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MS6.8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回顾

2023-04-29宋立军宋和平唐丽华胡伟华温和平沈军

内陆地震 2023年3期
关键词:伽师巴楚灾区

宋立军 宋和平 唐丽华 胡伟华 温和平 沈军

摘要:介绍了2003年2月24日巴楚—伽师MS6.8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构造背景、余震序列、建筑工程和地表破坏及震害特征,回顾了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应急救援行动和恢复重建情况,讨论了此次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对全国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巴楚—伽师MS6.8地震;震情灾情;应急救援;抗震安居

doi:10.16256/j.issn.1001-8956.2023.03.001

2003年2月24日发生的巴楚—伽师MS6.8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灾情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波及喀什地区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5县1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个团场的37个乡镇(场),共931个村,受灾人口51万余人,灾区面积达21 498 km2,震亡268人,死亡牲畜70 958头(只),直接经济损失13.71亿元,生命线工程破坏及停工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约7 724万元。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自2001年组建后首次在国内执行震后紧急救援任务,带去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全国人民对灾区群众的关怀。中国地震局派出现场工作队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组成联合现场应急工作队,共同完成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科学考察、现场震情分析和趋势判定、震后监测、强震观测等现场工作,并编写了一系列报告。此次地震应急救援既是对2002年修订印发的《中国地震局机关地震应急预案(试行)》的一次检验,也为其后的地震现场工作组队模式、工作组分工和组织编写报告起到了示范作用。梳理、总结巴楚—伽师MS6.8地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方式和内容,对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3

1 震情灾情回顾

1.1 发震构造背景

本次地震发生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叶尔羌河与喀什河之间的琼库尔恰克鼻状隆起。震区东侧存在一组北西向的断裂构造,是普昌断裂向南延伸,由多条隐伏的逆断层和走滑断裂组成。现场考察发现3条长约1~1.5 km不受地形控制,切过沙丘、沟谷及洼地的地表张裂缝带,总体走向北东10°,由多条裂缝斜列构成,延伸方向稳定,无明显的水平断错。主震震源机制解表现为倾滑逆冲,近南北向的节面可能为主破裂面,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北北西。主体发震构造推测为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系西段南缘隐伏的多重推覆盲逆断层[1,4,5

1.2 余震活动

截至2004年2月22日,巴楚地震台共记录到MS1.0~5.9余震10 427次,其中MS1.0~1.9地震6 561次,MS2.0~2.9地震3 247次,MS3.0~3.9地震558次,MS4.0~4.9地震53次,MS5.0~5.9地震8次[1,6,7。余震呈显著的NW向和略弱的NE向二组带状分布,从震后前两天的MS4.0地震空间分布与全序列MS≥5.0地震活动分布看,8次MS5.0强余震基本上发生在主震后两天4级地震附近,5月4日岳普湖与伽师交界的MS5.8地震使整个序列共轭分布图像更加明显。余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主震的南东方向50 km范围内。2003年6月之后,地震活动起伏不明显,序列衰减正常。

1.3 震害情况

1.3.1 人员伤亡

巴楚县死亡267人,其中琼库尔恰克乡257人,占96%,阿拉格爾乡7人,色力布亚镇3人。麦盖提县死亡1人。死亡者中,儿童和老人比中青年人多,女性比男性多。受伤4 853人,其中重伤2 058人。地震7天后,有4名重伤员抢救无效死亡。室外避难共计49 656户,约为205 079人。

1.3.2 破坏情况[1,3,8,9

房屋建筑:震区居民住房多为土木结构,公用建筑多为砖木和一至三层砖混结构。

Ⅸ度区:土木结构房完全毁坏。砖木结构60%以上毁坏或严重破坏,30%以上倒塌。砖混结构40%以上严重破坏或毁坏。承重墙体出现大剪切裂缝和斜裂缝,底层与二层墙体间被剪断,上层墙体向平面外倾斜,外纵墙向外鼓出,顶层破坏严重,屋盖板错位,女儿墙折断。

