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

2023-04-29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门静脉肝硬化高血压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摘要:为了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和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相关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修定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出了推荐意见,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救治水平。

关键词: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食管和胃静曲张;  诊疗准则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in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Chinese Society of Digestive Endoscopolog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s:XU Xiaoyuan, xiaoyuanxu6@163.com; TANG Chengwei, shcqcdmed@163.com; LINGHU Enqiang, linghuenqiang@vip.sina.com

Abstract: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VB) in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the 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Chinese Society of Digestive Endoscopolog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ganized relevant experts, reviewe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test progress in clinical research on EVB in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followed the evidence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update th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EVB in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The guideline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EVB in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aim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EVB in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Key words:

Liver Cirrhosis; Hypertension, Portal;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Practice Guideline

本文首次發表于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10): 1029-1043. DOI: 10.3760/cmaj.cn501113-20220824-00436.

1 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及其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VB)和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等,其中EVB病死率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

为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和消化内镜学分会于2008年、2016年先后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等[1-2]。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近年来,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AASLD) 等先后制订、更新了多部相关指南和共识,发布了Baveno Ⅶ等[3-7],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给出了推荐意见。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和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修订了本指南,旨在针对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在指南制定中尽可能地按照循证医学依据,成立了指导委员会、秘书组、专家组(包括通信专家)等,包含肝病、消化、内镜、感染、外科、介入、肿瘤、中医、药理、护理和临床研究方法学等领域的专家。

本指南编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二级以上医院从事肝病、消化或感染等专业的临床医生在临床诊治决策中做参考。但指南不是强制性标准,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遵循本指南的原则,充分了解病情,认真考虑患者的观点和意愿,并结合当地的医疗资源和实践经验制订全面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指南中提及的证据和推荐意见基本按照 GRADE系统(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进行分级(表1)。

2 GOV的自然史、发病机制和GOV的分级

2.1 肝硬化

2.1.1 肝硬化分期 国内按临床表现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再代偿期和/或肝硬化逆转[8]。  肝硬化起病常隐匿,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体征。根据是否出现腹水、EVB、HE等并发症,国外指南也

有将肝硬化分为6期,代偿期(1、2期)、失代偿期(3、4、5期)和晚期失代偿(6期),5期和6期年病死率高达88%,临床特征见表2。

2.1.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无创检查方法 肝硬度测定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具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辅助诊断[9]。HVPG>10 mmHg被认为是有临

床意义的门静脉高压(clinically-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CSPH)。CSPH可以通过无创检测方法进行评估。对于多数病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当肝脏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25 kPa或LSM 20~25 kPa 伴血小板<正常低限,应考虑CSPH;当LSM<15 kPa,血小板>正常低限,基本可排除CSPH[10]。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是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最简便的方法。病因不同的肝纤维化、肝硬化,其LSM的临界值(cut off值)也不同(表3)[11]。

多层螺旋增强CT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创检查方法,由于无需应用镇静剂、患者耐受性好、同时可检出肝癌等病变、并且可对扫描的图像数据进行三维后处理,显示的门静脉属支状况可以指导经颈静脉肝内门

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torsystemic shunt,TIPS)指征决策及手术操作,具有更高的费用效能[12]。

多层螺旋增强CT能区别黏膜下GOV与食管周围GOV,也与内镜分级关系密切。活动性EVB患者,CT造影劑可抵达食管内壁;而非活动EVB,多在门静脉及其他并行循环通路中出现造影剂增强[13]。

2.1.3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GOV和EVB的金标准。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措施,目前仍是确定GOV及评估EVB风险的主要方法[14]。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可对食管、胃黏膜血流的变化提供更多信息,尤其对早期胃底静脉曲张与胃底黏膜下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5]。

2.2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评估 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均有可能引起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压力系肝内血流阻力与血流量的乘积。肝硬化时,在肝纤维化区域内有大量血管新生及肝血窦血管化,肝内血流量及阻力因此增加。门静脉高压也促进肝静脉属支血管新生,形成门-体侧支循环。门-体侧支循环形成后,内脏小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肝内阻力未降低。因此,这些自发性门体分流并不能有效减压,门静脉高压持续存在[16]。

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首先应确定是否存在GOV,GOV患者发生肝功能失代偿的风险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无GOV者。 GOV可见于约50%的肝硬化患者,与肝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约40%的Child-Pugh A级和85%的C级患者发生GOV。胃静脉曲张发生率约为20%,2年出血发生率约25%[17]。EVB的年发生率为5%~15%,6周的病死率可达20%。

GOV的出血危险因素包括:GOV程度、红色征及Child-Pugh分级。GOV程度与曲张静脉直径呈线性正相关,肝病病程是静脉曲张进展的主要决定因素[18]。轻度静脉曲张即曲张静脉直径<5 mm,暂不需要预防性治疗[19],但应行多层螺旋增强CT,三维重建门静脉属支,了解门静脉高压导致门静脉属支变化的全貌。肝硬化确诊后,应定期复查上腹部多层螺旋增强CT及胃镜,复查频度取决于患者的肝硬化程度和GOV程度。

