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五力模型” 赋能名师成长

2023-04-27蒲大勇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8期
关键词:五力模型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 四川省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名师鼎兴工作室,以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性引领作用。通过建构“五力模型”赋能名师成长,从价值引领、目标聚焦、学习内化、创生发展和示范引领五个维度,积极探索基于思想力、发展力、学习力、创生力和辐射力的“五力模型”,取得了育人共同体人才辈出、协同发展;学习共同体学以致用、分享发展;实践共同体理实一体、项目化发展;研究共同体专心研究、持续发展;自我实现共同体认可度高、示范发展等一系列成效。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建设;五力模型;川派名师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

2018年,四川省教育厅为加快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名师鼎兴工作室,构建“1+10+5”(即1名领衔人,10名成员,每名成员带5名学员)的名师工作室梯次架构,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性引领作用,旨在培养一批四川教育鼎兴的领军团队,构筑教师发展共同体,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培养一批团队成员,研究一批课题项目,研发一批课程资源,帮扶一批薄弱学校,打造省级名师名校长学习成长摇篮、专业发展平台、人才孵化基地,造就一批川派名师大家,为构筑四川教育鼎兴之路提供领军人才支撑。

四年多来,通过建构“五力模型”赋能名师成长,我们对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四川的省情与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特点,从价值引领、目标聚焦、学习内化、创生发展和示范引领五个维度,建构了基于思想力、发展力、学习力、创生力和辐射力的“五力模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高品质发展。

一、思想力:塑造品质点化思想

思想不仅是一种意识,还是一种观念。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意识,也就有什么样的观念。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意识、观念,思想还表现为一种能力。所谓思想力就是思想对人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名师工作室建设中,要通过思想力建设提升名师的思想境界,提升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能力。只有思想力提升了,名师的发展方向才不会偏移;只有思想力提升了,名师的能力才能增强;只有思想力提升了,名师才会走得更远。

为此,我们通过塑造品质点化思想。一是塑造团队文化品质。工作室自身要有高远的团队文化,要明确富有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品质方向,用文化品质点化思想,凝聚团队的向心力。比如,笔者领衔的工作室就提出以“民主、团结、积极、创意、向上、卓越”作为工作室的思想统领工作室工作,工作室的所有工作、工作室的所有成员都要按照该思想行动。二是塑造团队目标品质。明确而富有品质的团队目标是工作室发展的灯塔。用团队目标品质点化思想。我们坚信:没有团队目标导航的工作室一定走得不远。工作室将把成员和学员带向何方?工作室将建设成什么样子?工作室是否具有凝聚力?这些要通过团队目标品质来塑造。工作室务必要通过明明白白的团队目标来增强工作室的凝聚力。比如,有工作室将“内敛思想”作为工作室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化为以探索“内敛课堂”为工作室的工作目标;以“内敛课堂、内敛数学、内敛课程、内敛人生”为基本样态。该工作室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三是塑造团队行为品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行动却是思想最好的佐证。工作室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品质,以实际的行动展现团队的品质,用团队行为品质点化思想。一般说来,工作室及团队成员要形成言行一致、立说立行的团队行为品质,做到“看准了就要大胆行动”,不要缩手缩脚,犹豫不决。

二、发展力:聚焦目标导航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单纯到丰富的变化过程。发展是工作室永恒的话题。这里的发展包括工作室团队的发展,也包括团队成员的发展。发展是衡量工作室的重要指标,也是工作室是否有动力的源泉。发展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即发展力。所谓发展力是指工作室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持续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以团队成员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发展力最终体现为工作室的社会价值,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大小。进一步说,就是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人的发展等方面的贡献程度。工作室的发展不是盲目推进的,需要用目标导航来实现发展。

实践中,我们通过聚焦目标导向发展。一是聚焦价值目标导航发展。工作室的价值目标是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学员对加入工作室及工作室所开展的活动的意义、重要性、实用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工作室的价值目标包含了工作室和团队成员的办事风格、处事原则、发展路径、成长愿景等。工作室的价值目标要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要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为基本原则,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基本追求,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价值目标的导航作用。二是聚焦成果目标导航发展。成果是指工作室及团队成员在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更进一步地说,就是工作室及团队成员所取得的成就。成果是显性的,也是工作室所取得的成就最直接的表征。工作室团队成员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出版的专著、参加教学竞赛的获奖、开展的教育科研项目、专题讲座、学术交流、发表的评论等都属于成果。工作室集体有每学期、每学年度和建设周期的成果目标,团队成员有每学期、每学年度和成长周期的成果目标,大家围绕成果目标加油干。有成果目标的导航,虽然会带来工作上的压力,但也会把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三是聚焦成长目标导航发展。成长是指工作室及团队成员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是自身不断变得成熟稳重的一个变化过程。这里的成长包括工作室的成长和团队成员的成长,但归根结底是人的成长。具体表现,团队成员由会上课成长为上好课、上优质课;由没有成果成长为能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教育科研项目获奖等;由没有任何名气的教师成长为社会公认的知名教师;由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由优秀教师成长为名师,乃至特级教师。因而,规划、设计好成长目标有助于增强工作室的发展动力。