Ⅷ度区:土木民宅及牲畜棚圈80%严重破坏,其中30%毁坏。砖木房屋普遍出现裂缝,50%严重破坏,但没有毁坏。部分砖混结构房屋严重破坏,如阿拉格尔乡政府办公楼。

Ⅶ度区:土木结构房普遍裂缝,但以轻微破坏为主。个别房屋受到严重破坏或局部倒塌。砖木房也有轻微破坏,表现为墙体、窗角、门框裂缝。砖砌围墙有部分倒塌。个别砖混结构楼房有轻微破坏,主要是槽型板之间裂缝。

Ⅵ度区:土木结构房少数裂缝,个别山墙、墙角倒塌。砖木结构基本完好。

交通设施:震区公路有国道、省道和县道,震害主要表现为路面裂缝,个别段长达10 km,宽10~20 cm;部分公路危桥进一步破坏,拱桥拱圈裂口,灌注桩桥梁防震档块开裂;桥梁非结构性构件出现轻微破坏。

电力、电信设施:35 kV、110 kV变电站因震后线路接地导致停电,个别配电设备烧毁。乡村10 kV及0.4 kV线路出线跳闸。大量电杆倾斜、下沉、倾倒、断裂,许多线路松弛,变压器台倾斜、沉降,配电变压器烧毁,引线拉断,线路损坏严重是此次地震电力系统的主要破坏现象。巴楚县电信局所属的部分电杆倾斜,电缆、入户线损坏。

水利设施:水库坝体出现纵、横和斜向裂缝,坝前有管涌,迎水面和水闸护坡有裂缝;极震区8座水塔倒塌2座,裂缝严重不能使用5座;供水管道接头拉开;机井变形歪斜、错位,灌溉设施开裂、下沉。

学校:423所中小学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103所严重损坏。倒塌校舍3.2×104m2,造成无维修价值的危房9.2×104m2,新建的砖木结构教室梁、窗、墙普遍裂缝。

医院:34所乡镇医院损坏,面积2.4×104m2

厂房:主要有厂房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倒塌及墙体的破坏等。砖柱厂房破坏严重,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柱厂房轻微破坏。

地震地质灾害:表现为大面积砂土液化和喷水冒砂(圆形、椭圆形、串珠状、层叠等型式)、地裂缝、边坡开裂等,造成农田毁坏、道路裂缝、建筑物破坏和河流、沟渠岸崩塌等灾害。除极震区外,砂土液化在Ⅶ度以上地区的河漫滩和低阶地、极震区以东河道纵横、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均有分布[10

1.4 震害成因分析

(1) 灾区民房绝大多数是抗震能力极差的土木房屋,立柱细弱,梁柱尺寸比例严重失衡。土坯用泥浆砌筑,粘结性差,一遇地震,极易倒塌或裂缝。即使是砖房也由于灰浆不合格而大大降低房屋的抗震能力,房屋抗震性能差是造成本次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2) 灾区地貌类型主要为冲积平原,村镇多沿河流分布,地下水位高,地基土以粉细砂为主,不仅承载力低,而且容易在地震时液化,失去承载能力,加重了房屋的破坏程度。

(3) 自1996年阿图什MS6.7地震至1998年8月27日伽师MS6.6地震连续11次MS≥6.0地震对灾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数次地震的累积效应加重了房屋的破坏。

(4) 公用正规抗震设计的砖混结构房屋本应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但个别房屋施工质量较差,特别是砂浆水泥用量少,用砂含土量大,黏结能力弱,且砌筑时灰缝也不饱满均匀,缺少圈梁和必要的构造柱,造成了砖混结构房屋的破坏。

