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2023-05-01高艳艳

成才之路 2023年7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高艳艳

摘要:文章以“三全育人”为视域,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与建设情况,分析总结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所取得的具体成效以及存在问题,探索课程思政有效实施路径,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及建议。高职院校应适时从师资队伍、课程资源、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多方参与、多维评价、全方位监控的“两多一全”课程思政建设保障体系。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7-002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2022年度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H2021221)研究成果

近年来,在国家相应政策的推动下,各大院校逐步开始建设和实施课程思政。201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高校课程思政,在此基础上,上海大学等一些高校通过长期的研究及建设,开发了一批很好地融入了思政元素的课程。2017年~2021年,政府相继发布了一些文件,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并将其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进行推进,同时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辅助各大院校建设课程思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生价值引领的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文在论述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高职院校开展的重要价值、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进行探讨。

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高职院校开展的重要价值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其具体价值可以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理论价值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在各类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构建高职院校特色课程体系,有效地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引领相融合,扩充课程思政相關理论研究成果,为解决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和较难解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实践价值

高职院校利用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内涵、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剖析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育人融入到课程开发、理论传授、实践教学、实操训练及毕业设计的不同实施过程中,有助于构建育人创新的新格局。这对推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问卷调查

为了系统调查与深入分析学生、教师及学校等多方面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题组成员向湖南省4所高职院校发出400份调查问卷。问卷的主要内容涉及学生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知情况、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情况、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程度等方面。课题组成员对收集的有效问卷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发现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及教学等方面的积极性、学生对课程思政所传授理念的理解与认知、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及实施的重视程度、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完善度、教师课程思政相关培训效果、企业在课程思政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等都有所优化。

2.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一些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不强,课程思政能力不足。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也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和教育者。在高职院校普及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教授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通过问卷调查及调研结果分析可知,部分学生认为在学校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思政课教师进行,认为在学校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占比例较少。部分高职院校错误地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专业课程只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服务专业教学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最终导向开展教学,就可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即使引入了也没有明确提出,只是进行安全教育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分隔开来,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忽视了价值观的引领。有的专业课教师在近些年课程思政大力普及的情况下,受到积极的影响,主动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元素,然而因为德育意识不强、课程思政育人的能力有限,无法取得很好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第二,部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得不到充分挖掘。高职院校涉及的专业课种类较多,对应的就业岗位非常广泛,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知识涉及面较广,虽然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是课程思政理念不到位、课程思政知识不足,导致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得不到充分挖掘,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而思政课教师由于长期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对高职院校种类繁多的专业课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也无法独自承担挖掘专业课中课程思政资源的重任,使得一些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资源被忽视。

第三,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情况评价可以通过比较全面的、详细的、客观的考核考评机制来实现,但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爱国主义情感、爱岗敬业意识、“三观”等的变化则很难设定客观、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尤其是针对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仅仅依靠普通课程制定的考核评价方法是无法进行考核的,导致课程思政的落实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检验。通过调研分析可知,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设置与知识技能考评相对应的学生思想、态度、价值观等与课程思政有关的考评制度,因此授课教师无法了解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也无法进行反思,更谈不上改进课程思政教学了。

第四,缺乏有效的教学支持和条件保障。在“双高”计划以及国家大思政环境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专业的技术能力,也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和专业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衔接并不紧密,课程思政的实施缺乏有效的教学支持和条件保障。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根据国家文件制订具有本校职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建设计划,或者并没有明确地指出要制定相应的资金支持、教师培养培训支持、课程建设支持、企业合作支持等方案,导致课程思政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并没有依据一些专业的特点开发出融合课程思政教育的校本课程,依然应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由于特色不够明显、教材内容不够多元化,学生就很难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政素养。此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订单培养等方式是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的人才培养重要方式,然而学校保障条件的缺失导致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及企业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不能给予学生积极的思想引导,使得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

高职院校应从“三全育人”角度出发,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路径,使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开展,相辅相成,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宣传引导,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

