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远鸡呼吸道疾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2023-04-23吴春建

南方农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免疫力病鸡鸡舍

吴春建

(英德市大站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广东英德 513000)

清远鸡作为广东省四大名鸡之一,具有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加大[1]。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支持下,清远鸡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广东省清远市出栏清远鸡超1.36 亿只,总产值约达68 亿元。尤其是清远市的山区乡镇,清远鸡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清远鸡生产量低、饲养期长,对饲养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清远鸡养殖过程中,由于山区乡镇养殖环境较差、饲养管理不力、免疫保护较弱等因素,清远鸡呼吸道疾病流行较广,给清远鸡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本文结合当地此病的流行特征,对清远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措施进行如下分析和探究。

1 流行特征

该病发病率较高,多流行于冬春交替之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传播速度快,1~2 d 便可迅速蔓延整个养殖场。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来源,健康鸡与之接触亦可感染此病。该病感染无明显日龄差异,各日龄均能感染,其中28~56 日龄的雏鸡为易感鸡群。多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疾病,通常与鸡法氏囊、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等疾病混合感染,其中与鸡法氏囊、鸡新城疫等疾病混合感染的死亡率较高,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死亡率较低[2]。如果在清远鸡感染初期,立即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免疫保护、药物预防及科学对症治疗等防控措施,能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率。但如果出现继发感染,则会提高死亡率,给清远鸡产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该病潜伏期较短,一般为4~12 d。3~5 日龄的雏鸡自身免疫力较差,因此感染该病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如无继发感染或并发症,初期症状表现为张口呼吸、闭目缩颈、打喷嚏、流出流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部分鸡只出现呼吸困难、眼睑粘连,眼角有泡沫样浆液或黏液等分泌物流出。2~3 d 后,支气管出现炎症,症状表现为咳嗽、食欲减退、有明显的呼吸啰音。随着病情发展,后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肿胀,部分病鸡眼睑出现粘连且肿胀,甚至失明。如果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则会延长病程,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排出黄白稀粪,甚至出现未被完全消化的饲料,病鸡明显脱水、消瘦。日龄稍大的青年鸡体重明显下降,产蛋鸡无明显呼吸道症状,但蛋产量明显减少。当病鸡继发感染,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复杂,死亡率也高于未发生继发感染的病鸡。

3 发病原因

清远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3 个方面。

1)病原菌因素。病原菌是引发清远鸡呼吸道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清远市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热多雨,气候湿润,尤其是每年4—9 月,温度较高,降水量较大,为各类病原滋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常见的病原菌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非典型新城疫病毒、大肠杆菌病毒等,通过水平或垂直的传播方式导致清远鸡感染呼吸道疾病[3]。从上述该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症状来看,清远鸡体内或养殖环境中存在各种致病菌,一旦遇到外界因素突变,就会降低鸡只的免疫力,同时刺激自身体内的致病菌快速生长繁殖,进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2)管理因素。饲养环境较差是引发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清远市属于粤北山区,缺乏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及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导致饲养管理相对粗放。主要表现在以下4 个方面:未能及时清理鸡舍,导致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标,损害鸡的呼吸道黏膜;鸡舍中温湿度调节、通风系统不合理,尤其是冬春等气候变化比较明显的季节,容易降低鸡只的免疫力,进而诱发呼吸道疾病;消毒制度不健全,未能及时杀菌消毒,导致病原菌滋生,降低鸡自身的免疫力,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饲料品种单一,导致鸡只营养缺乏,降低鸡群免疫力。

3)疫苗接种因素。清远鸡在养殖过程中,通常会进行疫苗接种,使鸡只产生抗体,降低疾病感染风险。但是,在疫苗接种中,由于疾病防控意识薄弱,导致疫苗接种程序不合理、接种劣质疫苗等现象比较常见,病菌感染情况时有发生,降低了鸡群免疫力。而不合理的疫苗接种,会使鸡只产生耐药性,从而无法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4 诊断要点

可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观察鸡只是否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明显的呼吸啰音,眼睑肿胀且发炎,眼角流出有泡沫样浆液或黏液等分泌物,鼻腔内流出流浆液性或黏液状分泌物等。并通过剖检病死鸡,检查其是否存在腹腔有大量泡沫样黏液,气囊混浊,囊壁增厚,并附有黄色泡沫样液体的情况。若存在上述情况,基本可判断病鸡为呼吸道疾病。但是,由于该病常与鸡法氏囊、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等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与这几类疾病的区别。

5 防控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1)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定期清理鸡舍的污染物,防止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在舍内过度发酵,给鸡群生活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环境应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2)保持舍内适宜的温湿度,温湿度对鸡群的体温调节、采食量及饲料利用率等都有较大影响,而粤北山区冬春季节昼夜温差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舍内的温湿度,尤其是雏鸡鸡舍的温度;3)加强通风外排,除了温湿度控制外,加强舍内通风也很关键,尤其是夏季有害气体超标时,加强通风可及时将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鸡舍,保持舍内空气清新,提高鸡只自身抗病能力;4)提供充足的营养,根据鸡群不同日龄阶段,选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全价颗粒饲料,满足不同日龄阶段鸡群生长的营养需要,激发鸡群生长潜能,在饲料喂养过程中,可适当补充维生素添加剂,尤其是天气变化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鱼肝油、维生素C、维生素E 等;还应合理控制光照,定期饮用电解多维或抗菌肽,提高鸡群抗病能力,在呼吸道疾病预防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5.2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