2 应急救援工作回顾

2.1 政府应急响应行动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数次打電话询问灾情和受伤群众生活情况,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向参加“两会”的各省、市、区领导通报了灾害情况,号召全国各地关心援助灾区的救灾和重建工作。国务院批准派遣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赴灾区执行紧急救援任务,并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开展紧急救灾、抢救伤者、安置灾民,并指示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等及时给予帮助。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向灾区干部群众发出慰问电,并派出中央慰问团;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带领工作组赴灾区指导救灾,并要求对被掩埋人员的抢救“一个不漏、一个不少”。

地震发生后,喀什地委、行署立即终止地区组织工作会议,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并要求各县紧急部署救灾工作。地委领导带领地震、民政、卫生、城建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赶赴灾区指挥救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建设厅、喀什地区民政局、建设局.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MS6.8地震工作简报及总结报告.。

2.2 地震应急救援

2.2.1 紧急救援行动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紧急救援协调办公室向总参作战部通报情况,下达出动预先号令;震后5小时,国务院批准派遣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执行救援任务,救援队联席会议办公室立即下达紧急出动的正式命令;震后9小时,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与某集团军工兵团值班分队飞赴灾区,经过12小时、3 000 km的奔波,到达琼库尔恰克乡。50多名队员使用先进设备和训练有素的搜索犬,在受灾最严重的6个村庄开展了拉网式搜索。3月3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离开灾区返京。

2.2.2 地震现场应急工作

地震发生后,新疆地震局向中国地震局报告并启动应急响应,地震应急工作人员待命;震后2小时,时任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岳明生带领现场工作队从北京出发,新疆地震局第一批现场工作人员赶赴灾区,于25日凌晨到达极灾区,在距极灾区15 km的色力布亚镇设立了地震现场工作指挥部,下设震害评估、次生灾害和生命工程调查、流动观测、震情跟踪4个专业组。在到达灾区3天内,现场新架设数字化地震仪8台,强震仪11台,前兆仪3套,与原有的固定台站组成了一个地震监测基本网络,日夜监视震情的发展。地震现场工作队用近10天时间完成灾害损失调查评估,抽样调查点85个。由于工作扎实,评估对象全面,数据合理可信,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国家两级评审;地震现场工作队先后在巴楚、麦盖提、岳普湖、伽师4县培训房屋安全性鉴定人员69名,共鉴定房屋1 400余栋,累计1.1×106m2;3月1日地震现场工作队全面转入科学考察,调查点96个,徒步考察行程1 000 km,驱车行程超过10 000 km。科学考察内容包括震害特征分析、烈度分布、发震构造判定、生命线工程震害及社会效应,并建立了野外资料数据库。

2月26日,中国地震局商请总参谋部对灾区进行航拍。经批准后,3月1日11时由新疆军区陆航团实施航拍,由多部门专家对灾区震害进行了航卫片解译,丰富了现场震害调查和大地震抗震救灾支撑手段。

2.3 抢险救灾

2.3.1 灾害应急救援

自救互救:极震区的住房几乎全部倒塌,52%~55%的居民(约6 000人)被压埋。经过灾民的自救互救和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奋力抢救,被困群众全部被救出,救活率在96%左右。6 300多名抢险救灾官兵在3个乡镇的70多个村庄参与抢救、转移、医治受伤人员及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连续奋战13个日夜,出色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

医疗防疫:喀什地区在震后半小时内就组织了2支医疗队迅速赶往灾区。巴楚县第一支医疗救护队在震后一个半小时内就赶到了灾区。全区先后有36支医疗、防疫队、380余名医护人员、近50辆急救车和价值50余万元的药品紧急支援灾区,救治伤员4 000余人,其中危重伤员500余人。北京等地先后派出12名骨科、外科、烧伤科专家飞抵喀什,成功为90例危重病人实施了手术。

