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研究

2023-05-01李玺彪韩彦荣

成才之路 2023年8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李玺彪 韩彦荣

摘要:为了实现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育人目标,学校应积极引进家校合作模式,凸显学校、家庭双方的育人角色及地位,齐心协力地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的创新和优化,进一步激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活力。文章分析家校合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施现状,探讨家校合作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家校合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创新运用策略,以期提高家校合作模式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进而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8-004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家校合作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研究”(課题立项号:GS[2022]GHBZ078)主要阶段性研究成果

“家校合作”是当前备受教育者关注的重要教育模式,其强调学校加强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争取家长支持的基础上,让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尤其是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复杂,学校不仅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与时俱进地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还要倡导和鼓励家长也走进这个教育行列,发挥家庭教育特殊的教育作用,在家校合作模式下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开展。

1.家长参与意识薄弱,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不足

中小学生只有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并在这些大环境下获得健康的发展与成长。因此,很多学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引入家校合作模式,希望发挥学校与家庭两大教育力量的作用,帮助学生改善不良心理。但是目前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关注,没能及时发挥自身的家庭教育指导作用,让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2.家庭教育方式失当,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在家校合作模式下,有些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缺乏科学合理性。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家校之间的合作沟通与交流不到位,家长缺乏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握不准,二是部分家长将传统家庭教育经验简单地融入新时期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会导致这项相互合作的教育工作没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学校教育缺乏深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新思路

有的学校在基于家校合作原则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其教育内容缺乏深度,教育思路与方法缺乏创新性,这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且不利于学生根据相关教育内容展开深入思考。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意味着家校合作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学校积极探索家校合作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家校的智慧碰撞可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力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家校合作中最为基础的一环,学校可以从家长的身上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还可以对家长宣传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同时,家长也可以从学校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学习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因此,家校合作本身就是合作共赢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家校沟通交流过程中,双方会展开激烈的思维碰撞,他们的思想、智慧会得到充分激发,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2.家校的联动共进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多学校倾向于根据学生共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相应的疏导与教育工作,对个性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也缺乏成熟的教育指导模式,这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成效并不理想。而家校合作的联动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这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观察更加细心,更能找出深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个性化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教师与家长共同制定对策,帮助中小学生解决个性化的心理问题。

1.加强隐性教育,实现环境育人

学校在家校合作模式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加强隐性教育,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为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作用,学校与家庭应协同设计隐性教育内容,共同打造育人环境,让学生时刻置身于优良的心理教育环境之中,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预防和克服心理问题。

一方面,学校与家庭可以共同设计物质形式的隐性教育内容,优化学校建筑物的布局,加强环境创设。学校与家长可以共同研究如何调整教室内的座位排列方式,让学生既能感受到严肃紧张的教学氛围,又能避免产生压抑的心理,还可以共同研究如何从光线、色彩等元素入手为学生创设舒适而愉悦的教学环境,如何让学校建筑物的色系更科学,如何优化操场、图书馆、宿舍、实验室等场所的环境布置等,从而增强环境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学校与家庭可以共同设计精神形式的隐性教育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改善学校的精神面貌,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学校可以与家长共同讨论如何构建蕴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体系,推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实施建档立卡,开展动态教育

建档立卡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将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等记录在“学生成长卡”和“学校教育卡”上。在家校合作模式下,教师还应增设“家长咨询卡”。教师向家长咨询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后,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都记录在“家长咨询卡”上。

建档立卡工作的开展,可以为教师和家长开展动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首先,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学生成长卡”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可以根据卡上的内容制作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曲线变化图,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心理变化特点,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对学生已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矫正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其次,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卡”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根据其中的生成性教育资源,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家长可以共同剖析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学习其中的经验等。最后,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咨询卡”及时了解学生更多的心理问题。教师由于精力有限,很难对每个学生都观察得非常细致,因此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来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教师与家长可以共同梳理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学生的心理隐患进行及时清除,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拓展沟通渠道,丰富教育方法

家校沟通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家校合作的整体成效,学校应重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要拓展家校沟通渠道,为家校沟通提供便利,增进家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了解。如果家长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要多创造一些沟通机会,大大增强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实施活动的积极性。

首先,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展开集中性的交流。教师可以向家长总结汇报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成长情况,讲述学生学习问题、心理问题的应对之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家长体会到家校合作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其次,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选拔一批有素质、有能力的家长专门负责家校沟通工作,并及时跟进家校合作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度,了解其教育成果。这样既能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又能方便更多家长了解和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家校沟通的渠道。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与家长展开即时交流,做好家校沟通。教师也可以建立家校沟通的线上平台,方便家长随时获取自己想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發表疑问或意见等。对于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教师及其他家长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平台上共同分析和研究,给予解答,共同解决问题。

