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充盈人生

2023-04-23

学苑创造·C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著作心智杨绛

阅读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让我们体会不一样的人生。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不妨停下脚步,享受阅读。

名作欣赏

读书苦乐(节选)

文|杨绛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伙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開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名人轶事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年轻时先后在日本、美国留学,堪称是中国第一批思想先进的海归。在父亲的影响下,杨绛特别喜欢读书,用“一天不读书,就浑身难受”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有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回答:“不好过。”

父亲又继续追问“那一星期不让你看了呢?”

杨绛为难又无奈地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如果说习惯影响命运,那杨绛就是这句话的代言人。因为爱读书,所以学习和写作成了杨绛眼中简单的事,更是一件享受的事。

为何要阅读

●为了强化自己而阅读

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说,阅读“是最高贵的消遣,而且首先是最使人高贵的,因为仅只阅读和知识便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心智。我们只能在内心,在我们精神生活的深处发展我们感性和智力的能力。但正是在同其他心灵的接触,即阅读活动中,我们心灵的修养才得以形成。无论如何,博览群书仍然同过去一样,是心智超群的特征,不知道某本书或某条文学知识,哪怕对于天才也将始终是智力平庸的标志。”

土耳其著名小说家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说:“假如你在口袋或是背包里放上一本书,特别是在悲伤的时候,那么,你就会拥有另外一个世界,一个给你带来快乐的世界。”

●为了理解世界而阅读

叔本华说:“要仔细地把时间用来阅读那些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的著作,阅读那些站在人类之巅的人们的著作以及享受着不朽声誉的人们的作品。只有这样的著作才会开卷有益。人们总是阅读新的作品,而不阅读流芳百世的杰作,作家们把笔触局限在他们那个时代一些流行观念的狭小范围里,我们的时代在这个泥坑里陷得越来越深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曾说过:“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书在代际之间和不同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书是创造并分享智慧与知识的力量。”

猜你喜欢

著作心智杨绛
塑造心智教师 构建心智课程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选择
选择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