HVPG是门静脉高压风险评估的有效方法。HVPG>5 mmHg(正常3~5 mmHg)可诊断门静脉高压,HVPG>10 mmHg是发生静脉曲张、肝硬化失代偿的预测因子,HVPG>20 mmHg提示预后不良[19]。一般认为,HVPG<12 mmHg时EVB风险低。HVPG≤12 mmHg或较基线值下降≥10%者(定义为“HVPG应答者”)不仅EVB复发风险低,腹水、HE和死亡的风险均降低。但HVPG的检测为侵入性操作,当无创检测方法评估为CSPH、多层螺旋增强CT及胃镜均明确肝硬化,不建议行以单纯了解HVPG为目的有创性HVPG检测。

其他较重要的预测因素为曲张静脉的直径和肝脏储备功能。曲张静脉血管壁张力及管壁内外压力差是决定其是否破裂的主要因素,曲张静脉发生的部位也是重要因素。血管直径与血管壁张力、HVPG密切相关。相同血管内压力下,直径越大,管壁张力越大,越容易破裂。EVB未预防治疗的患者后期再出血率约为60%,大部分发生在首次出血后1~2年。Child-Pugh分级、白蛋白的水平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与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症大致相关,可用于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风险评估[20]。Child-Pugh C级;INR>1.5;门静脉直径> 13 mm和血小板明显减少;3项条件可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静脉曲张的可能性,分别满足0、1、2项或3项者,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的比率为<10%, 20%~50%, 40%~60%和>90%。肝硬化患者符合3项条件中的1项及1项以上可作为内镜筛查静脉曲张和进行EVB一级预防的指征。MELD积分可用于预测无静脉曲张患者肝脏失代偿的发展,亦可用于预测静脉曲张出血的6周病死率[21]。

2.3 GOV的分级 关于GOV内镜下分型与分级标准,国内外不尽相同,国外常使用Sarin分型。本指南推荐LDRf分型[22]作为我国GOV的分类记录方法。LDRf分型主要参照3个因素进行描述记录:(1)曲张静脉位置(location,L);(2)曲张静脉直径(diameter,D);(3)危险因素(risk factor,Rf)。该分型方法便于识记和书写,可覆盖全消化道静脉曲张,集记录、分类、治疗方法与治疗时机为一体,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直径、不同血管表型的静脉曲张,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治疗时机提出指导建议[2,23]。

LDRf分型的表示方法如下:LXx D0.3~5.0 Rf 0,1,2。

LXx:第一个X为脏器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如食管e(esophageal),胃g(gastric),十二指肠d(duodenum),空肠j(jejunum),回肠i(ileum),直肠r(rectum)等。第二个x是曲张静脉位于该器官的哪一段,以食管为例,上段s(superior)、中段m(middle)、下段i(inferior),分别记Les、Lem、Lei。孤立性胃静脉曲张记Lg,其中曲张静脉位于胃底(fundus)、胃体(body)、胃窦(antrum),分别记Lgf、Lgb、Lga。若食管静脉曲张延伸至胃底,则记做Le,g;若曲张静脉为多段,则使用相应部位代号联合表示,如食管下段与胃底均存在静脉曲张,但未相通,记录为Lei,Lgf。

D0.3~5.0:表示所观察到曲张静脉的最大直径,按D+直径数字方法表示。数字节点以内镜下治疗方式选择为依据:D0.3,D1.0,D1.5,D2.0,D3.0等。

Rf 0, 1, 2:表示观察到的曲张静脉出血的风险指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1)红色征(red color,RC):红色征阳性(RC+)指曲张静脉表面呈红斑,红色条纹,血泡样等改变,是曲张静脉易于出血的征象;(2)HVPG:用于判断GOV的发生及其预后;(3)糜烂:提示曲张静脉表层黏膜受损,是近期出血的征象,需要及时行内镜下治疗;(4)血栓头:无论是红色血栓头或白色血栓头,都是即将出血的征象,需要及时行内镜下治疗;(5)活动性出血:内镜下可以看到曲张静脉正在喷血或是渗血;(6)以上因素均无,但是镜下可见到新鲜血液,并能够排除非静脉曲张出血因素。依照是否有近期出血征象以及是否有急诊内镜下治疗的指征分为以下3个梯度,(1)Rf 0:无以上5个危险因素,无近期出血指征;(2)Rf 1:RC+或者HVPG>12 mmHg,有近期出血的征象,需要择期进行内镜下治療;(3)Rf 2:可见糜烂、血栓头、活动性出血,需要及时进行内镜下治疗。

GOV也可按静脉曲张形态、是否有红色征及出血危险程度简分为轻、中、重3度。轻度(G1):GOV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无红色征。中度(G2):GOV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有红色征或GOV呈蛇形迂曲隆起但无红色征。重度(G3):GOV呈蛇形迂曲隆起且有红色征或GOV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不论是否有红色征)[2,23]。

推荐意见1: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再代偿期和/或肝硬化逆转(B1)。肝脏硬度检测联合血小板计数、多层螺旋增强CT可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无创诊断(B1)。

推荐意见2: 胃镜检查是诊断GOV和EVB的金标准。确诊肝硬化的患者均应结合无创检测结果,通过胃镜检查了解是否存在GOV及严重程度,对GOV进行分级,指出GOV轻、中、重度及所在的部位、直径、有无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等(A1)。