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所取得的成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检验:一方面是教育者本身是否已对讲授的课程思政内容的内涵有充分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传授的课程思政理念的接受程度。教师所具有的思政素养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与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才能在日常教学中高效开展课程思政。学校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教育者进行课程思政宣传与引导,如邀请思政教师给其他专业教师上课,共同探究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引导教育者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使专业课教师能够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学校还应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如利用宣传标语、展板、板报、视频、横幅、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方式进行宣传,引导学生重视课程思政的学习。

2.积极完善体系,“全员”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主要指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能够相互协作。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应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思政建设相关文件的具体要求,指明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划分各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积极的引导。为了响应国家政策,高职院校应该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项目积极予以推进、实施,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系部,包括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工都应参与课程思政实施,完善管理制度,全面考核评价,从而全员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如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督促企业导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技能育人”和“以德育人”的校企深度融合作用,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应,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企业生产。此外,家庭教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应该充分考虑家庭发挥的积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在家庭生活中着重培养孩子的德行和品格,使生活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开展混合式教学,使教书育人“全过程”有效融入课程思政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科学提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弥补教学过程中的盲区及断点。第一,课前探索未知,自觉自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自学时间,使学生产生从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到提高技术业务素质的感悟。教师可对学生课前的线上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实时调整线下教学的精讲内容与课程思政元素,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在待发布的任务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把握好学生意识形态的主动性。第二,课中团结合作,攻坚克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创设贴近现实的职业岗位工作情境、连线企业专家答疑、解决课前学生的疑点、角色分析与扮演、实施演练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对职业的认同感。第三,课后强化技能,服务社会。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优势,全面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能对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教师可将课外思政教育主题活动与专业课程工作手册活页笔记相结合,使思政教育变得更加鲜活,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从而真正解决学生未来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高度负责的职业素养。

4.多措并举,在专业课教学中“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尝试多种育人方式,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环境和氛围。无论是在学校发展、教师培养还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应紧扣思政育人的根本目的,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政育人效果的同步提升。第一,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建设。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应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专业课教师应主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学习,加深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将课程思政育人有效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完成课程育人的目标。第二,多方合作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由于大多数思想政治教师对各类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并不了解,同时各类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知识也没有深入地做过研究与学习,因此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政教师都无法单独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育人并不是思政教师或者专业课教师某一个人独立承担的责任,而是需要两者相互合作共同开发育人资源,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为此,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相互合作,如建立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制定課程思政建设方案、修订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编制教案、集体备课、进行示范课、集体听课、交流探讨等。第三,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评价机制来完成。对于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检测,可采用在教学过程中记录考核与课程结束后的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师应落实课程思政育人过程评价,科学设置课前、课中、课后各个教学阶段所占分值,同时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积极将思政育人效果评价融入教学评价全过程。教师还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全面检测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达成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四、結语

总之,“三全育人”理念强调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层面落实育人工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具体方向指引。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应努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内涵、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找出专业课程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将其有效融入各类专业课程建设中,并根据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全员”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开展混合式教学,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多措并举,在专业课教学中“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宁,杨晓东,甄国红.我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进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07).

[2]吴子兴.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立德树人”落地化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9(01).

[3]陈思,张宗江.新时期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

[4]樊兴丽.如何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J].人民论坛,2019(25).

[5]李如占,张冬冬.课程思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J].高教论坛,2018(06).

[6]全守杰,谷陈梦.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20(04).

[7]兰秋林,赖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20(01).

[8]陈文一.高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施[J].现代职业教育,2021(19).

[9]徐文瑞,关冬梅,廖敏慧.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10]路舒湄.“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20.

Explor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Gao Yanyan

(School of Railway Vehicle,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Railway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6,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the article deeply studie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oncrete resul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xplore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imely adjust the teaching staff, curriculum resource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and establish a"two more and on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guarantee system with multi-participation,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and all-round monitoring.

Key words: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