震后次日,妥善安葬了268名遇难者遗体。及时处理了死亡牲畜,加强了对饮用水的消毒和环境卫生检测。对倒塌的房屋、棚圈和5 700户用水及142个涝坝及时进行了消毒。发放饮水消毒片45 000片,对1 200人次伤员注射了破伤风疫苗,对有麻疹疫情的2 261人免疫接种中共巴楚县委、人民政府.巴楚县二·二四抗震救灾纪念册(抗震壮歌).。

2.3.2 灾后应急处置

主震后,新疆江南电力公司立即派出四批抢险救灾突击队赴灾区抢修线路和变压器,抢修架设10 kV供电线路6 600 m,当晚琼库恰克乡政府所在地恢复供电。

地震当天,喀什地区就筹集了35 000个馕,同时紧急调运大量救灾物资及棉衣、棉被,发放近10 000 kg塑料地膜。至27日,搭建3 684顶帐篷。民政部从武汉调运的第一批6 000顶帐篷和从郑州调运的第二批7 000顶帐篷分别于3月2日和4日运抵灾区。一周内共发放帐篷16 000顶,85%的受灾户临时住所得到解决。

震后,地方政府公布了救灾专户和捐助点。至25日,捐款600余万元及12 021件被褥、毛毯、衣物等。截至3月12日,自治区捐赠办、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共接收捐款1.2亿元,救援物资2 700多万元。

震后,政府监管部门专门发放“禁止乱抬价”通告100多张。3月1日,由喀什市工商局牵头,市纪委监察局、物价、质监、城管4部门配合,出动执法人员15人次,主要检查食品、日用品、建材市场,查封两家趁地震哄抬物价的商店。

2.4 媒体报道

地震当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播出中央慰问电、中央慰问团及地震和救援情况的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等区内外50余家媒体,欧洲时报、路透社等8家国外媒体,260余名记者赶赴灾区,及时发送各类新闻信息和灾区图像16 000多条。灾区政府及时召开发布会通报情况。开展了现场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印发6万余份维吾尔文防震减灾知识材料,在当地报纸出专版或刊登各种防震减灾宣传材料,对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起到积极作用。

2.5 国际呼吁

地震后,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声明,哀悼死难者,慰问灾区人民,同时表示联合国随时愿为灾区提供帮助;法国、德国等近40个国家领导人发来慰问电;瑞士、日本等国表示,其救援队可随时赴灾区协助救援。

2.6 应急通讯保障

由于灾区的通讯设施遭到了破坏,喀什电信公司立即启动了应急通讯程序。地震当天在现场安装2台传真机、5部电话、1部电脑,供媒体和指挥部人员使用。同时调集10部海事卫星电话,30部无线接入网卡,架起救灾专用卫星通信地面站,无偿提供通讯服务达100多个小时。当晚又调集各一台卫星通讯车和通信交换车在灾区待命,确保灾区通讯畅通。

2.7 恢复重建

震后次日,医院陆续恢复就诊;学校3~5天后陆续恢复上课;3月3日灾区供电全部恢复;3月下旬,灾民开始春耕生产。巴楚县政府全力以赴,对78个重灾村实行贴息贷款,出动农业机械支援春耕生产。提供优质棉种800 000 kg,化肥、地膜300 000 kg,70%農资到位。各省市和社会各界捐款1.2亿;国家民政部下拨救灾款 4 000万元;国务院特批3亿元国家基本建设和国债基金;自治区政府下拨重建资金1.2亿元;希腊政府捐款20万欧元;比尔·盖茨捐款25万美元。灾区共筹集到重建资金5.4亿元,其中用于补贴农户建房1.559亿元。

由建设部门牵头,吸取灾区木结构(笆子墙)等房屋抗震经验,结合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对农村房屋、道路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编制多套版本的房屋施工图纸、挂图等下发各乡村。2004年4月6日受灾户领到政府发放的第一笔建房补贴款后便开始建造新居。一年内,灾民已陆续住进了抗震房屋。乡村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公用设施重建和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同时,自治区政府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年投入1亿元、争取中央财政支持1亿元,本着以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在新疆全面实施抗震安居工程。