推荐意见3:无GOV的CSPH肝硬化患者建议每2年检查1次胃镜,轻度GOV可每年检查1次胃镜(C1)。

推荐意见4: 无创检测方法评估为CSPH、多层螺旋增强CT及胃镜均明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不建议单纯为了解门静脉压力而行有创性HVPG检测(B1)。HVPG>5 mmHg存在门静脉高压, HVPG>10 mmHg可发生静脉曲张,HVPG>12 mmHg可发生EVB,HVPG>20 mmHg 提示预后不良(A1)。

3 EVB的一级预防

EVB的管理策略包括:(1)预防首次EVB (一级预防); (2)控制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acute esophageal-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AEVB); (3)预防再次EVB (二级预防);(4)改善肝脏功能储备。

EVB一级预防的目的是治疗原发病、抗纤维化,防止曲张静脉形成和进展、预防中-重度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3.1 病因治疗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包括病毒性、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遗传代谢、药物性肝病及寄生虫病等,应重视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乙型肝炎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抗病毒治疗可减轻肝纤维化,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起到预防静脉曲张发生或出血,且可降低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发生。其他原因所致肝病也应积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以阻止肝硬化的进展[24-32]。

3.2 抗炎、抗肝纤维化治疗 对某些疾病无法进行病因治疗,或充分病因治疗后肝脏炎症和/或肝纤维化仍然存在或进展的患者,可考虑给予抗炎抗肝纤维化的治疗[33]。

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目前尚无抗纤维化西药经过临床有效验证,中医中药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34-35]。中医学认为肝纤维化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主要治疗原则有活血化瘀法、扶正补虚法和清热(解毒)利湿法等。目前常用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包括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等,其方药组成均体现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原则,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给予药物效果更佳。安络化纤丸可增强 CCl4 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的表达、抑制MMP-2和TIMP-1/2的表达;对保护性细胞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有上调作用,对核因子κB等细胞因子有下调作用;可通过抑制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Smads 信号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临床研究[8,36-39]发现,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这些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进一步减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情。

在一级预防、 控制AEVB、二级预防时应注意患者白蛋白水平,及时补充人血白蛋白,有利于创面的愈合、间接提高止血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等。细菌感染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的关键因素,白蛋白可通过促进质子泵抑制剂和抗菌药物等重要药物的转运,控制出血风险[40];白蛋白具有调节血管内外间隙的渗透压维持液体平衡,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保护毛细血管内皮完整性。联合抗菌药物在控制肝硬化炎症止血方面优于单用抗菌药物[41]。

3.3 不同程度静脉曲张的预防措施

3.3.1 无食管静脉曲张 主要措施是针对病因治疗、抗炎保肝和抗肝纤维化。研究显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onselective beta-blocker,NSBB)用于无食管静脉曲张者并无益处。

3.3.2 轻度食管静脉曲张 NSBB是否应用于较小食管静脉曲张者具有争议[42]。因此,仅在出血风险较大的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推荐使用NSBB。

3.3.3 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

(1)药物:卡维地洛为同时具有阻断α1受体作用的NSBB,可降低肝血管张力和阻力。研究[43]证实,卡维地洛降低HVPG的幅度可达20%,显著高于普萘洛尔。为新的预防门静脉高压的药物。

NSBB应用于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时,治疗组首次出血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病死率也显著降低。与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相比,预防效果相当[44]。NSBB通过降低心输出量、收缩内脏血管发挥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同时,减少细菌易位,减少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的发生[45]。

辛伐他汀可增加肝脏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从而降低肝硬化患者HVPG且不影响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46]。辛伐他汀降低HVPG的效果可与NSBB叠加,但其长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更大样本的研究。

单用硝酸酯类药物与单用NSBB、硝酸酯类药物联合NSBB、安慰剂相比,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某些临床试验中,单用硝酸酯类药物的出血风险甚至高于安慰剂[47],且其不良反应较多,因此不推荐单独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或联合使用NSBB。

肝硬化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加,可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48],但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应用于门静脉高压患者未能取得较好疗效,在普萘洛尔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未能增加HVPG下降幅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和ARB类药物作用相似,但ACEI/ARB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和肾衰竭,因而目前不推荐ACEI/ARB类药物用于门静脉高压治疗[49]。

螺内酯通过减少血容量和内脏血流也可降低门静脉压力,螺内酯单用或联合NSBB能降低肝硬化患者的出血风险,但对降低死亡率无明显效果,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不推荐单用或在NSBB基础上加用螺内酯[50]。

(2)内镜:EVL用于预防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有研究[51]对比了EVL和NSBB的一级预防效果,显示二者在消化道出血率、病死率、出血相关病死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3)内镜联合药物:药物联合EVL疗效不优于单用药物或EVL,且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52]显示联合治疗组在降低首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上并无优势,同时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

(4)门体分、断流术:门体分、断流手术均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首次出血风险,但其HE发生率明显升高[51],TIPS和分流手术原理相似,因此均不适用于作为预防首次出血的措施。

3.3.4 胃静脉曲张 关于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研究相对较少,GOV1Le,g型为食管静脉曲张的延伸,目前一级预防措施同食管静脉曲张。研究结果[53]显示组织黏合剂组的胃静脉曲张出血率显著低于NSBB组和无治疗组,与无治疗组相比,组织黏合剂组的生存率也更高。组织黏合剂注射的主要不良事件为异位栓塞、感染等,其应用于胃静脉曲张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对这部分患者目前仍主张应用NSBB。