1)严格把控引种关。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如需引种,应选择到正规防疫健全的大型孵化场引种,确保种鸡群健康,没有携带垂直传播性病原,通过建立无病鸡群,降低呼吸道疾病的传染率。

2)做好消毒管理工作。从上述流行特征可以看出,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必须做好消毒管理工作,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①所有进入鸡场的人员及车辆经消毒通道入场,工作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后,方可进入工作区,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出鸡舍,避免出现交叉感染。②场内消毒,定期对鸡舍内外环境、用具、笼具、运动场及卫生死角等进行全面消毒,一般选用杀菌力强、消毒成本低的消毒剂,如漂白粉、生石灰、过氧乙酸等,每7 d 消毒1~2 次,建议消毒剂交叉使用,或进行熏蒸消毒,避免病原菌产生抗性,以提高杀菌效果[4]。③带鸡消毒,根据日龄大小,选用不同浓度的广谱消毒剂,如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二氯异氰尿酸钠等,每天2~3 次。

3)加强鸡舍巡查。为了解鸡群状态,及时发现疫病,应加强鸡舍巡查,每天巡查鸡舍不少于3 次,重点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呼吸及精神状态等。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根据病因进行科学治疗。对于同栏鸡群,在饮用水中添加抗菌、抗病毒药物或中草药制剂,对疫病进行预防,避免大面积感染。

4)及时隔离传染源。为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应及时隔离病鸡并清理病死鸡,切断疾病传染源。在病死鸡剖检完成后,第一时间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发现烈性传染病特征,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紧急免疫措施,对鸡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防止疫病扩散。

5.3 加强免疫保护

在清远鸡养殖过程中,要科学规范地开展鸡呼吸道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避免因为免疫应激过大或接种程序不合理导致免疫失败。清远鸡的养殖周期一般为130~160 d,在此过程中,应结合清远市鸡呼吸道疾病流行情况,针对不同日龄的鸡群,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和接种剂量,制定科学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结合规范的免疫程序,对鸡群加强免疫保护,并结合疫苗免疫有效期特点,适时对鸡群进行强化免疫或补免。需要注意的是,在免疫接种前后,及时补充多维添加剂,能有效减轻免疫应激,提高免疫效果。此外,还应做好法氏囊、新城疫等疾病的疫苗接种工作,防止发生继发混合感染。疫苗接种后,还可定期对鸡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及时了解鸡群的健康情况,以防出现免疫失败。

5.4 科学用药治疗

对于已经发病的鸡群,应科学用药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应及时对患病鸡进行诊断,确诊疫病感染的类型和病原菌。

如果是细菌感染,经过药敏试验后选择适合养殖场的抗菌药物,或直接选用广谱抗菌药进行治疗,如土霉素、恩诺沙星、氧氟沙星、泰乐菌素等。治疗经验表明,清远鸡呼吸道疾病对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药物较为敏感,可轮换使用,提高治疗效果。用量:将20~25 mg 泰乐菌素兑入1 L 饮水中,1 次·d-1,连续用药5 d;或将0.01~0.05 g 恩诺沙星兑入1 L 饮水中,1 次·d-1,连续用药3~5 d;或采取中草药辅助治疗,50 羽鸡用量:30 g 甘草、30 g 黄芩、30 g 半夏、30 g 生姜、30 g 葶苈子、30 g 辛夷、40 g 桔梗、40 g 白芷、40 g 防风、40 g 乌梅、40 g 益母草、40 g泽泻及40 g 猪苓,充分混合研磨,掺入病鸡的饲料,3 d 内用完,连续用药2~3 剂,效果甚佳[5]。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来调节患病鸡的生理机能,提高病鸡免疫力,缩短病程。

如果是病毒感染,对于该类感染的患病鸡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取疫苗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配合对症治疗方法,可缩短病程,同时能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对症治疗以改善病鸡症状为主,针对咳嗽和气喘的病鸡,可在饮水中添加0.3%氯化铵,或在病鸡饲料中掺入150 g 石膏、30 g 麻黄、30 g 甘草、30 g杏仁等,充分混合研磨,连续用药5~7 d,能有效改善咳喘症状;针对食欲不振的病鸡,可在饲料中拌入2%~5%发酵饲料,以减轻发病症状。

5.5 日常预防用药

与药物治疗相比,药物预防效果好、成本低,是防控呼吸道疾病的关键。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可通过药物预防来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尤其在冬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能有效降低疾病感染率。7 日龄可在饲料、饮水中添加水溶性多维、鱼肝油粉等,连续预防5 d,提高鸡群自身免疫力;30 日龄可采用氟苯尼考、复方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等广谱抗生素,连续预防3 d,能有效控制大肠杆菌细菌性病原体,降低激发感染;如果育雏环境卫生较差,可在饮用水中添加500 mL·t-1浓度10%替米考星溶液和1 000 mL·t-1黄芪多糖口服液,提高鸡群自身免疫力。

6 结语

清远鸡呼吸道病防控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在防控工作中,需结合该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症状,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如加强饲养管理、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加强免疫保护、科学用药治疗以及日常预防用药等,减少清远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高清远鸡养殖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猜你喜欢

免疫力病鸡鸡舍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鸡舍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