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2023-04-23张艳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作业

张艳明

摘 要:“双减”政策的推行,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及时做好作业设计的优化,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语文教师优化作业设计要找准课堂教学重点,依据班级学生实际学习认知和教学进度,设计高效性、针对性的语文作业,为学生提供有效课堂巩固、思维发散的学习途径,让作业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怎样让作业“保质保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新思考,需要教师深入学习“双减”政策。本文从“双减”政策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标准、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工作的现状、“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途径几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学人员落实“双减”政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双减”政策 初中语文 作业优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6.031

对当前初中学生语文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调查,会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作业完成压力大、作业态度敷衍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教师作业结构设计得不合理,作业设计未结合学生实际,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这一教学情况,“双减”政策提出了“增效减负”的教学要求,让教师有效优化作业设计结构,减除枯燥、重复的作业内容,给予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良好作业体验。但是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进行分析,会发现部分教师未落实“双减”政策,作业布置方面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一、“双减”政策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标准

(一)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学科的作业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相应地延伸学生学习思路。“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考虑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设计层次化、针对性的语文作业,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初中语文设计作业还要了解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优化作业设计,组织趣味化、实践化的作业,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教学和作业设计的认可度,从而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找准学生学习差异

对当前初中生学习进度进行分析,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都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受到了不同基础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基础具有差异性。因此,“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设计作业要找准学生的学习差异,避免统一化、重复化的作业内容,保障个性化教育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从作业中得到学习灵感,促进班级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作业设计注重实践化

以往传统的书面化作业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注重实践化。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与实践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挖掘教学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联,设计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实践到生活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学生通过作业实践加深语文读写表达水平,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四)作业形式多样化

基于“双减”背景,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多样化,突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特点,将教学内容融入作业设计中,帮助学生加深语文知识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动力,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熟练应用语文解题技能,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培育学生全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工作的现状

(一)作业内容低效

对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从教学思想角度,发现部分教师仍沿用应试教学理念,对“双减”政策认识不深,导致设计的语文作业内容低效,无法保障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另外还有部分教师作业设计工作过于保守,未给予学生拓宽学习视野的机会,设计的作业多为书面的读写抄背。学生学习新知识已经耗费了大量精力,若作业形式仍单一枯燥,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让学生直接产生敷衍应付的想法。

(二)作业设计形式单一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未抓准“双减”政策要点,在作业设计工作中仍依靠过往的教学经验,未考虑班级学生实际就直接设计作业,导致作业形式过于单一,甚至作业形式毫无针对性,对学生发散语文思维没有帮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很难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情况,阻碍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发挥作业的教学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语文知识,还要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实践语文技能,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落实“双减”政策,真正做到“增效减负”,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自主性。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途径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初中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灵活丰富的语文实践作业,进一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相关政策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不断学会创新学习,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让学生通过无尽的想象、准确的分析去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基于此,“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作业优化设计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对作业设计的责任感

基于“双减”背景,教师意识到了作业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了对作业设计的责任感。初中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工作前,首先掌握了班级学生作业完成规律,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完成效率低的作業等,做好系统分类,结合当前教学主题设计有效作业,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有力保障。之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语文认知,让作业内容具有深度,同时指导学生正确作业完成方法,让语文作业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教师根据班级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到学生对实践性作业最感兴趣,大部分学生都愿意走进自然完成相应作业,因此教师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性作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课堂情境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优化创新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形式

1.设计实践化作业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要把握综合性教学特点,让学生平衡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双减”背景,教师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实践元素,结合单元主题和学生生活设计实践化作业。发挥综合性教学的作用,培育学生综合语文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钱塘湖春行》古诗教学后,结合当下春季时期,开展“春日美景”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布置以下作业:(1)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描写春日美景的诗歌、散文等,感受作者描写的景色和思想感情;(2)自主选择地点,拍摄当地的美好景色,制作图文游记,介绍几处景观和背景;(3)根据图文游记,结合本单元中的课文形式,仿写一首诗歌或散文。以上作业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负责的任务,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本次实践化作业联系了自然、生活,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放松身心,减轻学习疲惫,同时将语文知识技能进行加深记忆,合作完成了本次活动。小组合作分工也让学生形成了团队合作责任感,熟悉了合作学习流程,为学生今后合作学习、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活动效果进行分析,肯定了这种作业设计形式的有效性。

2.设计创新式作业

基于“双减”背景,初中语文教师设计了创新式的语文作业,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学习,发挥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功效。教师设计创新式作业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作业设计和选择权,与学生一起完成作业设计,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例如,教师基于“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设计了创新式的开放作业:(1)讲解本地熟知的一个文化遗产;(2)介绍一个文化遗产发现过程和历史背景;(3)讲述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趣味小事;(4)分享一款饮食文化遗产;(5)参观一次文化遗产展览会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进行完成,或自主设计相关作业完成,这种作业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注入活力。