3.3.5 肝癌的监测 肝硬化是肝癌发生高危人群[54],应每3~6个月1次常规筛查[甲胎蛋白(AFP)+B超],每12个月1次加强筛查[AFP、AFP-L3、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 诱导的蛋白质(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PIVKA)+CT或MRI];肝癌極高危人群,癌前病变等应每1~3 个月1次常规监测,6~12个月1次加强筛查,如条件允许可进行肝活检、液体活检和Gd-EOB-DTPA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等特殊检查,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

推荐意见5:EVB的管理策略包括:(1) 预防首次EVB (一级预防);(2) 控制AEVB;(3)预防再次EVB (二级预防);(4)改善肝脏功能储备(A1)。

推荐意见6:重视病因治疗,积极进行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等治疗(A1)。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等中药可用于缓解肝纤维化、肝硬化及GOV等(B1)。

推荐意见7:肝硬化在一级预防、控制AEVB、二级预防时应注意患者白蛋白水平,及时补充人血白蛋白(B1)。

推荐意见8:不推荐无GOV者使用NSBB用于一级预防(B1)。

推荐意见9:Child-Pugh B、C级或红色征阳性的轻度GOV,推荐使用NSBB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B1)。出血风险不大的轻度GOV,不推荐使用NSBB(B2)。对于轻度GOV未使用NSBB者,应定期复查胃镜(B1)。

推荐意见10:中、重度GOV、出血风险较大者(Child-Pugh B、C级或红色征阳性),推荐使用NSBB或EVL预防首次静脉曲张出血(A1)。出血风险不大者,首选NSBB,对有NSBB禁忌证、不耐受或依从性差者可选EVL(B2)。

推荐意见11: 卡维地洛起始剂量6.25 mg,如耐受可1周后增至12.5 mg、每日1次;普萘洛尔起始剂量10 mg、每日2次,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纳多洛尔起始剂量20 mg、每日1次,渐增至最大耐受剂量。应答标准:静息心率下降到基础心率的75%或50~60次/min(A1);HVPG≤ 12 mmHg或较基线下降≥10%(B2)。

推荐意见12:不推荐单用硝酸酯类药物或与NSBB联用进行一级预防(A2)。不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B2)。不推荐螺内酯用于一级预防(C2)。

推荐意见13:不推荐各种外科手术和TIPS用于一级预防(A2)。不推荐EVL联合NSBB同时用于一级预防(C2)。

推荐意见14:NSBB可用于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B2)。

推荐意见15:根据LDRf分型进行监测和治疗时机选择:Rf0, D0.3:(一级预防)不治疗,每年1次内镜检查。 D1.0:择期EVL,或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B1)。D1.5:食管静脉曲张择期EIS+贲门部组织胶注射,或每3个月到半年1次内镜检查;食管以外曲张静脉组织胶注射,或每3个月到半年1次内镜检查(C2)。Rfl,3个月内进行治疗。

4 AEVB的治疗

肝硬化AEVB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涉及多学科。因此,临床医生在救治肝硬化AEVB患者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医院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支撑条件及医生的技术水平,以降低病死率、提高止血成功率为首要目标。

4.1 基本概念

4.1.1 AEVB的诊断 AEVB 5 d内被认为是急性出血,12~24 h内进行胃镜检查是诊断AEVB的可靠方法。内镜下可见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喷血)、血栓头,或存在静脉曲张又未发现其他可解释出血的病变[21]。

4.1.2 EVB治疗无应答/失败 具有以下表现之一:(1)在药物治疗或内镜治疗后≥2 h,出现呕吐新鲜血液或鼻胃管吸出超过100 mL新鲜血液;(2)发生失血性休克;(3)未输血情况下,在任意24 h期间,血红蛋白下降30 g/L(红细胞比容降低约9%)。

4.1.3 EVB再出血的征象 出血控制后再次有临床意义的活动性出血事件(呕血、黑便或便血;收缩压降低>20 mmHg或心率增加>20次/min;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下降>30 g/L)。(1)早期再出血:指出血控制后120 h~6周内出现AEVB;(2)迟发性再出血:出血控制6周后出现AEVB;不包括非EVB患者。

4.2 早期处理

4.2.1 处理原则 主要是纠正低血容量休克,有效控制出血,防止出血相关并发症,如感染、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HE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大量出血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建议入住ICU。少量出血、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可在普通病房诊疗观察。

4.2.2 限制性血容量的恢复 保持有效(至少2条)的静脉通路,以便快速补液输血,根据出血程度确定扩容量和液体性质,输血以维持血红蛋白维持在60~70 g/L以上,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如心血管疾病、年龄和持续出血等,一般血红蛋白低于70 g/L需要输血,并遵守输血管理规范[55-56]。血浆或输血等过度扩容,既不能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还可能导致容量超负荷,加重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避免仅用盐溶液补液,从而加重腹水或其他血管外部位体液潴留。有效血容量恢复的指征:(1)收缩压90~120 mmHg;(2)脉搏<100次/min;(3)尿量>17 mL/h;(4)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好转,无明显的脱水貌。

