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坡林场场外桉树人工营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措施

2023-04-23朵,李

南方农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桉树林场除草

徐 朵,李 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广西南宁 530019)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以下简称“七坡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大一型国有林场、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截至2022 年底,七坡林场资产总额为39.5 亿元,实现年经营收入达11 亿元。七坡林场经营范围涵盖广西32 个县及广东省,森林经营面积达4.67 万hm2,其中国家储备林面积近3.33 万hm2,森林蓄积量达582 万m3,森林覆盖率82.3%,森林固碳量约450 万t;七坡林场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对外租地造林发放地租达13 754.02 万元,直接促进农民增收;1976—2021 年,累计捐款1 059.8 万元,为国家和地方公益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累计投入资金近400 万元,助力隆林各族自治县弄昔村189 户814 人全部脱贫摘帽[1]。

场外造林地是七坡林场重要的组成部分。2021 年初,七坡林场全场经营林地总面积为37 560.3 hm2,其中场外林地总面积为22 465.5 hm2,占七坡林场经营总面积的59.8%;而七坡林场全场纳入FSC 森林认证的林地面积为28 999.4 hm2,其中场外FSC 森林认证面积为18 693.3 hm2,占七坡林场全场森林经营认证总面积的64.5%,仅上思造林基地FSC 森林认证面积就达15 406.2 hm2,占七坡林场全场森林经营认证总面积的53.1%[2]。由此可见,七坡林场上思分场对林场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桉树是七坡林场上思一、二分场主要造林树种。2020 年4 月,上思一分场在叫安镇凤凰村5 林班种植的东门DH32-28 桉二代萌芽精品林共计22.3 hm2,年平均蓄积生长量为4.26 m3/667 m2,比七坡林场冠军林平均年蓄积生长量多0.9 m3/667 m2[3]。以“良地、良种、良法”的原则科学种植桉树,其经营成效明显。

因此,本文基于七坡林场上思一分场的桉树种植和营林管理经验,结合桉树的生长特性和生长习性,探讨国有林场场外桉树人工营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 桉树的生长特性和生长习性

桉树属热带、亚热带阳性树种,喜光、喜暖、喜湿,虽然具有较强的耐热、耐旱能力,但耐寒能力弱,对低温敏感,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在15 ℃以上的地区,且要求最冷月的气温不低于-6 ℃。尽管桉树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能够生长在年平均降水量在500 mm的地区,但由于桉树喜湿润,因此,在年降水量大于1 000 mm 的地区生长情况更优。此外,桉树适宜生长在偏酸性的红壤、黄壤中,且要求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土壤肥力中等。

2 研究地概述

七坡林场上思一分场场外造林基地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十万大山北麓,处于东经107°33′~108°16′、北纬21°44′~22°22′。地貌以丘陵为主,东南部为十万大山主脉,北面是四方山,中部偏东南纵贯有凤凰山和堂金山,整个地形南部和北部高、中部低,东部高、西部低,平均海拔为450 m;由于上思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1.5 ℃,年平均降水量为1 217.3 mm,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 896.1 h,光照资源相对丰富。冬季主要受北部大气团控制,通常是晴朗、干燥和多雨;夏季主要受来自南方的热带和热带海洋气团控制,雨量适中,温差不大[4-5]。综合上述,七坡林场上思一分场所处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桉树的生长。

3 七坡林场场外桉树人工林造林技术

3.1 造林品种及造林地选择

3.1.1 造林品种的选择

目前,广西培育出来的桉树良种达52 个[6]。尽管上思县气候条件、海拔和土壤环境十分适宜桉树的生长,但十多年来在台风天气影响下,最大风速超过20 m·s-1,单日降水极值超过200 mm,台风过程总降水量最高值超过4 000 mm[7]。因此,在造林品种的选择中,应结合上思县的气候及自然灾害发生特点,选择抗风能力更强的桉树无性系品种,比如广林9 号、东门林场选育的DH3229 等,为提高桉树的保存率和促进桉树的快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1.2 造林地选择

基于上思县易遭受台风的影响,再加上桉树属于浅根系树种,主根不明显,侧根生长发达。因此,在造林地选择时,应结合桉树的生长特性和生长习性,选择北向、背风阳坡或半阳坡造林地,且要求造林地土壤以偏酸性的红壤、赤红壤、黄壤为主,土质疏松、土层中厚、排水性良好、土壤肥力中上。

3.2 林地清理与整地

在定植造林的前1 年秋冬季节,对造林地采取适当的林地清理和整地措施,既满足和方便场外租地造林后的抚育管理,又为桉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2.1 林地清理

为避免由于大面积炼山而造成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和水土流失,在林地清理时可适当减少炼山环节。在造林地伐区交付后30 d 内,将林地内的杂草、竹类、藤蔓、杂灌、芒类及石块等杂物清除,沿等高线以设计的造林行距,采用带状清理的方式对杂草、杂灌等进行砍伐,伐根高度不宜超过20 cm,并用30%草甘膦45~85 倍液喷施,以减少有害植物的滋生。

3.2.2 整地挖穴

上思县以丘陵地貌为主,平均海拔不超过500 m。在整地时对坡度>15°的造林地可采用沿等高线带状整地方式,带宽以80~100 cm 为宜,翻耕深度以30~35 cm 为宜,带垦后根据造林密度,挖长为40~50 cm,宽为40~50 cm,深为35 cm 的种植穴;对于坡度<15°的造林地,可采用机械整地的方式,深松带状整地或挖大穴,深松带面宽为80~100 cm,深度为45 cm;挖大穴面宽约为60 cm,穴底宽约为40 cm,深度为35~45 cm。