3.设计个性化作业

以往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环节,教师更多依照自身教学经验进行作业设计,导致作业内容形式过于统一,不利于班级学生整体学习的有效性。基于“双减”背景,教师利用教材中不同的课文特点设计了个性化作业,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学习方法,加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系统化、科学化,提升了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文章教学后,教师在设计作业上找准课文描写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小说的写作形式,让学生梳理小说情节并多方面分析人物特点,从而自主选择人物进行描写。教师指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主题,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这种作业形式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散写作思维,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让学生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而且学生选择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不同的,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避免串写抄袭等情况发生。由于小说仿写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学生没有框架拘束,有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小说文体写作模式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不断翻阅本单元课文,提升对课文的印象和感悟,相应地也培养了学生良好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

古诗词形式的课文教学后,教师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热度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教学后,教师指导学生相关古诗鉴赏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写一小段古诗鉴赏感悟。这种作业形式让学生可以进一步对古诗进行鉴赏分析,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帮助学生形成古诗学习和古诗鉴赏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个性化作业形式,做好引导教学工作,在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基础后设计时效性的作业,保障教学活动的效果,以免错过最佳作业设计时机,让学生出现学习陌生感。

4.设计生活化作业

初中时期的教材中有许多诗歌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古诗学习感受作者思想情感,提高语文情感素养。基于“双减”背景,初中语文教师设计了生活化作业,让学生与家长或同学一起沟通,提升情感感悟和表达能力。例如在《渔家傲·秋思》教学后,教师让学生鉴赏古诗,体会“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的情感,并延伸“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通过鉴赏古诗学生体会到了惆怅、悲慨等情感,以及范仲淹对北宋朝廷国家形势的愤懑不平。之后教师设计了“国家大事我知道”的生活化作业,让学生通过收听《新闻联播》、搜集国家网站信息等形式了解国家发展,与家长或同学讨论关于国家的古诗文章。这类作业贴近生活实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爱国责任感和情怀。

(三)结合学生实际语文认知

作业主要是帮助学生真正读懂學会课文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工作中要结合学生实际语文认知,把握学生的学习负荷。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摆脱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作业设计工作中强调学生语文思维的发散,帮助学生灵活记忆语文知识点,避免学习短期化。教师学习了新课改教学思想后,找准班级学生学习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多依靠形象思维进行认知,在思想感悟方面有所缺乏,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感悟能力,让学生从多层面分析作业,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通过完成作业带来的进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读后感是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式,但是初中语文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写读后感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做好了相关引导工作。例如在《背影》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分析作者父亲当时的心理;分享文中最让你有所触动的地方;“我”对父亲情感的变化从哪里可以看出?等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了文章,获得了相应的阅读感悟。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情感,加深阅读记忆,设计了相应的读写结合课后作业:1.为家长朗读一遍课文,带入自己理解的文章情感;2.结合自己阅读课文感受到的情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增添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情感。这种作业形式能够让学生完整系统地对文章进行阅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初中语文教师在今后同等类型的课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种作业形式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自身情感感悟能力,增强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逐步培育学生全面的语文核心素养。这种作业形式符合“增效减负”教学要求,可以为学生学习减轻负担,学生对文章情感感悟有了自己的学习体系后,面对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可以提高解题效率,让学生可以提炼文章重点,增强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

通过本文的论述,肯定了“双减”政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为初中语文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供了有力保障。初中语文教师深入“双减”政策思想,加大了对学生实际学习状态的了解力度,针对学生作业压力大、作业完成态度敷衍的问题,从作业设计角度入手,优化设计了分层化、趣味化、实践化的语文作业,同时给予了学生作业设计和选择的权力,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动力,让班级全体学生都能从作业实践中加深学习感悟,达到作业设计目标。今后初中语文教师也会及时跟进新型理念,在作业设计工作中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初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黄榕泉《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语文教材重构探索》,《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2] 王春萍《发展思维,减负增效——初中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的教学实践》,《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3] 尹雪梅《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助成长——“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课外语文》2022年第6期。

[4] 崔敏《“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路径》,《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8期。

[5] 帅月琴《“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新课程研究》2022年第7期。

[6] 李志军、罗爱平、卫立华《创新融合,自主共生——“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好家长》2022年第7期。

[7] 顾红《“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的探讨》,《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1年第12期。

[8] 景欣《“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优化》,《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语文作业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