4.2.3 内镜检查与治疗时机 欧洲消化内镜学会将患者入院(急诊)至开始内镜检查的时间≤12 h,定义为急诊内镜检查;早期(12~24 h)及延迟(>24 h)内镜检查[57]。然而,不同指南对肝硬化患者内镜诊疗时间的推荐意见不一致。Baveno Ⅶ建议血流动力学恢复后,伴有肝硬化征象的患者应在上消化道出血12 h内行内镜检查。欧洲国家和加拿大多中心前瞻性观察了2138例肝硬化AEVB患者,发现与12~24 h相比,≤6 h或6~12 h行内镜检查并没有降低病死率[58]。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及经验的提高,依托肝硬化AEVB的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对难控制的失血性休克或HE患者,在征得家属充分理解和知情的基础上,全麻插管及ICU支持下,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仍可采取内镜检查與治疗[59]。

4.3 药物治疗

一旦怀疑肝硬化AEVB时,早期应用降门静脉压及抗菌药物是首要的治疗方案。

4.3.1 降门静脉压药物 临床常用降门静脉压药物有:特利加压素、十四肽生长抑素及奥曲肽[60-61]。血管加压素,包括垂体后叶素,由于生物半衰期短、疗效有限及较严重的副作用,在肝硬化AEVB治疗中已很少应用。尽管NSBB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但它可以降低血压和抑制心脏泵功能,在AEVB期应用NSBB存在风险。

(1)特利加压素:即三甘氨酰赖氨酸血管升压素(glypressi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血管升压素缓释剂,其不良反应较血管升压素少而轻。特利加压素作用于血管V1受体,引起内脏血管收缩,改善了内脏高动力循环状态,降低奇静脉及侧支循环的血流量。Meta分析显示:与无血管活性药物相比,特利加压素提高了48 h内的出血控制率,并降低了住院死亡率。与三腔二囊管相比,特利加压素显著减少了30 d的再出血和输血需求。因此,国内外指南及研究[2-3]推荐特利加压素是控制AEVB的一线药物,2~12 mg/d,持续静脉滴注可能比间歇推注有效,且不良反应更少[62]。一般疗程3~5 d,止血成功率约85%。特利加压素联合EVL可提高止血疗效。特利加压素可能引起低钠血症,尤其是肝功能差的患者,应监测血钠。

(2)生长抑素及奥曲肽:十四肽生长抑素半衰期3~5 min,人工合成八肽生长抑素——奥曲肽,其半衰期为70~90 min。生长抑素通过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降低肝内血管阻力及门静脉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生长抑素250~500 μg/h,奥曲肽25~50 μg/h,持续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少。一般疗程3~5   d,其控制首次出血率约80%。临床研究显示,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或奥曲肽在控制肝硬化AEVB的疗效相似。对于生长抑素或奥曲肽治疗失败者,可换用或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

4.3.2 抗菌药物 肝硬化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时,常存在胃肠黏膜炎症水肿、细菌移位,20%左右患者48 h内发生细菌感染[63]。Child-Pugh A 级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和死亡风险极低,需前瞻研究评估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利弊。Child-Pugh C级或合并糖尿病或肝癌患者容易感染,而早期再出血及病死率与未能控制的细菌感染有关。研究表明,抗菌药物是肝硬化AEVB治疗不可或缺的方法,在内镜检查前8 h,预防性静脉给予广谱抗菌药物可减少菌血症和SBP的发生。首选头孢三代类抗菌药物,特别是既往接受喹诺酮类治疗的患者。药物选择可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1版)》,可用头孢曲松 1~2 g/d ,疗程3~5 d,如有感染的证据,疗程可延长。尽管进行了抗菌药物预防,但仍有20% AEVB患者仍会发生细菌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和SBP[64]。

4.3.3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 当胃液PH>5,可以提高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成功率。PPI种类较多,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PPI 40~80 mg/d,静脉推注,或PPI 8 mg/h持续静脉滴注,5~7 d。Meta分析显示[65],PPI使用时间>1个月,可降低肝硬化AEVB患者胃镜治疗后的再出血率,但与出血相关病死率无相关。长期使用PPI可能造成肠道细菌移位,增加肝硬化患者SBP的发生[66]。因此,胃镜检查前使用PPI的患者,如无消化性溃疡等适应证,检查结束后应停止使用。

4.3.4 其他药物 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肝硬化AEVB治疗中,局部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8 mg去甲肾上腺素/100 mL等渗盐水)、口服云南白药及凝血酶、静脉注射血凝酶、维生素K1等确切有效,应避免滥用这类止血药[67-68]。对于肝硬化贫血患者,尤其是可能接受侵入性手术的患者,可通过补充铁、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来提升血红蛋白水平,不推荐进行预防性输血。

营养不良会增加肝硬化AEVB患者不良结局的风险[69],一般在活动性出血控制24 h后,可开始进食及口服营养制剂,早期进食并没有增加再出血风险[70-71]。乳果糖口服或灌肠等可快速促进肠道积血排出,对防治肝性脑病均有益处。

4.4 胃镜治疗

目前,胃镜治疗仍是肝硬化AEVB的主要方法。其目的是控制急性出血及尽可能使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以防止其再出血。胃镜治疗方法包括EVL、EIS及钳夹法或组织黏合剂(组织胶)注射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或恢复的疑似肝硬化AEVB患者,应12~24 h行胃镜检查。

4.4.1 EVL EVL适用于LDRf分型D1.0~D2.0食管静脉曲张和GOV1型EVB患者,或外科/血管介入等其他方法治疗后AEVB患者。当曲张静脉直径>2.0 cm,EVL后近期再发大出血风险增加。常用六环或七环套扎器,首次套扎间隔2~4周可再次套扎或硬化剂注射等序贯治疗,直至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