三、学习力:創建场域助推学习

学习是指工作室团队成员通过阅读、听讲座、研修、反思、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学习是工作室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团队成员成长的抓手。学习包含了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这三要素构成了学习力。学习动力是自主的内在驱动力,涉及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学习毅力是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支配其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状态;学习能力是产生学习力的基础因素,主要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可以说,学习力是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工作室及团队成员走向未来的必备能力。

提升学习力要遵循教师学习规律,以适宜的场域助推教师学习。一是创建研修场域助推学习。研修是指研究、研习。工作室的研修方式上有线上研修、现场研修;内容上有理论性研修、技术性研修和操作性研修;研修主体上有专家输入性研修和个体自主内生性研修;研修指向上有虚拟性研修和实操性研修。工作室要根据团队成员的背景、发展水平、需求等方面多层面、多角度地创建研修场域,比如,线上研修具有灵活、方便、经济、可回放等优点,存在研修受网络限制、实效性有限等问题,“疫情”背景下线上研修是最好的选择;线下研修具有真实、实效性好等优点,存在经费投入较大等问题,工作室根据实际适度开展线下研修。二是创建互助场域助推学习。工作室建立有利于成员之间同伴互助、共同进步的互助学习小组。建立互助场域有助于团队成员的学习,根据成员的个体特点,建立“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互助学习小组,小组内各成员性别、性格、能力和水平互补。这样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使得整个工作室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便于小组内互学互助,小组间相互竞争。工作室在安排任务时,既有成员个体的任务,又有小组的任务,充分发挥小组整体功能,提升学习效率,形成工作室“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三是创建展示场域助推学习。工作室团队成员在展示中学习、在学习中展示,通过展示提升自身素质,并促进更深层次的学习。根据展示的目的可分为示范性展示、提升性展示、演练性展示;根据展示的结果可分为过程展示和成果展示;根据展示的主体可分为个人展示和小组群体展示;根据展示的功能可分为解释性展示、诊断性展示、研究性展示等。在具体操作中,如果某个成员或某些成员在一些方面有特色,可组织示范性展示;为了促进团队成员的成长,搭建交流平台,可开展提升性展示;为了让每位成员深入理解、掌握某项技术,可开展演练性展示。

四、创生力:研发项目驱动创生

工作室的重要职能不仅仅是推广应用现有的教学模式、教育资源,而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创生教学方式和教育资源,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何谓创生?所谓创生是指创造产生,生而成长。创生是一个工作室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工作室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不竭动力。创生也是一种能力,即创生力。创生力是工作室具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生力有大小之分,也有强弱之别。它是工作室思想力和发展力的集中体现,是工作室学习力的成果展现,当然,也是工作室的标志性能力。

因此,工作室要尽可能地创设团队成员创生的项目,为每位成员创设创生的时间、空间,搭建创生的平台。一是通过教学模式探索驱动创生。工作室發展的根在课堂,让团队成员扎根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这是工作室的使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技术性就是探究适应新课程、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工作室的实际,发动团队成员通过教学模式的探索,探寻课堂教学规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创生课堂教学模式。它可以是对已有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也可以是对已有教学模式的演绎,还可以是依据工作室团队成员的水平创生教学模式。整个过程按照“理论学习→要素分析→模式建构→模式实践”的路径开展,让每位成员走进课堂,驱动每位成员的创生力。二是通过教育资源研发驱动创生。资源建设是工作室的重要任务。研发优质教育资源既能锤炼团队成员,也能为“双减”政策服务,服务教育发展。比如,笔者领衔的省级工作室按照“课标解读、教材解读、脚本撰写、视频录制”的要求研发了初中数学教师人教版教材教学资源,按照“资源样式统一、模块展示统一、录制流程统一”的标准严格要求每位成员研发资源,并严格按照“个人初审→小组内复审→专家终审→领衔人审定”的流程对每节录制的视频进行审查,从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等方面给予审查,确保了研发资源的高质量。同时,我们还开发了6册初中数学课外读物《数学环游记》,供初中生课外学习时选用。三是通过开展课题研究驱动创生。能研究、会研究是衡量工作室成员创生力的重要指标,课题研究是培养工作室成员创生力的有效路径,要让团队成员把课题研究做在课堂上、做在学生发展上、做在每位成员发展上。工作室应发挥团体作战的优势,通过做国家、省、市立项课题项目,驱动团队成员聚焦研究、扎根研究;发动成员做微型课题项目,开展常态化研究,做到“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引导大家有一颗研究的慧心;要求成员承担子课题项目,开展在专家、学者带领下的研究,学习研究方法,把握研究精髓。

