款与投融资平台

银行贷款通常具有资金庞大、长期稳定等特点,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资金的主要来源。通常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银行贷款的主体为地方政府建立的融资平台,但受限于负债率要求、贷款限额等政策规定,银行贷款受到很多限制,因此众多学者对“影子银行”的商业银行贷款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了研究。“影子银行”的逐渐增多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日益增大,主要原因是银行贷款及《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限制与政府财政收入资金不足但又需庞大资金之间的矛盾。胡海峰、陈世金(2014)针对如何化解新型城镇化融资问题进行研究时就提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逐渐增大,根据其研究,我国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偿债流动性风险、融资平台自身经营风险及政策风险的影响,如何降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不同文献的研究,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应尽快修改相应法条,降低一定的银行贷款限制条件,避免由于银行贷款受到限制而选择一些风险较大的融资方式。同时,应加强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监管与指引,对其构建与运营增加一定的防控风险机制等,使其更加正规化和透明化。

3.4 债券融资

余晨阳、邓敏婕(2013)提出,在进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市政债券可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的新渠道,发行市政债券在国际发达国家进行城镇化融资中属于普遍做法。陈峥嵘(2013)认为,我国已经具备发行市政债券的市场基础与客观条件,但存在着一些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等障碍。吴亮析、田鹏(2013)认为,城投债虽然有助于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但如果不能做好信用评级及信息披露,就会存在许多风险。

综合不同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运用地方债券进行融资的研究,本文认为市政债券与城投债等债券融资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披露制度是否完善可信、相关的法律是否完善、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是否强大等是普通民众判断市政债与城投债风险大小与是否愿意购买的主要依据。

3.5 土地融资

孙建飞、袁奕(2014)指出,我国地方政府为满足地方财政需求,对土地融资的依赖度巨大,2010年我国各地土地出让金达到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67.62%。周业安、章泉(2008)提出,土地财政问题的出现始于1994年我国实现的“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分税制改革,这项举措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大幅缩减,地方政府为应对财政收支不平衡产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逐渐采用租售土地获取地方性的财政收入,用以支撑地方建设支出,自此之后土地融资愈来愈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进行财政融资的主要手段。

我国学者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模式的研究中对土地融资的态度各有不同。戴双兴(2013)基于我国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体量、分税制实施之后土地融资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意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虽然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土地融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地方政府进行筹集资金最可靠的保障。彭江波、王媛(2013)经过对国外城镇化建设的借鉴及对国内情况的认真研究,提出当下我国的土地财政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融资手段产生了一定的阻扰效应,需要改变这种模式进而纠正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投融资模式。巴曙松(2011)从城镇化建设的角度研究常见的融资模式得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就很难构建能够稳定持续供应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的长期融资途径,地方政府就很难从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融资模式中跳脱出来。因此,如何处理好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之间的关系及如何进行多元化融资模式的构建与完善,是城镇化建设过分依赖土地财政进行融资转型的关键。

3.6 其他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创新融资模式与我国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的研究主要包括BOT、ABS、TO、PPP等不同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及与我国社会的适配性研究,其中最为火热的便是PPP融资模式。蒋煦霖(2018)曾提出特色小镇的建设,特别是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资金匮乏的问题,使用PPP模式可以减轻地方财政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时遇到的资金压力,能够较好地解决特色小镇建设进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苏海红等(2017)在经过缜密的研究后同样提出类似结论,其从经济学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对PPP模式与特色小镇建设相融合的风险等进行研究发现,PPP模式作为一种投融资方式,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是可行的。林峰(2017)提出,为了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旅游特色小镇资金方面的需求,帮助地方政府降低融资压力,需要尽可能地多发展更多形式的投融资渠道,更好地利用社会民间资本,而PPP模式是很契合该要求的一种融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民间资本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投入所需的资金。许多学者得出与林峰(2017)相似的结论,例如陈包、庞仙(2017)同样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过程如果选取PPP模式作为融资手段,就会大大降低地方政府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可以使整体建设过程的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4 结语

本文对我国学者近20年有关城镇化与投融资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共现聚类研究分析,根据其中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总结,综合得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体系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建议,具体如下。

4.1 投融资主体的政府融资占比过高

虽然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较快,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目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仍然存在较多关键问题,主要表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政府融资占比过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投融资体系的多元化建设还需加强。从数据上来说,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从信贷总额和融资结构两方面来看,总体水平仍然较弱。未来,应逐步降低政府融资占比,从而降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并分散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风险,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投融资环节的效率与效能。

4.2 投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方式传统

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且融资方式仍依靠税收、土地及银行贷款的传统方式。唐晓旺(2012)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投融资问题存在融资主体单一及融資方式传统的问题。曾小春和钟世和(2017)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比例过高、融资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总体而言,过于单一且传统的融资方式不仅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还会挤压其他融资渠道所发挥的作用,减缓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渠道多元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因此,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发展多元融资体系的构建,拓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创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添加新的活力。

4.3 投融资过程中相关法律保障不全

新型城镇化投融资过程的有关规定与法律保障尚不健全、有关法律未及时更新修改等情况,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常常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或资金滥用的情况。此外,还存在财政资金管理和运用严重监管不足的情况,贪污腐败、违规使用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国应加速完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进程中的法律法规要求,优化监督体系,加大惩罚力度,从严处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贪污受贿、铺张浪费等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才能更好地建设多元融资体系,增强政府与民间资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合作。

参考文献

蒋彬,王胡林.西南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分析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41-47.

徐绍史.创新求实谋发展敢于担当促改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J].宏观经济管理,2017(1):4-13.

孔德继.新中国70年国家战略对城镇化的影响[J].科学社会主义,2019(5):108-114.

黄国平.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和完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56-66.

池密燕.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6:3-18.

王静.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贫困地区融资模式创新[J].财会通讯,2016(35):28-31.

姚尚建.城乡一体中的治理合流:基于“特色小镇”的政策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17(1):45-50.

林雪.“特色小镇”浪潮下的旅游业发展反思[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5):131-134.

李程,贺凯然.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结构性风险的关系研究[J].数量经济研究,2021,12(1):73-91.

胡海峰,陈世金.创新融资模式化解新型城镇化融资困境[J].经济学动态,2014(7):57-69.

余晨阳,邓敏婕.市政债券:城镇化融资的新渠道[J].学术论坛,2013(3):137-141.

陈峥嵘.推出市政债券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J].科学发展,2013(8):60-71.

吴亮析,田鹏.我国城投债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J].债券,2013(8):39-44.

孙建飞,袁奕.财政分权、土地融资与中国城市扩张:基于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4(12):50-59.

周业安,章泉.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J].管理世界,2008(3):6-15.

戴双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土地融资模式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6):73-77.

彭江波,王媛.新型城镇化融资中的财政与金融协调模式研究:基于土地增值收益管理视角[J].理论学刊,2013(11):52-56.

巴曙松.从城镇化角度考察地方债务与融资模式[J].中国金融,2011(19):20-22.

蒋煦霖.基于PPP模式特色小镇融资模式研究:以东台市安丰镇为例[J].北方经贸,2018(5):86-88.

苏海红,王松江,高永林.特色小镇PPP项目运作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6):13-17.

林峰.特色小镇的“生命力”之产业的选择、培育与导入[J].中国房地产,2017(8):20-23.

陈包,庞仙.PPP模式下的旅游特色小镇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7):194-195.

马青,蒋录升.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基于铜仁地区个案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1(1):59-62.

唐晓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J].管理学刊,2012,25(5):48-52.

曾小春,钟世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供需矛盾及解决对策[J].管理学刊,2017,30(2):26-39.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新型城镇化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