4.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心理疏导

学校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是洗涤学生心灵,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健康成长。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协调机制,由教师与家长共同开展心理健康问题协调工作,维护学生应有的心理健康。

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筛查机制,组织教师与家长一起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全面的筛查,旨在把握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趋势,然后展开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做好相关记录,然后由学校派遣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其制定心理预警档案和心理干预对策。心理健康问题协调机制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尽早通过有效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受到伤害。

在学校制定了心理干预方案之后,教师可以将方案传递给学生家长,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走进学生家中,与家长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于一些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教师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家长应该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接触,仔细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把握他们的心理动向,找出他们行为变化、情绪变化的根本原因。比如,有的学生存在明显的暴躁心理,看待问题比较极端,容易钻牛角尖、歪曲他人的意思,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和冲突,教师与家长应高度重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找出他们暴躁心理、敏感心理、极端心理的原因,然后制定心理危机处理方案,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危机,解决心理问题,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

5.凸显个性问题,加强因材施教

学校应注重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开展因材施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不断出现的新心理问题产生敏锐的感知,然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在家校合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可在与家长召开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时,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剖析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然后在因材施教理念下共同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比如,教师与家长可围绕个别学生的抑郁心理展开针对性的剖析。教师可调出该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状况、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接受教育后的学习成果等相关数据,找出学生在抑郁心理的影响下发生了哪些负性生活事件,归纳学生这一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和特殊表现,找出学生抑郁心理的成因,包括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学习因素、社会因素等。教师可以带领家长共同研究“学生抑郁心理问题的致因”这部分内容,通过查缺补漏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全貌。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家长可以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将学生带出抑郁心理的“泥潭”。第一,教师与家长应该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长处、兴趣等,以便为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奠定基础。第二,教师与家长应探寻抑郁心理的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出现抑郁心理是否与其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存在联系,以便为开展差异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第三,教师与家长应接纳学生的缺点和短处,用宽容的态度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和错误。

6.组织多元活动,拓展教育空间

在家校合作模式下,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实践活动,让家长带领孩子积极参与进来,陪伴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解决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胆小害怕、情绪不安等心理,遇到事情时不愿意相信他人,总愿自己一个人独处。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越来越孤僻的性格,越来越沉默寡言,远离群体,甚至出现自我封闭的心理。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建和谐人际关系”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克服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心理障碍,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学生不信任他人的心理,家长更要带孩子积极参与“建立默契、信任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活动,让孩子学习集体生活中的交际技巧,如鱼得水地与他人相处,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教師与家长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比如,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以建立自信心,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这时教师和家长就可以带领学生参加“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若学生慢慢变得可以在人前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家长就可以让学生继续学习一些增强自身信心的技巧,具体如下。第一,努力接近具有积极心理的人,让他们包围自己,让自己不轻易接收到沮丧的信息,这样,自己就不会产生沮丧的想法。第二,主动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用兴趣来软化自己心中的“刺”,让自己在个人感兴趣的领域逐步变得优秀。第三,坚定自己的立场,不管他人如何评判,始终要对自己抱有信心。第四,随时随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创造自我价值,让自己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幸福。第五,学会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对任何新问题的出现都冷静应对,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对待自己遇到的挫折,努力走出困境,从而树立更强大的自信心。

总之,家校合作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家校合作有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科学性与可行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学校与家庭应加强沟通交流,在智慧碰撞的基础上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家校合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创新运用策略有:加强隐性教育,实现环境育人;实施建档立卡,开展动态教育;拓展沟通渠道,丰富教育方法;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心理疏导;凸显个性问题,加强因材施教;组织多元活动,拓展教育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小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维护结合初探[J].求学,2020(16).

[2]白春雷,李远.家校社联合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究,2014(06).

[3]周本宏,曹雪松.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天津教育,2021(36).

[4]李玉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其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24).

[5]韩君善.家校合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J].黑河教育,2020(12).

[6]张光亭,孙嘉.家校合作理念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教师, 2020(16).

[7]汪堂慧.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2).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on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Li Xibiao1, Han Yanrong2

(1. Maying Town Heiyanshan School, Tongwei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Dingxi 743306, China; 2. Tongwei County Sizichuan School,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Dingxi 74332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promoting the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chools should actively introduce th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odel, highlight the educational roles and positions of schools and families, and work together to comprehensively innovate and optimize the exis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ork, so as to further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ork.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promotion role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ode, and then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schooleducation;mentalhealth education; home-schoolcooperation;innovation;strategy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