五、辐射力:建立机制示范辐射

示范、辐射、引领是工作室的三大职能。以多层面、多层次的示范、辐射、引领活动,彰显工作室的辐射力。工作室要把研究、开发的成果通过一定方式、路径等传导至其他区域、群体或个体,达到辐射的作用。不同的工作室辐射力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深、有浅,即使是同一个工作室,在不同时期其辐射力也是不同的。当然,工作室的辐射力不可能自发产生,而需要一定的机制、平台来发挥辐射作用。

要让工作室的辐射力达到最大化、最优化,创新工作室机制尤为重要。一是建立成果培育机制。出成果、出好成果是工作室的追求。好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积累与积淀,更需要精心培育。通过团队文化建设、读书研讨、专项任务等方式,要求团队成员树立成果意识,明确规定在研修周期内人人务必做到“五个一”,即主持或主研一项省级教育课题并结题、一项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出版一部教育专著、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论文、每学期做一次学术报告或参加一次学术论坛。要通过团队集体攻坚,在教育资源开发、教育科研项目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等方面有所突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品牌成果意识。二是建立成就个人机制。团队成员是工作室的组成要素,成员成长了,工作室也就发展了,或者说,工作室的成绩是通过团队成员展现出来的。没有团队成员的成长与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工作室的发展。要让团队成员清楚个人取得成功的要求,明白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以“四有好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地规划自己成长路径;要鼓励团队成员树立“竞争”意识,让大家明白:任何成果的取得、个人的点滴进步都不是随随便便的,那必须进行“竞争”,有些竞争还特别的残酷;要随时沟通信息,提供成就个人的各种渠道。三是建立影响扩大机制。工作室的影响要坚持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此及彼的原则,工作室本身要影响团队成员,通过团队成员影响其身边的人,再由此扩大。要形成工作室独具特色的主流价值体系、成果系列,通过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方式发布每次工作室研修活动情况、团队成员研修心得、专家点评等;通过知名专家、学者搭建的平台扩大影响;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扩大影响;搭建扩大影响的平台,用每学期开展一次工作室成果汇报会、展示会等方式扩大影响。

六、结语

“五力模型”犹如一只手的五指,而教师成长恰如掌心,五指聚拢成拳,则教师成长在握。其中,“思想力”犹如拇指,彰显发展厚度;“发展力”犹如食指,彰显发展宽度;“学习力”犹如中指,彰显发展长度;“创生力”犹如无名指,彰显发展深度;“辐射力”犹如小指,彰显发展效度,这五个方面合成了一个“动力群”。几年实践,我们成功搭建了具有新时代意义、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川派名师共同体,取得了“育人共同体人才辈出、协同发展”“学习共同体学以致用、分享发展”“实践共同体理实一体、项目化发展”“研究共同体专心研究、持续发展”“自我实现共同体认可度高、示范发展”等一系列成效,打造了具有四川基础教育特色的强师之路。此外,其中的两对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思考:

1.显性与内隐的关系。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具有实践性、研究性、专业性、合作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实现“共生、共研、共振、共有、共进”是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发展的目标。团队及团队成员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取得的成果、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属于显性范畴;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更多需要教师有愿望、有激情、善反思等内隐特征。“显性”效果好,是否表示“内隐”效果好?或者说教师或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取得了好的效果,就表示每位教师的愿望都被激发了?这是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谨防教师专业素养假性成长。

2.引领与自发的关系。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引领,这种引领是通过“一带多”(领衔人带多个成员)和“多带一”(群体影响个体)的方式实现的,引领是外因,教师专业成长成功与否取决于内因——自发,即教师专业成长要不受外力影响而自然产生。这是一种高境界,有助于实现教师专业上的“二次成长”乃至“多次成长”。实现这一境界还能证明,教师的自发成长需要引领来激活,引领教师成长要着眼于引爆教师成长的“自发”导火索,如何處理好引领与自发的关系?如何让引领能激活教师专业成长的“自发”?又如何让“自发”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这是我们亟待探索的问题。

[本文系202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金重大课题(协同研究)“内敛课堂:县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CJG21A003-1)和2021年度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川教学会〔2021〕36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蒲大勇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正高级教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蒲大勇名师鼎兴工作室领衔人。

猜你喜欢

五力模型教师专业成长
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城镇化过程分析
录播教室应用与管理
基于五力模型的在线教育盈利模式的选择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海外代购竞争战略分析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在研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