3.2.3 施基肥

在整地挖穴后,可采用腐熟有机肥或桉树专用复混肥作基肥,其中腐熟有机肥施肥量为1 kg·穴-1,复混肥施肥量为0.5 kg·穴-1,将肥料均匀施撒于种植穴底,施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确保施肥充足、均匀。施肥后将表土回填种植穴至1/3 处,注意回填表土碎泥团应≤4 cm,并确保回填泥土无树根和石块。

3.3 定植补植

3.3.1 苗木的筛选及处理

为提高造林质量,须采用经由省级以上的育苗基地培育的Ⅱ级以上的桉树无性系进行造林,苗木出圃时应严格按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 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628.2—2009)检查,桉树无性系良种苗木苗龄要求≥3.5 个月,苗高≥15 cm,地径≥0.17 cm,叶片不能少于6 片,且要求苗木健康、生长健壮、干形笔直、顶端优势明显、无机械损伤及无病虫害等。

造林地与苗圃有一定的距离,需要经过运输。为确保苗木的活性,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育苗袋处于湿润状态,原则上,苗木应即起即栽,以避免由于过度失水而降低桉树苗木的活性。此外,在移栽造林前,为预防桉树苗木被白蚁蛀食,可采用60%联苯吡虫啉悬浮剂1 200 倍液或45%毒死蜱乳油100 倍液对桉树幼苗进行浸根处理。

3.3.2 定植

9 月之后天气相对干燥,此时造林成活率一般不到50%[8]。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移栽定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春夏雨水较多季节,并且要求选择雨后、阴天或多云天气进行造林。

对经过筛选和处理的苗木,撕开育苗塑料容器或育苗袋时,注意避免伤及苗木根部,将苗木置于种植穴中央位置扶正后,回填表土碎土至苗杯面并压实周边,形成周边高中间低的碟状,并围绕苗径释放保水剂,施用量为1~2 kg·m-1;回填表土碎土不高于营养杯2 cm,可不释放保水剂。

3.3.3 补植

移栽定植后30 d 内,及时检查苗木存活情况,对缺死苗在30 d 内采用同期同种合格苗木补植。在造林前,应结合桉树喜光的特性,设置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桉树造林密度应控制在111 株/667 m2,即株行距不低于2 m×3 m,以确保桉树日后生长中能获得良好的生长空间和通风条件。

4 抚育管理

4.1 割灌除草

1)桉树在移栽定植后的一年内,应加强对幼树的除草管理。原则上植株半径70 cm 内应避免出现过量的杂草,以免杂草争夺桉树的养分和光照,影响桉树的正常生长。首次除草应在杂草覆盖率在40%以上且杂草生长至50 cm 时。除草方法:对植株半径70 cm内的杂草、杂灌进行全部砍除,高度不宜超过20 cm。2)移栽的第2 年,可分别在春、夏两季,杂草覆盖率在40%以上且杂草生长至50 cm 时进行1 次除草。除草方法:可采用带状除草方法从上往下逐锄挖带,不能漏锄,带宽以1.5 m为宜,将在植株的上方带宽0.8 m、下方带宽0.7 m 的带内草头全部锄挖翻起,草根朝上,带外杂草、杂灌、杂木等砍至20 cm 以下。

4.2 追肥

为提高土壤肥力,在桉树首次除草后,可采用桉树专用复混肥追肥,追肥量为0.25 kg·株-1。追肥方法:在距离幼苗25 cm 处挖长为25 cm、深为17 cm 的条形横沟,用量器量取肥料后施入施肥沟中覆盖泥土10 cm以上并踩实。

第2~3 年,可采用桉树专用复混肥在春季追肥1 次,追肥量为0.5 kg·株-1;并在秋季采用腐熟有机肥追肥1 次,追肥量为2.0 kg·株-1。追肥方法:沿幼树滴水线处挖40 cm×17 cm×17 cm 的条形横沟,用量器量取肥料后施入施肥沟中覆盖泥土10 cm 以上并踩实。

第4~5 年,可采用桉树专用复混肥分别在春秋两季各追肥1 次,追肥量为0.5 kg·株-1,追肥方法与第2~3 年相同。

4.3 病虫害防治

1)病害。桉树主要病害为焦枯病、青枯病等,这两种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多发生于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并能够随着雨水、空气等传播,防治难度大。因此,焦枯病和青枯病以预防为主,造林时应规范用苗,确保苗木来源地无相关病害发生。对低洼地段开排水沟做好排水工作,定期修枝整形,加强病害监测,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清除病株,并采用石灰粉对土壤和发病区域进行消毒。

2)虫害。桉树主要虫害为白蚁、油桐尺蠖等,白蚁可在移栽定植前通过药物浸根进行预防;油桐尺蠖则可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幼虫盛发时,采用2.5%敌杀死粉剂6 000~8 000 倍液或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5 结语

场外租地造林是七坡林场的重要工作方式,同时桉树也是七坡林场场外造林的主要树种,因此,加强场外桉树人工造林技术和抚育管理,对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桉树林场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林场住宅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