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研究

2023-04-29张立梅

婚育与健康 2023年7期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

张立梅

【摘要】目的:探究非甾体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此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29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品类与限定日剂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非甾体抗炎药中使用最多的依次是对乙酰氨基酚栓、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以及肠溶型阿司匹林,构成比分别为21.20%、20.35%以及10.40%。全部患者用药治疗后有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83%(29/295),其中有7例血压异常,有11例心律失常,有5例心脏纤维化,有4例血小板活化,有2例心力衰竭。结论:非甾体抗炎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应尽量选择非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同时加强患者治疗获益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工作,科学正确地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开展治疗,做好用药监测,减少不良事件出现。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

The study of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NSAID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ZHANG Limei

Zibo City, Zhangdi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Zibo, Shandong 25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SAID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im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such drug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295 CVD patient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1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the categories and limited daily doses of NSAIDs used by 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during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were recorded. Results:The most commonly used NSAIDs were paracetamol suppository,diclofenac sodium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entericcoated aspirin,with the composition ratios of 21.20%,20.35% and 10.40%,respectively.After treatment,29 patients had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of different degrees,with an incidence of 9.83%(29/295),including 7 cases of abnormal blood pressure, 11 cases of cardiac arrhythmia, 5 cases of cardiac fibrosis,4 cases of platelet activation,and 2 cases of heart failure. Conclusion: Non specific cyclooxygenase inhibitors should be selected as far as possible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with NSAIDs,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treatment benefit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 NSAIDs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and correctly selected for treatment, medication monitoring should be done well, and adverse events should be reduced.

【Key Words】NSAI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ational drug use

非甾体类抗炎药属于临床多个领域使用范围较广的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解热等功效[1]。报道显示,全世界每天约三千万患者接受非甾体类抗炎药,而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其中占据大多数[2]。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对环氧酶起到抑制作用,切断相关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前列环素I2的作用通路,从而起到抗炎、镇痛等一系列作用。但由于环氧化酶也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作用,所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易导致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包括血小板活化、心脏纤维化、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等。对于临床心血管内科医生而言,需要正确认识到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心血管风险,在开具非甾体类抗炎药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治疗获益情况和心血管事件风险,最大程度地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非甾体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此類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鉴。

1.1 一般资料

筛选在我院诊治的29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时间范围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经临床综合检查证实为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心绞痛等;②年龄18岁及以上;③无视力听力障碍,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④患者及家属均完全知情研究过程且签署协议书。排除标准:①近期因预防心血管事件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②近期使用的抗感冒药物中具有非甾体抗炎药成分;③精神异常、认知功能不全。全部患者中有男性165例,女性130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9.36±6.84)岁。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29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整合汇总全部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品类与限定日剂量。同时借助Excel软件计算全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包括血压异常、心律失常、心脏纤维化、血小板活化与心力衰竭等。限定日剂量判断标准:限定日剂量主要指应用于特定治疗目的中成年患者平均每天药物剂量,本次研究中以《新编药物学》《中国药典》相关内容作为参考依据,结合药品参考说明书来明确各个药物的日剂量。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非甾体抗炎药常用品类构成情况分析

非甾体抗炎药中使用最多的依次是对乙酰氨基酚栓、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以及肠溶型阿司匹林,构成比分别为21.20%、20.35%以及10.40%;其余还包括吲哚美辛栓、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混悬液等,详情如表1所示

2.2 全部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全部患者用药治疗后有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83%(29/295),其中有7例血压异常,有11例心律失常,有5例心脏纤维化,有4例血小板活化,有2例心力衰竭。

近些年,随着非甾体抗炎药研究应用的逐渐深入,该药在心血管疾病的也逐渐凸显出重要作用,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良好效果。然而,由于非甾体抗炎药作用机制的特殊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期间也容易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尤其是环氧合酶抑制剂更易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非甾体抗炎药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原因和多种机制有关,例如,前列环素I2和血栓素A2生成、一氧化氮形成、内皮功能、液体主流等因素[3]。环氧合酶中涵盖环氧合酶-1和环氧合酶-2两种同工酶。血小板中只有环氧合酶-1,不存在环氧合酶-2。环氧合酶-1可以促进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转变为血栓素A2,而血栓素A2具有较强的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作用。环氧合酶-2大量分布在内皮细胞,能够促使体内过氧化物转变为前列环素I2,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与内皮细胞形成的前列环素I2之间的平衡状态是调控血栓产生的关键机制,当两者失衡所引起的血栓则是导致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

本次研究以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29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部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品类与限定日剂量。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非甾体抗炎药中使用最多的依次是对乙酰氨基酚栓、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以及肠溶型阿司匹林,构成比分别为21.20%、20.35%以及10.40%。上述药物均为非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剂,由此可见,当前我院心血管疾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时,对于药物种类的选择首先需要考虑止痛效果并且把握好消化道和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平衡。当前,临床相关指南中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将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非甾体抗炎药的首选,对乙酰氨基酚适应证广(除肝功能障碍外),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在每天用药剂量<2g的情况下安全性较高;若每天剂量>3g也容易引起非甾体抗炎药相关不良反应。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的止痛作用相较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更弱。从患者角度来看,非甾体抗炎药不同种类的止痛效果差异并不明显,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同种类非甾体抗炎药的起效和维持时间有所区别,因此,对于慢性或者急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总而言之,由于非甾体抗炎药存在一定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临床也普遍建议,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肌肉骨骼疼痛患者,可以首先进行非药物治疗进行干预,通过按摩、心理疏导等手段来缓解疼痛。当以上手段干预无效后再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并且应该遵循最低有效剂量的使用原则,避免长时间用药。另外,由于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临床疗效,反而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对于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可以给予适量的阿片类药物治疗,治疗期间需要加强对烦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监测[5]。

同时,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全部患者用药治疗后有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83%。所以,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过程中,加强用药监测尤为重要。在使用药物之前,临床医师应该告知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做好自我监测。并且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常规肝肾功能及血压检测,后续每间隔3~6个月定期复查。针对高血压患者这一心血管事件高发风险群体,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后的2~4周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若血压无明显异常上升可每3个月监测1次。当血压出现明显上升,须立即采取降血压措施,并根据情况停止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或者降低用药剂量。当无法停用或减量时,可基于患者钙通道阻滞剂进行降压治疗,而其他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降压药在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使用时均需要增大剂量。

综上所述,随着非甾体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逐渐增多,为了保证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应科学合理地选择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尽量选择非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同时加强用药监测,减少不良事件出现。

参考文献

[1] 袁自华.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5):25.

[2] 于小垒.浅析心血管疾病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8):315-316.

[3] 李志万,石炜.非甾体抗炎药物和抗血压药物联用对血压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6,28(6):125-127.

[4] 徐蓉贞,王柳清,卢建新,等.老年人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J].中国全科医学, 2019,22(5):506-510.

[5] 郭静超.180例类风湿关节炎非甾体抗炎药物应用合理性和安全性評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6): 83.

猜你喜欢

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