4.4.2 EIS (1)適应证同EVL,对于不适合EVL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者,可采用EIS,与EVL控制出血效果相似[72]。(2)第1次EIS后,间隔2~4周可再次EIS或EVL,直至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常用硬化剂为聚桂醇(10 mL∶100 mg)等。采用曲张静脉内注射为主;每次注射1~4点;初次注射每点以10 mL左右为宜,总量一般不超过40 mL/次,依照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减少或增加剂量。5%鱼肝油酸钠由于较多的副作用,临床已经很少应用。

4.4.3 胃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 适合Sarin分型孤立胃静脉曲张(IGV)和胃静脉曲张Ⅱ型(GOV2)出血[73]。常用组织黏合剂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等,三明治夹心法静脉内注射,可用聚桂醇或高渗葡萄糖,不建议用碘化油夹心,一般1次注射应将曲张静脉完全闭塞。根据胃曲张静脉严重程度,估计注射剂量,效果不满意时可重复治疗至胃静脉闭塞[74]。胃镜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取得较好效果,早期再出血率9.3%,晚期再出血率13.8%,6周胃静脉曲张相关病死率为 7.6%,与组织黏合剂组相似,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5.6%,较组织黏合剂组明显降低[75]。

4.4.4 EUS下组织黏合剂注射 适应证同胃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Meta分析EUS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n=851),胃静脉曲张闭塞率为84.4%、复发率为9.1%,早期再出血为7.0%,晚期再出血为11.6%,优于胃镜下直接注射[76]。

4.4.5 药物辅助内镜治疗 降门静脉高压药物可显著降低HVPG,提高内镜治疗安全性和疗效,减少近期再出血[77]。特利加压素与奥曲肽联合EVL,止血率分别为98%、96%;5 d和42 d再出血率分别为12%/9%和28%/24%;2组之间没有差异。不建议常规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来降低与内镜治疗相关出血的发生率,以避免门静脉血栓的发生。

4.4.6 自膨式覆膜食管金属支架(SEMS) 经过药物或胃镜治疗后,仍有15%~20%患者反复出血或活动性出血不能有效控制,而其他挽救治疗措施(如TIPS、外科手术)不可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时,内镜下SEMS挽救治疗有一定的效果[78]。

4.4.7 内镜治疗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1)有消化道内镜检查禁忌证;(2)患方未签署知情同意书;(3)难纠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相对禁忌证;(1)未控制的HE或失血性休克;(2)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大量腹水患者。

4.5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药物治疗无效、无急诊胃镜和TIPS治疗条件的情况下,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可作为暂时的挽救措施[79], 止血成功率80%~90%,但再出血率高达50%以上,且患者痛苦大,并发症较多,如吸入性肺炎、食管破裂等。患者深度昏迷、不能配合操作或患方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既往有食管手术史等,不能进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4.6 TIPS TIPS是通常经颈静脉途径穿刺,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以微创的方式从结构上显著降低门静脉阻力的关键措施之一。TIPS优点是微创,手术成功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术后有发生分流道再狭窄或闭塞和肝功能受损及HE的风险[80-81]。采用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内膜支架,明显降低了TIPS术后再狭窄或闭塞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目前证据表明,TIPS除了作为药物和/或胃镜治疗失败患者的挽救治疗外,对于(1)Child-Pugh C级(<14分);(2)Child-Pugh B级肝硬化合并胃镜下EVB;(3)HVPG>20 mmHg等高风险患者;可尽早行TIPS治疗,即早期TIPS(eTIPS)(72 h内),或优先强制TIPS(pTIPS)。

在终末期或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肝硬化AEVB患者中,pTIPS可提高无肝移植生存率[82]。因此,ACLF入院时HE和高胆红素血症的AEVB患者,也不是TIPS的绝对禁忌证。对于GOV2、IGV1的急性出血患者,TIPS 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可降低胃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风险,提高止血效果。

4.7 经静脉逆行球囊导管栓塞术(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BRTO) BRTO通过球囊导管阻断异常分流道,如胃肾分流,注入硬化剂和/或弹簧圈栓塞曲张的胃静脉,从而控制胃静脉曲张出血[83]。BRTO适用于GOV2、IGV1和少见部位静脉曲张出血,特别是伴HE或HE高风险患者,可作为胃镜治疗或 TIPS 的替代方法。对比胃镜下组织黏合剂与BRTO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84]发现,胃镜治疗组再出血率高于BRTO,1年和2年无再出血率分别为 77%/96.3%和 65.2%/92.6%,但2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4.8 脾切除和/或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断流术) 适合Child-Pugh A/B级肝硬化AEVB,药物或胃镜治疗不能控制的出血或无急诊TIPS条件,行急诊断流术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对Child-Pugh C级者优先考虑肝移植[85]。由于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发生率高达50%左右,且影响门静脉高压症的恢复及后续治疗措施,如TIPS或肝移植等。因此,脾切除术仅作为药物和胃镜治疗失败,或没有急诊TIPS条件的挽救治疗措施之一。