3 结束语

本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灾情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序、高效,自救互救成效显著。其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首次在国内执行震后紧急救援,形成中国地震局现场工作模式。首次实施航拍对灾区震害进行了航卫片解译、灾区各级政府抗震救灾组织实施等工作经验对其后全国的应急救援工作具有示范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1) 提高房屋抗震性能是避免和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途径。考虑到农村房屋抗震设防安全问题,本次地震是新疆乃至全国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的起始点,2006年国务院在新疆组织召开了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新疆的抗震安居工程在全国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影响深远。在近20年新疆发生的60余次成灾地震中,安居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员伤亡数量大幅降低,减少经济损失几十亿元,震后临时安置和转移安置人口也显著降低,同时也为灾区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效果极佳。

(2) 震后第一时间开展自救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区域,尤显重要。震后广泛开展卫生防疫宣传、不间断地检查指导,采取措施周全等,取得了显著防止疫病的成效[11

(3) 吸取本次地震教训,为保障震后救灾物资应急供应,重新调整了国家中央级救灾物资仓库布局,对西部省区救灾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4) 2004年2月24日,新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授旗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办,标志着新疆防震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后续十余次MS6.0~7.0地震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参考文献:

[1] 新疆地震局.中国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图集[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张云峰,王海涛,徐锡伟,等.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J].国际地震动态,2003,(3):1-10.

[3] 宋立军,苗崇刚,袁一凡,等.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J].内陆地震,2003,17(2):157-165.

[4] 徐錫伟,张先康,冉永康,等.南天山地区巴楚—伽师地震(MS6.8)发震构造初步研究[J].地震地质,2006,28(2):161-178.

[5] 沈军,陈建波,王翠,等.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发震构造[J].地震地质,2006,28(2):205-212.

[6] 曲延军,聂晓红.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特征分析[J].内陆地震,2005,19(1):65-73.

[7] 高国英,王筱荣,曲延军.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序列及震情分析[J].内陆地震,2003,17(2):170-175.

[8] 尹力峰,唐丽华.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灾区房屋建筑震害现象综述[J].内陆地震,2003,17(3):209-215.

[9] 王亚勇,葛学礼,袁金西.新疆巴楚6.8级地震房屋震害及经验总结[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23(2):172-175.

[10]罗福忠,胡伟华,赵纯青,等.巴楚—伽师6.8级地震地质灾害及未来地震地质灾害[J].内陆地震,2006,20(1):33-39.

[11]唐振华,马德新,刘栓奎,等.巴楚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措施与体会[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3):199-200.

REVIEW OF EMERGENCY RESCUE FOR BACHU JIASHI MS6.8

EARTHQUAKE IN XINJIANG ON FEBRUARY 24, 2003

SONG Li-jun1,  SONG He-ping1,  TANG li-hua1, HU Wei-hua1, WEN He-ping1, SHEN Jun2

(1.Earthquake Agenc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11,Xinjiang,China;2.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Sanhe 065201,Hebei,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arameters, tectonic background, aftershock sequen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rface damage, and seismic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chu Jiashi MS6.8 earthquake on December 24, 2003. It reviews the emergency rescue actions,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governments, departments, and industries at all levels after the earthquake,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thquake relief work and its demonstration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arthquake resistant and safe housing projects nationwide.

Key words: Bachu-Jiashi MS6.8 earthquake; Earthquake and disaster situations; Emergency rescue; Earthquake resistant housing

猜你喜欢

伽师巴楚灾区
伽师瓜幼苗响应盐胁迫的生理特性及耐盐性评价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伽师瓜采后生理变化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跟着唐诗去旅行——巴楚流韵
巴楚传奇
伽师瓜 新疆最甜蜜的味道
巴楚视觉元素在文化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神奇的卡拉库塞
——伽师瓜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大型膝褶带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