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留声机时代的拉赫玛尼诺夫

2023-05-02丁祺煜

音乐爱好者 2023年4期
关键词:尼诺夫拉赫玛费城

丁祺煜

史学家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事实——长期被视为“落伍”的拉赫玛尼诺夫,在每一代演奏家和乐迷心目中都是真正的乐坛常青树。这位“最后的浪漫主义者”在晚年大胆走进留声机时代,留存下来的一系列经典录音让他在当代依旧热度不减。

回望拉赫玛尼诺夫的职业生涯,钢琴家、作曲家与指挥家这三种头衔在不同的时空中获得了微妙的平衡。他曾用一句古老的谚语“我已经猎获了三只野兔”来形容自己。行至中年,这位信奉浪漫主义精神的音乐家一贫如洗地流亡美国,从1918年至1943年,他在美国年复一年地巡演。为了给观众增加新鲜体验,他积极挑战自我,持续更新自己的独奏曲目。“如果剥夺我的演出机会,我就会枯萎。”

拉赫玛尼诺夫琴技精湛,多次登台演奏自己的作品。1973年,乐评家哈罗尔德·查尔斯·勋伯格(Harold Charles Schonberg)撰文纪念拉赫玛尼诺夫诞辰一百周年,赞赏了拉赫玛尼诺夫近乎完美的演奏:光辉的旋律被勾勒出来,室内乐的风格将其内心平和的声音展现出来。他那神奇的手指不会弹错音。在这样一个以演奏技巧引人注目的时代,他是举世无双的。

拉赫玛尼诺夫的朋友、作曲家兼钢琴家阿布拉姆·查辛斯(Abram Chasins)曾这样描述:“拉赫玛尼诺夫在演奏作品时融入了艺术性。”在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K. 331)第一乐章的录音中,他的演奏是如此自由,节奏跨度很大。相比之下,在面对自己的作品时,拉赫玛尼诺夫则会更加忠于乐谱,他的音乐诠释深沉又内敛。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可能与拉赫玛尼诺夫的自我定位有关。在诠释名作时,他会留下自己独特的音乐标记,但这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辨识度。一旦涉及录制自己的作品,他会愈发谨慎认真,或许他认为自己的唱片会被用作后人的摹本。拉赫玛尼诺夫将自身的演奏风格融入多部作品,我们能从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变奏中体会到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个性和表演风格。此外,尽管拉赫玛尼诺夫在演奏时并不总是遵循表情、节奏和其他标记,不过一旦做出改变,他还是会保持统一。

在《BBC音乐》杂志的票选中,拉赫玛尼诺夫从一百位当代钢琴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大众心目中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音乐总是与历史文化相映衬,拉赫玛尼诺夫就是“过去与现在”的结合。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表达既离不开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影响,也与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美学观念息息相关。尽管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来自过去的音乐家,但他的录音从未沉入忘川或尘封于图书馆的只言片语中,他的演奏风格依旧影响着当今诸多知名钢琴家。

费城交响乐团以其独特、饱满的声音而闻名,似天鹅绒般温暖的弦乐引发了听众的共鸣。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y)于1921年担任费城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他放弃指挥棒,转而用其巨大而富有表现力的双手指挥。短短二十年间,这位极具魅力的指挥家使费城交响乐团焕发出新的光彩,著名的“费城之声”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形成的。1936年至1980年,在音乐总监尤金·奥曼迪(Eugene Ormandy)的领导下,乐团继续这一传奇。拉赫玛尼诺夫与乐团的相互成就是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他成为第一位与费城交响乐团合作的独奏家、客座指挥以及第一位与费城交响乐团合作录制自己音乐的作曲家。

1934年,拉赫玛尼诺夫与斯托科夫斯基、费城交响乐团共同首演了其刚刚谱写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留下了一张伟大、传奇的唱片。斯托科夫斯基和费城交响乐团对这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唱片的贡献堪比作曲家本人。拉赫玛尼诺夫作为美国最早接受录音技术的音乐家之一,他的唱片至今仍被各大厂牌重新发行,为全世界观众所喜爱。

由于持续进行巡演并大量录制发行唱片,拉赫玛尼诺夫在美国逐渐家喻户晓。从1918年到1943年,拉赫玛尼诺夫在北美二百二十一个城市进行了一千多场演出。他在舞台上的不苟言笑丝毫没有影响观众对他的喜爱。

在与乐队的协奏中,他自己的作品——《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崭露头角。其他的独奏曲目来自浪漫主义经典曲库,通常是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二十世纪的作品不够吸引他的眼球,因为它们尚未进入经典之列,也不被大多数观众所喜愛。拉赫玛尼诺夫一丝不苟地制作唱片,这些唱片首先要符合他的高标准,而不是屈从于唱片制作人的要求。美国胜利唱片公司利用拉赫玛尼诺夫的名气,使留声机逐步进入成千上万的美国家庭。乐迷们不仅买票去听拉赫玛尼诺夫的演出,还购买并播放他的唱片,广播电台也是如此。拉赫玛尼诺夫成为大众媒体时代的创新者。

拉赫玛尼诺夫曾在接受采访时谈论了他对录音的看法。这段访谈以“艺术家与留声机”为题发表在1931年4月的《留声机》杂志上:“事实上,通过留声机这一媒介,我们现在可以提供给大众与现场音乐会相似的音响效果。对于曾在现场亲身聆听的观众而言,即便是比较挑剔的那部分,我们的唱片也不会让他们失望;对更多没有机会聆听现场音乐会的人,唱片弥补了他们的遗憾。此外,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录制唱片能使艺术家对自己满意。因为我天生是个悲观主义者。我很少对自己的表现由衷地感到满意。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制作唱片给我提供了趋于完美的机会。如果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我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那我会不断推翻、重录,直到对结果满意为止……

如果将留声机与广播的终极音乐价值相比较,留声机给了音乐家一份无价的礼物——艺术的永恒。用广播听一场独奏,音乐会随着演出的结束一同消弭。但一张留声机唱片可以永远保存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家的演奏和歌唱。想想看,如果我们拥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李斯特的唱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然而,如今我们只能模糊地想象他的演奏。因为唱片的存在,我们的后代也会更幸运,最优秀的音乐家留下来的将不仅仅是名字。”

1943年3月28日,拉赫玛尼诺夫在位于比弗利山庄的家中去世,他的朋友本诺·莫伊塞维奇(Benno Moiseiwitsch)计划于1943年3月29日下午在斯托尔歌剧院举行拉赫玛尼诺夫的年度音乐会,但在早晨从威尔士出发的火车上,他看到了报纸上刊登的拉赫玛尼诺夫去世的新闻。莫伊塞维奇在音乐会上演奏了肖邦的《葬礼进行曲》,全场两千五百名观众肃立默哀,共同陷入悲痛之中。

拉赫玛尼诺夫的遗产因为录音技术得以延续。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对拉赫玛尼诺夫演奏的第一手记忆逐渐淡去。为了纪念这位伟大音乐家的一百周年诞辰,美国胜利唱片公司推出了“RCA红印系列”,重新发行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完整唱片目录。这给新一代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听到拉赫玛尼诺夫演奏的机会。

拉赫玛尼诺夫最初并不愿意在美国生活,但这里给了他太多温暖与关怀。虽然他无数次梦回俄罗斯,但最终选择与自我和解,接受并拥抱了美国的指挥家、乐团和观众。时至今日,巡演上的成功以及那些具有开创性的录音活动,都使他的音乐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尼诺夫拉赫玛费城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广西作家地理·费城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认识费城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
费城的第一座总冠军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费城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