4.9 难治性EVB 难治性EVB一般指药物或/和内镜治疗后,5 d内仍有活动性EVB的患者。临床多见于Child-Pugh C 级或ACLF患者;或 HVPG >20 mmHg患者[81]。肝硬化难治性EVB患者,需要根据各医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的技术优势,选择TIPS或肝移植,伴有ACLF患者優先进入肝移植等待名单[86]。

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处理推荐流程见图1。

推荐意见16:药物是EVB的首选治疗方法(A1)。血管活性药物特利加压素(2~12 mg/d,持续滴注)、生长抑素(250~500 μg/h)或奥曲肽(25~50μg/h),是AEVB一线治疗药物,疗程3~5 d(A1)。

推荐意见17:抗菌药物可降低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率及出血相关病死率,是肝硬化AEVB的重要治疗药物(A1)。

推荐意见 18: EVL、EIS可用于食管静脉曲张或GOV1型EVB患者(A1);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适合GOV2型、IGV型静脉曲张出血(A1)。

推荐意见19: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及奥曲肽辅助内镜治疗,可提高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降低内镜治疗后近期再出血率(A1)。

推荐意见20:药物治疗无应答的患者,根据医院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的条件和医生的经验,早期实施内镜或血管介入治疗(B1)。

推荐意见21: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可作为药物或内镜治疗无应答,或无条件进行急诊内镜/TIPS治疗的暂时过渡治疗方法 (B1) 。

推荐意见22:麻醉插管及ICU支持,可提高急诊内镜治疗EVB的效果和安全性(B1)。

推荐意见23:Child-Pugh A/B级患者,药物或内镜治疗无应答或无急诊TIPS条件,外科断流术仍是控制AEVB的有效方法(B1)。

5 EVB的二级预防

AEVB停止后,患者再次出血和死亡的风险仍很大。对于未进行二级预防的患者,1~2年内再出血率高达60%,6周病死率达20%。因此,二级预防对于降低肝硬化GOV再出血及病死率很重要。二级预防方法包括NSBB、内镜、血管介入及外科治疗[86-87]。迄今,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系统综述

及Meta分析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88]。因此,如何优选以上治疗方法,需基于医院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的技术优势;也需要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高质量的相关临床研究。

二级预防目的:根除或减轻GOV,减少再出血率及降低病死率。

二级预防时机:既往有EVB史或AEVB 5 d后,可开始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前,需常规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及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目前研究显示,Child-Pugh C级、PVT或癌栓、重度静脉曲张(直径>20 mm)或伴红色征、血泡征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高危因素。HVPG>20 mmHg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药物或胃镜治疗无应答的预测指标。

5.1 药物治疗

5.1.1 NSBB 常用药物为普萘洛尔及卡维地洛(见一级预防)。卡维地洛预防肝硬化静脉曲张再出血,与EVL效果相似[89]。一项随访6年随机对照比较普萘洛尔与卡维地洛二级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安全性及效果的研究发现[90],卡维地洛组患者HVPG应答高于普萘洛尔组 (72% vs 47.8%),1年和3年再出血率较低(卡维地洛组8.9%和24.0% vs 普萘洛尔组16.0%和36.7%)。在接受普萘洛尔治疗的患者中,新发/恶化的腹水更为常见(69.5% vs 40.0%)。与普萘洛尔比较,尽管卡维地洛有较高的HVPG应答程度,但总体病死率、上消化道出血、不良事件没有明显差异。

5.1.2 血管扩张剂 包括硝酸盐、α2-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药、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等[91-92];大多为基础研究证据,临床研究证据和经验很少。尽管NSBB联合硝酸酯类药物与EVL均可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但硝酸酯类药物可能对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存在不利影响[93]。

总之,理想的降低门静脉压药物应具备高度选择性作用于内脏血管床,能维持肝脏有效血液灌注及改善肝功能3个条件。因此,寻找新的降门静脉压药物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

5.2 胃镜治疗

目的是根除或显著减轻GOV,减少再出血率及相关病死率。在临床实践中,精准预测或评估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或再出血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内镜筛查,仍是临床面临的问题[94]。

5.2.1 胃镜联合NSBB治疗 NSBB可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HVPG,预防GOV再出血及肝硬化失代偿[95-96],内镜治疗可根除或减轻GOV[97-98];内镜治疗方法同AEVB。EVL联合普萘洛尔或卡维地络,与单一EVL或NSBB比较,具有更好的预防GOV再出血的效果,提高长期生存率[99]。因此,胃镜联合NSBB是二级预防GOV再出血的标准方案,除非药物不能耐受;已经使用 NSBB作为一级预防的患者,需要联合内镜治疗[100-101]。但是,患者有大量腹水时,单独应用EVL比联合NSBB更适合预防GOV再出血,原因为NSBB不良反应及急性肾损伤风险增加[102]。

5.2.2 周期性序贯治疗、长期胃镜监测 胃镜治疗的间隔及周期仍无统一观点。经首次治疗,一般2~4周胃镜检查,评估首次治疗的效果。GOV尚未到达根除或仍有再出血风险,且食管黏膜溃疡完全愈合,可再次行多个周期EVL、EIS或组织黏合剂等序贯治疗,直到患者GOV消失或无再出血风险[97,103]。GOV消失或无出血风险后,至少12个月胃镜检查1次,以评估GOV复发风险。经过胃镜治疗的患者,应终生胃镜监测、跟踪序贯胃镜治疗。

5.3 血管介入治疗

TIPS和BRTO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血管介入的主要方法。TIPS是NSBB和/或联合胃镜治疗后再出血的选择[100-101]。对于Child-Pugh A/B级的患者,在胃镜和药物治疗无应答后,可考虑TIPS或外科断流术。符合BRTO适应证时,也可选择BRTO。由于胃镜治疗技术的普及,其他经皮经肝途径的血管介入方法,如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临床已经很少开展。

5.4 肝移植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硬化、ACLF患者最根本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难治性EVB患者,有条件者应优先考虑肝移植[101]。

推荐意见24:内镜联合NSBB,是EVB二级预防的标准方案(A1),如不能耐受,可选择单一方法预防。

推荐意见25: 首次内镜治疗后2~4周应胃镜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可间隔2~4周序贯性治疗多个周期,以GOV消失或无再出血风险为治疗终点;GOV消除或明显减轻后至少12个月胃镜检查1次,以评估GOV复发及再出血的风险(C1)。

推荐意见26: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或急性肾损伤患者,无论EVB一级或二级预防,均不建议使用NSBB(B1)。

6 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

6.1 少见部位静脉曲张 少见部位静脉曲张指除食管和胃以外,消化系统其他部位静脉曲张,如十二指肠、胆道、大肠等;或消化系统以外部位,如腹膜、卵巢等。少见部位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年全因病死率、MELD评分、入住ICU、奥曲肽和抗生素使用率、HVPG,均显著低于肝硬化AEVB患者。少见部位静脉曲张出血,可选择EIS、EVL、组织黏合剂注射、TIPS联合栓塞治疗等[104],仅个案报道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多学科诊治。

6.2 PVT伴肝硬化EVB 肝硬化合并PVT经TIPS、抗凝和未治疗患者,PVT早/晚期改善分别为72%/78%、27%/29%、10%/17%,没有观察到低分子肝素抗凝药物引起的出血并发症增加[105]。伴有 PVT 的肝硬化患者,TIPS和低分子肝素抗凝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106];TIPS较EVL联合NSBB预防Child-Pugh A/B级肝硬化PVT预防再出血更有效,PVT 消退率更高。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越早,门静脉再通率越高。第1周开始治疗,再通率为69%;第2周开始治疗,再通率则下降至25%。但是,肝硬化PVT伴AEVB时,何时启动抗凝治疗仍无定论。对于近期形成的PVT,一般认为活动性出血停止后,越早启动抗凝治疗,PVT再通率越高。

6.3 门静脉癌栓伴肝硬化EVB 85%~90%肝癌发生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基础上,AEVB和癌栓的管理仍是临床棘手的问题。TIPS是预防肝癌伴門静脉高压患者GOV再出血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与内镜治疗相比,TIPS 明显降低再出血的风险,但总体无肝移植生存无差异[107]。

推荐意见27:组织黏合剂注射、EIS、EVL及TIPS,是少见部位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根据患者的意愿和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的技术优势选择(C1)。

推荐意见28:门静脉主干完全或部分PVT(>50%),或累及肠系膜的PVT伴GOV出血风险、有症状或等待肝移植PVT,推荐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B1)。

推荐意见29 :肝硬化PVT伴EVB,可选择内镜治疗或TIPS控制急性出血;预防再出血,TIPS优于内镜治疗(A1)。出血控制后,早期启动抗凝治疗,可提高内镜或TIPS的治疗效果(B1)。

推荐意见30:肝硬化合并门静脉癌栓的EVB,可选择内镜治疗或TIPS控制急性出血,预防再出血(B1)。

7 待解决的问题及展望

(1)肝硬化再代偿及门静脉高压逆转的概念相关研究与临床诊断标准;

(2)肝硬化门静脉压力/HVPG的无创测定技术及生物标志物风险分层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3)肝硬化GOV严重程度的无创评估方法,NSBB、EVL对EVB一级预防、预防肝硬化失代偿的效果及安全性,新靶点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的研发;

(4)血管活性药物、NSBB、胃镜序贯治疗及TIPS在AEVB、二级预防、肝硬化失代偿中的优化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估,胃镜序贯治疗的周期及NSBB停药时机;

(5)中医药抗肝纤维化、肝硬化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6)白蛋白、PVT、血小板水平等对肝硬化EVB、肝硬化失代偿进展的影响与干预效果评估;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时机、疗程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执笔:徐小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丁惠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令狐恩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唐承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贾继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魏来(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段钟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南月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庄辉(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

专家组(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柴宁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陈东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消化内科),陈红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陈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范建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高沿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高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韩涛(天津南开大学人民医院),韩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胡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黄留业(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江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李军(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李荣宽(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刘德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刘建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刘景丰(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胆外科),刘晓清(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刘玉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刘迎娣(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陆伦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罗新华(贵州省人民医院感染科),马颖才(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任万华(山东省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宋瑛(西安高新医院消化内科),田德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田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王江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王宪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吴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感染病科),吴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邢卉春(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谢渭芬(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消化内科),杨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杨晋辉(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杨长青(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尤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于岩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翟所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张春清(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诸葛宇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张缭云(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周永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秘书组:吴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田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韩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二科),李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张晓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孔媛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研究室),韩一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涵审专家名单略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收稿日期:

2023-02-10;錄用日期:2023-02-15

本文编辑:王亚南

猜你喜欢

门静脉肝硬化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